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民政局坚持“五个突出”强化“五个度”努力以主题教育成效增进民生福祉
广州市民政局严格对标对表党中央关于主题教育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的工作要求,赶前抓早、谋定快动,系统谋划、一体推进,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民生服务,以保民需、解民忧作为出发点,以察民情、聚民力作为关键点,以暖民心、惠民生作为落脚点,有力有序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心走实。
一、坚持突出高位统筹,组织推进有力度
一是高站位筹划部署。局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推动落实,分管局领导多次研究分析、压茬推进,第一时间成立局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第一时间召开动员部署会、干部大会,第一时间制定工作方案,迅速掀起主题教育热潮。二是高标准对标对表。细化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认真落实“规定动作”,创新设计“自选动作”,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推进、一项任务一项任务抓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广州民政落地生根。三是高质量推进落实。建立主题教育调度检查反馈机制,采取一月一调度、一周一指导等方式,推动全局上下同频共振、形成合力。4月以来,局党组、机关党委、主题办等召开会议13次,各级党组织召开会议546次,研究部署和推进主题教育相关工作,确保主题教育方向不偏、标准不降、力度不减。
二、坚持突出领导带头,理论学习有热度
一是注重以上率下学。举办局领导读书班集中学习3次(7天),7名局领导作专题辅导、40名党员干部作研讨交流,各基层党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52场次,集中学习579场次,各级领导干部开展专题党课68场次,形成以上率下、整体联动的示范效应。二是注重原原本本学。将主题教育必读8本教材、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对民政民生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分成20期54个小专题,统筹结合、贯穿始终,增强学思践悟的政治智慧,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和推动民政各项工作任务。三是注重营造氛围学。创新打造“没有围墙的党校”“民政党建学堂”“民政党建影院”,用好局系统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教学点等“家门口红色学堂”,以“2+2+N”民政党员教育矩阵多维度丰富学习形式。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印发主题教育学习资料16期、发布工作动态15期,发放必读书目10370册、宣传海报近300张。
三、坚持突出直面问题,调查研究有准度
一是在科学选题上下功夫。围绕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城中村治理等民生难点社会热点,结合民政民生职责找准调研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确定22个重点课题、110个子课题,其中,局领导领题11个,全局处级以上干部领题全覆盖。二是在靶向破题上做文章。围绕影响和制约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制度性漏洞,采取走访调研、蹲点调研、座谈访谈等方式,开展立体式、沉浸式、解剖式调研,与群众身挨身坐、心贴心聊,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截至目前,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实地调研516人次。三是在精准解题上求实效。建立“问题清单”,形成“任务账单”,确立“行动指南”,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整改,一个一个改到位,一条一条见实效。市委巡回指导组第二组在我局召开调查研究案例分享会,羊城晚报等主流媒体对我局的调查研究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四、坚持突出为民惠民,推动发展有温度
一是做实基本民生保障保民生解民忧。梳理推动发展事项39项,目前已完成22项。组织开展“爱心物资进村居”系列活动,入户探访慰问困难家庭,服务群众超5万人次。持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及相关社会救助标准,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在全国较大城市中率先出台引导流浪乞讨人员就业、自力更生文件,救助管理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二是做细基层社会治理察民情聚民力。依托社工站全覆盖设立社区慈善(志愿服务)工作站,提升困难群众社工服务水平。推进南沙区乡村地名服务试点工作,核查道路(街巷)7460条,完成命名申报道路(街巷)1589条,重新设置路牌巷牌3183个,门牌652个,采集乡村地名4450条,编制“一村一图”128幅;推进全市城乡社区居民议事厅全覆盖,目前全市2817个城乡社区实行议事协商“116”工作法,建立完善1672个居民议事厅、1142个村民议事厅,实现城乡社区议事协商全过程人民民主。三是做优基本民生服务暖民心惠民生。成功推动南沙公办养老机构向港澳老人放开并设置首批50张专属床位,推动全市176个街镇建立178个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成颐康服务站1566个,覆盖56%村居。开展儿童节系列关爱活动,用心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进婚俗改革,以“花城有囍”“花城有爱”服务品牌满足新时代群众婚姻家庭服务需求。中国社会报、广州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我局推动发展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
五、坚持突出刀刃向内,检视整改有深度
一是坚持把去存量与查增量统一起来。坚持把调研发现的问题、上级指出的问题、推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检视出来的问题纳入问题清单,定期盘点、滚动更新。二是坚持把找问题与建机制统一起来。持续深入推进未完成整改问题落实整改闭环,坚决防止应改未改、“纸面整改”、“数字整改”,确保整改实效。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一体推进检视整改与建章立制,分类整理问题清单,先后制定完善相关制度12项。三是坚持把抓整改与见成效统一起来。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整改成效的标准,成立主题教育整改验收初审小组,制定整治整改验收工作流程,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多年以来,北京市延庆区香营乡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保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定力,以生态为底、以花果为媒,坚持把发展特色种植作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此期间,香营乡发扬种植优势,增加林果产值,在原有苹果、鲜食杏果品基础上,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合作经营的模式,先后培育种植八棱脆海棠,引进西瓜、芍药等农林产业,培养了一批乡村致富能手,打造了“春赏花、夏吃瓜、秋丰收、冬踏雪”于一体的四季农业休闲园区。同时,香营乡坚持与园林局、农科院等部门联动,围绕科研教学、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深入发掘农业产业附加值,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今年,香营乡将继续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围绕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严保质稳增量,走精品发展路线,持续推进‘六个一千’产业园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化发展。强化品牌建设,做强香营农产业品牌,以品质香营建设为牵引,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吃生态产业饭,做好保护和发展两篇文章。”香营乡副乡长张伟说。
近日,广州安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上市公司累计达到80家,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10家,占全市约六成。
资本市场“黄埔军团”如何加速崛起?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紧抓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大历史机遇,启动实施企业上市苗圃培育工程,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上市培育服务,黄埔乘“市”而上,涌起上市热潮。截至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广州市各区第一、全国经开区首位。
产业筑基:黄埔“上市军团”加速崛起
资本市场“黄埔军团”崛起,与黄埔的产业布局息息相关。作为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始终坚持“制造业当家”,形成了5大千亿级和3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
此次上市的安凯微主要从事物联网智能硬件核心SoC芯片的研发、设计、终测和销售。募集的资金主要投向位于黄埔区的物联网领域芯片研发升级及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今年5月16日,慧智微在科创板上市,这是一家为智能手机、物联网等领域提供射频前端的芯片设计公司。慧智微等企业陆续上市,加上安凯微的“入场”,黄埔在芯片产业的布局逐渐完善。
“区内上市公司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广泛分布在21个行业,其中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计算机等产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居前,上市公司‘科’‘创’特色明显,与黄埔八大支柱产业集群建设高度吻合。”广州开发区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安凯微所在的中新广州知识城为例,目前知识城形成了自主创新、知识密集的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三大集群,为整合区域乃至全球高端创新资源、促进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加快培育上市公司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齐聚了传媒、医学检验和日用品等行业龙头上市公司,市值、营收和盈利能力均位居国内公司头部水平;医药生物上市公司14家,业务覆盖全链条,加速形成医药生物重镇;通信、电子和计算机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15家,总市值超过了2200亿元,其中大多为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公司,成为区域王牌产业和名片。
一家家上市公司,犹如一艘艘快速行驶的大船,带动上下游与之关联的行业企业,引领着黄埔“上市军团”加速扩容。据统计,2022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上市公司的总营收达到3806.9亿元,毛利总计835亿元,总资产、净利润、研发强度保持增长态势,其中A股上市公司数量与福田、吴中、宝安等先进地区属同一梯队。
上市公司是观察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主体活力、政务营商环境和未来发展前景的重要窗口。上市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也代表了当地产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黄埔区上市公司发展态势良好,呈现发展速度快、行业带动明显、经济贡献突出、科创成色充足、总体合规经营等特征。”这是此前发布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2022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报告》对黄埔区上市公司发展态势作出的分析。
2021年以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内IPO募资超过90亿元,再融资超百亿元。一批企业借助资本市场提升规模,成长为行业龙头,其中,百亿市值企业达到20家,千亿级市值企业3家。此外,34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并购交易89项,交易金额总计191.86亿元,充分运用了资本市场配置资源功能。投研覆盖和信息披露质量整体双双提升,独董占比高于A股平均水平,辖区金牌董秘获得率是市场平均水平的4倍,上市公司治理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可喜的是,上市的热潮仍在持续,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通过发行审核或获得上市注册的拟上市企业达到8家,A股、港股申报上市企业达到12家,在省证监局办理上市辅导备案的企业超过20家,后备上市力量澎湃。
服务强企:为企业打造上市快车道
产业基础已定,拼的就是服务。
去年9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举办第二届上市苗圃企业特训营活动,这是围绕上市前苗圃培育、上市后提质进阶“一体两翼”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新模式而创新推出的持续性品牌活动。
今年2月,新财富分析师年会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资本市场高端峰会在知识城举办,著名经济学家、金融机构杰出领袖、龙头上市公司掌门人、公募基金、银行等代表展开深度交流与碰撞,深挖区域产业投资潜力。
今年5月底,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恳谈会暨研修实战营2.0启动仪式在知识城举行。“希望通过一整套课程体系搭建及丰富的专家智库资源,为广州开发区培养一批具备全球视野与战略思维、深谙公司治理与资本运营、洞悉科技前沿与产业先机、富有企业家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上市公司治理人才队伍。”新财富副总编辑夏天在会上表示。
黄埔要为企业打造一条上市快车道——
在政策保障方面,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出台了“金融10条”“绿色金融10条”分阶段、分层次企业上市奖励政策,促进加快上市步伐。
在上市企业培育方面,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打造了“初创-高企-瞪羚-独角兽-百亿级高企”科技企业成长路径,目前,全区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超4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超3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超过60家,7家黄埔企业入选2023年全球独角兽榜单。此外,该区启动企业上市苗圃培育工程,深度对接广州企业上市“领头羊”计划,围绕“大盘蓝筹”“硬科技”“三创四新”“专精特新”等板块定位,深挖上市后备资源,形成“种子层—青苗层—金穗层”拟上市企业梯度,上市苗圃企业近300家。
在科创金融服务方面,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打造科创金融服务矩阵,创设广州科创金融服务基地、金融服务超市等高端金融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上市辅导等一站式科创金融服务;打造“融资汇”“融智汇”“创享汇”三大投融资对接品牌活动,完善“直接融资支撑—间接融资保障”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打造“科创资本会客厅”服务品牌,让区内企业在家门口即可享受IPO发行路演、业绩说明会等便捷服务,提高企业资本运作能力。
被誉为“新加坡企业来华投资首选地”的知识城,为辖内来恩生物、百吉生物等企业提供了从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到培育壮大的完善产业创新生态,在国企参投、GMP场地保障、资源共享、资本市场规划等方面达成一系列合作,积蓄澎湃上市动能。
多项举措连续推出,黄埔企业上市跑出“加速度”。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沪深北交易所、港交所、新交所等主要证券交易所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交易所专家接待日等交流机制,持续加强“在地化”上市服务。该区建立“交易所直通车”沟通机制,帮助企业就上市过程中遇到的板块定位、信息披露等疑难杂症获得权威专业意见,保障企业上市工作顺利推进。
对于下一步计划,广州开发区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广州市上市企业最集中、资本运作最活跃的区域之一,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紧紧围绕制造业立市战略,深化企业上市苗圃培育工程,遵循“植沃土—促上市—育龙头”的上市高质量发展路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资本市场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以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