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大塘镇中心城区商住用地“暗岗仔”(土名)地块一面向社会公开出让
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连滘村委会“暗岗仔”(土名)地块一商住用地正在网上公开出让。
区位交通
三水北部中心 大塘镇凭借优势区位洼地,15分钟车程内可达南山镇、芦苞镇、清远石角镇、花都赤坭镇,辐射人口30多万,5镇当中,大塘经济总量位居第一。
广佛肇腹地 40分钟内可达三水中心城区、花都城区、清远清城区、肇庆四会市区,以及白云机场、高铁广州北站、城轨三水北站、高铁三水南站等重要交通枢纽,辐射人口超200万。
广佛1小时核心圈 1小时可达佛山市南海区和禅城区,以及广州天河区等中心城市,辐射人口超千万人。
交通路网建设 构建内优外联交通格局,加速产城融合,发挥虹吸效应,推动新城区人气进一步聚集。
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大塘镇新城核心区,规划面积40亩,拟建设集商业、住宅、公寓(租赁住房)于一体的综合邻里中心。地块位于佛山市三水区大塘镇连滘村委会“暗岗仔”(土名)地块一,连滘路和天泰路交界处西部,规划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B1)、二类居住用地(R2)。面向规模集中、人口密集的大塘工业园,交通便利,内联道路新永大路、天泰路南延线已建成,地块周边配套完善,新城实验小学已启动建设,另规划有新城区实验中学、体育文化中心,具有巨大的升值潜力。大塘镇新城区内有时代、金地、恒大等楼盘,而在售楼盘存量小,园区购房、租房需求供不应求。
项目周边配套情况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新城实验小学、新城幼儿园、大塘实验幼儿园(省一级)、大塘中心小学(省一级)、佛山市三水区北部医疗中心、体育文化艺术中心、汽车客运站
完善城市功能配套 城市客厅、月亮湖公园、万豪酒店、城市便捷酒店、大塘中心广场
汇聚北部行政服务资源 大塘镇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法庭、检察室、联合办税大厅、不动产登记北部中心
地块指标概况
1、用地性质:商业用地(B1);二类居住用地(R2)
2、容积率( FAR ):1.0<FAR≤2.3(26673.31平方米<总计容建筑面积≤61348.61平方米,其中住宅计容建筑面积≤24539.44平方米,服务型公寓计容建筑面积不大于商业计容建筑面积的40%且不大于14723.66平方米);
3、建筑密度(D):D≤40%;
4、绿地率(GR):GR≥25%;
5、建筑高度(H):H≤80米。
该宗地现已在佛山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网上交易系统、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佛山市自然资源局三水分局网站发布发布拍卖公告,公告期自2022年11月29日至2022年12月19日止;网上拍卖时间从2022年12月20日14时30分开始。
拍卖公告网址:
http://jy.ggzy.foshan.gov.cn:3680/TPBank/newweb/framehtml/onlineTradex/index.html
11月15日下午,佛山110接到一群众因意外割断手指需尽快赶往医院救治的求助电话后,迅速启动“智慧交通+铁骑巡控”模式。交警铁骑队员开路护送伤员,沿途信号灯开启绿波放行,仅用5分钟就将伤员送到医院。
根据《佛山市城市“畅通工程”两年行动方案》部署,市公安局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全力以赴破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等突出问题,按照“人民满意”标准,让群众交通出行更顺心、更安心。
智慧交通
提升群众交通出行体验
在平峰期时段,不少市民通过禅城的绿景路、南海的桂澜路等10条主干道时,发现在十字路口很少碰到红灯,或者只需等待很短时间。这是交警部门运用“绿波带”这一智能交通管理手段,根据车流变化智能调整信号灯,有效减少通行车辆的停车次数,行程时间平均减少15%。
以现代“交通+”的概念,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交通发展,努力让群众出行更高效更科学。佛山公安推动智能交通由碎片化向一体化发展,启动市级交通信号配时优化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市、区两级信号联动和闭环调控。
目前,全市1913个信号灯配时完成优化,解决放行顺序不合理、信号时长不匹配等群众关切问题。推广建设20个自适应控制路口,通过传感设备采集路口车流量数据,自动调整红绿灯时间,减少路口空等时间。精细化设置路口全方向待行区,每个信号周期通行效率提升约19%。
同时,佛山公安组建了全市740人的交警铁骑力量,对重点区域、主干道路开展机动巡逻,通过“智慧交通+铁骑巡控”的模式,快速处置节点交通疏堵和交通事故快处快撤等突发情况,及时为群众紧急求助提供帮助服务。截至目前,铁骑队为群众提供服务2100余次、解决群众求助500余宗。
一堵点一方案
缓解民生热点区域交通压力
在佛山市第三中学南门,上下学高峰时段道路单侧拥堵情况严重。为缓解拥堵,交警部门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在双向路段设置500米的马路机器人,根据交通状况灵活调整车道由“2+2”变为“1+3”,同时增加路边临时停车位,并在路段两侧设置LED信息发布屏,实时显示道路交通状况、停车位等信息。
佛山公安联合交通部门,实施一堵点一方案,制定“短平快”改善措施,对201处交通拥堵节点、路段及片区开展精细化治理。针对禅城区人民路、佛山大道等市民反映强烈的拥堵点,通过设置路口待行区、增设蓝色公交共停区、封闭路口中央分隔带、实施借道左转等措施,有效提升路口通行效率;持续推进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提升工程,在核心区打造8条高品质的专用道示范路,增设电动自行车安全驾驶提示标牌,提升专用道的安全性、连续性、舒适性、便捷性,减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
在禅城区人民路(汾江路至佛山大道段)增设交通信号灯、迁移公交站、拓宽车道等优化措施,沿线主要路口高峰期通行能力提高16.6%以上,绿景路-南海大道节点设置公交和社会车辆的共停区;南海区黄海路-鄱阳路口增加各方向进出口车道数,优化信号配时等。通过对交通拥堵节点微改造,改善交通微循环。
多措并举缓解重点区域交通压力,在禅城区实验小学、环湖小学、华英学校片区设置“送学车道+护学通道+智慧潮汐车道”,在南海区灯湖小学周边道路开通“错峰共享车道”,有效缓解学校片区上下学时段路段拥堵。据悉,全市投入共享校车40辆,服务学校21间,并为32所学校开通定制公交线路198条,累计接送学生40.8万人次。
严整治清隐患
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向好
今年以来,佛山公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最严交通整治”专项行动,深入推进隐患清理、货车整治、摩电整治、突出违法整治等。据统计,1-10月全市实际发生一般交通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6%、9.9%;涉货交通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8.1%、24.4%;查处涉酒驾醉驾1万多宗。
持续开展摩电交通违法常态化整治,落实最严执法、最严管理的要求,在全市27个“文明路口”示范点交通路口,全市公安机关每日投入1000多名警辅力量,联合交通志愿者,对路口交通秩序严管严控,重点整治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不按规定载人、无牌上路、不走非机动车道、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并每天在全市设摩电宣传教育点110个,坚持现场执法和“五选一”劝导教育相结合,对交通违法的摩电驾驶人实施现场教育劝导,以最大力度震慑摩电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全力提升摩电头盔佩戴率和通行守法率。
同时,佛山公安围绕“人车路企救”五要素,排查清理安全隐患。年内共清理隐患驾驶人4.6万人、八类重点隐患车辆9千余辆。排查整改占道施工隐患路段8处,推动治理道路隐患467处,完成农村平安村口建设117个。排查整改风险隐患重点运输企业550余家、警示约谈100余家。处置事故伤者送院救治1000多人次。
在草坪上看露天电影,在农场里体验奇特蔬果种植全过程,或是一边吃特色美食一边赏“一线湖景”……如今在三水区云东海北湖畔的多个乡村,乡村特色文旅体验活动正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多种产业业态融合发展,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近年来,三水各镇街以产业振兴为“牛鼻子”推动乡村全域振兴,因地制宜发展美丽经济,绘就了景美村强民富的新画卷。
业态多样化
湖畔美丽经济初见成效
在云东海街道上九村委会东村,一片临近云东海北湖的荒地即将变成“开心农场”。
“我们要做一个农场研学和环保教育基地。”开心农场项目负责人何国强介绍,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0亩,将包含展厅、菜圃和草坪等部分,为游客提供参观并认领种植奇特蔬果,或了解厨余垃圾“化废为肥”等研学体验,让游客变成“快乐农夫”,回归自然、亲近农业,“目前农场正在进行土壤改良和育种工作,最快在春节时能开门迎客”。
放眼云东海北湖畔各乡村,开心农场项目并非“一枝独秀”。凭借良好的乡村风貌,临近城区的区位优势,以及紧靠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的良好生态优势,云东海北湖畔的多条乡村一改以往偏僻、无人问津的情况,正备受社会资本青睐,集聚了越来越多乡村特色文旅项目。
在上九村委会沙头村,一片无人打理的鱼塘升级为休闲垂钓片区,在本月初已引入社会资本进行运营。在杨梅村委会福田村,充满文艺范的“风光书院”民宿、备受年轻人喜欢的音乐主题营地迎湖而立,一个由旧饮料厂改造的特色餐饮、汽车营地项目已陆续投入使用。乡村产业新业态多样化发展,美丽经济初见成效。
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北湖湖畔,近年来激活良好生态的发展密码迎来蝶变,乡村振兴东风吹拂,吹“靓”了乡村环境,吹“旺”了乡村游热潮,也带来了资本和人才,村里专门的垂钓区已经建成,市民可泛舟于池塘中钓鱼。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福田村里又多了餐饮农庄。”杨梅村委会副主任,福田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小组长徐耀忠开心道,值得期待的是,目前福田村正在盘活传统村居房屋资源,建设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的农文旅街区,“将促进福田村文旅产业连片发展”。
湿地+乡村
生态和产业协同并进
从以前的无人问津,到如今的聚人气、旺“财气”,云东海北湖畔多个乡村的蝶变离不开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
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北湖湖畔,近年来激活良好生态的发展密码迎来蝶变,环湖乡村振兴示范带多个乡村迎来越来越多产业进驻。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作为全省乡村振兴改革的唯一县区级试点,三水把产业振兴作为“牛鼻子”,全面推进乡村全域振兴。近年来,三水各镇街立足自身优势,以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为目标,逐步实现了“乡村美、村民富”。
其中,云东海街道用好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优势,以“湿地+乡村”模式奏响了乡村振兴协奏曲。
去年以来,在成功打造湖畔第一个“网红打卡点”福田村的基础上,云东海街道以云东海北湖为主线,沿湖规划了乡村振兴环湖核心区,涵盖福田、岗北、徐局、沙头等湖畔村民小组,通过实施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改善基础设施等六大工程,由点及面推动湖畔多个乡村迎来蝶变。
在做好乡村人居环境的基础上,云东海街道因地制宜搭建产业载体,采用先建后招商的模式,引导乡村产业业态多样化发展。云东海街道农业农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休闲垂钓片区外,云东海在湖畔还打造了以“足球+”为核心的云海湖滨乐项目等产业载体,将继续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引入社会资本,注入乡村产业振兴新活力。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云东海街道将持续建设云东海环湖周边美丽乡村,打造提升具有岭南风格的乡村风貌,同时以村景融合为抓手,以产业振兴为主线,引入业态多样的文旅产业项目,推动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
在三水,随着各镇街、各村居因地制宜善用美丽资源,发展美丽经济,一幅村美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开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