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观潮】把巡视利剑磨得更光更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巡视利剑磨得更光更亮,勇于亮剑,始终做到利剑高悬、震慑常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要求,有力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新时代新征程,要全面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巩固深化政治巡视,使巡视工作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有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
十年铸剑,十年磨砺。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巡视作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深入推进巡视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巡视工作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全面深化政治巡视,高质量完成巡视全覆盖任务,建立健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强化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巡视已经成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推动事业进步的强大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战略高度,强调“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要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二次全会工作部署,继续巩固深化政治巡视,落实巡视全覆盖任务,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建立健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充分发挥巡视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作用。
突出政治巡视定位,全面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情况作为重中之重,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巡视全过程各环节。巡视是政治巡视,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的政治监督,必须旗帜鲜明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聚焦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及时发现和推动解决“七个有之”问题,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深入查找被巡视党组织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存在的政治偏差,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保障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地见效。要着眼于高质量推进巡视全覆盖,统筹安排常规巡视、专项巡视、机动巡视和巡视“回头看”,有序推进中央巡视,实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
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着力推动落实巡视“后半篇文章”。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是全面贯彻巡视工作方针的内在要求,是巡视工作的落脚点和提高巡视监督质效的关键所在。党中央专门印发《关于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意见》,为巡视整改提供了制度保障。要压紧压实被巡视党组织整改主体责任,督促其更加自觉把巡视整改作为管党治党、履行职责、改进工作的重要抓手,把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要建立健全巡视整改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和巡视机构在整改中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巡视整改的日常监督和统筹督促,促进真改、实改、深改、持久改。对巡视发现的共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要加强归纳分析,向有关职能部门通报,提出工作建议,推动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增强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实效。
持续强化系统观念,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格局。推进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是完善巡视巡察战略格局、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党中央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进一步完善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加强对省区市巡视工作的指导督导,深化对中央单位内部巡视工作分类指导,健全上下联动的有效机制,促进巡视巡察同向发力。要充分发挥巡视综合监督平台作用,建立健全巡视与各类监督协作机制,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形成合力,推动形成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近日,市港务局番禺分局组织到企业现场,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管理、发展规划、复工复产情况以及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困境,及时协调解决调研中企业反映的缺少码头装卸平台等问题,建立更加顺畅的政企商交流渠道。
下一步,番禺分局将继续主动走进企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鼓励企业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为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陈钦锋)
习近平总书记2月7日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制度优势提供了根本保证。
站上新起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努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奋力实现新征程的良好开局,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月4日,立春。
广袤沃野抓紧春耕备耕、重大工程有力推进、各大景区再现旺盛客流、消费市场人气恢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天,流动中国生机勃勃、奋跃而上。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攻坚克难的信心底气,来自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来自全国上下一心,集智攻关、积力远行。
回首三年,面对世纪疫情,党中央科学果断决策,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正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国一盘棋,展现出抗疫情、化危机、应变局的强大效能;
应对超预期因素影响,党中央及时作出稳经济一揽子部署,各部门各地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正是充分调动了各方积极性,有效激发了经济韧性与潜力,最大程度稳住基本盘。
当前,经济总体回稳向好,但恢复基础仍不牢固。从中央到地方,正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确保做好经济社会各项工作。
定航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谋开局。党中央作出部署,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推动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江苏制定2023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清单,220个项目年度计划总投资5666亿元;浙江明确要打响“浙里来消费”品牌,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5%左右;河南制定90条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各地定目标、建台账、划重点,将党中央决策落到实处。
开年就开跑,起步即冲刺。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快递业日均件量恢复至3亿件以上;中欧班列1月累计开行1410列,同比增长6%……新春以来,一系列强劲的数据折射全国上下齐心奋进的繁忙景象。全力以赴稳经济,凝心聚力促发展,生产生活秩序正加快恢复,经济企稳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强。
制度,是攻坚克难的底气所在;制度,也是激发经济活力的坚实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既充分尊重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又有效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成为激发经济内生动力的重要保证。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稳定预期——
新春开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营造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江西省明确,持续破除影响平等准入壁垒,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浙江省通过了《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从制度建设上为民企保驾护航……各地亮明态度、落实行动,让企业专心创业、安心投资、放心发展。
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到加快健全中小企业法规政策体系、加大纾困帮扶力度,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政策,提振信心。
深化市场体系改革,释放活力——
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添薪续力。
开年以来,多地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推进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从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到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改革破立并举,持续激发经济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持续加大宏观调控,汇聚合力——
人民银行近日宣布,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财政部明确将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精准施策;人社部等11部门联合部署2023年春风行动,预计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各项政策配合,努力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在短期内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和工具,从长远看更好发挥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激励机制和作用,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巩固经济回稳向上提供有力支撑。
春节假期刚过,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
“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锚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部署定向领航。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这是我们制度的优势。正是因为有了持之以恒的“接力赛”,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打赢了一场又一场胜仗。
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在党中央的引领下,始终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能将各项事业稳扎稳打推向前进。
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交接好。从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到擦亮“土特产”金字招牌,以产业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基础。
坚持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从提升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到深入推进产业基础再造,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奋力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维护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从统筹发展与安全,到持续深化改革,既做好当前工作,又为今后夯实基础、做好衔接。
新征程上,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众志成城同心干,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