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举行
5月8日至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市举行。大咖演讲、企业家座谈、超高清视频关键技术和核心器件首次集中亮相……作为一场举世瞩目的产业盛会,本届产业发展大会将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展示最新创新成果,全面展现超高清“视界”的魅力,促进超高清视频产业高质量发展。至今,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成为全球超高清视频产业领域规模大、规格高、影响力强、带动性广的年度盛会。
文旅资源+产业链条
政策引领 园区建设步入“快车道”
初夏时分,国家3A级景区中国(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里已是花开处处,美景连连,花果山环形塔屏、600平方米的超高清演播厅、4K/8K+5G展示体验中心等早已成为园区内的网红打卡点。这个园区,是广州丰富文旅资源和产业链条,为推动超高清视频文旅产业发展打造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样板。
超高清、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文化创意……形成了多元主体生态圈,扎实推动了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方面表示,目前入园企业74家,包括广州腾讯、中国电信广东亿迅、广州广电、科大讯飞、映客直播、央视CTR等一批超高清视频和数字经济领军企业、产业基金等。其中,广电视听及超高清视频类企业占比73%,文化科技融合类企业占比91%,企业注册资本超42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530亿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量达10868项,专利数量超4000项。至今,园区先后获得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广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广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等国家、省、市级园区荣誉逾10项,文化和科技产业规模高度集聚发展,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去年9月,作为省内唯一集聚类基地,园区还参加了由科技部和中宣部组织的第五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评审工作。
坚持政策引领,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建设步入“快车道”。一个园区的发展与蜕变,可折射出广州发力超高清产业的成果。目前,广州全市现有超高清领域近350家规模以上企业,超高清视频和新型显示产业产值超2000亿元。在今年1月公示的首批广东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拟入选的22家名单中,广州占了17家。
广州方案+广州力量
全产业链主导 发展之路亮点频出
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广州力量。一部4K大型纪录片《海上来客》作为国家对外传播重点项目,在全世界89个国家及地区广泛传播,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积极探索8K裸眼3D技术,对户外大屏进行科技升级,对夕阳产业进行朝阳化改造,广州国际媒体港户外“智”媒体屏、花果山电视塔户外地标景观LED屏、国内最大的户外裸眼3D 8K大屏广州北京路“8K春天”等大屏,打造出城市科技新地标,以“地标媒体+多维传播”的方式,成为重大活动和广州乃至大湾区品牌形象的阵地。
近年来,广州坚持超高清技术研发、内容生产和创新应用三位一体,在制造端、内容端、应用端精准发力,用心打造国内一流、全球知名的超高清视频制作应用示范基地,形成了全国领先、独具特色的“广州方案”。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之路亮点频出:研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引入基金矩阵,加快推进中国(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建设;推进5G+超高清直播与应用技术研发,率先自主设计在全国建成组合式4K超高清全媒体组合式转播车;全IP架构超高清播出系统实现了多路超高清视频的实时转换,打破了国外核心技术垄断;“超高清+智慧医疗行业解决方案”等三个项目入选广东省超高清视频典型应用案例,雷曼光电智造北京冬奥会“冰晶五环”,博冠光电全程服务冬奥会现场拍摄;优创合影等龙头企业坚持超高清内容精品化生产路线,加快突破研发瓶颈,4K/8K内容储备与服务供给能力在国内独占鳌头;4K花园与爱奇艺奇遇VR达成深度合作,打造国内首个超高清+VR沉浸互动创新应用,助推新型数字文化产业高速发展;中国广电5G核心网南部大区节点在广州顺利完成首期建设。
此外,还成功举办广州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总展览面积超5万平方米,参加企业近1000家。其中,力天文创采用新媒体技术实时生成流动粒子宇宙、天地万物抽象画面,卓远科技发布“元宇宙电竞运动平台”核心电竞运动VR设备,展出湾区最先进的数字文化和创意发展成果,有力促进了数字文化产业复苏繁荣。
坚持全产业链主导,广州正在全面推动产业发展。为助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广州先后制定了《加快发展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示范园区工作方案》《关于加快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先后投入近5亿元财政资金开办全国首个免费城市超高清电视频道,对中国(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给予专项资金奖励,并对超高清视频创新项目和精品超高清影视剧、纪录片给予资金扶持。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力争2023年全市超高清视频及新型显示产业产值突破2500亿元,带动4000亿元数字内容产业全面升级。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谋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黄坤明王伟中林克庆孟凡利出席
5月8日上午,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九次全体会议在广州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听取我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关情况汇报,审议有关文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省委书记、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黄坤明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王伟中,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林克庆,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孟凡利出席会议。
会议通报了近年来我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关进展情况,审议了《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听取了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合作平台建设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汇报。省直有关单位书面汇报了有关重点专项工作情况。
黄坤明指出,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启动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省主动协同香港、澳门做好谋划和落实工作,稳步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拓展规则机制“软联通”,持续深化产业科技合作,加快建设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深入推进民生领域合作,较好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们立足新阶段认真研究谋划大湾区建设,坚持把规划抓在手上、把项目落在地上、把未来融在路上、把百姓记在心上,携手港澳加大力度向前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呈现新气象。
黄坤明指出,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深刻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强调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自觉用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行稳致远。要深入领会把握服务“一国两制”大局的一以贯之的重要要求,始终着眼“一国两制”推进大湾区建设,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增强港澳同胞对国家的向心力和“一国两制”的认同感。要深入领会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以贯之的重要要求,切实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大湾区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三地综合优势,推动大湾区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发挥示范引领、支撑带动作用。要深入领会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一以贯之的重要要求,把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摆在重中之重,牵引带动全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广东和大湾区的发展实践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和显著优势。
黄坤明强调,要深入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全新定位,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谋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要深刻认识这一定位标明了大湾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使命任务,自觉把大湾区建设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思考、谋划和推动,落实好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要任务,更好服务“一国两制”大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要深刻认识这一定位标明了大湾区建设的优势、高度和方向,充分发挥大湾区交通区位条件好、国际化程度高、经济活力强、产业体系完备、创新要素集聚等优势,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大湾区的广阔空间、无限潜力充分释放出来。要深刻认识这一定位标明了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路径,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出路、唯一出路,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增强在世界湾区中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充分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黄坤明强调,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高水平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抓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率先取得新突破,重点加强与港澳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在科技创新、要素市场化、投融资、营商环境建设等重点领域研究推出更多改革举措,不断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要抓经济纵深拓展,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强化大湾区与京津冀、长三角、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区域重大战略的联动发展,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深耕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深化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持续拓展“朋友圈”,巩固“引进来”优势,塑造“走出去”优势。要抓制度型开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田”作用,对接用好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携手港澳抱团出海,用好三地重大展会平台,联手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要抓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合作平台建设,用足用好中央政策利好,加快集聚高端要素资源,更好促进粤港澳合作发展。要抓全方位互联互通,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极点带动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全方位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和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建设,打造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推动深化民生领域合作,高水平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黄坤明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落实。省领导小组要牵头抓总,谋划重大工作、解决重大问题,省大湾区办要发挥统筹协调和督办、考核作用,珠三角九市要扛起主阵地责任,粤东粤西粤北各市要找准融入大湾区的切入口和着力点,共建共享大湾区。要落实好年度工作要点各项任务,结合主题教育深化调查研究,谋划推出一批新招实招硬招。要加强宣传推介,讲好大湾区故事,携手港澳面向重点国家开展联合招商,不断增强大湾区的影响力、吸引力。要凝聚各方力量,营造人人支持大湾区、人人参与大湾区的良好氛围。
王伟中强调,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新的战略定位,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携手港澳加快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要以更大力度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和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推动港澳专业人士便利执业、“湾区标准”等工作取得更大突破。要加快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三地创新资源协同,持续推动科研资金、仪器设备、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高效便捷跨境流动,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要大力推进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吸引更多澳人、澳企到横琴合作区发展,进一步优化前海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统筹省、市、区各方资源力量推进南沙开发建设。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抓好深圳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办好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进一步提升大湾区的全球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
省领导陈建文、张虎、王曦、张晓强、肖亚非、张少康、张新、吕玉印、陈良贤、郑轲,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专项小组牵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省政府横琴办及广州、深圳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2023-05-09 09:20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4月27日下午,“凝聚行业力量 助推产业发展”南沙区节能和环保产业链第二期沙龙活动圆满落幕。广州环投南沙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等辖区内14家规模以上的节能、环保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强化指导,为企业精准“导航”
市生态环境局南沙分局总工程师刘娴对各企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举办沙龙活动旨在打破常规会议形式,营造“零距离”“面对面”的轻松氛围,听取企业声音,了解企业现状与困境,从而更好地推进南沙区环保产业链的发展,各企业代表不必拘泥于形式,畅所欲言。
紧接着,主持人就南沙区节能和环保产业链的工作背景、进展情况、三年行动计划政策大纲以及“一企一卡”填报指导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分享与深入解读。
倾听呼声,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希望得到南沙区人才、税收、融资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希望通过产业链与政府、企业交流,拓展应用场景”“我司具有完善的固废回收流程,执行较严格的回收标准,导致回收成本较高,较其他单位竞争力较低”……在交流答疑时间里,各位企业代表围绕自身的发展方向、发展困境及需求等方面畅所欲言,既讲成绩也讲问题,既谈发展也说需求。市生态环境局南沙分局代表认真倾听大家的每一条问题诉求,逐条梳理、研究解决。
集体热议,为产业发展集锦囊妙计
就如何促进南沙区节能和环保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政策落地,各企业代表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现场气氛热烈。“以试点形式开拓实现资源再生利用”“建议结合碳达峰碳中和补充具体工作内容,如增加支持南沙优势行业——节能设备企业发展的相应举措等”……谈论进行到尾声,市生态环境局南沙分局和各企业之间互相补充论证,进一步提高意见的建设性、可行性。
沙龙活动作为政企沟通的有效平台,汇聚企业行业力量,为南沙区节能和环保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引和方向。目前,南沙区已正式成立节能和环保产业链工作组,下一步将加快完善发布《广州市南沙区节能和环保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落实“一企一卡”建档工作,挂图作战推动建设南沙区节能和环保产业链,为打造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添砖加瓦。
市生态环境局南沙分局总工程师刘娴发言
企业交流发展现状和需求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沙分局 张桂芸)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