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探秘智慧田
广州大吉沙隆平国际现代农业水稻公园
俯瞰广州大吉沙岛,稻田里生机盎然(资料图片)受访者供图
植保无人机
谈及在广州大吉沙智慧农场的工作,技术人员黎观炯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无人水稻直播机
记者(右)体验操作植保无人机。
一年春作首,百业农为先。清明节前后,正值春耕抢种。在广州大吉沙隆平国际现代农业水稻公园里,百亩稻田耕种管收全过程无人机械化操作,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亲身体验和操作了一个个智慧化、数字化、无人化的耕作设备,为它们的高效便捷赞叹,更为“种田人”已不是从前人们心目中的“庄稼汉”而感到欣喜。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我们看到“禾下乘凉梦”越走越近,科技支撑粮食安全的底气越来越足。
大吉沙岛是广州市唯一不通车、不通桥、出行靠渡船、且岛上有住民的江心小岛。在江对面繁忙的港口和繁华的城市映衬下,这里显得格外宁静。但随着隆平国际现代农业水稻公园2020年4月开园,这里渐渐成了广州现代都市里一块独特的乡村振兴“试验田”。
2021年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团队在这里开始打造“无人农场”,这也让岛上的农业发展走上了科技快车道。
插秧效率提高六十倍
为了近距离感受智慧农业的魅力,广州日报采访小分队在清明节前后,趁着春耕时节,几次登岛深入调研。
从黄埔乌涌码头乘船,大概五分钟左右到达大吉沙岛。这里珠水环抱,空气清新,与一江之隔的繁华都市相比,原生态的田园风光显得格外舒适宁静。在隆平国际现代农业水稻公园工作人员带领下,穿过坐落在岛上码头的村落,一片广阔的稻田映入眼帘。
第一次来到“无人农场”时,负责该项目运营的华南农业大学黄埔创新研究院技术人员覃兴谋和黎观炯正在田边调试设备准备播种。
指着白色车头、带有10个绿色排种器的无人驾驶水稻直播机,黎观炯告诉记者:“这台直播机通过北斗导航精准定位,提前设定好路线,然后把经过浸种和催芽的稻种放进排种器,就可以进行无人作业了。”据介绍,这种无人驾驶水稻直播机采用的是“同步开沟起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直播机在田面同步开出蓄水沟和播种沟,播种沟位于两条蓄水沟之间的垄台上,排种器将稻种有序地播在垄台上的播种沟中,增加了稻种入土深度,减少了倒伏。
调试好设备之后,覃兴谋按下开关,直播机便缓缓地驶入田间,按照设定的路线笔直地行驶着,到达起始播种位置后,车后悬挂的排种器便开始作业,将一粒粒种子播种到泥土里。行驶到稻田的另一头,它便自动调头,继续作业。“以往人工插秧,一个人一天最多插1亩地。换成无人驾驶水稻精量直播机,无须人员操作,一天能播种60多亩地。从人工成本来计算,按传统的方式1亩地要近200元,现在采用机械化直播一亩地只需要不到30元。”覃兴谋告诉记者。
耕种管收全过程无人化
谈及目前大吉沙智慧农场的建设,覃兴谋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已实现耕种管收全过程无人机械化技术突破,我们现在有无人驾驶旋耕机、无人驾驶水稻直播机、变量施肥无人机、无人驾驶收割机等设备,马上还会建设一个远程操控车间,未来可以实现全流程无人化。”
当了解到播种几天后还会进行无人植保机喷洒农药作业,记者便提出能否在他们的指导下实操体验的请求。覃兴谋爽快地答应。
装入农药、设定线路、按键启动,八亩稻田,半个小时完成作业。如果纯人工的话,这个工作量需要16个人来完成。就这样,作为农业“小白”的记者亲身感受到了田间黑科技的高效,也实实在在体会到智慧农业正在如何一步步解决“无人种田、不会种田、种不好田”的问题。
除了科技感十足的“无人农场”,坐落在整片稻田中央的大吉粮仓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记者在粮仓二楼的“两藏馆”中留意到我国的水稻年产量从隋唐时期亩产78公斤到2000年亩产700公斤,花费了1400年左右。但从700公斤到如今双季年亩产突破1500公斤只花了20多年的时间。实现如此突飞猛进的原因之一,就是“两藏馆”名称中指代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而隆平国际现代农业水稻公园从开园以来一直践行着这一战略。2021年,大吉沙160亩试验田被确定为第三代杂交水稻示范点,是广东省唯一纳入全国28个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示范点的项目;2022年10月,大吉沙隆平稻香园首次种植再生稻试验获得成功。
“无人农场”解锁智慧农田,“隆平稻香园”开展高产攻关实验……在大吉沙的稻香深处,袁隆平主题雕塑“禾下梦”深情注视着这片田野。大片的稻田阡陌纵横、绵延不绝,炊烟袅袅的村舍点缀其间,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王晨阳
(广州日报 2023年5月9日)
附件下载: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南方日报讯 (记者/龚春辉 通讯员/任宣)5月8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到广州市黄埔区,就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围绕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进行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建议。
调研中,黄楚平高度评价广州市黄埔区文冲街道文冲社区在旧改过程中保留古祠堂群、引入非遗匠人工作室等做法,称赞当地形成了“活化乡愁记忆、构筑精神家园”的城市更新经验,鼓励继续探索传统村落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时代生机的创新路径。在新龙镇麦村,黄楚平对其因村施策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迈上新台阶表示赞许,希望进一步挖掘潜力资源,发展好特色高效种植业和文旅产业,持续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黄楚平还来到中新知识城,对其以发展知识经济为主线形成独具特色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生态表示肯定,寄望其以法治助推更高质量发展。
黄楚平指出,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推动贯彻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有力举措,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按照党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精心谋划推进,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人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和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把调查研究与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开展创先争优行动和机关效能提升行动结合起来,与推进人大工作任务落实结合起来,着力推动解决我省改革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黄楚平强调,要持续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落实省委工作要求,深入了解我省各类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存在问题,研究提出促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立法建议,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以法治保障、引导和推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先行先试、作出示范,努力以新担当新作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硕辅、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许红参加调研。
(南方日报 2023年5月9日)
附件下载:
4月14日至5月4日,广州市统计局组织完成2023年万户居民入户调查工作,针对“改善社区环境”“提升智慧政务服务水平”“提消费促经济”“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等调查主题,实地上门入户,收集全市11区10000名18-65周岁常住居民的意见建议。
为保障入户调查工作顺利进行,市统计局准备了丰富的宣传物料、制作了精美的宣传视频,并邀请主流媒体进行跟访报道,在全市营造出知晓调查、配合调查的良好氛围。各区统计局、各中选街道与社区也充分利用既有资源,通过电子户外屏、社区宣传栏、居民座谈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开展线上线下立体宣传,充分调动了市民参与调查的积极性。
为确保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调查数据质量,本次入户调查利用市统计局自主开发的调查平台采集数据,实现数据采集、录入、审核、质量监控手机端一体化完成。入户调查期间,市统计局还安排了50余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担任督导员,入驻中选街道实时指导调查工作,对填报数据实行随报随审,并对全市调查对象进行不少于20%的陪访、上门核实和电话抽查。
下一步,市统计局将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利用数据结果,为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本次入户调查期间,市统计局还通过“广州统计”微信公众号同步开展关于“推动高质量就业”的网络调查,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调查问卷8543份,带动公众号新增关注3723人。
普查中心供稿
2023年5月9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