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运佛山这样部署;预计发送旅客约320万人次!
2023年春运从1月7日持续至2月15日,共40天。1月4日,佛山市2023年春运工作会议举行,预测今年春运期间全市旅客发送量约320万人次(不含地铁和公交),同比增长73.32%。
会议强调,全市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以更严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优的举措,确保全年春运工作圆满完成。副市长乔羽参加会议并讲话。
结合全国、全省春运工作会议精神,乔羽强调,春运既是事关亿万群众的民生大事,也是经济领域的大事,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伴随全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2023年春运必将迎来疫情后首个出行高峰,交通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全市各部门一定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引起思想上的高度重视,将春运工作作为春节前后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充分考虑春运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不确定性,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方案,把春运方方面面的工作措施落实、落地、落细,以更严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优的举措,确保全年春运工作圆满完成。
今年高校学生放假较早,且春节比往年来得早,务工人员返乡会有所提前,学生流、务工流较同期有所减少。但2023年春运处于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转段期,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跨区域人员流动性将加速释放。
从客流出行分析,预计2023年春运期间群众返乡探亲、旅游、复工等出行量会反弹,客流整体回暖并有较大幅度增长状况。
2023年春运,预计轨道交通和跨区域中长途客运有较大增长,市内流动和短途出行将更加频繁。预测全市旅客发送量约320万人次(不含地铁和公交),同比增长73.32%:
铁路旅客约164万人次,同比增长143.96%;
公路旅客约151万人次,同比增长32.91%;
民航旅客约5万人次,同比增长33.71%。
随着公众出行政策环境的优化,选择私人自驾出行的人员会有较大增长,道路保畅任务将进一步加重。因此,精准施策做好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对比往年将更为复杂。
预计春运期间佛山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2~0.5℃,降水量较常年正常略偏少。春运期间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但发生类似2008年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可能性较小。
春运运力保障
为有效保障春运期间运输能力,铁路、民航、公路等各运输单位已提前做好运力供给调配,春运期间各领域运力较为充足:
道路运输方面,全市共可投入客运车辆1857辆,公交车6861辆,巡游出租车1532辆,网约车21452辆;
铁路运输方面,佛山火车站春运期间计划每日安排旅客列车20趟次,预留1对K842/841,凭调度命令开行;佛山西站计划每日安排铁路运力338列;
民航方面,佛山机场整个春运期间计划安排出港航班260架次。
此外,全市已安排140辆应急客运运力,为春运应急疏运提供有效保障。
交通兴则百业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等重要表述,与党中央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战略决策是一脉相承的,为我们下阶段做好交通运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日前,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丘胜辉接受佛山传媒集团专访时表示,全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中心思想,以交通强国“四个一流”为思想主线,构建覆盖全市、通达湾区、联络世界的国际化现代化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力争将佛山打造成为省级交通强国示范市和省级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领头羊。
明确发展目标
打造省级交通强国示范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行动纲领,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丘胜辉表示,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首要任务是充分认识到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是党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要切实增强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结合工作实际,全市交通运输部门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交通强国建设十大工程,围绕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广东路径、佛山路径,围绕抢抓制造业当家重大机遇、创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市等有关内容,进行系统谋划、一体推进。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敢字当头、敢字为要,激发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佛山现代化建设,贡献交通力量。
如何构建覆盖全市、通达湾区、联络世界的国际化现代化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佛山打造成为省级交通强国示范市和省级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领头羊?
丘胜辉指出,佛山将落实“便捷开放、高效共享、经济协调、绿色品质、安全友好”5个维度的综合交通发展指标,具体包括建设更具国际性、综合性的湾区西部交通枢纽城市;塑造更加强中心、更具特色化的集约组团城市;提供更具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品质交通服务;打造更具示范性、创新性的智慧交通大脑;构建更加完善、更具效能的精准治理体系。
新目标,新谋划。为落实各项交通发展指标,佛山将按照“十四五”期间全市综合交通发展总体部署,规划布局“十纵十三横”920公里高速公路网和“十纵十二横”1064公里快速路网;规划设置“一港五区二十二作业区”,对112个现状码头进行分类规划调整,促进佛山港口集约化、现代化发展;规划在新机场引入“两高一城际一快线”4条轨道交通线路,布局“五横五纵”10条外围高速公路网,以及“六横六纵”12条快速路网,打造“零距换乘、无缝衔接”的空铁联运综合枢纽;组织梳理“十四五”期间交通重点项目清单及其矢量文件,协助做好佛山“三区三线”划定与交通专项规划的用地衔接,为重大项目实施创造用地条件等。
着力精细治理
增强交通设施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要求,与交通基础设施密切相关,让丘胜辉印象深刻。在他看来,全市交通运输部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不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服务保障水平。
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就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养。丘胜辉介绍,一方面,市交通运输局不断加强市级统筹重点项目协调推进力度。2022年市级统筹道路交通项目共48项,其中在建项目12项。截至目前,金石大道西延线、云勇公路、新均榄路二期主线工程和龙翔大桥及引道工程主桥4个市级统筹公路项目实现贯通,广佛新干线快速路银狮公路狮山道口“平改立”工程、伦桂路工程(横一路-横五路,省重点非市级统筹)已经开工建设。
另一方面,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各区各部门深化实施城市“畅通工程”。自2021年7月以来,全市实施推进交通管控现代化、交通技术智能化、交通服务品质化、道路建设网络化、交通治理精细化等五大系统工程,高质量完成了91项任务。数据显示,两年来,佛山共打通“断头路”71条,通车里程144.9公里;建设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专用道1535公里;治理交通拥堵点201个,缓解16个学校、4个医院等热点片区交通压力;完成新增公交场站19.27万平方米的任务,81个新建公交站场项目遍布五区;累计完成3390处交通标志标线问题的整治,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系统。
“经过两年行动,畅通工程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丘胜辉透露,2023年,在前两年工作成效的基础上,佛山将继续实施城市“畅通工程”,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养护水平上,切实提高城市交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对于市民关心的停车难问题,丘胜辉介绍,2022年,全市新增立体停车库17个,新增停车泊位数12万个;全市完成停车治理老旧小区76个,完成5个共享停车示范点建设。同时,佛山还正在筹建市级智慧停车系统平台,打造全市智慧停车管理“一平台、一张网、一张图、一个APP”。
此外,佛山将持续推进“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行动。2022年,佛山部署的190个工程类项目、347项工作任务已相继从纸面落到地面,“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和景观大变样,佛山城市形象实现提质焕新。
突出创新转型
提升保通保畅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到,“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
丘胜辉指出,围绕交通领域的清洁低碳转型,佛山交通运输工作有不少创新探索。
近年来,佛山不断推动公交发展提质增效,以打造国内一流的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的总目标为引导,圆满完成公交都市创新工作。其中,佛山出台多项新能源车辆推广政策,公交车辆100%新能源化。同时,推进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一体化建设,做好轨道交通与公交接驳线路无缝衔接。近日,佛山地铁3号线首通段开通初期运营,22个地铁站点规划接驳公交线路99条。
在推动港航运输绿色发展方面,佛山同样不遗余力。近年来,全市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推进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先后出台新增船舶运力奖励、LNG动力改造补贴等航运业扶持政策,鼓励加快老旧船舶更新换代,助力企业规模化发展。预计到2023年,全市将完成20艘LNG动力船舶的改造任务,初步形成LNG动力船舶应用规模,发挥示范效应,以绿色、低碳引领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
同时,佛山推进货运业集约化发展,措施包括推进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创建;建成启用好佛山市城市货运配送公共信息平台,鼓励新增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探索推动驾培行业学费资金第三方托管等。
丘胜辉介绍,佛山还推进道路客运运营模式创新,譬如推进网巡融合试点工作,创新出租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佛山模式”。同时,组织实施交通运输领域执法为民实践活动,探索推进“说理式执法”“轻微违法行为免罚”等执法服务新方式新举措。
2023年春运即将到来,面对今年可能出现的客流大幅增长情况,丘胜辉表示,全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加强春运客流形势动态研究,精准施策,细化服务措施,全力做好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工作。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主引擎”,拼项目就是拼经济,就是抓发展。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形成了比学赶帮、赛龙夺锦的浓厚氛围,顺德全区共有107个项目被纳入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3350.51亿元,项目数量、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均居全市五区之首。
项目为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时下的顺德,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要求,聚焦“产业的未来”和“未来的产业”,重大项目攻坚热潮迭起。
一大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为顺德经济实现再次腾飞蓄力赋能,一大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保障项目让顺德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浓、成色更足。接下来,顺德将抓住机遇、踔厉奋发,狠抓建设最友好制造强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等目标,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
项目为王
优质产业项目为顺德蓄力赋能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顺德依靠制造业起家,工业立区是顺德始终不变的主导战略,制造业当家是顺德人始终不变的内在追求。
从重点项目所处的领域,可以看出顺德心无旁骛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决心。107个省、市重点项目中,产业项目占75个,总投资1944.09亿元,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产业升级等多个领域工程。
顺德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见效。位于顺德高新区的顺德中集智谷二期厂房已竣备交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顺德相关部门提前介入,指导开展规划设计,实现高效报建,并通过开通绿色通道,受理办结了桩基础施工申请,使项目较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动工。
目前,顺德中集智谷已吸引了一大批广州、深圳、东莞的优质企业落户,二期项目引进了企业44家,主要以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家电、新材料四大主导行业为主。按照规划,园区全部建成后, 预计入园企业超300家,贡献税收超5亿元,园区产值将超100亿元。
距离顺德中集智谷不到3公里,申菱环境高新区智造基地已正式投产。申菱环境作为专业特种空调龙头企业,集成了自身在低碳、建筑环控以及数字智能等方面的最新技术,打造智慧数字低碳园区。
为推进申菱环境高新区智造基地快速落地投产,顺德区各级各部门成立复工复产保障专班,顺德高新区管委会设立企业服务专员,“一对一”提供行政审批、规划建设等方面咨询与辅导,加快行政审批等手续,确保了申菱环境高新区智造基地项目在一年内封顶。如今,这个占地200亩的数字低碳园区新标杆,成为了顺德先进制造业军团中的又一员猛将。
项目现场就是考场、项目进度就是尺度。顺德充分发挥区重大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工作运行机制、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的作用,对重点项目实行定期调度,全力做好项目服务保障,推动项目建设提速。
2022年,顺德全年出让工业用地7196亩、超过去三年总和,启动提质增效改造项目52宗,优先保障本土企业增资扩产需求。顺德重点项目中涌现了不少“含金量”较高的增资扩产项目,如乐普达电机产业园总部基地、敏卓微特电机数智化工厂、小熊电器智能小家电制造基地(二期)项目、盈峰环境顺德产业园二期暨行政总部项目等。
在勒流街道龙洲公路旁,一排排现代化的厂房格外显眼,这是国内环卫装备龙头企业盈峰环境的顺德产业园,一期项目已经投产,二期项目正紧锣密鼓建设中。
二期项目落成后,将进一步整合盈峰环境的科技资源与创新成果,并专注于新能源装备、环卫机器人、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装备、互联网+环境系统新建项目的研发与制造,致力于打造出一个综合性、全球化的智造基地,预计达产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
眼下,敏卓微特电机数智化工厂一期项目建设也已进入尾声,二期整体已经完成,将赋能敏卓机电进入发展新阶段。
广东敏卓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邱意想表示,公司于2017年在北滘镇成立,至2021年营业收入增长已经翻了20倍,此前租用了数个分散的厂房,物流管理非常困难。政府部门在得知企业有增资扩产需求之后,主动对接解决用地需求,促使了项目快速落地开工。
据了解,2022年,顺德新引入超亿元项目136个、总投资1051亿元,黄金珠宝创新生态城、美的数字科技产业园等百亿产业项目成功落地。辞旧迎新之际,各个重大项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捷报频传。
立足新的起点,顺德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原则,做实做优区级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储备库,筛选了一批战略性、前瞻性、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争取列入了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加大“4+5”战略性产业集群投资力度。
开足马力
一个个项目刷新城市品质和颜值
顺德区聚焦打基础、惠民生、补短板,全面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优化投资结构,综合运用定期调度、重点督查等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争项目,全力以赴建项目,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产业能级提升、开放能级进阶、民生福祉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都要靠项目来推动。除了产业项目之外,顺德推动一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保障项目建设。
2022年12月20日,投资31.49亿元的潭洲隧道项目正式动工,将建设一条国内最大最宽、单孔跨径最大的内河沉管隧道,届时将连接起北滘镇和陈村镇,为顺德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
作为省、市重点项目,潭洲隧道将引入中交一航局技术团队,对标深中通道,采用世界级技术、标准进行建设,助力推动三龙湾交通一体化。
值得关注的是,全区目前在建省、市、区重点交通项目共30余项,总投资超过150亿元,包括顺德大桥、港口路改造(一期)、银桂路、碧桂路南国路全互通立交等工程。
其中,顺德大桥被誉为“佛山第一跨”,总体完成了进度的34%,累计投资6.2亿元,全部桩基施工已完成,预计2023年10月封顶,2025年上半年完工通车,届时将缓解容奇大桥和德胜大桥的交通压力,进一步加强大良、容桂城市组团的联系。
碧桂路南国路全互通立交提升工程则已完成总体工程95%,正朝着实现8个转向匝道全面通车的目标发起最后冲刺,计划主体2023年4月全面投入使用。
塔吊林立、车辆穿梭,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热潮涌动,一批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加快实施:德胜体育中心全面封顶,准备开展装修和外环境、周边配套道路建设,预计在2023年年底完工;顺德高新区文化展览及服务业综合体动工建设,打造集商业、办公、展览、文化活动及剧场等多功能于一体综合体......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托起城市高品质发展底座,让顺德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项目建设的背后需要资金保障。为此,顺德加大资金配套和支持力度,加强财政资金、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多元资金对重点项目的保障。
据了解,2022年以来,顺德已获得三批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其中,提前批和第二批已于2022年10月底全部支出完毕。顺德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项目数为全市五区第一,已签约投放的项目数与基金投放金额均居全市五区第一,并且均已开工建设。
项目为王,赛龙夺锦,一个个项目迎着2023年的第一缕晨光开足马力、锚定目标“跑”起来,不断加速转化成为顺德创新发展的新活力。
数读
●2022年,全区纳入省、市重点项目107项,总投资3350.5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11.23亿元,项目数量、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均位列全市五区之首。
●截至2022年11月30日,顺德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约425.5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6.73%。107个省、市重点项目中,产业项目75个,占比达到70%,总投资1944.09亿元。
●2022年,全年新引入超亿元项目136个、总投资1051亿元,顺德全力做好项目服务保障,推动项目建设提速。
●20个新交地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项目数量居全市首位,“博京电气”项目为佛山首个“摘牌即发证”工业项目。
●顺德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的项目数为全市五区第一,已签约投放的项目数与基金投放金额均居全市五区第一。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