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借氢能产业大会,展现氢能商业化前沿实践
眼下,碳中和已火热出圈,各地围绕“双碳”目标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备受瞩目的202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确定将于11月10日在佛山市南海区樵山文化中心举行。这是该盛会第三次在南海举办,但这一次仍透露不少“不一般”的信息。
这是“双碳”顶层设计文件落地后举行的一场盛会,备受业界关注。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四次提到“氢能”,氢能产业在碳中和中发挥的作用备受瞩目。
这也是佛山获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广东城市群牵头城市后迎来的首场氢能大会,中国氢能产业看佛山,佛山准备怎么牵好头?氢能先行者南海有哪些新动作?各地将高度关注。
这还是一场国际氢能产业交流的盛会,将举办国内最大的氢能展会,吸引约320家企业参加,创历史新高,这场展会所凸显的风向标效应也值得期待。
时机“不一般”
“双碳”顶层设计文件落地氢能产业是重要一环
从市场情况来看,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超过之前预期的速度,迎来“爆发式”增长。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销量数据,今年9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19.5%。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渗透率已经达到21.1%,1~9月渗透率为12.6%,较去年1~9月的5.8%提升一倍有余。乘联会认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正式进入到高速普及阶段。
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路线,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也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振了信心。
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30年,我国氢能市场规模有望达4300万吨,其中“绿氢”的占比将从2019年的1%提高到10%,市场规模将增长近30倍。
不少原本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深耕的企业,积极布局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新产品开发等。例如,隆基股份、阳光电源、宝丰能源等光伏行业龙头争相布局光伏制氢;长城汽车、一汽集团、上汽集团等车企纷纷加码氢燃料电池汽车;中泰股份、潍柴动力、亿华通等上市公司也分别在制氢、氢储运、氢燃料电池等环节有所布局。
各级政府、各大企业都加快了氢能产业布局,氢能走上大舞台的时代已经到来。
从政策面看,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总体部署。
如何确保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意见》要求加强氢能生产、储存、应用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规模化应用。国家大力鼓励氢能源的发展,势必将激发我国氢能产业链的技术研发和大规模开发利用。
氢能是目前已知所有能源中最为清洁的一种,可以真正做到零排放、无污染,被看作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快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氢能产业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不仅明确了氢能产业发展战略,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不断完善氢能产业政策体系。
“本次大会举办时间恰逢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前夕,意义重大,这是因为氢能产业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减缓气候变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民生与经济发展部主任张卫东认为,本次大会希望为国内外政产学研各界提供一个高端交流平台,挖掘氢能产业发展对实现碳中和的积极作用,促进各方形成合力采取气候行动,推动有关项目的部署,从而实现技术的突破、攻关和商业化进程。
地点“不一般”
牵头城市办大会打造氢能行业风向标
202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是南海区第五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盛会,已经成为氢能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每次大会,不仅吸引不少外国氢能代表团前来参加,也多次引发外媒对中国氢能产业的极大关注,被誉为外界观察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近期,国家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批复广东城市群为首批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佛山市为牵头城市,联合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阳江、云浮、福州、淄博、包头和六安等城市,组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广东城市群。
中国氢能看佛山。这既是对佛山产业实践经验和成效的肯定,也是对佛山市将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作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的认可和支持。
佛山氢能看南海。南海区作为佛山市氢能产业和应用的核心区域,其发展动向更受业界关注。在示范应用方面,全国当前有超7000多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其中佛山有约1500辆,南海有约900辆。
今年以来,南海氢能产业在政策体系创新、产业链条补强、产业生态的多元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产业政策上,南海近期在全国率先发布氢能源车辆更新置换政策,引导市政环卫(含垃圾转运、喷洒、扫地、工程抢修等)车辆和冷链配送物流车辆加速氢能化。据估算,南海有约1000辆垃圾转运市政车,约3000辆渣土车,约6000辆叉车,若全部换成氢动力,有望每年减碳1.5万吨。
在产业链条上,南海丹灶的“仙湖氢谷”已经引进的企业、平台超过90家,涵盖全产业链。站上“碳中和”风口,南海今年接连迎来氢能重磅项目。比如,今年2月,总投资80亿元的中日韩智慧能源产业基地项目签约,意味着南海将在全国率先打造首个“氢能进万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区。
3月3日,英飞腾总部及氢能物料搬运产业项目落地,双方将联手推广千台级别的氢能叉车示范应用;3月29日,全国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评估及交易平台宣布落户南海,“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服务与管理华南中心”启动运行。5月,省内首艘氢能游船“仙湖1号”在南海下水,并举行仙湖氢能科创中心、仙湖氢能商学院、中氢科技产业园等载体挂牌。
在此次大会上,南海除了搭建2021UNDP氢能产业大会交流展示平台,还将在大会期间向国内外展示自己在政策创新、产业合作、业态培养方面的氢能前沿实践。大会将举行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启动仪式、UNDP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氢能经济职业学院授牌仪式暨首届氢能技术应用专业新生开学典礼、多个千辆燃料电池车辆运行项目发布仪式,以及多个氢能重点项目投产、签约仪式。
“南海的氢能发展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佛山获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广东城市群牵头城市后,南海作为佛山氢能产业的主要集聚区,下一步将按照国家的要求和指引,重点做好示范城市项目。”南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蔡汉全表示,全国很多城市都在“双碳”目标下你追我赶,南海要发挥产业链条完整的优势,继续往深度、广度和前沿方向寻求突破,从而巩固南海氢能产业在广东乃至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活动“不一般”
院士大咖云集展会规模首屈一指
本次大会的活动非常丰富,不仅设有开幕大会以及院士论坛、中日韩氢能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主题论坛,还将同期举办第三届国际氢能标准和安全(南海)高端论坛、仙湖技术论坛、氢安全论坛、氢听剧场、第五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以及参观考察体验活动等。
大会将大咖云集。以备受关注的院士论坛为例,将邀请干勇院士、张清杰院士、郭烈锦院士、叶思宇院士等多位在氢能领域有着深刻、专业、独到见解的大咖。中日韩氢能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为中日韩三国在氢能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搭建新平台。第三届国际氢能标准和安全(南海)高端论坛则将加强国内外产业和行业标准化组织之间的联系。
与此同时,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CHFE)已举办至第五届,今年展览规模再创新高,展品基本涵盖氢能全产业链范围。
“这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氢能展会,从企业与展位数量方面看,今年参展企业约320家,相比于往届,企业数量同比增加近12%,有三成的企业为新参展企业。”南海区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周宁介绍,从展车类型方面看,今年则有7种新展车类型,如翼展车、洒水车、保温车、牵引车、渣土车等。展车应用领域涉及乘用、公交、物流、市政专用车等。
加拿大展团、大阪展团、中日合作展团等多个外企展团也将在展会亮相。
在户外展区,除了燃料电池叉车、物流车、公交车等往年展出的车型,今年将新增氢气运输车以及液氢装备等亮相展会现场。同时,除了氢燃料电池自行车体验外,此次还新增了氢能摩托车体验与氢能游览车体验,提供可以亲身体验“看得见,摸得着”的氢能新品。
经过多年积累,在南海区举办的氢能产业大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活动之一,以活动的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充分向外界展现了国内外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有效促进了行业上下游的互动与交流,推进了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商业化创新发展。
活动亮点
多项仪式和重磅项目发布
大会将举行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启动仪式、UNDP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氢能经济职业学院授牌仪式暨首届氢能技术应用专业新生开学典礼、多个千辆燃料电池车辆运行项目发布仪式,以及多个氢能重点项目投产、签约仪式。率先发布“全球氢能企业TOP100榜”,进一步发掘全球氢能行业中综合竞争力强、发展绩效好、成长潜力大的优秀氢能企业群体。
举办中日韩氢能合作高峰论坛
今年的中日韩氢能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去年探讨“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基础上,提出“共建中日韩氢能合作发展新格局”的话题,为中日韩三国在氢能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搭建新平台,推进区域合作和标准制定、促进技术和市场的国际融合、加强三国务实合作,进一步推动三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变革,共谋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深入合作。
首次举行仙湖技术论坛
院士论坛将邀请干勇院士、张清杰院士、郭烈锦院士、叶思宇院士等多位在氢能领域有着深刻、专业、独到见解的大咖,发表主旨报告,为氢能未来发展把脉献计。
今年首次举行的仙湖技术论坛,将从11月11日持续至12日上午,聚焦氢能与燃料电池各个关键技术领域与环节,拟从先进技术趋势、技术方向、各个技术路线的对比论证等角度打造一个技术分享与交流的平台。
共商氢安全技术与标准进步
活动将举办全国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研讨会,集聚行业专家,进一步推进Ⅳ型氢气瓶国家标准编制和颁布。
新增氢能游览车体验
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CHFE)已举办至第五届,今年展览规模再创新高,展品基本涵盖氢能全产业链范围。此次还新增了氢能摩托车体验与氢能游览车体验,提供给大家可以亲身体验“看得见,摸得着”的氢能新品。
走进顺德北滘的美的微波炉工厂,快速运转的机械臂、自动运输物料的空中物流线、超大规模的智能立体仓库映入眼帘,这里是美的集团的第二座世界“灯塔工厂”,随处可见的AI技术、5G技术落地应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制造业的想象。
五年跨越,巨变谱华章,“十三五”期间,顺德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把制造业作为根和魂,掀起了一场以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的产业变革。五年间,顺德在全国市辖区中工业总产值率先突破1万亿元,上市企业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
回望“十三五”,顺德以村级工业园改造“头号工程”破旧立新,重塑产业新格局,支持企业“揭榜挂帅”,下好创新驱动的先手棋,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顺德路径”“顺德样本”。
产业集聚化、链条化、高端化
2018年,顺德吹响了村改的号角,坚决打赢这场没有退路的战斗,为顺德强势开创新的未来。一子落,满盘活。曾经密密麻麻横亘在顺德各个村(社区)之中的破旧工业园,蝶变成为一座座现代化产业园。
用好村级工业园改造腾出的空间,顺德推进产业集聚化、链条化、高端化发展,重点瞄准芯片、机器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引进具有集聚带动效应的“航母型”重大产业项目。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顺德的未来,顺德机器人产业彰显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创新力。“十三五”期间,从系统集成扩展到本体制造,再深入到减速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从最早的工业机器人,延展到特种、服务机器人领域,顺德机器人产业链加速成型。
仔细梳理可以发现,跨界涌入机器人领域的两家世界500强本土企业美的和碧桂园已从当初的“阵痛期”跨入了“收获期”。美的库卡园区累计生产销售的机器人超过1.5万台,并在今年4月加码投入8亿元启动项目二期;2018年横空出世的博智林机器人,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产品近50款,30余款建筑机器人投放施工现场测试应用,累计应用施工超100万平方米。
据了解,3年多来,博智林机器人已申请发明专利近3000项,自主研发的建筑机器人多个场景进行批量应用的试点示范,其中包括“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示范项目、2021年住建部智能建造试点示范项目。
距离博智林机器人不远处,北滘西海二支工业区原本低矮、破旧的家具、塑料、五金等厂房也已变身成为栋栋现代化厂房。以大族机器人全球总部基地领衔,这里建起了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目前已吸引了机器人上下游67家企业入驻,将构建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集群,力争建成投产后实现百亿级产值的目标。
随着库卡、发那科、ABB、安川、川崎世界机器人五大巨头进驻,以及盈合、大族、博智林、埃斯顿、中设等国内企业的强势加盟,处处可见顺德机器人产业的火热。数据显示,2020年,顺德全区机器人产值增幅高达206.4%,2020年全区工业机器人产量超1.2万台。
“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家电、机械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焕发新活力:
——2019年,格兰仕宣布进军芯片、边缘计算等领域,科技转型的步伐不断提速,研发物联网智能芯片、落地工业4.0基地、探索“边缘计算”商业化,欲通过科技转型“再造一个格兰仕”。AI、IoT、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应用落地,顺德家电逐步实现了从单机智能、协作智能发展到场景智能,向全面智能化时代的方向加速前进。
——伊之密打造24小时连续生产的无人、智慧工厂,朝着“再造一个伊之密”的目标迈进。从原来的“买装备”,到“卖装备”,再到升级为“卖服务”,顺德装备制造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由智能装备与软件结合构成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企业探索新经济新模式。
“揭榜挂帅”为产业强链补链
作为传统的制造业重镇,顺德近年来面临着不小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正因如此,顺德于2019年提出了“三核两高”作为支撑顺德高质量发展的新战略,切入核心领域、掌握核心技术、控制核心部件,实现质量高端、品牌高端,加快打造创新企业军团。
去年,顺德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再次加码扶持力度,发起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冲锋号。会上,顺德推出了“科技创新10条”,宣布在5年内新增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企业研发创新。
真正的关键核心技术引不进、买不来。顺德聚人才、促创新,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全球创新资源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面向全球推出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在支持企业“揭榜挂帅”上,顺德可谓大手笔。目前,顺德已严格遴选出26个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立项,投入政府配套经费超8000万元,拉动企业、平台自筹经费近5.64亿元,彰显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极大激发企业研发创新动能:
云米科技研发出全球首款WiFi6-IoT芯片模组,探索产业化应用场景,让家里的IoT设备都能高速互联互通;伊之密瞄准超大型高端注塑成型装备,将研发国内锁模力最大的注塑机首台套产品,实现国产超大型二板式注塑机关键技术的突破……
核心技术攻关,龙头企业率先而动,加码创新研发闯关夺隘。以美的集团为例,近年来已实现了30多项关键技术领域全面布局,包括无风感技术、无刷电机及伺服驱动系统、航天对旋技术、智能家居等前沿技术领域,近期又研发出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相应速度的伺服系统。
通过“揭榜挂帅”,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了科技创新舞台的中央。顺德进一步扩大扶持政策覆盖面,惠及更多中型乃至中小企业。一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在顺德全面打响。
五年来,顺德不断营造既有大树,又有灌木和草坪的良好产业生态,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也是顺德强链补链重要的一环。目前,全区共有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重点“小巨人”企业6家,入选企业数量领跑全市五区,分别占全市35.3%和50%。
从核心技术攻关,到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背后依托的都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一组数据直观反映了顺德“十三五”期间创新发展的成色: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57.3%,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已达4.3%,2020年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193项,是2015年的5.42倍,科技创新引领现代经济体系构建作用明显增强。
——高企存量增长近10倍,从2015年的232家预计增长到2020年的2150家;标杆高企存量46家,居佛山首位。
——上市企业从18家增至目前的37家(含过会),呈现翻倍增长态势,上市公司市值首破万亿元,走在全国前列。
发力生产性服务业引领高质量发展
发展先进制造业,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2018年,顺德发布了《“设计顺德”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全面实施设计创新系统工程,开启全球有影响力的工业设计高地建设之路。
五年来,顺德生产性服务业逐步提质,广东工业设计城由原来的设计服务输出地转变为原创产品策源地,成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设计创新驱动加速器和孵化器,顺德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撬动工业产值超1000亿元。
以家电产业为例,工业设计被融入到产品的源头开发、技术创新以及品牌的建立中。以斗禾科技为例,公司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原创设计,一款获得韩国好设计奖(GD)的电暖器,其上下左右摇头的创新设计,使得送暖的面积更广,一年可以卖出20万台,成为爆款产品。
如今,工业设计不断助力斗禾科技迅速崛起的顺德家电新势力。斗禾科技凭借多款创新产品,获得金点设计奖、韩国好设计奖、金芦苇工业设计奖、广交会出口产品设计奖等多个大赛奖项,成为了集工业设计、研发、制造、营销为一体的小家电制造高新技术生态平台。据了解,斗禾科技2019年业绩5000万元,去年达2.2亿元,预计今年达5亿元,几乎每年都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
以工业设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和提升,是产业链和价值链往高端攀升的标志。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顺德企业对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服务的渴求越来越大。作为制造业大区,顺德大力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尤其借助村改腾挪出连片的高质量空间,推进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今年,顺德全力打造建设集工业设计集聚、数据应用开发、质量标准推广、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研发服务、湾区创新协作六大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园区——顺德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
此前,集聚区已吸引了广东质检院顺德基地、华南家电科技服务基地、华南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威凯检测等落户。日前,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在集聚区内设立科技服务站,将更好地对接本地检测检验需求,让检测服务下沉到区域,顺德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检验检测服务。
全方位“一站式”的科技质量增值服务,为顺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助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美的集团捧回我国质量领域最高奖项——中国质量奖,是今年广东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这也意味着佛山企业在中国质量奖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至此,顺德1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2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在全市领跑。
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顺德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期待顺德在全国县域经济中,再创新辉煌,再立新标杆。
近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公布《关于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奖励的决定》,由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简称“南信”)主编的《电子商务与物流》获评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二等奖。这是南信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深化“三教”改革结出的成果。
教材有五大特色
全国教材建设奖是我国教材领域的最高奖,每四年评选一次,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三个类别。首届评选出全国优秀教材999种、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99个、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200名。
此次获得二等奖的《电子商务与物流》由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副校长田中宝担任主编,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彭翔英、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张炜文、浙江省湖州交通学校商磊担任副主编。
南信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书有5个特色,首先是突出实用,构建新体系,助力课堂教学。教材突破传统教材的编写模式,图、表、文并茂,工学结合、理实一体。适合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引领教学法。每个任务由任务描述、任务准备、任务实施、任务评价、拓展提升、巩固提高组成,具有可操作性。
其次是依据标准,推进新模式,夯实立德树人。教材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国家教学标准,结合配套信息化资源,依托微课、演示动画、拓展资源等新媒介,建设新型一体化教材,建设一体化学习网站。
第三是围绕课程思政,着力生动化,设计递进化案例。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融入理想信念、团队精神、创业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努力实现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第四是围绕职业岗位,着眼新技术,打造项目化教材。以行业技术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抓手,融入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内容,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顺应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第五是围绕课堂教学,着眼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资源。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前、课中与课后的教学管理,同时积极补充、更新和延伸教辅资料,开发了微课和在线测试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健全了课程教学资源库,更能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
鞭策教师团队再接再厉
《电子商务与物流》第1版于2015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近5年来发行量已超30000册,先后荣获2015年全国“物华图书奖”二等奖、2019年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专业建设成果评比一等奖、2019年广东省职业院校专业文化建设展示大赛一等奖、2020年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1月,第2版正式出版发行。
南信相关负责人表示,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是该校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深化“三教”改革结出的国家级标志性成果,是对学校教师队伍的鞭策和鼓舞。编写团队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做永葆先进本色的教材战线标兵。本次评选,仅有6本获奖中职教材第一主编为广东作者,作为其中之一,这必将激励南信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教材、课程与资源建设战线,助力擦亮“品质教育学在南海”品牌,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