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北江大堤:千年岁月写就的三水水利史
详细内容

北江大堤:千年岁月写就的三水水利史

时间:2022-11-22     人气:938     来源:三水住建水利     作者:
概述:作为三江汇流之地,水对三水这片土地给予无限生机,但也一次次带来灾害。《三水县水利志》记载,从三水建县(1526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423年间......

作为三江汇流之地,水对三水这片土地给予无限生机,但也一次次带来灾害。《三水县水利志》记载,从三水建县(1526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423年间,发生较大的洪灾就有81次。也就是说,平均5.2年三水境内就发生一次较大洪灾。


在一次次与水的博弈中,三水人民以水为师,在千年岁月中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水利史。经三水大塘镇、芦苞镇、西南街道至南海狮山的北江大堤,是这部水利史的最好见证。北江大堤全长60多公里,位于三水境内部分占了一半多。正是这30多公里迢迢长堤,见证着每一次溃决的惨烈,每一次抢险的壮烈,以及每一次不屈不挠的守护。与此同时,它还在城市与江河的边缘划出一片诗意的栖息地,让城在水边、人住水边,亲水、近水的文化基因深深烙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未来义无反顾


危急时刻挺身守护家园


今年6月,受上游来水及天文大潮顶托等影响,三水遭遇近五十年一遇洪峰流量。这是自2008年实施北江大堤加固达标工程以来的第一次。时隔4个多月,还记得6月21日深夜在北江大堤上遇到“护堤员”杨素芬时的情形:她一手持长竹竿、一手打着手电筒,与“战友”沿着河堤两侧堤坡排查。在一步之遥的北江,水位正持续上涨,透过手电筒的光,可以看到木板、水浮莲等杂物随湍流飞速掠过。“我们的任务是劝导市民不要走近水边,并排查大堤是否出现裂缝、塌陷、渗水隐患,直至翌日清晨换岗。”杨素芬说。


由于境内全部站点超出警戒水位,芦苞水闸、西南水闸分洪量从最初的290立方米每秒提升到500立方米每秒,芦苞水闸最后提升至800立方米每秒,打破历年纪录,逼近设计极限。在守护家园的紧急时刻,无数像杨素芬一样的人挺身而出,以北江大堤为阵地,成为护堤员。他们的坚守,让北江大堤坚如磐石。


当时,三水不仅先后两轮遭遇洪峰水位,还要应对长时间超警戒水位带来的防汛压力。仅三水一地,累计45264人次上堤开展24小时轮班巡查,各部门9950人次值班值守。在上级统一调度下,广州、南海、禅城累计派出322人,协助做好北江大堤巡堤抢险工作。这是广佛两市自1994年以来首次进驻三水协同防守。


不过,回望历史长河,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三水文史爱好者麦国培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一份刊物,里边详细记载了芦苞镇长岐村人黄耀芬的防洪抢险事迹。1950年,芦苞镇长岐村九曲围一个窦口下发现两个大漏穴,面对丈余深的湍流,年仅17岁的黄耀芬挺身而出,带头跳进水中,用禾草泥包对漏穴进行堵塞。最终,在众人合力下,成功守护了堤围和家园。据《佛山人物志》记载,当年,黄耀芬获农业部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51年还有题为《出席全国劳模代表会议的抢险英雄黄耀芬》的报道。


从黄耀芬到杨素芬,每一次在抵御洪水的紧急时刻,三水儿女都挺身而出。因为他们,北江大堤不单单是古今治水智慧的结晶,还是三水人义无反顾守护家园的见证。


回望千年


探索治水御水从未停步


北江大堤之所以重要,从这一句俗语可见端倪:“南雄落水洒湿石,去到韶关涨三尺,浸到三水佬无地趯。”意思是说,地处北江上游的韶关南雄下的雨刚淋湿石头,汇流到韶关时水位却已涨三尺,再一路向下奔腾至三水时,水量就足以把沿岸城乡淹没。




从地理水文看,清远飞来峡至三水思贤滘的范围都可以视为北江下游段。这里河道已处平原区,平均坡降0.0815‰,历史上就多堤防。回溯历史,北江大堤的前身是长短不一、高低各异的大小堤围。如现在清远境内堤段原为石角围,与三水交接的界牌圩上下堤段为七乡围;三水境内芦苞水闸以下堤段,古称榕塞西围;芦苞水闸以上至长岗的堤段,古称六合围;河口段的魁岗围(含旧三水县的县前围)、西南水闸的上段,古称大良围;西南水闸以下三水县境内堤段,古称沙头围;南海县境内堤段,古称良凿围、狮山围。


上述众多堤段中,榕塞西围可能是有文字记载以来三水先民修筑得最早的一段。据《北江大堤志》记载,早于南宋末年(1269年),已经有沿岸居民在县境中部、北江中下游左岸修筑榕塞西围,堤围由芦苞涌口向南延伸至黄塘下坑赤花山岗,全长3420丈,堤高3尺,捍卫田地2400石。在几乎同一时间的北江西岸,与芦苞圩隔江相对的地方,同样有先民修筑起长达2340丈的永安围(后称安乐围),该堤围修筑于960年~1279年间。由此推断,三水先民有文字记载的堤围工程可以追溯至1000多年前。


榕塞西围,凝聚着治水御水的智慧。《三水县志》载,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知县郑玫因榕塞(西)围北荻头段阻水,屡修屡决,遂将堤段后迁距水10余丈,裁弯取直重新修筑,始得稳固。次年,郑玫按改筑榕(西)塞围的办法重修高丰围,建城守公署。随着治水经验的增长,三水先民最早在邻村之间开始联围御水。如改由当时的都、堡、里、甲联合统一计划,或向县宰呼吁,通过拨款或募捐等形式,逐年对堤围渠窦等水利设施进行加高培厚。到清朝,这些堤围由两广水师提督管辖。


在三水这片土地上,人们治水御水的探索从未停步:号称“华南第一闸”的芦苞水闸建成了,樵桑联围、北江大堤也相继以培修加固的形式筑成……


玉汝于成


防洪标准提至百年一遇


时间的脚步来到1949年,三水水利史迎来新篇。


这年夏天,三水有34条堤围被大水冲决,受灾田地达15.44万亩,受灾人口10.65万。到10月15日,新成立的三水县人民政府第一时间着手组织复堤救灾。次年,三水县防洪复堤委员会成立,当时的人们全力修复堤围决口,修复芦苞水闸,将南部分散的堤围筑成樵北大围,还相继完成了芦沙干堤培修加固、六合围段培修工程——后者更被称为当代三水首个重大水利工程。


1954年10月,一项更为宏大的工程在省委调度下启动。彼时,在清远石角至南海狮山窦全长66.7公里的现有堤围基础上,以大培修的方式修筑北江大堤。北江大堤自北往南贯穿三水全境,其中辖区内堤段长38.91公里。


当年12月,一幅恢宏的画面在这漫长的河岸线上铺开。据《北江大堤志》记载,三水组织民工22400人,鹤山派出2500人,高明派出2500人,番禺派出3000人,花都和高要各派出5000人。这4万多人就地扎营,每日奋战,肩挑手提,担泥打夯,号声不绝。其间,在西南崩岗头至西南涌口新筑堤段1.67公里,在西南涌口建一限流坝。历史上因决堤而造成的大土布潭、龙船潭等多个“崩基潭”也被消灭。


次年3月20日,北江大堤全堤竣工,时任副省长古大存慨然赋诗:盘盘屹立大江头,安护农村卫广州。水利先声全省倡,波神肆虐自今休。民工百万堤墙竣,虎贲三千气概留。重治坚防须贯彻,终当根本制洪流。


那是一个百废俱兴、热情似火的时代;那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其诗,道出了人们齐心共建新家园的殷切与豪迈之情。


自此,北江大堤承担起捍卫广佛乃至珠三角地区的历史使命。后来,北江大堤又经历了4次上规模的维修加固,最终达到了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诗意栖居


成就三水人的诗和远方


捍卫家园的战士,也有它柔情似水的时刻。三水有一条名为沿江路的防汛路,它位于西南街道,东起武庙口,西至崩岗头,长约1500米,曾经有武庙口、驿西、红卫三个码头。沿江路边的北江大堤,是一座城市的回忆角落,也是三水人的诗和远方。


三水依水而建,沿江路连接起老城区筷子街和北江大堤,一头是老城区的万家灯火、缕缕炊烟;一头是北江的滚滚东逝,樯帆如鲫,见证过三水水经济的蓬勃发展。


出生于1936年的三水文史专家陆探芳曾经考证武庙口的商业繁华:明清以来,芦苞涌淤浅后,西南涌取代其通航地位,距离北江流入西南涌入口不过百米之遥的武庙口一带因而成为了商贾聚集之地。陆探芳曾经写道:“约1929年前后,当时三水县长邓坛也常常在下班后从河口搭船到武庙来。武庙外有两个花艇,武庙旁还有说书艺人,他们说三国、评水浒、讲西游,还有卖武的,吸引很多人拿着大葵花扇来看。到了晚上,很多人抢着吃新鲜的猪红粥、艇仔粥和南乳肉。”


百年后的今天,尽管说三国、评水浒、讲西游的情形不复再现,但商业文明的基因,早已镌刻在北江大堤下的沿江路上。这里,越来越多的简餐店、咖啡店开张,筷子街也迎来活化改造。当傍晚日落,或者入夜时分,江风吹上堤围,撩动起这座江滨小城的烟火气息。


不管是春夏秋冬,不管是阴晴雨雾,这儿,总有三三两两或走或坐的人,或有支起灯光摆卖的小贩,有抱着吉他弹唱的人。不过1.5公里的堤段,将沿江路的寥落灯火收入画中,将市井烟火收入画中,将三水人对水的亲昵收入画中。在自然与人类文明的沁润下,北江大堤好像有了灵性,偶尔在小城烟火中拈花一笑——


这一笑有水通天下、进取开拓的奋烈,有诗意栖居的缱绻,还有珠江水系静水流深的智慧。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