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一章 大学之道
详细内容

第一章 大学之道

时间:2020-02-15     人气:2029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素解
概述:在前面阳明先生的《大学问》之中对有些内容讲的比较详细了的,就不再重复的进行解释,不过还是挑选要点来说的。此书原本为《礼记》中的一篇,......

第一章 大学之道

1.大学之道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注解】在前面阳明先生的《大学问》之中对有些内容讲的比较详细了的,就不再重复的进行解释,不过还是挑选要点来说的。此书原本为《礼记》中的一篇,传说是曾子所做的。此书通篇说的是大学之道。什么是大学呢?什么是小学呢?大学为大人之学,可是并不是说成人了就可以称之为大人的,有大心的才能称之为大人的。并不是说官位有多高就可以称之为大人的,要有大爱才能称之为大人的。比如张仲景这样的可以称之为大人的。汉代举孝廉,在二十万户里面推举出一个既孝顺,又博览群书的人,德才兼备的人来做官,其中就有这个张仲景的。做官做到了长沙太守,每月的初一十五就不办理公务了,专门坐堂,免费的给全国各地赶来看病的老百姓看病。如此大爱,可以称之为大人的。中国古代极其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道非常的重视的。韩愈的师说中说,学者必然要有老师的,之所以称之为老师,就是要传道授业解惑的。儒门先圣孔子是怎么对待道的呢?他曾经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圣人对道都如此重视,早晨闻道了,傍晚去逝了也可以了的。大学之道实在是言明大道之学了。现在上大学只是学习技艺,知识而已,这些都是小道而已,而不是真正的大学精神的。可以说此书之道,方是真正的大学的。真正的大学,不在于有高楼,而在于有大师,有真正的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发明自己本有的明德,不仅仅是发明自己本有的明德,还要去亲民的,还要去发明世上每个人本有的明德的。不仅仅是自己顾自己就可以了的,还要去点亮世人的心灯的。每个人的本心都如同天上的圆月一样,本来都是明亮的,不待发明而明亮的。只是被人的私欲的乌云遮蔽了而已的,如果不断地求道做学问,做致良知的功夫,为善去恶,就可以把乌云慢慢的吹散了的。


止于至善,至善为心的本体。大学之道,阐明为学之道,真正的正学,正道和道统的。阐明如何修为成君子的。大学之道可以说是康庄正道的,大道至简至易的,只是世人被物欲所遮蔽,人心险曲罢了。沿着大学之道去做学问,去为人处世就可以了的。只是要知道止于至善,如果走不到至善也不好,比如还不能真正的致良知,还不能恢复本有的明德,本有的光明;如果走过了也不好,如果单纯去求静,去求寂静,离世索居,如此也不好,对世人也无有多少帮助。不仅仅是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还要有大心,有大爱去帮助世人的,还要去亲民的。如果走偏了更不好,走到小道上去了的。所以要知晓止于至善的。如果本来有大人之心,可是却去做了恶事,如此可以说不是止于至善的;如果本来有小人之心,可是良心发现,去做了善事,如此也可以说是止于至善的,但是当然还没有到达至善的境界的,起码向至善进了一步的。


2.近于道

【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注解】如果能够知道止于至善,知道至善本来就在自心的。如此就不再向外去求了的。不会一物一物的去格,去求索了的。所以知止而后能够有定了的。


如果能够定了,就能够安静了的,特别是这个心静定了的。如果向以前一样,不知道至善本来在自己心上,就拼命的向外去求索,如此就不能定的。一旦站住脚步,心就会安静下来了的。如同含有沙子浑浊的水一样,只要定下来,放着就可以慢慢的变得澄清了的。


如果能够静定了而后就可以安心了的。禅宗二祖在雪地里向达摩祖师求道,所求的就是如何安此心的,就是安心之法的,就是降伏此心之法的。心性不能够压制的,比如有了恶念,就要刻意去铲除掉,也许是很难做到的。比如野草,如果用石头压住,是很难压得住的,还会从另外的地方冒出来的。比如水面上的葫芦,这头压下去,那头又会翘起来的。只能是顺着心性来降伏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不刻意为之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的,把心安在一处,徐徐就可安心,慢慢进入静定了的。


如果能够安了,身心都安了,不再向外驰求了,安贫乐道了。如此就可以虑了,这个虑有点类似于孔子所说的人无近忧,必有远虑的。孔子的这句话,也许跟世人平时所想的有所不同的。人如果没有近忧,没有作恶了,没有忧患了,似乎是安了,可是还是不够的。还要远虑的,就要去虑如何远离妄念,在妄念还没有萌动的时候就去除了的。不治已乱治未乱,不治已病治未病。不要感觉没有近忧,没有火烧屁股的事情,就可以了的。还要去远离祸患的根源的。一念向善是天堂,一念向恶是地狱的。


如果能够虑了,能够去反省自身,做慎独的功夫。能够去克除自己的私欲,而后就能够得了的。这个得也只是得此心的,也只是恢复了自己本有的明德的。也只是得到了原本就是属于自己的东西罢了,恢复了每个人本有的良知良能的。


每一个物都会有本末的,每一件事都有个终始的。前面阳明先生有举例说,就好比是一棵树,树干就是本,而树梢就是末的。可是本来就是一棵树来的,就是一个物来的,不是两个东西的。我们说了许多,说了这个功夫那个功夫,做了这个比方那个比方,也无非是要说明一个东西的,也就是此心的,也就是这个良知的。虽然是说有本末,可是本来就是一个东西来的。无本就无末,这个只是一个方便的说法罢了。每一件事情都有个终始,就比如说人生,有生有死。可是实相是如此的吗?我们来看看月亮,也是有终有始的吧,有圆有缺的。实际情况会是如何呢?我们在太空再看看月亮,不管是初一十五,也都是一个月亮而已,也是整个月亮的。这个只是人类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有圆有缺并不是实相来的。但是也不能说有圆有缺就是错的。可以说是有始有终,也可以说是无始无终的。同样的可以说是有本有末,也可以说是无本无末的。


如果知道先后,则就近于道了的。大学之道说了半天还是绕到了这个道字上面了的。我们要知晓先后的,知晓本末的,知晓终始的。我们要知道人之初,每个人本来就是有大心的,本来就是有真心的,本来都是有明德,不用去发明就是明了的。这个是每个人的本来面目的,这个就是始的。而现在由于有人的私欲遮蔽了,这个就是终,这个就是现在的情况的。可是这个始终是不是有点颠倒了呢?我们做功夫,把现在的这个私欲给去除了,最终就恢复了本来的面目了,发明了本有的明德了。这个又变成终了。


哪个先哪个后呢?也许这个是一个问题的,如果能够知晓先后,这个就近于道了的。先天是怎么样,后天是怎么样,这个如果知道了,也就近于道了的。先天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光明的,都是有本有的明德的,不用去发明就明了的。后天被物欲所遮蔽了罢了。如果已经发明了本心了,已经发明了明德了,这个就是先知了,就要去觉后知的,去发明其它的人的,发明世人的明德的。先觉悟了,就要去觉后觉的,去发明世人本有的明德的。哪个是本,哪个是末呢?如果真正知晓了,也就是近于道了的。知晓有道理上听来的,有实证了的,实证了的才能称之为真知的。每个人的本心,这个是本,用于外在事物,这个是末的。功夫的本是致良知的,功夫的末是一物一物的去格的。


3.欲明明德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注解】古代想要明明德于天下的先王,比如尧舜这样的先王。这些圣人不仅仅是发明自己本有的明德,他们有了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爱之心,大爱之心。不只是顾着自己,必定还要去亲民,去发明百姓本有的明德的,使得天下都归于仁的。圣人君主必定先治理邦国的,把邦国这里好了,有了比较好的民风,百姓也会归于仁的,也会循序渐进的归于明德的。


想要治好邦国的,先要把家给齐了。一屋不扫何以治理天下呢?如果自己的一家都齐不了,都治理不好,如何能够治理偌大一个邦国呢?舜那么不好的家庭环境,他都能够以自己的德行去感化了家人。母亲去世以后,父亲娶了继母。而这个继母又生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父亲被继母影响,也跟着继母、同父异母的兄弟象一起几次三番的要置舜于死地。可是舜并没有怨恨,他只是在检讨自己对于孝道是否做得好。他在想,父亲把自己养大成人,也许是自己的孝顺没有做好的,父亲才会这样对待自己。他就老是在反省和改进自己,就变得越来越孝顺的。这个也是在事上去做致良知的功夫的,孝顺的事情做得好了,这个也是格物的,就可以恢复舜心里本有的明德了的。舜以孝感动天地,而后被尧帝选中托付天下的。尧帝还把自己的两个亲生女儿下嫁给了舜的。


想要齐家,先要去修身的。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墓地里,有一块无名墓碑。这块墓碑上写道:“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想要修身,先要正心的。这个心灵为一身的主宰的,此心为主人的。庄子有说世人不知道养生真正的主人是谁?此心自性即是真正的主人的。世人只是满足身体的口腹之欲的,这个身体只是皮囊而已,而不是真正的主人的,不是真正的主宰的。如果此心不正,身体就会偏了的,也许就会去做恶事了的,所以先要正心。


想要正心的,先要诚意的。此心无外无内,似乎很难找到正心的着力的地方的。意为心的影响,为心的光亮的。在意上去做功夫,刻意正心的。前面我们也对意进行过解释的。阳明先生和弟子有一次去山里游玩。有一位弟子就问阳明先生:先生你老是说心外无物,那么心外也无花了的。可是这个花在山里面开了又落,似乎跟这个心没有什么关系,八竿子打不着的,怎么会说心外无物呢?阳明先生解释说:如果眼睛没有看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和你的心都归于寂静的;如果眼睛看这个花的时候,花的颜色一下子就鲜明起来了的。此心发出来就是意,意在于这花,这个花才能称之为花,才能成为一物的。因为如果没有看这个花的时候,这个花说不上是有什么颜色的,甚至这个名字也是人给起的。在意上去做功夫,使得意诚了,就不会被事物所牵引,就可以使得心归于正了的。


想要诚意的,先要去致知的。这个意有善有不善,真假难分,错综复杂。如果以善为恶,以恶为善,这个都是不可以的,也很难去做到诚意了的。善就是善,恶就是恶,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如何去做到呢?这就需要致知了的。如果不能够有真知,而是停留在纸面上面,不去得到印证,这个还算不得知的。


想要致知的,先要去格物的。不能悬空的去做功夫的,还是要在事上去磨的。这个格物并不是说要一物一物的去做功夫的,如果这么说就又绕进去了的,就会陷入了世儒之流了。根本的是要在遇见外事外物的时候,这个时候在身心上去做功夫的。如果跟外事外物隔离起来,所做的功夫不一定牢靠的,一旦遇见事情的时候,还是会乱了的。


4.物格知至

【原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注解】如果能够做到了格物了,而就可以知了,就可以得到真知了的。格物的功夫往往需要精深而专一的,比如舜在孝顺方面做到了精深而专一了,也就可以致良知了的。小鸡要想从鸡蛋壳里面出来,这里试试那里试试,也许还是不行的,还是要挑选好一个地方,不断地努力的,就可以破壳而出的。


如果能够致良知了,有真知了,意就可以诚了。在没有真知之前,也许看着正的就是邪的,看着邪的就是正的。看着真的似乎是妄的,看着妄的似乎是真的。也许有人会说,怎么可能,眼睛直勾勾的看,怎么还会看不清楚呢?怎么还会不知道呢?请各位注意了的,这个知道这个词,可以说源自于知“道”的。这个道字可是没有那么容易的,也可以说是至简至易的。孔子把这个道看得比自己的命还要重要。他甚至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真正的知了,善的就是善的,恶的就是恶的了。这个意就诚了的。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看山就是山了,看水就是水了。


如果意诚了,就知道一事一物是善,还是不善了的。就会使得此心归于善的,归于正了的。这个就是正心了的。


如果能够做到心正了,而这个心是身的主宰,修身就可以了的。此心就给身定了规矩了的,不会越规矩了。


如果修身可以了,这个家就齐了的。修身可以,对待家人也都能够有仁爱,有仁义。对待父母做到孝顺,对待兄弟做到孝悌,对待夫妻能够做到有情有义,这样家就可以齐了,就能够做到和睦了的。


如果家齐了,邦国也可以治理好了的。家家户户聚合而成邦国,如果家家户户都可以齐了,邦国也就治理好了的。所以需要有好的家风,就有了好的国风的。


如果邦国治理好了,天下就太平了的。邦国在古代可以说是诸侯国,如果每一个诸侯国治理好了,那么天下就太平了的。


5.修身为本

【原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注解】从天子以至于到了下层的庶人,也都是以修身为本的。前面有谈到本末的问题。以修身为本的,如果忙着去舍本逐末就反了的。只是向外去驰求功名利禄,这个就是反了的。


6.所厚者薄

【原文】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解】如果本已经乱了,而要想末能够治得好的,这个是没有的事情的。树干都不行,树梢如何能够行呢?规矩都没有能够好,如何能够画出好的方圆呢?如果修身没有能够做好,再怎么向外驰求也是没有用的。张果老倒骑驴,也许就是为了提醒颠倒本末的世人的。该厚的不能够厚待,该厚的却轻薄了,该薄的却厚了的,这个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的,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该以修身为厚,而以物欲为薄。树干本来是厚重的,而树梢本来是轻薄的。世人恰恰都是反着来了的。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