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三水将这样干
建成三水三桥,推进三水新体育馆建设,高标准建成珠江医院三水院区,谋划打造沿北江十里生态滨水景观带……11月10日,佛山市三水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上,三水区区长李军向大会作报告,擘画三水发展蓝图。条漫带你速读干货!
11月9日下午,政协第十一届佛山市三水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三水文化活动中心开幕,三水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会上,各党派团体和各界政协委员齐聚一堂,政协第十届主席何绮红代表政协第十届佛山市三水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并对区十一届政协的工作提出建议。
过去五年,政协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五年来,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用新思想武装头脑,以党的建设引领新时代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五年来,始终坚持聚焦协商民主,用新作为诠释使命,以制度优势发挥新时代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五年来,始终坚持深化民主监督,用新举措助推落实,以增强实效彰显新时代政协组织责任担当;五年来,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大局,用新干劲建言资政,以双向发力抓牢新时代履职工作中心环节;五年来,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用新思路凝心聚力,以汇聚合力巩固新时代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五年来,始终坚持激发履职活力,用新成效夯基固本,以提质增效强化新时代政协系统自身建设。
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三水区“十四五”规划实施时期,也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区政协总体工作目标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佛山市三水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以及正在召开的六中全会精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不断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为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对未来五年的工作,报告提出了建议:一是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在夯实思想政治基础上提升新境界;二是持续强化协商民主,在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上迈上新台阶;三是持续强化建言献策,在助推全区改革发展上作出新贡献;四是持续强化团结民主,在广泛汇聚各方共识上实现新突破;五是持续强化担当作为,在加强政协队伍建设上展现新气象。
会上,受政协佛山市三水区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区政协第十届副主席莫少飞向大会报告十届政协的提案工作情况。
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以来,三水区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通过提案建言献策。五年来,共收到提案770件,经审查立案481件,根据内容相同相近合并处理转交办理381件,其中,十届六次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122件,审查立案79件,根据内容相同相近合并处理转交办理65件。
截至2021年9月底,所有提案已全部办复完毕,提案办复率达100%,委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100%。这些提案涉及经济、社会、民生等各个方面,在区委区政府及各承办部门的努力下,提案办理成效显著,为推进三水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会议对区政协十届六次会议以来优秀提案和办理政协提案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并对2021年度履职优秀政协委员和“特别优秀政协委员”进行表扬。此外,会议还组织全体委员学习严肃换届纪律“十严禁”,并观看纪律教育片《警钟长鸣》。
11月10日,佛山市三水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上,三水区区长李军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指出,至2020年,三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达到1251亿元;人均GDP突破15万元,达到发达地区中位数水平。过去五年,三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卓越成效,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25位、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第20位。
年均增长6.3%,“千亿三水”综合实力更强
报告指出,至2020年(下同),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达到1251亿元;人均GDP突破15万元,达到发达地区中位数水平。工业实力显著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2%、达到797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总产值超3500亿元,装备制造和泛家居产业集群挺进千亿俱乐部。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81亿元,占服务业比重提升至57.2%。发展动力指标迈上千亿台阶,五年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1120亿元、进出口总额108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2亿元、工业投资1723亿元,招商引资总额超2500亿元。
报告指出,五年来,三水在塑品质、拓功能、优环境上持续发力,三水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目前,三水交通路网外联内畅,广佛肇高速、佛清从高速、佛山一环西拓北环段建成通车,镇街实现10分钟上高速;三水三桥、季华路西延线、金石大道西延线等加快建设;轨道交通直通“广深港”,高铁城轨出行日益便捷。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三水新城核心区拔地而起,北江新区功能日趋完善,强中心组团融合发展。此外,人口红利持续释放,全区常住人口增加18.06万人、突破80.32万人,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化人口突破11万人,城市三水绽放“青春活力”。
收入倍差缩小,城乡均衡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报告指出,五年来,三水高质量完成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任务,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30多项。
农业更加兴旺。产业振兴项目引资额近100亿元,创历史新高。全省数字农业、水产业、畜牧业和花卉产业“四大标杆”项目加快推进,获得省授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基地”,获评“广东省数字农业园”称号。成功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青岐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6家,芦江水产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市首个“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农村更加美丽。“岭南水乡、千年村落、生态屏障”三大示范片区成效突出,西江十里画廊获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路线”。全省首创乡村振兴“美丽指数”,农村“五个美丽”行动、“三大革命”扎实推进,70%村(居)成功创建美丽宜居村。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岗头村、江根村获评全国文明村。
农民更加富裕。2020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35:1,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新增学位10150个,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报告指出,五年来,三水投入75亿元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1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150个;超额完成学前教育“5080”目标。成立品善教育基金,尊师重教氛围日趋浓厚。实施集团化办学、“名校+”等改革措施,中考、高考成绩屡创新高,高优上线、本科上线人数连年增长。投入55亿元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珠江医院三水院区、白坭人民医院、三水北部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及两项国家示范单位;国家卫生城镇、省卫生村、健康村(居)实现全覆盖,医疗卫生服务加快迈向均衡优质。
社会保障全面增强,财政民生支出累计223.2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至4.12万元、比2015年增长54.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累计开发就业岗位超15万个,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大幅提高,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残疾人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每千名户籍老人养老床位数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重点人群“医养康护”保障改革取得新突破。
李军介绍,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疫情考验,三水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9%、增速全市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进出口总额增长28.9%,主要指标增速位于全市前列,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速度和力度,实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良好开局。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