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智敏: 桑园围 育名村
1月8日,广东大观博物馆“听鸿夜话”开讲,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智敏对历史上的桑园围与村落进行了揭秘。
历史
守护“粤东粮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12月,佛山桑园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张智敏从事建筑及城市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及实践研究数十年,曾多次探访桑园围。他介绍,位于南海和顺德境内的桑园围始建于宋代,因围垦灌溉而“生”,经历数百年、数十代人的“接力”增筑、修葺,至清代,桑园围内原来由各村社修筑的私基逐步联合成为围,逐渐形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成为岭南水乡地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高效高产的桑基鱼塘系统催生了蚕桑经济,也加速了佛山地区的资本积累和近现代化发展。明清时期,桑园围内丝织业发达,尤其是南海西樵成为广东省最著名的蚕桑之乡、丝绸重镇,其丝织产品畅销海内外,远销至东南亚。至今,西樵仍以纺织业闻名中国。
“民乐有个窦,家家纺织声。”这句民谚说的就是桑园围内的民乐窦,这个水利工程是明清时期水运交通的重要枢纽之一。
那时,满载丝绸的渡轮从民乐窦出发,经官山涌至广州或江门,再由水上丝绸之路远运到东南亚、印度、中东和欧洲。兴旺时,一船丝绸出,一船白银归,民乐窦闸旁的码头因此被誉为“银船码头”。张智敏认为:“是桑园围保障了古代顺德、南海地区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长期富庶的经济和繁荣的文化。”
现状
丰富遗产内涵讲好治水故事
桑园围自建成以来,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区域防洪、灌溉排水、挡潮等功能。清代桑园围内灌溉农田面积“一千数百余顷”,约合十数万亩。20世纪90年代,桑园围的灌溉农田面积达到20多万亩。直到现在,桑园围工程体系仍在保护着265.4平方公里土地的防洪排涝安全,保障着6.2万亩农田的灌溉供水,维系围内近9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
目前,桑园围作为仍在发挥作用的水利工程,由佛山市及南海、顺德两区的水利部门负责保护与维护管理。
为了系统性保护桑园围,传承古代治水智慧、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等,佛山市水利局、市文广旅体局等为桑园围“量身定制”了保护规划,计划通过科学有序地保护、利用桑园围灌溉工程遗产综合价值,培育桑园围的文化品牌,将遗产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助推佛山经济社会文化转型发展和灌区乡村振兴。
“成功申遗带来的不只是喜悦,还有非常重要的使命。”张智敏表示,在水系连通、节约水资源等方面,桑园围对新时代水利工作仍有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应依托现有遗迹,建设一批水利博物馆、展示馆,普及水知识,讲好桑园围故事和粤港澳大湾区治水历史。
影响
促进乡村发展
在张智敏对桑园围的研究中,桑园围与村落的关系成了他关注的重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很巧妙的,通过一些微小的变化,可以发现两者的相互影响。”
“明代以前建立的村多是多姓村,村址范围标高在10米至13米,清乾隆以后建村基本为单姓村,无高地可依托,多在基塘区建村,标高只有1.2米至3米。”根据历史数据以及烟桥村烟桥正道门楣上刻录的民国甲寅大水水位,张智敏分析,围内绝大多数村落都面临被洪水浸没的危险,水患压力下的宗族生存与发展是促成乡村自治的首要因素,而乡村自治机制的完善进一步促进了水患的治理,同时也导致了具有岭南传统特色的水乡聚落形态的相似演变。
据南海县志及顺德县志记载统计,万历年间全桑园围的村落数为132个。而清乾隆以后村落数量迅速增长,以旧村析出单姓新村为主,这一村落数据变化,充分说明自乾隆年间开始的桑园围大修以及岁修制度的进一步加强和制度化。
在讲座中,张智敏与市民分享了探访桑园围的所见所闻:现在的桑园围地区保留了大量的传统聚落,虽然传统的农业社会关系已经部分被现代工商业社会关系所取代;传统的水上交通河涌系统逐渐萎缩,并被陆上的道路交通所取代;新的农民别墅也替代了原有的简朴民居。但当走近这些传统村落,会发现部分村落中祠堂仍旧在使用,坛庙依旧香火鼎盛,河涌还承担着灌溉基塘和排泄内涝的作用,闸窦还能够启闭控制水位,街巷还保留着原来的走向和肌理,以上这些遗存从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清代聚落发展鼎盛时期的空间形态与结构。
桑园围内,南海西樵镇的松塘村、村头村,简村和九江镇的烟桥村现已成为历史文化名村,其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并不仅仅始于历史文化名村的申报。在桑园围的保护下,宗族为中心乡村自治的传统一直被有意或是无意地传承下来,“名村”这种称号与荣誉给村落带来了机遇。
相比于北方的银装素裹,狮山的冬天却是色彩斑斓,尤其是位于狮山的佛山植物园内,郁郁葱葱的林木之间,被盛开的茶花填满了,一朵朵艳丽的茶花开满枝头,染了初冬,美了狮山。
1月10日,记者来到佛山植物园,看到不少游人慕名而来,或拍照、或驻足欣赏,陶醉在花丛中尽享浪漫。游走在园内,看着冬日里争相斗艳的山茶花,红的、白的、粉的、黄的一簇簇开满枝头,动人心弦,总忍不住与之亲密合影。有些还未完全盛开的茶花,也露出了点点粉红的花骨朵,“娇羞”的模样让人更加喜爱。
冬日里争奇斗艳的茶花。
“每年这个时节都会前来赏花,还带上摄像机拍照,摄影技术也增长不少。”从三水区过来的市民胡先生表示,这里环境优雅、茶花品种多。而来自狮山本地的市民刘小姐,则特地带孩子过来参观,希望孩子能够更好地完成学校布置的植物类作文。
■茶花开满步道,美不胜收。
经过多年来对山茶科植物的研究和引种,佛山植物园累计引进国内外山茶科植物品种1350多种,全世界80%的茶花都能在植物园看到,是华南地区数一数二的茶花基地,建成了32公顷的“广东山茶种质资源库”。除此外,园内还种植了6000余种植物,其中不乏珍稀保护品种,成为集研究、保育、科普、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精品植物园和区域性的植物王国。从现在起至3月,佛山植物园万花怒放,进入最美赏花季。
自5日揭幕的诗剧《普及美学原理》连续在广州正佳大剧院上演五天,1月9日落下帷幕。演出由汤盛文化出品制作,由邱伟杰编剧导演,广东省中青年优秀演员胡炜、崔冰、马俊雯、周鼎恒等人主演,张芷璇、罗振华等新人加盟。
《普及美学原理》诗剧首演剧照 摄影:黄映洲
9日的演出,气氛热烈,现场掌声迭起,有观众反复观剧达三次之多。在疫情尚未消散的演出市场,类似此剧的热演盛况实属难得一见。
记者散场后采访了观众和演员。有观众表示,这部戏节奏紧凑,手段眼花缭乱,主要是传达的意义和能量令人振奋,洗涤心灵,呼唤新时代美的生活方式,是对年轻人价值观的一次有力肯定。演员胡炜说:“这出剧带来的思考比其他任何一部戏都全面,用的点都是常见而最容易忘掉的宝贵的东西。它的价值在于寻找自己的本来美,抛弃标签化、人云亦云的东西。它让我获益匪浅,影响到我之后的人生态度。我会更珍爱自己的选择,更珍爱初心的判断。”
这部名为《普及美学原理》的诗剧,是邱伟杰生根据他的同名学术著作新创的。他说,戏的理路与原著一致,但戏与著作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作品,戏就是戏,是舞台艺术的纯粹呈现。
《普及美学原理》诗剧首演剧照 摄影:黄映洲
本剧值得称道的是舞美和音乐,视觉干净而亮丽,听觉抒情而浪漫,却不乏强烈的对比和冲突。意象化的造型、场面紧密相连,使剧情环环相扣;另类的歌唱、动听的旋律此起彼伏,使诗句并不停留在朗诵和演唱层面,诗句被推涌到心灵的深处。大部分观者认为,首先这是一部情节剧,但导演运用了许多传统之外的手段,如歌队叙述、戏曲叙述和当代身体艺术的叙述等。
戏剧家张广天认为:“当代真正有价值的技法不过是对传统最有效的复兴,戏剧的本质就是诗性,诗意的降临才使舞台神圣化。我个人认为这部剧做到了,正像作者期望的,也正如剧情中所演绎的,人物所追寻的新大陆,其实正是起初的故乡。这或者就是邱先生所说的本来美,他的普及美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召唤质朴。”
《普及美学原理》诗剧首演剧照 摄影:黄映洲
首轮演出的五场落幕了,从剧场内外的气氛来看,似乎该剧才刚刚启幕,台上的戏是生活之戏的序幕,人们带着对文化自信的实践成果回到日常中。新思想不是凭空臆造的,新思想的来源和依据正是新一代年轻人的态度与立场。据悉,这部戏的上座率达90%以上,好几场都一票难求,呈现出极好的市场前景。与以往的舞台剧不同的是,这个戏的价值,在于开拓了宣传、娱乐和圈层艺术三者之外的处女地,它既避免了说教,也屏蔽了低俗化、低矮化倾向,成为文化产业的新业态的一个亮点。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学热以来,似乎很久人们都不再热议美学,也许本剧会带来一次新的美学高潮。在粗放经济时代之后,新生代人群正实践一种新的富有文化自信的新美学,西学的影响正在被消化,原创的思想渐渐浮出水面。曾经受西学东渐影响较深的上几代人常常喟叹新一代人群不如前几代人,说他们慵懒、麻木、迷茫,但这部戏似乎不同意这种看法,它从头到底都在伸张和肯定年轻人的价值,为他们鼓呼,为他们书写时代精神和强音——冷静不等于慵懒,自信不等于麻木,多元不等于迷茫。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