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志愿者报名火热
服务公众、实现自我价值
“想不到报名广州志愿者会面临这么激烈的竞争。”刚从广东省博物馆2023年文化志愿服务队招新面试现场出来的陈阿姨笑着感慨。60岁的陈阿姨是辽宁人,去年她从家乡来到广州给子女带娃。过去在家乡,她曾是辽宁省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志愿者,得知近期广东省博物馆在招募文化志愿者后,便报名了历史组讲解员。但令她没想到的是,与自己竞争同一志愿者岗位的竟有200人,其中不乏退休教授、记者、教师、企业高层、留学生、历史系博士等。
据记者了解,2023年广东省博物馆志愿者报名一经开启,一周内便迎来1800多人的简历投递,而后续将有几十位志愿者能通过层层考核,正式上岗;同样竞争激烈的还有近期的广交会志愿者报名,“今年的志愿者名额可以说是处于‘抢夺’状态。” 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工作人员肖菊笑着告诉记者。
广州志愿者岗位为何会如此受欢迎?“红马甲”背后又有哪些故事?4月8日,记者走进广东省博物馆的志愿者面试现场以及广交会志愿者的培训现场了解情况。
面试现场:
各行各业踊跃报名当讲解员志愿者
4月8日星期六早上,市民蓝先生像工作日一样穿上西服、打着领带,梳好头发便出门了。蓝先生此前曾是一名企业高管,从事保险、咨询类业务,这身装扮是他工作时的“例牌”。不过当天蓝先生要参加的可不是什么重大会议,而是要前往广东省博物馆参加历史组讲解员志愿者的面试。
为了这场面试,前几天晚上,蓝先生在网上将广东省博物馆历史陈列馆的展品来回看了好几遍。“过去都是我面试别人,这是我近几年第一次被面试。”他笑着说。
省博志愿者面试现场,几位面试者边候场边背讲解词
与蓝先生面试同一岗位的还有李老师,以及文章开头提及的陈阿姨。李老师是广东某211高校的历史系研究生,大学毕业后她成了一名初中历史老师,教孩子们中国历史,“逛展”是她和学生们最常有的实践活动。
仅当天上午,与蓝先生面试同一志愿者岗位的就有30人,而在此次广东省博物馆的志愿者招募公告中,除历史组讲解员岗位外,还包括外语组、自然组、新闻组等12类组别,总共参加面试的多达490人。“这490人是我们经过第一轮筛选后选出来的,今年我们的志愿者总报名人数共有1800人,其中最热门的外语组和历史组讲解员分别有220人和200人报名,由于强调了优先考虑能工作日来馆的服务者,所以整体贴合度及报名质量有所提升。”广东省博物馆工作人员于婧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这些面试者的年龄、身份各不相同:有记者、律师、教师、大学生、话剧演员;有大一新生、有全职妈妈、也有今年恰好60岁的退休人员等。
负责此次面试工作的志愿者张序也有同感。今年61岁的张序是一名退休公务员,在广东省博物馆已有7年的志愿工作经验。他告诉记者:“以我所在的自然组讲解员为例,过去我们招募志愿者需要到老年大学或高校中进行宣讲,但今年的面试者中甚至有中科院地质化学研究所的博士后、省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这说明大家越来越愿意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奉献给社会,而广东省博物馆的馆藏资源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教育推广之中。”
“报名热”背后:
服务公众、实现自我价值……容纳各种美好初衷
事实上,博物馆志愿者要承担的服务工作并不轻松。在广东省博物馆的招新公告上,记者留意到招募条件中提及:志愿者需在开展无偿服务的同时,平均每月至少需服务两次以上,一年累计服务能够达到80小时以上或者讲解24场以上,其中还重点强调“能够在工作日来馆服务者优先考虑”。“其实这个条件很‘苛刻’,但没想到依然会有那么多社会工作人员报名。”于婧说。
广交会志愿者们正在开展培训工作
与大众所设想的“志愿者群体以大学生为主”不同,在广东省博物馆现有的300多位志愿者中,30岁~50岁的在职人员占了将近3/4,其中硕士生比例更是高达41%,这些人往往乐于在繁忙工作之余开展志愿工作,甚至有一些志愿者在工作城市发生变动后也依然“两地跑”,继续来广州担任志愿者。
张序将这些举动理解为大家对志愿工作的“珍惜”。“大家不舍得丢下志愿者这个称号;而我们在筛选志愿者时也同样秉持这样的理念,与其说是在寻找了解文博知识的人,其实更是在寻找真正热爱文博、热爱志愿工作的人。”
事实上,不论是蓝先生、李老师还是陈阿姨,在面试时被问及“为什么想成为一名博物馆志愿者”时,都提及“热爱文博历史”“分享”等关键词。当然也有一些其他回答——罗女士是一名年轻的全职妈妈,当天面试她带着孩子一同前来,“我可能不太懂文博知识,但因为孩子很喜欢博物馆,为了能教会孩子,我非常愿意去学习这些知识,再分享给更多公众。”现场还有一位全职妈妈则从事过不少社区服务工作,她告诉记者,之所以想来面试,是因为在公益事业中找到了自我的社会价值。
最令张序印象深刻的一位面试者是一个懂手语的年轻女孩。女孩本身是一名手语志愿者,其初衷是希望通过在博物馆学习,从而为更多聋哑人士提供讲解服务。“博物馆是做公众服务的,尤其广州作为一个包容度很强的城市,我们也希望可以发展一批这样的志愿者,通过培养他们来填补手语讲解的空白,从而带动更多残障人士进入博物馆参观,甚至加入到志愿者团队中。这才是志愿工作的理念所在。” 张序说。
而这些美好的志愿初衷不止发生在博物馆。点开“i志愿”中的活动列表专区,记者发现浏览人数排名最靠前的,往往是“大学生山区支教活动”“社区普法宣传活动”这类颇考验精力、体能和技能的活动。
双向奔赴:
与机构共同成长 让志愿者更有“获得感”
莫艳红是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秘书长,这些年她也亲眼见证着广州志愿者队伍的壮大和发展。她介绍,过去参与到志愿活动中的都以青协工作人员为主,现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在职人员开始踊跃报名,甚至有的会希望参与到项目的带队、培训、策划之中,从而获得一种“沉浸式体验”。“这说明当志愿者的整体素质越来越高时,反过来对机构组织的要求也越来越有期待。尤其是如今,广州的志愿服务工作非常丰富,我们需要提供给志愿者更多的成长、收获和更好的体验感。只有这样,机构和志愿者一同成长,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广东省博物馆的一位志愿者正在为公众进行讲解
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项目主管吴洁芝也颇有同感,近期她正在负责广交会的志愿服务筹备工作。第133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开幕,4月8日下午,通过了面试的广交会志愿者已经在开展岗前培训。记者看到,来参加培训的共有200多名志愿者督导,其中包括医护、老师等来自各行各业的在职工作者,他们同样是从500多位公众报名者中筛选而来。据了解,广交会志愿者采取的是“导师制”培训,通过对这200多名“导师”进行商务礼仪、展会志愿服务组织与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再由他们去负责培训总共50支、约2500位高校志愿者。“我们希望通过广交会,向世界展示‘红马甲’这张城市名片。” 吴洁芝说。
广州的“红马甲”有多少?记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广州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为469.96万人,占广州市2021年底常住人口的比例为24.98%,相当于约“每4个人中就有一名广州志愿者”。
“00后”志愿者托龙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如今她也成了广交会的一名翻译志愿者,擅长俄语、英语、吉尔吉斯语、中文的她告诉记者,自己过去曾在家乡做过社区志愿者,来到广州后她才发现,志愿服务工作原来可以如此丰富和规范。“我去年来到华南理工大学读研究生,最早接触广州志愿者是在地铁站;后来又了解到广交会志愿者。”得知今年广交会将在线下举办,她便提前打电话、发邮件给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希望参与到广交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中。
于婧同样认为,想要维持“良性循环”,离不开机构和志愿者共同的积累。她告诉记者,由于广东省博物馆招募的是文化类志愿者,实际上培训机制会更加“严苛”:从前期的观摩学习到后期的实习期,再到上岗前的考核工作,一名合格的志愿者从通过面试到能正式上岗,往往需要经过四个月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而这也极大提升了志愿者的综合能力。
“志愿服务工作‘热’起来其实是件好事。这说明大家看到了志愿者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状态。也只有当一名志愿者的获得感多于付出感时,才能将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也才会吸引越来越多人积极加入志愿服务工作中。”于婧说。
对于许多志愿者以及报名人员来说,大家也都乐于有这样的经历。从广东省博物馆面试现场出来后,李老师和另一位素不相识的面试者聊起了博物馆的新展,两人更约着一起逛展;蓝先生则笑着告诉另一位面试人员 “期待培训时见”……事实上,广州作为“志愿之城”,为有效调动志愿者们的热情,各机构组织都提供了格外丰富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这份“热”的背后,折射出公众对于“广州志愿者”身份的认可,也标志着日益提升的社会志愿服务水平。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事关全局的一件大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高度重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要求举措,充分发挥政治机关优势,加强整体谋划,强化督促指导,注重结合融合,确保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要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谋划、靠前指挥,定期听取情况汇报,逐项抓好任务落实。要科学组织、有序推进,做到上下联动、左右协调、整体发力。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做好领学促学,带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要把主题教育开展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做好主题教育评估和成果运用工作。
强化指导推进。要在遵循统一原则要求,不留空白、不留盲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部门、单位、机构的具体特点,搞好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防止“上下一般粗”“一刀切”。加强调查研究,是贯穿全年的重点工作,也是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纪检监察工作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调研与工作结合融合、互促共进,坚持边调研边转化,把调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思路、办法、机制。要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
扎实做好统筹协调。把主题教育与全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有机结合起来,把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学习上一体安排,查摆上一体推进,整改上一体落实。加强工作融合,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开展主题教育、教育整顿与落实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部署紧密结合起来,与履行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追责问责、追逃追赃等各方面职责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主题教育、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
纪检监察机关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肩负重要使命、发挥重要作用,必须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担负“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纵深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4月6日,广州市商务局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广州市推进加工贸易数字化转型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意见的通知》【下文简称《若干措施(稿)》】,向社会公众、行业、企业家征集意见。
该措施提出,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新形势新挑战,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推进加工贸易产业链全过程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企业,进一步提升外贸国际竞争力,打造外贸增长的强劲引擎,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这是目前全国首个支持传统外贸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措施。
在制造环节,《若干措施(稿)》提出,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基于视觉、结构化数据、音频等技术,对生产环节工序进行数字化提取,支持企业搭建物联网平台,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
在研发环节,《若干措施(稿)》提出,支持加工贸易企业通过数字化工具支撑,完成产品研发全生命周期中所有质量资源的数字化,支持企业对新研发产品的需求定义等全过程实现数字化表达。
在营销环节,《若干措施(稿)》提出,支持加工贸易企业依托国内国际大型搜索引擎平台进行营销,鼓励企业利用社交媒体发布和分享企业所生产产品内容,支持企业利用社群营销平台,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黏性,支持企业依托新社交媒体开展私域营销,支持企业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云工厂、云展示、云直播、云洽谈。
在服务环节,《若干措施(稿)》提出,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构建实时、智能和互联互通的数字化供应链,支持企业依托科技手段,实现通关数字化,降低企业贸易成本与合规风险,支持企业建立数字支付连接系统,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国内结算、跨境结算,支持企业利用虚拟“数字人”技术,建立数字客服,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建设远程售后维护云平台。
此外,在保障方面,《若干措施(稿)》提出,鼓励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力度。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