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公示
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新设立、变更、延续公示 | ||||||
序号 | 行政相对人名称 | 行政许可决定文书号 | 申请内容 | 许可决定日期 | 有效期自 | 有效期至 |
1 | 功夫(广东)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粤网文〔2021〕2850-415号 | 注销 | 2023/6/6 | 2021/7/8 | 2024/7/7 |
2 | 广州津虹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 粤网文〔2023〕2012-138号 | 延续 | 2023/6/6 | 2023/6/17 | 2026/6/16 |
3 | 广州皓棠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粤网文〔2023〕2013-139号 | 新申请动漫 | 2023/6/6 | 2023/6/6 | 2026/6/5 |
4 | 广州海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粤网文〔2022〕3234-250号 | 变更地址 | 2023/6/8 | 2022/11/9 | 2025/11/8 |
5 | 广东维讯文娱传媒有限公司 | 粤网文〔2021〕0078-017号 | 注销 | 2023/6/8 | 2021/1/7 | 2024/1/6 |
6 | 广州卓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粤网文〔2023〕2051-143号 | 新申请音乐 | 2023/6/8 | 2023/6/8 | 2026/6/7 |
7 | 广州随安科技有限公司 | 粤网文〔2022〕0113-007号 | 变更法人、股东 | 2023/6/8 | 2022/1/13 | 2025/1/12 |
8 | 广州微咔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粤网文〔2020〕3364-185号 | 变更地址 | 2023/6/8 | 2020/8/7 | 2023/8/6 |
9 | 广州咕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粤网文〔2020〕2671-140号 | 变更域名 | 2023/6/8 | 2020/7/28 | 2023/7/27 |
10 | 广州市巨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粤网文〔2023〕2052-144号 | 新申请动漫 | 2023/6/8 | 2023/6/8 | 2026/6/7 |
11 | 广州多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粤网文〔2022〕3372-253号 | 变更法人、股东 | 2023/6/8 | 2022/11/18 | 2025/11/17 |

黄埔区高质量打造全域公园城市。图为黄埔甘竹山公园。李剑锋 摄
黄埔区将深入实施“青山入城”“碧水织城”及“千里路网”行动。图为南岗河碧道。吴伯钊 摄
黄埔区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是广东省首条国家步道。
“黄埔将打造遍地开花的公园体系,让社区实现推窗见绿、抬脚进园。”6月9日上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召开深入贯彻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部署 高质量打造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推进会暨全区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全面部署绿美黄埔生态建设和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并听取全区河湖长制和林长制工作情况通报和职能局、街道代表发言。会上,黄埔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如此描绘未来的“绿美黄埔”。会议还邀请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唐孝祥教授作专题辅导。
据悉,黄埔区将充分挖掘辖区内山水林田湖各类生态资源,以“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为目标,积极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新实践,到2035年,公园城市全面建成,打造成为广州及大湾区新时代公园城市典范。
九大特色行动:
打造4条主题环线构建“三脉一湾”
去年12月,黄埔区印发《推动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工作行动方案》,提出“九大特色行动计划”,包括1个百(百大公园打造)、3个千(千里路网建设、千颗古树保护、千年文脉保护)、5个城(青山入城、碧水织城、园业融城、智慧兴城、安全筑城),积极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新实践,打造公园城市典范标杆。目前,黄埔区已完成编制口袋公园景观设计方案43个,建成口袋公园35个,建成“连城森邻道”72公里、新增京广协同项目、广汕路沿线等城市绿地28.8万平方米。
下一步,黄埔区将把全域公园城市建设作为打造生态黄埔的总牵引,深入实施“九大特色行动”,高质量打造全市公园城市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我们深入实施‘青山入城’‘碧水织城’及‘千里路网’行动,将青山、碧水、美园串珠成链、联网成片,让城市与绿色交织共生,建设有机生长、宜居宜业、和谐共生的全域公园城市。”黄埔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黄埔区将加快湿地公园、农业公园、森林公园等“多园”建设,年底前建成20个社区公园,20个口袋公园。此外,黄埔区还将推进提升26个桥下空间、11个高快速路出入口及区界环境整治工作,塑造更多具有公园功能的复合型绿色空间。“我们将推动黄埔城市公园增量提质,让社区实现推窗见绿、抬脚进园。”
据悉,黄埔区多途径推进增园添绿,构建山水林田湖城一体的生态基础,形成“城在园中,家在园中”的城市面貌。打造环环相扣的绿色廊道,聚焦黄埔北部帽峰山区域绿地以及南部“珠江-东江”河涌“两核”,在科城锦绣等重点区域构建片状公园环线系统,结合区内84条河涌河流,打造贯通全区的碧道骨干体系,建设滨水休闲步道和便捷惠民的水岸公园,建好智慧知识环、锦绣科创环、碧湾古港环、未来生科环4条主题环线,初步构建“三脉一湾”雏形。
“1+8”工程:
“一街一品”推动绿美黄埔示范带动
同时,黄埔区还将道串联提升,建设林荫道17条,着力营造可畅行、可亲水、可共享的河岸生活空间。打造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重点打造海丝文化、红色文化、香雪文脉、科技文化、创新新建绿道、碧道23公里,徒步径71公里,统筹推进620公里绿道串联提升,重点打造海丝文化、红色文化、香雪文脉、科技文化、创新文化5条人文科创特色主题游径,创造多元化黄埔公园城市魅力名片。
位于黄埔区长岭街的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是广东省首条国家步道,目前完成了超过60公里的建设,贯连长岭北部,今年举办了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联赛,吸引近千名“跑友”参赛。
据悉,今年,黄埔区将全力落实绿美广州“1+8”工程建设任务,其中,1为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工程;8为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城乡一体绿美家园优化建设、保护地建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育、活力精品绿廊提升美化、古树名木保护修复、现代惠民林业集聚发展、全民爱绿护绿植绿。同时,各街镇都将建设一条林荫大道,形成“一街一品”。
“绿美黄埔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系统性的工程,与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相辅相成,我们将持续提升落实科学绿化能力。”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下一步,黄埔区将因地制宜优化林分林相,着力推进绿美通道建设,精心组织花莞高速、广汕公路等重要廊道提升,扎实推进1.4万亩森林质量优化提升、69万平方米城乡绿化美化、45公里森林步道建设任务,突出生态效益,到2025年,全区混交林比例达到95%以上,实现碳汇总量持续扩增,绿化与美化效益相统一。
长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打造“水长岭秀”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持续推进“长岭好邻居”基层治理新模式,组织、带动全民齐参与,进一步擦亮长岭城市环境品牌。
环境留企:
全力打造幸福河湖先进典型
近年来,黄埔区深入实施河湖长制、林长制,构建“河湖长+河长制办公室+职能部门+基层河湖管护队伍”的全覆盖河湖管理体系,实现全区河湖“见河长”“见湖长”,绿水青山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南岗河入选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建设项目。
会上,黄埔区提出全力打造幸福河湖的先进典型。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完成推进水务工程项目51个,完成投资15.8亿元,构建黄埔区安全、生态、韧性城市水务基础设施。
据悉,下一步,黄埔区将深入推进“散乱污”场所、涉水违建整治,“一口一策”推进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今年底累计完成12条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全区建成区排水单元达标攻坚工作基本完成,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超95%,加快推进鱼珠湾水闸等36个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同时,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今年底全区40%以上的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大力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建好用好动态实时洪涝风险图等平台,提升全域预警应急、协同联动水平。加快推进知识城中部供水加压站、黄埔区供水加压站扩建等供水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工业、农业、城镇节水和非常规水源利用,巩固提升国际一流用水营商环境,提高“获得用水”办理效率,助力优质企业、重点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
(刘丽春)
附件下载:
近日,广州市河长办组织牵头在番禺区召开全市鱼塘尾水和群养家禽治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由番禺区汇报鱼塘尾水和群养家禽治理工作经验与做法。市河长办、市农业农村局、各区河长办以及番禺区有关部门、镇街等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近年来,番禺区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大力推进水环境治理攻坚战。针对过度养殖、立体养殖,鱼塘尾水无序排放影响河涌水质问题,在市河长办、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番禺区主要领导高位推动,分管领导牵头主抓,相继出台《番禺区水产养殖行业尾水处理达标排放指引》《番禺区河湖周边过度群养家禽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并选取石楼镇海鸥岛作为番禺区养殖污染治理的试点区域,以点带面推进尾水治理工作。该项工作开展以来,番禺区在石楼镇海鸥岛等地新建养殖尾水处理设施11处,采用陆基异位处理、“三池两坝”等工艺模式,促使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回收利用;并通过加强执法,出动执法检查235人次、开展巡查173场次;排查整治河湖周边家禽养殖场户114家、拆除临河涌违建927.3平方米;加强管理,制定了《石楼镇鱼塘尾水治理工作方案》和《石楼镇处置突发鱼塘尾水超标排入河涌的应急措施》等管理办法,建立了鱼塘养殖尾水排放报备群,群成员由区农业农村局、区河长办和石楼镇相关负责人及鱼塘养殖户共144人,并开展技术培训3场次、培训160人次;综合上述措施,有效减少了过度养殖,尤其是涌边立体养殖,在河涌水质提升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接下来番禺区将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统筹抓好全域推广实施、强化监管执法、加强宣传教育、调整养殖结构等各方面各环节,全面提升工作成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生态支撑。
广州市河长办、市农业农村局及各区河长办与会代表充分肯定番禺区在鱼塘尾水和群养家禽治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并为该项工作实现全市一盘棋和获得更大效益纷纷献言献策。
番禺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汇报了番禺区鱼塘尾水和群养家禽治理工作经验与做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全市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污染行业管理职责的总体工作成效,并就基层执行存在分歧提出了工作建议;市下沉工作组相关负责人强调了此项工作的背景和重要性,提出工作要求;市生态环境局番禺分局相关负责人就会上提出的环保部门在尾水治理方面做的工作进行了解答;番禺区政府办相关负责人对市河长办、市水务局高度重视番禺治水工作表示感谢,并要求各镇街、各单位统筹抓好全域推广实施方案,以点带面全面开展治理工作;广州市河长办对于番禺区敢于直面问题并积极整改落实的态度给予高度评价,并对番禺区鱼塘尾水和群养家禽治理工作成效体现出的“三动”(高效推动、部门联动、干部行动)表示充分肯定。
针对落实会议精神及下一步工作,会议强调:一是高度重视抓落实。各区要高度重视、主动作为,提高政治站位,积极推进全市尾水治理高质量落地;二是高标谋划抓落实。要重视模式创新、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广,在治理过程中要协调好生态、生产、生计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是高效行动抓落实。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高质量高标准实施好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抓出集中连片市级示范效果;四是高位推动抓落实。各区、各责任单位要借鉴番禺做法,主要领导抓落实,找方法,明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和治理效能,建立“监督+整改”闭环机制,切实把发现问题整改到位,确保养殖尾水排放达标、循环使用或资源化利用,并及时向市河长办反馈相关情况,为全面打赢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夯实工作基础。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