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十四章 宪问篇
详细内容

第十四章 宪问篇

时间:2023-02-06     人气:716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原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释】原宪问孔子对耻怎么看呢?孔子回答道:“如果邦国有道,去做官吃俸禄,那就可以;如果邦国无道,不符合道义,去做官吃俸禄,就是耻了。”原宪又问道:“如果不争强好胜、不自夸、不怨恨、不追求太多的物欲,这样总可以算是仁了吧?”孔子回答道:“你要是做到这几样,这是很难的了,但是即使做到了,能否算得上仁那就不得而知了的。”孔子对于仁的要求是很高的了。原宪说的这些都是外在的表现的。如果要算得上仁,首先也许要明道的,又能够推行大道的。颜渊安贫乐道,这样的孔子必然不会说算不上仁了。


  【原文】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注释】孔子说道:“士如果还怀恋舒适的生活,那就不足以为士了。”前面的章节有谈论到士,这个要求是很高的。如果要称得上士,心里明道,而要推行大道。有志于道,这样才能称得上君子儒,这是孔子说的呢。作为士要有志于道。有志于道,自己的修行要求道,这个求道的修行的过程,也许不是那么舒适的呢,要精进的修行。当然这个修行的过程也是可以很快乐的,不一定要苦行的。精进修行过程,需要克服一些惰性,克服物欲,也许对外人看来是苦的。每天读经也能够洗掉心灵的灰尘的,也是快乐的。推行大道的过程是艰苦的,正如孔子为了推行大道于天下,奔走于各国之间,历尽艰难困苦。他本来也可以委曲求全,在某个地方做官,过着舒适的生活的。


  【原文】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


  【注释】孔子说道:“邦国有道的话,可以正言直行。有什么对邦国有利的话,都可以秉公直言。邦国无道的话,行事还是要符合于道义,不能同流合污的,但是说话可要注意了。”君子在天下有道的时候出来做事,在天下无道的时候隐退的。汉文帝的时候,推崇道家的无为而治,给民休养生息。去掉了许多严酷的刑罚,广开言路,让臣下大胆的把好的建议说出来。文帝时,可以说是邦国有道了。


  【原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注释】孔子说道:“有德行的人必定会有善言,正所谓言为心声的。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的。有可能是小人在故意说一些伪饰之言的。仁者必定有勇,由于仁者内心契合于道,其言行符合于道义,无所畏惧。正所谓无欲则刚的,仁者必定有勇。光明磊落,不为私欲,这就有勇了。可是勇者不一定有仁的。如果光是勇,也许只是匹夫之勇的。”


  【原文】南宫括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注释】南宫括问孔子道:“羿这里指的是夏代的君主后羿,他沉溺于射猎,被自己的臣下寒浞杀而代之。寒浞是奡的父亲。这个奡力气很大,擅长水战。这两个人虽然有勇而不得好死的。可是大禹、后稷能够放下身段,为了百姓而躬耕,这样而能够拥有天下,这是为什么呢?”后稷这个是周的先人,在尧舜时候做农官。这是为什么呢?不是平白无故的拥有天下的,前者有勇无仁,而后者有仁,所以能够拥有天下。孔子听了没有直接回答。等到南宫出去之后,孔子说道:“君子尚德不尚力,大禹、后稷这两个人都是君子,尚德所以拥有天下,尚武而不得好死。”


  【原文】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也许有不仁的,可是没有见过小人而有仁的。”孔子这么说是让弟子都去做君子,而不去做小人。


  【原文】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注释】孔子说道:“爱它,难道能够不劳心吗?尽忠,难道能不教诲吗?”孔子爱自己的邦国,难道不会为其劳心劳力吗?忠诚于自己的邦国,难道不会尽力的去辅佐君王,尽力去劝谏君王采取有利于邦国的策略吗?孔子爱自己的弟子也是如此,劳心劳力的教导,身体力行。孔子对自己的邦国,对于国君完全可以不用那么劳心,他只需要为自己的功名利禄操心就行了。可是他是发自内心的爱自己的邦国,所以会比较劳心劳力。


  【原文】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注释】这里孔子不仅仅是在叙述一个事情,而是有所譬喻的。由为命,也就是说要发布政令推而言之,凡事为政的所有的事情。由郑国而推而广之凡事为政处理国事的都应当如此。郑国重用此四贤臣,这个也是说为政需要起用贤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长。君子和而不同。英明的君主用人不必求全责备而是用人之长。群贤能够和衷而能成事,子产虽然为重臣,但是他不自专自用而能够用别人。遇见政事能够详细审查若此,那就鲜有失败的事情了。孔子说道:“郑国要发布政令和律令的时候,先由贤大夫裨谌起草草稿;由世叔进行探讨、推敲,提出修改意见;由经常出使他国的子羽进行修饰,也许他见多识广,这样拿出来相对来说不会偏颇;由东里的子产加以润色。”裨谌这个大夫有个特点,在城邑里面反而没有什么思路,谋划不出来,而到了野外安静的地方就容易得良谋了。


  【原文】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注释】这句话虽然很简短,但是关乎孔子对三个人的评价了。有人问孔子郑国子产这个人德业如何呀。子产这个人不吝啬家财,拯救黎民,很有恩惠。子产德行有古人的遗风,德行流行于后世。子产去世的时候,孔子曾经哭着称赞他有古人的遗爱的。当问及子产,孔子回答道:“子产这个人有恩惠于民。”问到郑国的子西。孔子回答道:“他这个人呀,他这个人呀。”潜台词是不足称道的,子产接了子西的位置的,所以别人问了子产,顺便问了他的前任如何。这个人又问到管仲的德业如何。孔子回答道:“管仲这个人呀,还是比较会做人。管仲在齐国为相,伯氏有罪过,就削夺了他的采邑三百家。伯氏有采邑的时候,家资丰足,被夺邑之后,就很穷困了。从那到死都是很穷困的,终日吃那些粗糙的饭菜,可是丝毫不敢有什么怨言。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不在理,被管仲夺掉了也不敢有什么怨言。”管仲很有才华,可是其德行不能胜其才。子产德行很高,也许其才华不能胜其德。然而即使对于这两人,圣人之学,也不知道其学的如何的。


  【原文】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注释】孔子说道:“贫困而没有怨言这个很难做到,富贵而没有骄慢这个相对来说还容易做到的。”颜渊安贫乐道,虽然别人看着都替他干着急,可是他似乎一点都不着急的。邦国有道,还是应该出来做事的,也不应该那么贫困的。邦国无道,如果贫困一点还情有可原的。 


  【原文】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注释】孟公绰这个人是鲁国的大夫。孔子对曾经称赞他克欲。孔子说道:“孟公绰这个人呀,要是做晋国赵、魏的家臣之长,这是不错的人选,而且能够很好的胜任。晋国后来分解为赵魏韩三国了。可是你别说,如果让他去做滕和薛这样的小国的大夫,还是不能够胜任的。”乍一听也许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孔子会这么说。下面解释一下的。孟公绰这个人寡欲,赵和魏这两个卿求贤若渴,家臣之长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所以他去做再好不过了。赵和魏那里人才很多,就是要选择德行很高的人去做,具体做事的人才就很多了,也许都不用太多操心的。可是滕和薛这些小国,不要看他小,国小政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大夫位高责重,所以说他不能够胜任的。孟公绰廉静寡欲,才不能胜于德的。君子该患不能知人的,孔子还是比较能够知人善用的。


  【原文】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释】子路问老师什么样的才能算是完人呢?我们平时说成人,这可不是简单的说长大了就能算是成人哦,还要具备许多内容的。孔子回答道:“假如能够有臧武仲那样的智慧,有孟公绰那样的寡欲,有卞庄子那样的勇猛,有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以礼乐来纹饰,这样可以说是成人了,也可以说是完人了。”要成人或者完人,需要兼四人之长。如果能够知,贵在自知之明,就可以穷理。如果能够寡欲足可以养心。如果勇猛足以精进力行了。如果多才多艺足以能够具体应用于许多事务了。如果能以礼来节制约束,以乐来和其内心,使得德养成于内,而文质见于外,这样就可以成人了。现在处于礼崩乐坏的时期,孔子自己也清楚,要求这么高也不现实,现在次一等的成人怎么样呢?孔子说道:“现在成人是怎么样的呢?如果能够做到见到利益还想着道义,见到危险能够不惧怕,为了道义能够勇敢的去承担。虽然长久的过着俭约的生活,也不会忘记平生说过的话。这样可以说是成人了。”也许虽然平时生活比较贫困,不要忘记了初心,不要忘记了当初要推行大道于天下这样的初心。孔子这样也是勉励自己的弟子的,即使遇见很大的挫折,也要坚持自己的誓言的。从这里看,孔子举例的这个几个都是贤人,但也是有所不同的,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


  【原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注释】公叔文子为卫献公之子。文子去世了,听别人这么评价文子,孔子有点怀疑就问了卫国这个公明贾,打听文子的德业如何。孔子问道:“真的是这样的吗?听说别人这么形容文子,说他不说话、不笑、也不取别人的财物,真的是这样的吗?”公明贾回答道:“可能跟你说话的人没有说清楚的,不是这样的。文子在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这样别人就不会讨厌听他说话的;文子在该笑的时候才笑,真正值得快乐的时候才笑的,别人就不会厌恶他笑的;文子在真正符合道义的时候才取的,别人不会厌恶他取的。”不要在不合时宜的时候说不该说的话,别人就会比较厌恶了的。不要不合时宜的在那里笑,也许让别人觉得是奸笑的,或者取笑于别人的。君子不取不义之财的,不是该文子取的,不要拿的。孔子还在那里怀疑说道:“真的是这样的吗?真的是这样的吗?”如果能做到这三点还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前面两点。不要小看这个说话的,不仅是当着别人的面,而且在背后。如果能够做到口吐莲花,这个是很难的。如果仔细的反省一下自己,一天之中少说抱怨的话语,这是极其困难的事情的。


  【原文】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注释】臧武仲前面也提过有智慧,他矮小多智,封地在鲁国名称为防这个地方。臧武仲曾经被人围困于防,而孔子的父亲率领三百兵士救了他。臧武仲不被鲁国的权臣所容,跑到了齐国。齐庄公看中了他,就给他田地,可是他没有接受。他预测到齐庄公不能长久,就设法拒绝了。后来齐庄公被杀了,他没有受到牵连。由此也可以看出他还是比较聪明的。孔子说道:“臧武仲离开了鲁国,可是还是要求把防这个封地留给他后人。虽然有人说他这也不是要挟君主,可是我还是不信的。”孔子虽然觉得臧武仲聪明,但是他这么做还是不对的,怎么能主动要求君主把封地留给后人呢?这个是以下犯上的,不符合礼法的。


  【原文】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注释】孔子在这里点评晋文公和齐桓公。孔子说道:“晋文公诡诈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诡诈。”为什么孔子会这么说呢?这两个人都是诸侯的盟主,都是打着周室的旗号来进行争霸。虽然都是崇尚武力而假仁假义,都属于心术不正的,但是两者毕竟还有有些不同的。从一些事例也可以看出来的。齐桓公伐楚以公义的,责怪楚国没有按时给周室仅供苞茅。责问周昭王南征为什么没有回来,周昭王曾经亲帅大军来大举进攻楚国,兵败而淹死在汉水。这个晋文公可就比较诡诈了,作为臣下,却以臣召见君来让诸侯们朝见,这是以下犯上的。唇亡齿寒这个成语也和晋文公有关,从一个国家借到去灭了另外一个国家,回来的时候顺便也把这个国家给收拾了。也许晋文公在外流浪的过程中见过太多复杂的事情了,变得诡诈了一些。


  【原文】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注释】子路说道:“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公子纠的家臣自杀殉主了,而同为家臣的管仲却没有自杀殉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相国。这样管仲不能算作仁吧?”子路有这样的疑问,这也很正常,相信大家也会有这样的疑问的。怎么对自己的主公这么不忠心,背叛了主公呢?孔子回答道:“齐桓公九合诸侯,这个九是指多,是个虚数而已。不动兵车,这是管仲之力的。这样都是由于他的仁德呀,这是仁德呀。”为什么孔子这么说呢?还有更细的一些记载。子路曾问孔子道:“管仲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回答道:“管仲是大人。”这个大人可不是随便说的,并不是说官大就是大人的,要有大心才能称之为大人的。子路说道:“管仲原来劝说齐襄公,齐襄公不悦,不能推行管仲的想法,这也说明管仲并不善辩的。管仲想立公子纠为君主而没有成功,这说明他无能的。管仲原来家里面很穷,但是不会看到他有忧虑之色。被抓了关在囚车里丝毫没有惭愧之色,这是不知道羞愧的。侍奉自己曾经要射死的君主,这是不贞的。家臣召忽死了,可是管仲却不死,这是不仁的。孔子你为什么说管仲是大人呢?”孔子回答道:“齐襄公不悦,这是因为他不是一个明君,不能采纳管仲的主张的,不能怪管仲,并不是他没有辩才。公子纠不能立为国君,这是需要等待天时的,非人力所能及。家里面穷而没有忧虑,这是知命的,安贫乐道的。在囚车之中没有羞愧之色,这并不是不知羞耻的,而是自裁的。为所射的君主做事,这并不是不贞,而是知道权变的。召忽死了,而管仲没有死,这并不是不仁的。召忽只是人臣之材,如果不死只能成为三军的俘虏的,死了反而能够名闻天下,为什么不死呢?屈辱的做俘虏死去,还不如这样轰轰烈烈的死去的。管仲不同,他的才德能够辅佐君主,可以为诸侯相国。如果死了只不过沟里的尘土而已,如果不死却能够把才德用于天下。为什么要死呢?仲由,这你就不能够全部明白了。”如果管仲能够使得乱成一锅粥的天下治理得减少战事,这也是天底下百姓的福分了。


  【原文】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从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注释】这里子贡又来问管仲了。子贡问道:“管仲不仁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不仅不能够殉主,还当了相国。”孔子回答道:“管仲当了齐桓公的相国,称霸于诸侯,尊周室而匡正天下,百姓都受到了管仲的恩赐了。如果没有管仲,那就会君不君,臣不臣,皆为夷狄了。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怎么能够守着匹夫匹妇这样的小信,而把经天纬地之才埋没于小沟之中而不自知呢?”天子衰落,诸侯兴起,所以称之为霸。这个霸也不能称之为霸主的,而是把持王者的政教。天子力量太小,需要这些诸侯王来辅佐尊天子而推行王道。这才是真正的霸,而不是随便为所欲为的。鲍叔牙举荐管仲为相,可是桓公问道:“管仲曾经射中了我的衣带钩,险些让我丧命了,我怎么还能让他当我的相国呢?鲍叔牙说道:“作为人臣的时候,为君主着想这个为忠。他曾经在公子纠涉险的时候射你的衣带钩,说明他忠的。”齐桓公就以管仲为相了。匹夫匹妇无大德而守于小信,这是可以相称的。如果匹夫匹妇死于沟渎这样的小处,这也算是相宜的。可是对于管仲这样的大才,死于沟渎小处,非宜死地方。作为君子来说,心存济时济世的大心,岂能执守小信死于沟渎。而世人都很难看的明白的。这是个比方来的,喻管仲存于大业,不像召忽执守小信而死。据说召忽投河而死,所以这里就说沟渎。也有人说是上吊死的。死是人生的大事来的,而召忽对于公子纠来说并不是君臣关系。公子纠还没有当君主呢,这里却为之死,这也是过厚了。


  【原文】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注释】公叔文子为卫献公的孙子。公叔文子有个家臣名字叫僎。这是一位贤才来的。公叔文子举荐他去朝里做了大夫,跟自己一样都是大夫了哦。孔子听了称赞他道:“他可真是对得起自己这个名字了,也可以对得起自己这个文的美谥了。”有多少人有这样心胸呢?


  【原文】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注释】孔子说卫灵公无道。季康子问道:“你既然说他昏庸无道,那为什么他并没有亡国呢?也没有失去其君位呢?”孔子回答道:“他用仲叔圉这样的人来接待宾客;用祝鮀来管理宗庙的事情;用王孙贾这样的人来统帅军队,使用了这样的能人,怎么会亡国失去君位呢?”由此可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用人多么的关键。举用忠诚而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样国家就不会乱了。用人也许不可以使得某位大臣权力太过于集中,能够互相制约和平衡。纵观历史有许多权力都过于集中在外戚、王公贵族或者宦官手里,这样也可能会威胁到君主的。鲁国当时权力就在三桓的手里了,这样鲁君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原文】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注释】孔子极其重视言行。孔子说道:“如果其大言不惭的话,也许做起来也就困难了。”说大话的人随便说说,没有必定做成之志,也没有审时度势的看看能否做得成,这样如果要兑现其言就困难了。比如要求道,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就很难坚持不懈的付诸行动的。


  【原文】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注释】齐国的大夫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这时候岁数比较大了,虽然没有在朝为官,但是还是很郑重的沐浴去朝见鲁哀公。他说道:“陈成子,也就是陈恒大夫杀了他的君主,请出兵讨伐他。”鲁哀公说道:“你去告诉一下那三个人,也就是三桓。”鲁哀公也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君主,境遇也比齐简公差不了多少。孔子退朝后说道:“因为我以前曾经当过大夫,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我理应尽我的本分,不敢不来如实相告的。君主却告诉我要去告诉那三个人。”孔子在这唠叨还是很失望的,因为作为君主,应该直接下达命令给臣下就可以了,还得看这三个人的脸色。不过孔子还是去告诉了他们,他们不同意发兵讨伐。这三个人本身也都是陈成子这样的,他们怎么可能还会这么去做呢?孔子又自言自语说道:“我只是以前曾经当过大夫,这样的大事,不敢不告的。既然君主命令我来,我也不得不来的。君命不可违背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齐鲁的诸侯王也不能怪别人的。还是这些诸侯君主带了坏头了,没有尊重周天子,下面也会同样的效法的。唐代安史之乱的时候,安禄山称帝,他的儿子把他杀了自己当皇帝。史思明是安禄山部下,结果把安禄山的儿子给杀了自己当皇帝。史思明儿子也效法这种做法,把自己父亲给杀掉了。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上面不正就会误导的。


  【原文】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注释】子路问孔子如何事君。孔子回答道:“不要欺君的,而也不要一味奉承君主,还是要敢于犯颜直谏的。”作为君主正常来说大权在握,什么都是他说了算了,没有任何约束了的。即使再开明的君主,也会自信心爆棚的,习惯了一个人说了算的。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即使像唐太宗这样的明君,也需要臣下的劝谏的,魏征就是有名的谏臣。这个也是看君主的器量的,唐太宗能够虚心的接纳别人的意见。作为君主已经到了人的极点,束缚力最小了,都是靠自觉多一些了。普通人到了中年,摆脱了父母的监督束缚,子女也长大了,自己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个时候自我修行就非常重要了。这种人生的轨迹,也如同星球绕着行星运转到了最远的地方,约束力最小了,还是要回来的,要不就飞入茫茫的宇宙了。


  【原文】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注释】此部经典前面有探讨到通达这个词的。这个达是达于道。孔子说道:“君子要向上达于道,达于仁义的。小人向下达于功利的。”君子和小人刚好相反的。君子追求的是君子儒,小人追求的是小人儒。


  【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注释】孔子说道:“古代的学者修学是为了正己,提升自己的修养。当今的学者为的是能够胜于别人,能够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美言。”孔子这里明古今学者差异,我们是否也反思一下自己呢?孔子说的射艺也是为了正己,非胜于别人。乐艺谈古琴为了修正自己的心性,非对外求知音的,这个知音可遇不可求的。古代书法家柳公权曾经说过,心正则笔正。正所谓字如其人,如果心毛毛躁躁的,如何能够写得好的书法呢?心不正行如何能够正呢?古人修学为了完善自己,所以学先王之道,不仅仅是学,还要躬行的,使得自己为完人,为成人,为真人的。而今的世学,并不是补自己的缺陷,而是图能否胜于别人,得到别人的称赞。古人修身齐家优先,而今人刚好反过来了。


  【原文】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注释】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孔子在卫国的时候跟他交往颇深。孔子回到鲁国,伯玉又派使者过来看望孔子。孔子热情接待使者,因为敬伯玉而也同样爱屋及乌的敬使者。孔子问道:“伯玉近况怎么样呢?”使者回答道:“我们家的主人每天都想着反省自己的过失,减少自己的过失,可是还没有能够完全做到的。”待到使者出去了以后,孔子称赞这个使者道:“这真是好的使者呀,不错的。”使者在贤者身边呆久了,言传身教也会受影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使者都出言不凡的,孔子这样说也是教自己的弟子向别人学习的。伯玉这样的贤者尚且经常省身克己,还觉得自己的德行不够,可见其谦卑和精进。使者的言语越是谦卑,其主人的贤德就越发彰显,而孔子深知其主仆君子之心,又能够善于外交辞令。庄周曾经称赞伯玉到了五十岁就能知道之前四十九年那些事情做得好,哪些有过失。伯玉精进修德,老而不倦怠。孔子勉励自己弟子也要如此的。


  【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注释】在前面的章节有说过这句了,这里加上了曾子说的话。孔子说道:“如果不在那个位置上面,就不谋划干涉那个位置的政事。”郑国的子产三次为相,在相位就做相位的事,被罢免了就完整的交接给下一任,放手给下一任。不要干涉别人,让他人施展才华。又有多少人能够子产这样的胸怀呢?曾子说道:“君子思虑的事情,不会超乎职位的范围。”比如作为臣下,你不能考虑君主的事情,当然也可以换位思考,体谅别人,但是不可产生妄想。也许想的多了就会有取而代之的念头,或者干涉多了引来祸患。鲁国的三桓作为臣下,考虑多了,这就过分了。


  【原文】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以说得多而做的少为耻辱的。”前面也说过大言不惭,也许很难兑现的。以前听别人说沉默是金,这个词感觉还是有些半信半疑。这个不是少言寡语,不是内向吗?当说的时候再说,而且恰如其分,别人就不会厌倦听。如果说的不恰当,也许还会引来灾祸的。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会不自觉地自言自语,无法停下来。这个自言自语如果能够停下来,时间一长也许就会进入静定了呢。内心静定,对外沉默是金,少说话就少犯口业。从这个角度来讲,也许还真的是沉默是金了。


  【原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之道有以下三点,可是我还不能做到的。这三点分别是:仁者不忧愁,智者不迷惑,勇者不恐惧。”子贡说道:“老师这是过谦了,您说的是你自己的。”子贡对自己的老师还是非常的敬重的。孔子在陈蔡之间遭遇了许多困境,可是孔子还是抚琴唱歌,不忧愁的。智者为得道的人了,不会受到什么迷惑了的。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得道的人能够减少自己的物欲,这样就没有什么好畏惧的了。


  【原文】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注释】子贡对喜欢议论别人,评头论足的。孔子说道:“端木赐呀,你很贤德了吗?这么议论别人,我是不会有那么多空闲去做这些事情的。”每个人都是阴阳合体的,有善也有恶。对于善的人,善多一些而恶少一些;对于恶的人,恶多一些而善少一些罢了。男人阳性多一些而阴性少一些,女人阴性多一些而阳性少一些罢了。对于恶的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能够归于善。对于善的人,没有畏惧的心理,不断地去做恶事,也会逐渐变成恶人的。善恶无绝对,所以没有必要去妄加议论的。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老子临别赠言,让他不要在人背后讥人之非。许多聪明人就是由于这样引来杀身之祸的。孔子防微杜渐,劝诫自己的弟子子贡的。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注释】孔子说道:“不要忧患别人不知道自己的,,要忧患的是自己没有仁德和才干的。”这句也呼应了前面的人不知而不愠。孔子勉励自己的弟子,专心求于道,不要忧患别人不知道自己的仁德。修德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会有相应的福报的。


  【原文】子曰:“不逆诈,不臆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注释】孔子说道:“不预先揣摩别人欺诈自己,不臆想别人不诚信,可是也能够提前觉察到欺诈和不诚信,这样的人应该算贤了吧?”如果看到别人失信于前,然后就认为别人必定也是无信于后,这样就把别人改过的道路给堵塞了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这样能够容人才算是贤德的。对于别人的一些小过,也不要抓住不放的。对于自己的过失,就很宽容。当然人的秉性还是比较难改,也还是要提前觉察的,否则像东郭先生那样就会被狼咬了。人也是比较复杂的,很难以简单的善恶来评判。万物都有看着像真的,可是却是伪的。像是伪的,却是真的。看似正的,却是邪的。看似邪的,却是正的。


  【原文】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注释】微生亩对孔子说道:“孔丘你怎么整天的东奔西走,忙碌得不得安宁呢?你是不是在游说显示你的辩才呢?”这样直接叫孔子名字的,应该是位长者的。孔子回答道:“我不敢随便妄为的,只是担忧世人冥顽不化的。”孔子周游列国,这么奔走是为了推行大道于天下。晚年看到自己要推行的先王之道无法施行,就寄希望于后世,寄希望于传授给自己的弟子去延续推行下去的。


  【原文】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注释】孔子说道:“千里马不是称它力量大的,而是它的性情好的,能够很好的配合人的驾驭的。”这里以千里马来喻人的。千里马再好,如果没有人的驾驭,也只能在方圆百里之间转悠的,不会自己到达千里之外的。没有个方向,就无从致远。弟子们如果没有能够看到自己要达到的道,要求的道,也只能在那里转悠,饱食终日罢了。


  【原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注释】有人问道:“以德抱怨这么做怎么样呢?”孔子回答道:“照你这么说,以德来报怨了,以什么来报德呢?应该以直来报怨,以德来报德。”这句话虽然很简短,但是还是比较难理解的。孔子达于道,而能够通达于人事了。孔子周游列国见过太多的是非了。在礼崩乐坏的现实世界里,道义并不是高高挂起不符合现实的,还是可以用在现实中的。李宗吾所阐释的厚黑学也许适应于揭露那些隐匿的恶行的。明代红巾军的领袖徐寿辉知晓部将陈友谅有不臣之心,先后剪除了左膀右臂。徐寿辉人比较仁善,就把自己的兵权交给了陈友谅,期望能够和平相处。陈友谅不满足,就把统帅的位置也让出来了。可是陈友谅还是不满足,就把徐寿辉杀掉了,当天就称帝了。这样的人不守任何道义的规矩了,可是却打着道义的大旗的。对于这样的人,如何能够以德报怨呢?是狼总要咬人的。孔子对此句也有所异议的。孔子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以直抱怨的,还是要符合事实的,实事求是的。并不是一味的以德报怨的。如果对于陈友谅这样的人来说,都姑且饶过,以德抱怨,这个正是纵容恶行的。纵容恶这也实在称不上什么善的。这个也不是什么德的。对于犯了错误的人,如果确实能够忏悔,放下屠刀,这个也归于善德了。原谅了确实忏悔的人,这也可以说是以直报怨了。


  【原文】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注释】孔子自我感叹道:“天底下都没有真正知我的人呀。”此部经典开篇就说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知我孔子,我也不会有怨气的。子贡看到自己的老师自叹就好奇的问道:“怎么说没有人知您呢?”言下之意,我是你的弟子,我知道老师的。孔子回答道:“虽然我不被诸侯重用,不能推行先王之道,世人都说我应该怨天责人的,有理由去抱怨一下的。可是我的确也没有半分这样的心思的,不怨天,也不怪罪别人的。为什么我不怨天尤人呢?我往下学人事,知晓人事有否有泰,不可能都是顺心的,所以我不尤人。我往上达于天命,达于天道,知晓天命有穷有通,所以我不怨天。大概知我的只有天吧?”也许像老庄、颜回等这样的圣人才能真正的知孔子的。不管是人事还是天命,都犹如周易八卦一样循环往复,穷通变化无穷,人生有否有泰而变化起伏。太平盛世也许对应着乾卦,而民不聊生对应着坤卦了。大治对应于乾卦,而大乱对应着坤卦,而中间的状态,不是大治也不是大乱的就是对应着其它的卦象。天下分分合合,如同八卦的变化一般。分对应于坤卦,合对应于乾卦。孔子知天命不可违背,如今周朝气数已尽了,非人力所能改变,也不能怨天尤人的。自己所推行的先王之道,在这个黑暗的世道之中,如同在闹市中的人语,如同在飞瀑下的鱼鸣,别人如何能够听得到呢?如何能够知呢?


  【原文】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注释】公伯寮向季孙进谗言,让季孙憎恨子路。这个公伯寮也是孔子的弟子,曾做季孙的家臣,还真是无聊,同是孔门弟子,怎么能够这样呢?当然历史上还有更过分的,李斯把自己的同窗韩非子害死,庞涓陷害孙膑。鲁国的大夫子服景伯就跑过来告诉孔子说道:“季孙已经被公伯寮所进的谗言所迷惑了,我作为大夫,如果其它人也许我没有办法,可是对于这个小字我还是有能力去帮子路辨明是非,让公伯寮陈尸于市的。”这里跟前面的一句呼应了的,说明孔子知天命的。如果区区一个公伯寮就能够离间子路于季氏,那说明季氏也是很不明的,也是比较昏庸的。如果能离间,子路推行君子之道,也很难推行的。如果公伯寮不能离间子路于季氏,季氏必不昏庸,道终将行。所以孔子说道:“大道能推行,这是天命的。大道将废止,这也是天命的。公伯寮一人改变不了天命的。”


  【原文】子曰:“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注释】孔子说道:“贤德的人在乱世之中退隐,避开乱世。在乱世之中,不适宜推行大道的,需要等待天时。其次避开无道的邦国的。孔子周游列国就是要找到一个得道的天子的,可是他无法遇见个像周文王那样的君主的。正所谓明君千年一遇,贤臣百年一遇。两者要遇见,也实属不易的。其次如果看到君主礼貌衰减,不能器重你,开始好像讨厌你了,这时候也许该退去了,不要自讨没趣了。再其次就要避开言而不用的君主了,如果自己的言论主张,苦口婆心的说,对方都不能采纳,那说了也白说,还不如离去了。这个是要靠缘分的,如果君臣不能同心,再好的主张都无法推行的,反而受奸臣所害的。不仅仅是我这么说的,现在为止,我已经见到七个这样的贤才退隐了。”老子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隐退去了,这也是知晓天命的,留下真言给后世的。当然孔子在这里说的七个人并没有包含老子的。出来做事是阳,而退隐是阴的。


  【原文】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子路睡在了鲁城的门外,也许出去办事回来晚了就睡在石门那里了。早晨主管城门那个人看到他就问:“你是从哪里来的呢?怎么会睡在这里呢?”子路就回答道:“我从孔门来的。”主管城门那个人就问道:“是不是就是那个明知道不能做,却还是要坚持去做的人呢?”这里从一个底层普通人那里可以听到对孔子的评论的。孔子对百姓的影响还是深远的。


  【原文】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则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注释】孔子在卫国的时候有一天在家击磬。有个背着草筐的人经过他家门口说道:“可真是有心呀这个人,还在击磬?”磬是石头做的乐器,孔子还在不断地敲打,这个石头冥顽不化,还是去敲打,真是有心呀。这个石头做的磬,必定是空心,无心的,怎么样敲都没什么用的了。这个背筐的人又说道:“可真是浅陋又固执呀。如果别人不知你,你只要修行好自己的德行就可以了,何必这么自寻烦恼呢?”这里也呼应了前面说孔子明知道不可为,却还是要去做的。这个人又说道:“如果河水很深的,你就穿着衣服涉水过河就是了。如果河水较浅,你可以提起衣裳走过河的。”这个人看似底层老百姓,可是还是很厉害的,出言不凡。后面这句话出自诗经的。如今世道昏聩,如同河水很深,你不管怎么样衣服都会湿透的。你提起衣服走过去也没有用的,很难保全你自己的。这个人似乎也在劝孔子归隐的,也许他就是一位隐士高人的。


  【原文】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注释】子张问道:“《书》中有说:殷高宗住在凶路庐之中守丧,三年缄默不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殷高宗为殷商的中兴君主的。孔子就回答道:“何必是高宗呢?古人都是如此的。对于古人来说,君主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人的。大家都要守三年之丧。君主死去了,百官要自己管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如果有什么事情就听命于天官卿。这个官员辅佐君王治国,让新君安心守三年之丧。守丧期满之后新君亲自听政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古人之孝,臣下对君主邦国的忠诚。如果是放在孔子的时候,许多诸侯国君主不用说三年,就是跑出去几天也许就会出现叛变了。


  【原文】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注释】孔子说道:“在上位的人好礼,遵守礼法,那么百姓就容易治理了。”如果连上位的人,特别是君主都遵守礼法,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样的话百姓就会心服口服了。前面一句君主都能够守三年之丧,百姓也会如此做的。


  【原文】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注释】子路问怎么样才能称为君子呢?孔子回答道:“以敬来修正自己。如果对什么都恭敬,对君主恭敬、对父母恭敬、对别人恭敬,这也是符合礼法了。对礼法敬畏就不敢逾越半步了。对上天敬畏,就知晓离地三尺有神灵,不敢随便做坏事了。”子路又问道:“只是这样就够了吗?”子路觉得未免这样太简单了。孔子又回答道:“修正自己以使得父母亲人、周围的人得到安乐的。”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孔子说先以敬修身。修身完了,就要使得家齐,周围的人都能够安乐的。子路又问道:“这样就足够了吗?”子路以为老师还有没有说完的话,就刨根问底的问。孔子这下全部都抖落出来了,回答道:“修正自己以安百姓。修正自己以安天下的百姓,这样的事情尧舜这样的圣人都觉得做到不容易的了。”这样算是君子了的。修行本来就是修正自己,通过修正自己而得道,这样可以教导感化周围的人也得道的,也就能够安人了。


  【原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注释】原壤是鲁国人,孔子的旧友。这个人是不拘小节的人,他母亲去死的时候,居然还大声唱歌的。他很随便,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这会他就屁股坐在地上,两腿叉开伸到前面,如同簸箕那样坐着等孔子。古人坐不是这么坐的,是跪着坐的。孔子来了以后看到就说道:“你呀小的时候不知道孝悌;长大了也没有什么成就,不学无术的;到现在老了,可真是个老不死的了,可真是个害人虫的。”孔子就用手杖敲他的小腿,这也是叫他赶紧起来不要闹了。这个人就像个老顽童一样的,孔子这么说也是很熟悉的,才这么开玩笑的。


  【原文】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注释】孔子的旧里有个少年负责为宾主传话。有人就问孔子道:“这是不是一个求上进的后生呢?”孔子回答道:“我看他坐在了成年人的席位上了,走路的时候跟年长的人并肩而行的,不知道走在别人的后面的。这样的后生不是求上进的,而是贪图速成的。”礼法里面规定未成年人不可坐成人的位子的,未成年人走路要走在年长的人后面的。孔子委婉的批评这个小子的。这些礼法看似死板,可是不可小看的。小的时候不懂这些规矩,可能长大了当了大臣,也许会想着坐到不该坐德位置上了。个个都想着坐金銮殿的位子,那就乱套了的。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