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中新知识城370条规划路命名公示
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等多种方式反映意见
中新广州知识城正处于路网建设的高速发展期,有许多规划道路至今还未取名。近日,有关部门公示了370条规划道路的暂拟命名并征求公众意见,范围包括九佛街道、龙湖街道及新龙镇,记者梳理发现,这些新名既保留了非常多的当地历史文化记忆,又寄托了对知识城科技产业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景。
历史文化记忆得以留存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新广州知识城如今已建成8条轨道、5条高速公路、7条城市快速公路的综合交通骨架。本次命名所涉的三个街镇共下辖二十余条村落,其中个别村落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命名公示中,当地的历史文化记忆以路名的形式得以留存。
如“枫园一路”,命名理由解释,“枫园”取自当地村落枫下村旧称,该村宋朝时建村,因此地漫山翠绿,种有许多枫树,枫树林婆娑尽染而得名。“枫园”一方面传承老地名,表达对拆迁村落的尊重,另一方面寓意当地发展如枫叶一般红火,事业蒸蒸日上。
“茶岭路”位于考古遗址“茶岭新石器遗址”附近,该遗址是广州市发现的文化堆积最丰富、遗迹现象最复杂、出土遗物最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命名中以当地知名地物“茶岭”为专名,传承重要历史文化遗迹。
位于何棠下村的“何棠下一路”,村落名称在宋末年间(公元1275年)即建村时由村民命名,因村址在鱼塘下方,故称塘下,谐音“棠下”,全村民户大多数为何姓,故名“何棠下”。命名理由解释称,以“何棠下”为道路专名,保留村落记忆,有较高的居民认同感与指位性。
再如“九佛圩路”,此路位于九佛圩所在片区。九佛圩作为凤凰乡政府驻地,是该片区的行政、商贸、文化中心,也是历史上九佛地区的重要圩镇。命名理由指出,以“九佛圩”为专名,保留地区农贸工商业发展印记,增强道路指位性。
寄托科技产业发展的美好愿景
近年来,中新广州知识城片区发展迅猛,在370条规划道路的命名中,同样寄托有对知识城科技产业蓬勃兴旺的美好愿景。
如“新畔街”,此路位于九龙湖畔,邻近知识塔等一系列新地标建筑。命名理由解释称,“新畔”意为临近万物更新之地,寓意九龙湖地区景色优美、宜居舒适,寄望地方发展蒸蒸日上,焕然一新。
“达峰一路”为知识城的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芯片组团南北向主要道路。命名理由称,“达峰”意为达到最高峰,寓意地方科技产业发展精益求精、四通八达,勇攀高峰,助力国家“碳达峰”发展战略。此外,该路段还提供了“科明一路”作为备选,寓意当地科技不断创新、产业发展前景光明。
长度约两公里的康联一路,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生物医药板块。命名理由解释,“康”意为安康、康养,“联”意为联结、联合,“康联”即寓意地方汇聚优质的医药康养企业,联手共进,开拓地方生物医药产业新发展,为当地居民生活带来安康幸福。
公众如何反映意见?
在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官网下载公众意见征询表,在表格中填报意见,提交意见时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必要时进一步联系。
意见反馈途径包括:
1、电子邮件:shsw@gdd.gov.cn(请在邮件主题注明“中新广州知识城地名规划意见反馈+姓名”)
2、联系人及电话:陈敏琼,020-82112106
3、书面信函:广州市黄埔区汇星路81号人防楼C栋9楼,广州市黄埔区民政局,邮编:510530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2023年5月13日截止。
羊城晚报记者 徐振天
(羊城晚报 2023年05月10日)
附件下载:

瑞派医疗董事长易锋
瑞派医疗的一次性内窥镜等
文/羊城晚报记者 戴曼曼
图/羊城晚报记者 潘亮
在医疗领域,内窥镜就像医生在人体内寻找病灶时的一盏“探照灯”。一直以来,可重复使用的传统内窥镜的一大痛点就是交叉感染的风险。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有一家中国企业对此提出了解决方案,那便是自主研发生产一次性内窥镜。2015年,广州瑞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创立。在创始人易锋看来,国产一次性内窥镜也是对国外传统内窥镜的一次“换道超车”。
此前,国内医院使用的内窥镜大多依赖进口,这些价格昂贵的传统内窥镜难以在基层医院推广,术式开展受到制约。而在一次性内窥镜的赛道里,这一局面有望被打破。作为国产替代的一次性内窥镜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器械的购置成本,让高端设备走进基层医院,一次性内窥镜实现国产全覆盖成为可能。“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轻资产的我们都没有想到很顺利获得了工商银行的资金支持。”易锋感叹,更多的政策倾斜、更丰富的金融产品支持让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更有底气。
起势 重复使用赛道的逆袭者
1989年从医学院毕业后,易锋被分配到湖南省儿童医院担任临床医生。7年后,易锋选择来到广州,在日立、奥林巴斯等医疗器械企业从事销售运营等工作。
在奥林巴斯工作期间,他观察到,可重复使用的传统内窥镜,由于其本身复杂的构造,即便有严格的清洁消毒程序,也存在难以保证彻底杀灭残留细菌的风险。彼时,传统内窥镜属于高端产品,奥林巴斯还是当时占据了国内主要市场的内窥镜巨头之一。
2011年,易锋已经开始关注一次性内窥镜领域,兼具医者敏感度和商业头脑的他看到了一次性内窥镜未来更大的可能性。
从想法到实践,中间存在一个巨大的坎。又是什么促使他迈过这个坎,真正把想法落地呢?“医生有需求,医院有需求,病人有需求,总体来看就是市场有需求,而且做一次性可以避免和奥林巴斯等一众国外巨头直接正面竞争。”易锋这样解释道。
推动他迈过那道坎的外部触发点,则是CMOS技术的成熟。传统内窥镜使用的图像传感器CCD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随着CMOS技术发展,成像质量进步、技术成熟和价格下降等,内窥镜生产企业正在逐步从CCD转向使用CMOS。易锋抓住了CMOS垂下的橄榄枝。
“有时候我觉得内窥镜跟汽车领域特别像。”易锋将国外内窥镜几大品牌比作大众耳熟能详的世界知名汽车品牌,瑞派生产的国产一次性内窥镜比作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我更愿意将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叫‘换道超车’,传统巨头们在重复使用赛道奔跑,我们是在一次性领域深耕”。
破局 量产是道生死关
从表面上看,不管是重复使用还是一次性,两种镜子都同属内窥镜这一类别,有着相通的底层技术原理,那生产一次性内窥镜究竟难在哪里呢?“难就难在一次性。”易锋表示,一次性既是实现“超车”的起点优势也是技术的难点。
尽管都是内窥镜,但“一次性”这个属性就像林间的一条岔路,将内窥镜引向与传统路径完全不同的方向。一次性内窥镜无论从材料选择,企业产能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对企业提出了新要求。这也对一直从事传统医疗设备的易锋本人提出了新挑战。他开始意识到,如果按照传统内窥镜的模式来生产,一次性内窥镜也会失去它的价格优势。
易锋分析,难点之一就是量产。“如果达不到量产级,一次性内窥镜的制造业就是失败的,没有意义的。”易锋表示,瑞派医疗去年制造了近6万根一次性内窥镜,今年新工厂的量产产能可达70万根,在他看来这属于企业的“基本功”。
为了达到量产目标,易锋团队想到了和自动化公司合作,做自动化创新。“医疗器械的生产无法做到完全自动化,有些工艺还是必须靠人跟制具一起合作。”易锋表示,新型医疗技术公司要求精密制造,对于传统制造工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把镜子的尺寸做得更小、更细”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它所意味着的挑战,涉及到的工艺和要调整的环节,都远比“镜子的尺寸”本身要更繁重。
选择材料的不同也会导致极细微的尺寸变化,这一点点变化就指向成败。“选了这个材料,能够给行业0.05毫米的空间,这是个巨大的成功,没办法想象是吧?我一开始也想象不到。但是我们管它叫‘头发丝’的变化,实际上已经细到比头发丝更细。” 易锋笑着说,很多时候精密制造都在挑战0.05毫米的差距,如果能攻克掉0.05毫米的距离,很多镜子就出现了革命性变化。
转机 500万元信用贷款“突然来袭”
尽管信心满满,但是瑞派医疗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是没有挫折,也曾遭遇过较为严峻的资金缺口。2020年,瑞派获得一次性输尿管软镜和一次性电子膀胱内窥镜注册证后,进入高速发展期,研发、生产、销售包括招聘四条线都要同步进行,有了较大的资金缺口。易锋回忆时坦言,当时虽然也在接触银行,但根本没有想过真的能从银行拿到钱。
在易锋的概念中,贷款必须要以土地、房屋作抵押,而作为创业初期的瑞派仍处于亏损阶段。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工商银行广州科创中心与工业大道支行在一次政府搭桥的投融资会后,迅速为企业提供了一笔500万元的信用贷款。
正是这笔贷款让瑞派医疗得到了喘息机会,并且迅速掌握了市场主动权,迎来了后续的融资机遇。在过去3年,瑞派医疗共拿到8000万元的银行授信,基本都是通过信用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这次经历也改变了易锋过去对银行的看法。在国家金融扶持科创和中小微企业的大背景下,银行不仅在用金融活水润泽企业,更增强两者之间的连接和信赖,也让企业对银行的服务产生了更高期待。银行主动伸出的援手让易锋感受到,根本上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就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从经济角度考量,一次性内窥镜无疑满足了内窥镜技术普及化和医院发展的需要,而最大的受益者当属没有条件购买进口内窥镜的基层医疗机构。“把高端产品做成大众产品”,这是易锋的希望,让更多普通百姓能够真正受益,实现医疗平等。
在行业发展初期,一次性内窥镜企业仍面临诸多竞争和行业壁垒,瑞派医疗发展仅7年,已经获得数亿元融资。易锋感慨广州的务实和包容度。“不会虚头巴脑的”,在这座沿海城市活跃的经商氛围下,瑞派医疗也在广州国际生物岛落地生根。对于瑞派的愿景,易锋表示,将打造一次性内窥镜应用场景的全覆盖,提供一次性微创手术整体解决方案,成为一次性内窥镜赛道领跑者。
(羊城晚报 2023年05月10日 )
附件下载:
受冷空气、高空槽和切变线共同影响,5月7日,广州市遭遇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8~10级短时大风、强雷电的强对流天气,港口、水上交通、商船等重点防控领域面临严重不利气象因素影响,市港务局落实落细上级防御要求,未雨绸缪、严防死守,成功做好强对流天气防御工作。
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秀清全程关注,多次指示要求落实责任加强防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局三防总指挥连建立身体力行、靠前指挥,6日晚参加全市工作会议后连夜传达会议精神、部署港口防御工作并总抓各项防御措施落地。局三防办及各成员单位及时做好信息预警预报和防御督查检查,提前督促企业做好危险品、低洼地带、港口大型机械等防风防汛准备,根据风情、雨情实际及时停止相关港口作业、转移在建工程施工人员。此轮强对流天气过程,广州港没有发生人员伤亡,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当前,广州港已进入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下一步,该局三防系统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政治责任感和“眼睛瞪得大大”的敏锐性认真做好各项防御措施,确保港口安全度汛。
(胡贺良)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