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服务中小企业 打造特色佛山的营商环境样本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对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要同步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佛山一号改革工程。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实现创新发展向高质量快速跃升,务必成为营商环境制度改革领头羊。
佛山日报记者专访国务院参事室自贸试验区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助理卢华,为佛山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专家视角,探寻他山之石。
专家简介 卢华,国务院参事室自贸试验区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助理。湖南自贸试验区、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湖北自贸试验区武汉片区、海南三亚等全国多个自贸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自贸试验区建设、金融市场、区域金融发展。开展国家、省部级及各地委托课题研究30余项,多项决策咨询成果被国家相关部委、省级地方政府采纳。
营商环境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京等全国多个城市纷纷把营商环境改革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手段,不断推出营商环境升级版。
全国各地高度关注营商环境改革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外在因素和内生动力?
卢华认为,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纷繁复杂,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深层次的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激发企业投资信心,形成发展新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些都需要以扎实的市场主体为基础。如何能够更好地确保市场主体留得住,愿意持续进行投资和经营活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根基。
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营商环境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发展众多排名中的重要指标。
“从改革自身来看,经济社会结构在不断的变化,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调整,会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市场主体对政府服务会产生新的需求。”卢华说,因此营商环境改革永远只有进行时。
卢华指出,近年来,我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尤其是设立自贸区之后,营商环境改革加速推进。我国在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迅速上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成为首个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的主要经济体,这不仅与相对稳定的卫生环境有关,也与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分不开。尤其是2020年1月1日起,《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为我国首部针对营商环境的行政法规正式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广泛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有效调动了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性。
“中国已成为2005年以来世界上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大型经济体。”卢华说。
全国各地营商环境改革的五大着力点
纵观全国,卢华表示,各地营商环境改革呈现比较突出的特点是不断打造营商环境改革的升级版。虽然本轮营商环境改革在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打法”,但当中仍有共同点、聚焦点,具体表现为五大着力点。
一是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前期政务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后台的智能化、大数据的集成等,通过运用新技术来打破原有行政活动中的障碍、壁垒,不断地促进政务效率的提高,减少企业在与政府打交道中支出的时间、金钱成本。突出表现在持续推进“一网通办”。
二是强调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理念。对标国际标准,细化企业全生命周期需要的服务,集中寻找短板进行全面提升。
三是强调系统集成。以往的营商环境改革往往是部门推进很快,但却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障碍。当前的改革更多是从市场主体角度出发、从如何办成一件事来推进,进行系统集成的改革。
四是聚焦改革中的新命题。关注到国际经贸规则中的一些新要求,比如“公平竞争”,当前不少城市开始积极探索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是强调安商稳商。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较多,不少地方专门提出安商稳商,通过更加细致的政府服务,减少企业的后顾之忧。一方面可以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建设更良好的政企关系。
“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调整,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卢华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以上五大着力点将会持续推进,尤其是系统集成的理念在各地营商环境改革中受到高度关注。
聚焦服务中小企业成长需求打造佛山样本
佛山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应该侧重什么,如何凭借营商环境改革在全国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
卢华认为,佛山是全国制造业大市、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市场主体。改革不能“空对空”,更不能只是简单地复制推广其他地区的经验。佛山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就是要侧重从企业现实需求出发,深刻挖掘企业经营活动的障碍,找到“最后一公里”的堵点,以系统集成的理念把问题解决掉。
其次,要关注中小企业主体。中小企业是国际上衡量营商环境最主要的一个视角和出发点。简单来讲,我们看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不好,不是从大企业的角度看,中小企业才是检测营商环境最主要的、最有发言权的市场主体。但地方政府往往更关注大企业、大项目,容易忽视中小企业诉求。
“中小企业市场主体丰富是佛山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佛山完全有条件在此处做出特色,切实满足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打造一个富有特色的佛山样本。”卢华说。
再次,佛山营商环境改革要充分发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的优势,更加深入、主动地对标国际,学习借鉴港澳先进经验,给予市场主体更多的自由经营权利。
此外,佛山还要充分学习借鉴周边自贸试验区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上的改革,推动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高效流动。
卢华提醒,营商环境改革要具有前瞻意识,佛山应该积极探索打造鼓励新业态新经济、创新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
“当前新经济形态层出不穷、发展迅猛,新经济新业态与传统监管体系之间存在矛盾。”卢华认为,实实在在地建立鼓励创新的容错机制,推动市场主体、协会等参与多元治理,创新监管模式,将是佛山营商环境建设的新命题。
地铁站电房突发火灾,市、区、镇街、企业等消防力量立即出动,联合公安、医疗、供水供电等相关职能部门,成功扑灭火情,并救出所有被困人员。这是3月5日凌晨在佛山地铁二号线湾华站开展的地下轨道交通灭火救援实战演练,以提升地下轨道交通重特大灭火救援的能力。
本次实战演练参与力量有佛山市消防救援支队全勤指挥部、禅城区消防救援大队全勤指挥部以及环湖、石湾、祖庙、狮山、特勤一消防救援站,石湾专职消防队、湾华地铁企业消防队等7个消防队站,共18辆消防车108名消防救援人员。佛山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苏一武在现场指挥。
演练模拟湾华地铁站电房因电流过载导致短路突发火灾,火势迅速蔓延,致使车厢、站台内产生大量烟雾,有大量乘客急需疏散,情况十分危急。湾华地铁站控制室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及通知湾华地铁企业消防队等单位内部处置力量出动灭火,并迅速拨打119报告火情。
佛山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根据警情等级划分,立即启动地下轨道交通特殊类三级火警,一次性调集一个地下轨道交通灭火救援编成,共18个作战单元赶赴现场救援。支队指挥中心还启动了区级联动机制,联动医疗救护、交警、水务、供电等相关职能部门到场协助处置。经过全力救援,全部乘客被安全疏散,火被扑灭。
禅城区消防救援大队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本次实战演练,消防救援人员对地下轨道交通灭火救援有了更深了解,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今后地下轨道交通灭火救援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有效检验了相关轨道交通应急预案,进一步磨合了消防救援队伍与社会单位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有效提升了消防救援队伍联合各单位部门处置地下轨道交通灭火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3月3日,在“禅城区重点项目签约暨湾区智造港动工仪式”现场,随着“项目开工”的一声令下,与会嘉宾领导共同挥动金铲,进行培土奠基。这标志着湾区智造港(杏头园)一期2标段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这一新的产业载体是禅城构建“五片区三带五平台”产业创新高地的又一成果。
一直以来,为了打破土地“天花板”的瓶颈,禅城把“拓空间”工作与片区大开发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如今,在产业平台、创新平台、设施平台的多重推动下,禅城以小连片推进大集聚,力图用“重点片区、重要轴线、关键节点”重塑产业空间版图,为带动型经济发展蓄力赋能。在已腾出的土地上,一批现代化产业载体加速落地,新兴产业集群在此孕育成长,破解发展难题的路线图越发清晰。
千亩园区+村改 南庄打开产业连片新格局
当日,备受瞩目的湾区智造港(杏头园)一期2标段项目正式动工建设。该项目占地面积114.6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将建设13栋6层的企业独栋、2栋8层高的标准工业厂房、1栋9层公寓以及配有3层商业体等。项目建成后重点引入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网联等产业。
湾区智造港(杏头园)一期2标段项目是南庄重点推进的三大“工改工”村级工业园湾区智造港(贺丰园、杏头园、吉利园)项目之一。
南庄镇镇长宋颖彪表示,为加快推进“禅西智造新城”品牌建设,用更高更好更优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南庄镇通过“政府主导、公资为主、村企参与”的发展模式,以南庄镇公有资产投资、建设和运营三大“工改工”村级工业园湾区智造港(贺丰园、杏头园、吉利园),计划打造成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中、辐射带动强劲的高端智造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湾区智造港。
“湾区智造港总体规划方向是建设一批优质的‘多层标准工业厂房’,推动‘工业上楼’,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地区优质外溢资源,推动禅城区南庄镇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宋颖彪说。
作为佛山的工业重镇,南庄占了禅城区面积的一半,且开发强度低于周边其他镇街。可以说,南庄是禅城产业承载力的底牌。只要南庄有空间,禅城往后发展产业就有底气。
事实上,早在2021年初全市吹响村改大攻坚冲锋号后,南庄就率先启动5000亩村改项目,去年共拆除村级工业园2437亩,超额完成区下达的2400亩拆除任务。贺丰园、杏头园、吉利园等“工改工”项目如火如荼推进,联东U谷·智能装备产业园也已动工建设。
乘势而上,在市、区的支持下,南庄还启动了3000亩产业用地收储,谋划连片打造3个千亩以上智造产业园区,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载体。
在此次动工的湾区智造港(杏头园)一期2标段项目不到2公里处,是南庄镇首个千亩产业园区——樵乐路北侧贺丰杏头工业区。目前,该产业园区正在着力推进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452亩,将规划建设智造产业园。贺丰杏头工业区将争取于今年上半年腾空并交付场地,达到供地条件,为提升打造优化产业空间载体作出南庄贡献。
宋颖彪说,下一步,南庄还将加快推进2个千亩智造产业园区,再加上3个村集体自行改造的“工改工”项目湾区智造港(贺丰园、杏头园、吉利园),将形成“3+3+N”产业空间主体格局。
产业空间蓄势待发 大平台带动产业发展
南庄在产业空间拓展探索的背后,正是禅城坚持以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坚持工业用地一亩也不能少的理念,树立为大项目预留成片产业用地的思想,全速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抓好连片产业用地整备和供应。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未来五年,佛山将坚持以“工改工”为主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建设和提升54个超万亩规模的工业园区,以优质产业空间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这充分诠释了佛山为产业发展拓空间的决心。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区面积在五区中最小,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均面临着城市发展空间狭窄的制约。如何以高端产业载体建设,打破土地瓶颈,成为禅城努力的方向。
为确保腾出产业发展空间,2020年6月,禅城区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集中财力、人力、物力,建设五大发展平台,打造面向大湾区的发展高地。
禅城区委四届九次全会则进一步明确五大发展平台产业主题方向、招商引资和项目准入标准等。
为了更加聚焦发展布局,禅城区委四届十一次全会吹响了片区大开发的号角,提出通过环文华公园创新活力区、聚锦科创园、东平云谷、佛山民生保障基地、凤翔湾都市产业区、广湛高铁佛山站枢纽新城片区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来引领城市形态、产业导向。
站在GDP突破2000亿元的新起点上,禅城区委五届二次全会再次强调“坚持大平台引领”的思路,强化重点片区“聚领”、重要轴线“链接”、关键节点“支撑”作用,构建起“五片区三带五平台”产业创新高地。
在禅城区委、区政府统筹谋划下,禅城大平台带动产业发展的路线图越发明晰,产业载体建设按下了“快进键”。
位于禅城西部“智造高地”的南庄,正在加快推进3个千亩智造产业园区和3个“工改工”项目(贺丰园、杏头园、吉利园),逐步打开全镇产业空间的新格局。
作为数字经济创新集聚区的尖兵,石湾加快布局东平云谷,计划在寸土寸金的东平河滨水一线空间,将超450亩商住用地调整为产业用地,打造高端产业转型创新的主战场、构建实体经济迭代升级的主引擎。
扛起禅城中部创新走廊大旗的张槎,一条以禅西大道为轴线的科创产业带已现雏形,产业带中部东侧的聚锦科创园,早已建设开工,将可提供1000多亩地的工业载体,是张槎今后发力的主战场。
作为魅力古镇、精品街区的祖庙街道也暗自发力,目前在季华路纵深方向布局了朝东一号地块、山湖地块等多个旧改地块,总面积超550亩,以城市更新扩展发展空间,建设承接大湾区资源的高端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的重要载体。
此外,禅城还谋划了总占地不少于400亩的“虎跃产业园”。该园区定位为智能制造产业园,旨在吸引制造业领域优质企业进驻,形成集总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完整产业生态链。
深耕带动型经济 构建高能级现代化经济体系
不难看出,从五大发展平台的加速形成,到片区大开发的跃进,再勾勒出“五片区三带五平台”产业创新高地的轮廓,禅城产业空间版图正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方面,打破了以往产业载体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的困局,逐步以“小连片”推动“大集聚”;另一方面,与过去相对大而泛之的大型园区不同,这一轮的版图重构更加聚焦某个产业领域深耕,专业性、服务性更强。
当前,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数字经济正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如果说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激活区域经济的新动能,那么发展数字经济则是区域经济竞争不可回避的新赛道。
事实上,早在2014年开启政务改革的禅城,已在发力数字经济这新一轮竞争中占得先机。
如今,这一思路正逐渐明晰。在新的产业空间布局中,禅城着力打造佛山数字经济创新集聚区,提速建设广东(佛山)软件产业园、佛高区数字经济科创园、东平云谷、石湾陶谷、鹰创园等载体,扩大智慧新城、绿岛湖等片区载体承载能力,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
全速开动数字经济这一引擎,产业组团能否产生化学反应,值得期待。
与此同时,在这一轮产业空间版图重塑当中,禅城注重导入总部经济、实体经济、科创经济、金融经济等带动型经济项目,塑造市中心产业能级新形态。如去年引进了两个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即中科诺智谷产业园和佛山三龙湾总部集聚区项目。这两大百亿级项目作为平台型项目,产业辐射力、带动性、经济效益极强。
未来五年,禅城将立足“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以及“六个新佛山”建设的大趋势、大机遇,制定并实施产业地图,高标准建设“五片区三带五平台”产业创新高地,全面构建高能级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高品质的创新创业之城。
湾区智造港(杏头园)一期2标段开工
3月3日上午,“创新强核 产业高地”——禅城区重点项目签约暨湾区智造港动工仪式在湾区智造港(杏头工业园项目指挥部)举行。湾区智造港(杏头园)一期2标段宣告正式动工。
湾区智造港(杏头园)位于沈海高速以东、吉利大道以南,用地面积约300亩(净用地面积约232亩),总建筑面积约41.6万㎡,其中厂房载体约占36.7万㎡。按照总体规划,该项目共建成38栋多层标准厂房、1栋商业体和2栋公寓楼,在未来面向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网联产业招商。
杏头工业园项目属于湾区智造港一部分。近年来,南庄镇坚持“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双管齐下,持续推出超千亩产业载体,其中通过“政府主导、公资为主、村企参与”的发展模式,以南庄镇公有资产投资、建设和运营贺丰、杏头、吉利三大“工改工”村级工业园,规划打造成湾区智造港,也就是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中、辐射带动强劲的高端智造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整个湾区智造港项目总投资额近20亿元,总占地面积约500亩,总建筑面积约62万㎡。它的总体规划方向是建设一批优质的“多层标准工业厂房”,推动“工业上楼”,支持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地区优质外溢资源,推动禅城区南庄镇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推进“禅西智造新城”品牌建设,构建更高更好更优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南庄镇打出“工改工”园区扶持组合拳,面向三大“工改工”园区加大招商引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