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扶胥”号龙船下水记
详细内容

“扶胥”号龙船下水记

时间:2023-03-07     人气:306     来源:湾区时报     作者:
概述:......

  转存图片转存图片

  近日,在黄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传承人、区龙舟文化传承协会会长张伟潮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番禺上滘船厂迎接龙舟“扶胥”号下水回南海神庙。进水是龙舟造好后必不可少的环节,寓意“新船进水,顺风顺水”。

  早上10点,一番隆重的传统拜祭点睛仪式后,这艘“扶胥”号瞬间有了神韵,通体火红的龙头昂首挺胸,怒目圆睁,口含金珠,绿色祥云点缀龙鼻,描金的鬓角如燃烧火焰,神态威严却不失祥和,金色的龙尾鳞片分明,尾部扬起,仿佛可随时遨游深海,整个龙船油光发亮,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如蛟龙出海,呼之欲出,让观者赞叹不已。

  “龙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不同地方人们对龙有不一样的表现方式,我们黄埔的龙,很多细节设计成卷曲的形状,称作‘祥云纹’。从色彩五行方面来讲,红色代表火,黑色与绿色代表水,整个龙头龙尾寓意着水火交融。”张伟潮介绍说,“扶胥”号供奉的是“南海神(祝融)”,祝融掌管水火,所以船上会有相关的元素出现。

  据介绍,“扶胥”号长39米,可以坐80人,船身修长,黄埔民间俗称“鸡公头”。该龙船采用传统广府龙舟最常用的坤甸木,可以长期浸泡水里不会腐烂。而被尊为龙舟“灵魂”的龙头和龙尾由张伟潮亲自操刀制作,经历选木、开料、勾画、雕刻到打磨、抛光、裱漆等十多道繁琐工序,整条龙船花费近半年时间完成。

  遵循传统,“扶胥”号还进行了采青仪式。两盆青翠茁壮的禾青放在龙头龙尾处,寓意“生猛兴旺”,并用柚子叶给龙舟撒上水,洗净龙身,装上标识着“扶胥”字样的大鼓、铜锣、锣伞等标配,龙舟整装待发。

  10点30分吉时到,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和喧嚣的锣鼓声中,黄埔龙舟协会的数十位“壮丁”分别在船两侧集结,大喊着“‘扶胥’号,嗨哟”的吆喝,合力把船缓步抬移到水里。

  这也是考验驾舟技艺的过程。“扶胥”号长近40米,现场河道并不宽裕,当龙舟头至船身一半左右进入河中,前边的兄弟相继上龙舟,各就各位,敲锣打鼓,摇旗呐喊,船尾借着已骏水产生的浮力,轻而易举整体进入水中,稍稍把握方向,龙舟驶正,在船厂对出河道来回表演,以示“谢师”。

  为何命名“扶胥”号?“南海神庙所在区域隋唐年间叫做扶胥古镇,我们的祖先从中原迁徙到这里,为了纪念历史,发扬传统文化,我们集资打造这个传统龙舟,命名为‘扶胥’号。”张伟潮解释道。

  历史上,唐代诗人韩愈在《南海神广利王庙碑》写的“扶胥之口,黄木之湾”,指的就是今天广州黄埔穗东街南海神庙附近。早在唐代,一条从南海神庙门口的扶胥港出发,长达14000多公里的“广州通海夷道”,联通起广州与世界。在宋代,从扶胥港出发的商船可达“西南诸蕃三十余国”。

  为何要花这么大的精力去打造一艘龙舟?“希望通过‘扶胥’号,把黄埔龙舟的历史与当下,把传统龙舟文化跟新生代的青春记忆连接起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张伟潮说,他出生在水边人家,很小就由父辈带上龙船“游船河”,幼时的耳闻目染让他对龙舟文化有很深的感情,这也是他作为一个“85后”却潜心研究龙头龙尾雕刻技艺的原因之一。

  然而,随着近年来旧村改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村庄的孩子们甚至连龙舟都没见过,“扶胥”号作为黄埔区的龙舟,在完成每年的赛舟之余,可作为观赏船给这些孩子参观。“来年等他们回到村里,还能像我们当年那样‘扒龙舟’,并把黄埔特有的龙舟文化传承下去,跟现代竞技龙舟一样,走出大湾区,走向全世界。”

  “水位到,龙船出闸!”13点左右,随着水位上涨到合适位置,“扶胥”号沿着珠江水系划向黄埔,开启它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辉煌……

  (黄凯 焦婵娟)

附件下载: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