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第一!黄埔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62项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共获62项奖项,较上届增长55%,位列全市首位。其中,专利银奖2项,外观设计银奖1项,专利优秀奖59项,涉及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等多个技术领域。目前,我区已累计获得248项中国专利奖,展现了突出的高价值专利创造实力。
“中国专利奖是推进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黄埔获中国专利奖数量稳步提升,且保持在高位,反映了黄埔持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知识产权发展水平。”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对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黄埔不断强化知识产权的底盘支撑作用,护航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障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助力“制造业当家”,推动“制造大区”向“智造强区”和“质量强区”加速迈进。
广州开发区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域。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我区将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面向区内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等重点创新主体开展专利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如实施“知识产权进千企”工程、知识产权护航出海工程,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构建“专利快速预审+专利审查高速路(PPH)通道”通道等。此外,深入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促进专利转移转化,强化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有效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水平,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3年1-6月,广州开发区专利授权量为10657件,位列全市第一;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732件,同比增长23.37%。1-5月,全区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65.70亿元,已达去年全年总额9成。截至2023年3月,全区有效发明专利量为29365件,其中共有1550家高企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0117件,有效发明专利增速为21.9%,共有885家专精特新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1521件,增速为24.7%。

7月28日,黄埔区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常务会议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汛救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市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听取黄埔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阶段性工作、三防工作、城镇燃气领域安全工作情况汇报,以及黄埔区推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黄埔区区长、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冼银崧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国家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省安委会65条具体措施,抓紧抓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要全力抓好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要突出抓好城镇燃气安全风险隐患整治,紧盯燃气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重点环节,聚焦重点场所重点部位,开展全覆盖排查。要针对文旅领域、交通领域及各重点场所开展安全大排查,压实经营管理者的责任。要进一步做好防大汛抢大险准备,全力做好战备执勤和应急救援处置,确保安全度汛。
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百千万工程”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要推进落实再提速,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更大成效。要督查考评再强化,确保“百千万工程”落细落实,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强化考核引导、督导检查和结果运用。要深入开展“三亮”活动,推动全区形成履职尽责、竞标争先的良性循环,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出实效。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7月21日上午,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应急管理局到番禺区考察调研,市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员,化龙镇副镇长,区应急管理局、石楼镇等相关人员参与调研。
第一站到达广汽研究院,考察调研智能网联实验室、模型设计实验室。
第二站到达广汽埃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调研科技展厅、总装车间、电池车间。
本次调研重点考察企业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物联感知终端建设等相关情况,调研双方对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提升番禺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