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创厅长率队到广州调研指导退役军人工作
5月23日,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创率队到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区开展调研工作。
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天河区龙洞街道上社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石牌街道穗园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员村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黄埔区长岭街退役军人服务站、黄埔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联合会等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察看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台账,了解在优待抚恤、帮扶援助、就业创业、权益维护、氛围营造等方面工作开展情况。走访慰问了困难退役军人,并与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卢运柏,广州市最美退役军人、广州好人黄志荣、赵木生等进行了座谈交流。
王创对天河区、黄埔区退役军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困难退役军人帮扶力度,千方百计维护好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全面提升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服务保障水平。三是积极发挥退役军人“五种力量”,引领退役军人参加社区治理志愿活动、公益性活动以及社区建设等工作,以实际行动传播红色基因。

中草药种植园、药材橱窗、中医药房、中医文化凉亭……近段时间,细心的群众会发现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迎来了大变化,中医元素遍布中医馆各个角落,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这便是我区全力推进全国基层中医工作示范区创建的一个亮点。
近年来,我区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工作示范区为契机,全力打造体系完善、设施完备、人才合理、管理同质、守正创新的“增城中医药服务模式”,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16间镇街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中医馆全覆盖。
今年以来,我区每月至少开展一场“大医精诚——中医名家走基层”系列活动。图为5月25日,广东省名中医、区中医医院肾病科学术带头人罗仁教授在石滩镇中心卫生院为群众把脉问诊。
强化区中医医院建设
突出中医诊疗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区中医医院于2020年定级为三级中医(综合)医院,2023年1月入选国家级第二批“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带教基地”。
目前,区中医医院专科特色明显,其中中风病专科、针灸康复科等9个专科是国家、省、市重点专科。该院还积极建设王儒平岭南名医工作室、吴伟康、罗仁名医学术思想传承基地、广东省中医院系列名医工作室、刘伟栋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曾伟权广州市三级名中医工作室,为群众就医提供优质医疗资源,有效提高了疑难杂症的诊治率。
一直以来,区中医医院鼓励重点专科错位发展,加强优势病种、专病门诊、中医特色治疗门诊建设,把中医“简、便、廉、验”特色融入临床治疗,中西医结合,制定63种中医优势病种的治疗方案,头痛、眩晕、中风、肾病等中医治疗效果显著,以慢性病管理为突破,制定高血压、糖尿病的中医健康指导方案,成为区域内慢病中医管理的初步标准方案。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小儿推拿门诊、睡眠中心门诊、调经助孕门诊、中医经典病房等发展迅速,疗效明确,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三级医院为龙头
辐射带动基层中医药发展
增城现有714间医疗卫生机构,其中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344间,占比48%。目前,区中医医院为三级中医医院,广医四院、市妇儿中心增城院区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均设置中医药科室,16间镇街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建成中医馆,配备牵引床、按摩椅、红外线治疗仪等常规中医诊疗设备,46个村卫生站完成中医阁建设。
作为全区中医药工作的“龙头”单位,区中医医院牵头建立增城区中医专科医联体,与16家公立基层卫生院、2家民营医疗机构、5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中医医联体框架协议,共建56个专科联盟,通过定期坐诊、教学查房、远程会诊、巡诊、联合义诊、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新技术新项目推广、业务指导、“西学中”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助力基层卫生院发展。
目前,各镇街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备300种以上中药饮片以及10种以上的中医诊疗和康复设备,能够规范开展针灸推拿、拔罐、按摩、艾灸等中医医疗技术服务共10类78项。数据显示,2022年,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街卫生院中医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为51.45%,中医处方总数占处方总数比例超51%,中医药在看病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积极推广中医药文化
提高民众中医认可度
为让广大民众了解中医文化,我区落实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项目。结合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用中医理论对居民进行健康指导;以老年人、妇女、儿童等人群为重点,利用体质辨识、养生保健、食疗药膳、运动疗法等特色方法,深入开展中医药保健与健康指导服务;开展老年人和儿童等人群的中医药健康管理,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婴幼儿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分别达到71%和79%;在医养结合、社区康复、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中融入中医药方法;利用家庭医生团队进社区契机,以中医类别全科医师为骨干,向居民群众普及中医药知识。
同时,今年以来,我区每月至少开展一场“大医精诚——中医名家走基层’”系列活动,一方面,让群众不出家门口就能享受省、市、区知名专家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加大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普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对中医药的服务满意度和认可度。
近日,荔湾区召开2023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动员会议,安排部署活动有关工作。副区长叶辉出席会议并讲话,区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上,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高文堂通报了2022年度荔湾区“6·30”慈善捐款情况,并对2023年荔湾区“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工作做了说明。叶辉对活动的开展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6·30”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二是拓宽宣传渠道,营造浓厚氛围。重点抓好宣传发动工作,做到发动更加充分、形式更加多样、参与更加广泛;三是完善募捐机制,加强项目管理。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协调做好捐赠接收统计、汇缴拨付等工作,提高“6·30”活动捐赠资金使用效益。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