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狮岭镇依法拆除违建18处,全力消除安全隐患
随着一声声巨响,花都区狮岭镇前进村仙古王山附近18处乱搭建完成整治拆除,总共拆除面积370余平方米。
据了解,狮岭镇前进村仙古王山附近有多处废品收购站,私搭乱建情况严重,铁棚木屋杂乱无章,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且该处靠近山林,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对此狮岭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一分队践行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理念,耐心与当事人宣讲法律法规,充分沟通,了解到部分当事人日常居住在乱搭建的铁棚、木屋内,经综合研判,对各处乱搭建分批分次,逐步整改,留出时间给当事人搬离,积极为其解决实际困难。当事人逐步意识到乱搭建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治工作获得当事人的理解支持,赢得了附近居民点赞。
——硬核推动“一老一小”等民生领域关键技术突破
五月的广州繁花似锦,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5月23日上午,广州市民政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市老人院镇龙院区隆重举行,为2023年广州民政科技活动周拉开序幕,科技创新之花在民生领域灿烂绽放。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北京协和医院冷晓教授等共同为民政协创中心揭牌,市民政局、市科技局相关领导、民政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协同单位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会议。
据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市民政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是全国民政行业首个协同创新中心,将充分集聚民政科技领域资源,在机制体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创新,打造基于行业发展规划与研究、科技创新与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及应用示范、科技人才培养与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的“四位一体”的科技融合平台,构建行业科技领军者牵头、高校医院支撑、企业创新主体参与,学科交叉和产学研协同的“235”双向创新转化体系。
据了解,2021年以来,广州市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聚焦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统筹推进重点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成立科技专责工作小组,打造民政名家工作室,探索“揭榜挂帅”机制,持续强化科技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基础不断夯实,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获得国家、省市级科研立项38项,获得国家专利4项,首次在国际TOP期刊发表论文,以科技赋能扎实推进广州民政事业持续走前列、作示范,全局科技工作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上述负责人表示,目前民政协创中心6个项目已正式启动,下一步将围绕广州民政行业的重大需求,聚焦民政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着力推动养老服务、医养康养结合、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及老年慢性病康复治疗、殡葬科技等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积极探索具有广州特色的民政科技创新发展模式,科技赋能为广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加强水面漂浮物清理,提升市民居住、出游品质,黄埔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组织开展2023年水面漂浮物清理专项行动,优化全区水环境质量。
一是加大保洁力度,确保干净整洁。根据河涌水域作业要求,黄埔区按照“属地管理、就地打捞、科学清运、妥善处置”的原则,实行“一涌一策”“定人定岗”保洁模式,最大化、灵活性地保障河涌干净整洁。加强对河涌水面垃圾清捞,开展两岸蓝线范围内生活垃圾、上游沿岸水浮莲及河涌周边卫生死角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并落实清漂长效机制常态化保洁。共出动保洁人员4783人次、动用船只1570船次,保洁累计长度约547.7公里,保洁总面积约39.52平方千米,清理打捞垃圾约491.56吨,保洁效果较好。
二是强化属地责任,落实兜底工作。辖区各相关街道主动担当,认真贯彻落实。对于主体责任不明确的地区,为避免相互推诿扯皮,影响河涌保洁的工作,综合发展中心统一实施兜底工作,组织人力着手清理卫生死角盲区,尤其是河涌两岸绿化管养单位保洁不力、水务工程残留处、河涌管理范围居民房前屋后堆积的生活杂物等,综合发展中心集中整治,统一清理。
三是加强巡查力度,整改落实到位。结合创建“美丽家园”等行动,组织人力对河涌边绿林、停车场开展专项整治清理行动,在确保水面漂浮垃圾及时清理的同时,重点对水域周边“散乱污”开展整治工作。每月坚持环卫保洁精细化考评,常态化对河涌保洁情况进行巡查督导,对巡查发现的问题立即督促现场整改。河涌保洁作业单位还协同其他保洁单位对发现乱丢垃圾、偷倒垃圾到河涌的行为给予及时警告,或向有关部门举报处理。
四是做好安全生产,加强应急保障。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天气预报信息,及时提醒大家防灾避险,恶劣天气情况下做好人员撤离、船只固定等安全防护措施。针对雨后垃圾量明显增多的情况,在安全的前提下对垃圾较多的河段增派应急人员,确保辖区水域及蓝线范围内长效保洁。并针对雨后垃圾较多、水浮莲多发期、部分淤泥杂草丛生河段增派人员强化保洁。以“突击清理”“堵疏结合”方式,合理利用围油栏进行重点围堵和定期清理拥堵杂草,提高河涌保洁工作效率,确保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谢翔、廖芷珊)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