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卫灵公篇
【原文】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逐行。
【注释】卫灵公向孔子询问作战的阵法,也就是如何排兵布阵打仗。孔子回答道:“如果你要问礼法的事情,我倒是听说过;如果你要问军旅打仗的事情,我没有学过的。”第二天孔子就走了。孔子在卫灵公这里希望能够推行先王之道,而不是武力杀伐。感觉不能寄希望于卫灵公了,第二天就走了。
【原文】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注释】孔子周游列国,带着自己的弟子们再陈国的时候,遭遇困境断粮了。弟子们都饿的饿,病的病,都没有力气起来了。子路看到这个样子很是怨愤,对孔子说道:“君子还有挨饿受穷的吗?君子就连一点办法都没有吗?”孔子回答道:“君子本来就是要承受许多磨难的,小人在穷困中会承受不了,会做出一些不符合道义的事情的。”即使在穷困中,孔子并不会改变自己的节义的。正如前面卫灵公那么问,孔子只需要随机应变,讨卫灵公的欢心,也会有个一官半职的了。可是孔子却没有这么去做。
【原文】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注释】孔子问子贡道:“端木赐呀,你认为我是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回答道:“是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道:“不是的,只是一以贯之而已。”这个一以贯之还是比较难理解的。对于佛家来讲,一经通所有经通。有这么神奇的吗?只要搞懂一部经,三教九流,诸子百家都会贯通了。在佛家里面有一个词为明心见性,或者说是得道了。这些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先记住有这么回事就行了,有疑问没有关系。这个一字可以说好多内容的,如果感兴趣可以参看道德经注解相应的章节的。博闻强记的只是死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的智慧的。尧舜禹为得道的圣人,孔子也是传承了这个道统的,这个是一致的。
【原文】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注释】孔子对子路发感叹道:“仲由呀,现在知德的人可真是少呀。”这句话虽然比较短,但是含义深刻的。光要讲清楚道和德两个字就很不容易的。也许许多人说,孔子这样说是吹牛吧,怎么会知道的人很少呢?难道他的弟子们不知道吗?知道的层次也有深浅不同的。对于修行来说,有解悟,还有证悟。如果只是字面上理解了,这还不是真正的自己的,也不能够举一反三,不能一以贯之。只有真正的证悟了,就会一通百通了。知德的人少,而不断地行善积德的人就更少了。
【原文】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注释】孔子说道:“做到无为而治,舜就是这样的君主吧?他做了什么呢?大概只是修正自己而端正的面南而坐听政罢了。”舜无所烦劳就可以实现天下大治,举用了大禹等贤臣,不用下席就可以治理天下。君主对应于心君;百官对应于五官。心贵在于静定虚空,越少烦扰就越好。君主也是贵在于静定无为。如果君主多欲而有为就不会长久了。明代的朱元璋在胡惟庸谋反后,借机废除了历朝历代所特有的丞相制度,大权在握这样才放心了。如此这般,许多琐碎的事情都由朱元璋来亲自处理,这样君主的心就烦扰了。对于君主来说,应当是静定寡欲,抓好重大决策和传达命令的,而不是去做太具体的事情的。君主只要牢牢的抓住军队、选贤用能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就可以了吧。后来的这些帝王虽然也建立了许多丰功伟业,但是要跟古代圣王比起来还是差很远的。可是也许人心不古,朱元璋不得不去这么做吧。
【原文】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横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注释】自古以来探讨知和行比较多。这里子张问行的。孔子回答道:“说话要忠信,具体去做的时候要勤勉而恭敬的去做,虽然在蛮夷之地,也能够修正自己,可以做成事情的。如果说话不忠信,不能怀有敬畏的心去坚持做,即使在城里,也很难做成事情的。站在那里,就好像看到忠信笃敬这四个字在前面。坐车的时候,就好像看到这些字在车的横木上一样。也就是说要牢牢的刻在脑子里的,不能忘却的。这样就可以修正自己,做成事情,推行大道于天下了。”子张听了之后,就把老师说的这些话记录在了自己的腰带上。这样每天都可以提醒自己要这么做了。
【原文】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注释】孔子说道:“这个史鱼呀,可真够正直的。邦国有道的时候,如同箭矢一样一往无前。邦国无道,也是如此一往无前。这个蘧伯玉可真是君子呀。邦国有道的时候就出来做官,邦国无道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才干如同书画一样把自己给卷起来放在怀里了,退隐了。”这个蘧伯玉是孔子的好友,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其中有十年时间在卫国。而在卫国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住在他家里的。孔子这里也赞叹史鱼,这个大夫在临死前曾嘱咐自己的儿子说,不要在自己的正堂治丧,由于自己曾经多次举荐贤良的蘧伯玉,屏退奸佞小人,而卫灵公没有采纳。他可真是忠心可鉴的,活着的时候劝谏不听,就以死来谏。卫灵公听说了就重用了蘧伯玉。卫国多君子,虽然卫灵公无道,可是还是启用了一些贤臣,所以卫国不至于亡国。
【原文】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可以与之言的又没有说,也许就会有失于人。如果不可以与之言的又说了,也许就会说错话了的。智者不会有失于人,也不会随便说不该说的话的。”孔子传道向来是因材施教的,对什么样的人,讲什么样的话。对于上等根器的人,就像颜回这样的,就可以探讨易经了。对于根器较为普通的人,可不能随便说了,说了也是白说,可能还会有误解的。孔子也不完全是像史鱼那样死脑筋的。如果邦国有道的话,就可以出来做官的,邦国无道,那就退隐等待天时了。这个卫灵公还是好脾气的,如果碰到一些暴躁的君主,也许会把他的儿子给杀了的。遇见贤明的君主,就可以说出自己的主张的,这样就不会失于人。遇见不贤明的君主,说了也白说,也许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了。本章开篇,卫灵公一问就是杀伐的事情,孔子第二天就走了。
【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注释】孔子说道:“有志的士,有仁德的人,是不会为了求生而有悖于仁义的,他们宁愿舍弃性命而符合道义的。”孔子这里并不是机械的教导自己的弟子为了虚名而去死的,也许后来许多人误解了孔子的本意了的。不该死还是不要去死的,比如前面探讨过管仲的问题的。公子纠的部下召忽据说是跳河死去的,为了自己的主人殉命了。对于一些昏庸的君主,尽力去劝谏就可以了,有些人也许为了虚名而冒死直谏,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这样也不值得的。前面孔子也说了,不可以说就不要说,可以说才可以说,不要自讨没趣的。
【原文】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注释】这句话流传很广的,平常我们经常都有用到的。子贡问孔子如何做到仁德呢?孔子说道:“作为一个工匠如果想要做事利索一点的话,一定是先要准备好利器工具的。对于木工来说,如果工具没准备好,没打磨好,就很难开展工作的。在一个邦国里,要多去侍奉那些贤能的大夫,也要多结交一些仁德的士人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近这些仁德的人,自己的仁德也会有所增长的。比如孔子在卫国,跟伯玉相处的就非常的融洽的,可以说是莫逆之交了。
【原文】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注释】颜渊问怎么样治国呢?孔子回答道:“推行夏朝的历法,乘坐殷朝的车,佩戴周朝的礼帽,乐舞就采用《韶》舞。放弃郑国的那些荒淫的乐声,远离奸佞小人。郑国的乐舞是靡靡之音的,听了使人堕落,奸佞小人的花言巧语让人麻痹大意,往往比较危险的。”《韶》舞尽善尽美的,前面有讲到孔子的弟子伯牛生了麻风病了,孔子从齐国回来就马上赶过去看望他。给弟子带来了《韶》的乐曲,伯牛很是喜爱,每天自己孤独的弹奏着这首乐曲死去了。正乐修养心性,使得心静定而远离物欲的。邪乐会扰乱人心的。
【原文】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注释】这句话用的太多了,是我们的口头禅的。孔子说道:“人如果没有远虑,就必定有近忧的。”前面孔子说了君子无忧的,君子不怨天尤人的。话虽然这么说,可是世人如果没有想着远的忧虑,也就会想到近的忧虑了的。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烦恼的。世人不是担忧明天,想着昨天,就是担心着今天的事情。然而《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念念稍纵即逝,又有什么好忧虑的呢?
【原文】子曰:“己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注释】孔子感叹道:“这个世道大概要没救了吧?我没有见过爱好美德就像好色那样的人了。”这里的好色,大多数的解释是好美色。也许这不是孔子的本意的。道德于内,而色为外。君子好道德,而小人追求外在。这个色只是外在的,比如谄媚的言语,谄媚的表情,华美的服饰,当然也包括女色的。世人都只是注重外在了的,即使是仁德,也是伪装的仁德的,只是在外在的虚假表现而已。孔子感叹,世人应该更加注重的是内在的道德,而不是求于外在的物欲的。
【原文】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注释】孔子说道:“臧文仲这个人大概是个窃位的小人吧。明明知道柳下惠是个贤德的人,却没有能够举荐。”窃位指的是知道贤德的人而不能推举。臧文仲远不如前面的史鱼的,临死还不忘记举荐贤德的人才。柳下惠这个柳下可能是他居住的地方的。我们听得比较多的是他坐怀不乱的故事的。
【原文】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注释】孔子说道:“亲自厚责于己,对自己严格要求,而薄责于人,这就会远离怨恨了。”对自己严格,对别人也严格,这样别人也许不会太多怨恨的。对自己宽松,对别人严格,别人就会比较多怨恨了。许多优秀的将领带兵,对待自己的亲属也非常的严格的,如果违反了军令,也是要按照军法处置的。这样的话,士兵就会心服口服,拼死杀敌的。如果对待亲近的人一样,对待别人另外一个样的话,这就会引来怨恨了的。
【原文】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这句话历来还是比较难以解释的,五花八门的。这里参阅了古往今来的注解而用自己的话来解释的。如之何,是说事情发展到了以自己的力量无法去挽回的境地了。这是说人生应当经常思虑,要防止不要出现这种如之何的事情发生。这也呼应了前面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如果没有提前考虑而事情发生了,就麻烦了。要谋划在刚开始有兆头的时候,要还没有出现乱的时候治理,在还没有生病的时候就要调理身体了,何至于大难临头了才说如之何?才说怎么办呀?如果不思虑深远这些如之何之事,不仅仅是凡人会遇见困难,即使是圣人也无可奈何了。所以孔子在最后也说即使是自己这样的得道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办了的。孔子说道:“不要老说:怎么办,怎么办?如果不能提前考虑预防,做了恶事,大难临头了,不用说是你们,最终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做恶事的时候不觉得什么,到了算总账的时候不要在那里着急了。李斯曾经害死了自己的同窗韩非子,后来被腰斩的时候说道,自己想在自由的溜溜狗,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明代的李善长默许了胡惟庸的谋反,说了句我死了以后,你们自己看着办吧。不知道让出权力退隐,引来了杀身之祸,还被诛灭了三族了。
【原文】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注释】孔子说道:“士人整日的聚集在一起,探讨的事情不涉道义,不能谈经论道,只是在那里讨论一些小聪明,那这样对于进德是很难的事情的。”孔子教导弟子们多探讨道业的,这样互相切磋就会有所长进的。有什么疑问都互相探讨,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的。同修之间,如果别人有进步或者有所得,应该随喜而不是嫉妒的。
【原文】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应当以道义为本,以礼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的,出言谦逊的,以诚信而成事。这样才能称之为君子的。”
【原文】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应该忧患的是无才无德的,而不要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孔子教导自己的弟子,只需要你耐心的去求道,耐心的去修行自己的德行,不要害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不要害怕得不到重用的。
【原文】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应该忧虑的是求道直到老死了,还没有能够留芳于后世的。”对于一个巧匠而言,还是想做出一件像样的作品的。人家说大器晚成,晚一点都没有关系,可是假如终其一生一事无成,不能留下经典的器具,那也是一大憾事的。对于求道的君子来说,毕生的志向应该是得道,而能够推行大道于天下的。如果一辈子到了死了,还没有得道,自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也不能够以自己的言行去感化教化世人,那也是比较遗憾的一件事情的。孔子这么说并不是为了虚名的,而是要影响身后的人的。古人讲立功立德立言,不光是自己要求道,得道了之后立言,著书立说,还要行不言之教感化世人的。不仅仅是虚名的,还要名和实相称的,还是要有真货留下来给世人的。这里跟前面那一句有些呼应的。孔子勉励弟子们先修行自己完善自己的,不要想着有什么虚名的。弟子们有了很高的德行,得道之后,还是希望弟子们流芳后世,去影响世人和后世的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这里达是达于道的。孔子期望自己的弟子在有生之年都能够得道的。
【原文】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反求诸己,而小人却什么都要求别人。”前面孔子也说过,君子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相对宽容一点,这样别人就少怨恨的。君子求道也是求于己,修正自己的言行,修正使得自己的德行圆满。小人就向外求,什么都是想着要求别人。自己有这样的境地和遭遇,都是由于别人不好。
【原文】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谨慎持重而不争强好胜,能够合群团结而不会结党营私。”作为君子知晓人事兴亡之理,知晓天命的穷通。对什么事情都比较谨慎,要谋在危险来临之前。这里也呼应了前面的那句如之何。君子能够预见危险,坚持正道。明代的大将蓝玉挂帅彻底的消灭了北元的军队,可谓是劳苦功高了。可是却助长了他的骄慢之气,私自在军队里面安插自己的亲信。这些都是属于争强好胜了,也是结党营私,结果被朱元璋杀掉了。不仅仅是杀了蓝玉,还使得一万多人受到了牵连。汉代吕后把许多娘家人都安排在重要的官位上,后来她死后,统统都被清理掉了。这样反而害了娘家人了。由此看来结党营私,的确也不是什么好事。
【原文】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不会以言辞来选拔人才,也不会对某个人有成见而废弃他有价值的言论的。”言为心生,但也不完全能够反映真实的内心,也有许多奸佞小人用一些花言巧语来掩盖自己。
【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释】子贡问孔子道:“有一句话终身都可以遵行的吗?”孔子回答道:“也许是恕吧?也就是说,自己不想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身上的。”自己都不希望那么严苛的对待自己,那就不要这样要求别人的。如果要严苛的要求别人,只有对自己更加严苛才能使得别人心服口服的。也就是说要厚责于己,而薄责于人的。
【原文】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注释】查看了古往今来许多解释,五花八门的完全没有一致的意见,分歧也是比较大的。我认为孔子的本意应该如下面解释的。孔子说道:“我对于别人,有轻易诋毁过谁,轻易赞誉过谁了吗?我如果赞誉过谁的话,必定还是经过审慎的考察的。这样的人,他们三代都是直道而行的,我就很信任了。”此部经典前面说到,季氏送一些名贵的药给他,可是他没有马上吃的。对于古代的中医而言,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如果这是个得道的世家,那应该是可以赞誉的了。也许有许多贤臣或者得道的人被人诋毁的,孔子深知这一点,不能仅凭借世人的毁誉来评判的,还是要经过自己的验证的。朱熹他们把这个三代解释为夏商周三代的,我认为这个是误解了孔子的本意的,意思也不如这样解释连贯的。
【原文】子曰:“吾犹及史之缺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无矣夫!”
【注释】孔子说道:“我还看得到史书中因为有疑问就空缺下来不记录的情况,如同有马自己不能驾驭而借给别人使用一样的。现在似乎看不到这样的事情了。”孔子赞誉史家这种严谨的治史的方式的,不畏惧权威,不能随便的篡改历史的。有疑问就留待考证完成再补充。孔子这里说的也是一个比方来的,对于朝中的权位,并不简单的说是权力,这个是要对得起邦国,对得起百姓的。如果自己有足够的才德就去做,如果才德不够,那就让给贤能的人来做的,这不是更好吗?现在就没有这样的人了。对于君主之位也是如此,周朝的太伯去了吴地,这是为了把君主的位置让给周文王的父亲的。并不是太伯不能驾驭得了这个位子,而是看到了周文王的贤德,所以谦让给了别人的。孔子在感叹的,现在的人不仅不相让,还为了这些位置,大打出手。
【原文】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注释】孔子说道:“花言巧语足以扰乱一个人的德行的。小的事情不能忍耐而会扰乱大的谋划的。”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也经常会用到的。一个人经常说花言巧语,这也是造口业的,这也是会扰乱他的仁德的。经常的说一些昧着良心的话,久而久之,也会把这个人的德行变坏的。对于听的人来说,也会被这些花言巧语所迷惑,德行也会受影响的。不管是听的人,还是说的人,都不好的。作为君主如果身边经常有这些花言巧语的奸佞小人,可能就会是非不能辩白了。这句话的前后逻辑性还是很强的,不是割裂开来的。巧言这个是小的事情,如果不能处理好的话,就会乱德了,这就很严重了的。不要小看这个花言巧语,有时候就那么一句话就可以打乱整个计划的。
【原文】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注释】孔子说道:“众人所厌恶的人,必定也要仔细考察他的;众人所推崇的人,必定也同样仔细考察他的。”作为君主在选人用人的时候,特别要小心的。你身居宫中,未必就能够完全知道实际的情况,许多的事情都是别人禀报的。也许朝廷中会有许多官员结党营私,也许会分成好几派;也许宦官会玩弄朝政;也许后宫嫔妃跟官员结党营私;也许许多藩王拥兵自重结党营私;也许皇亲国戚结党营私,这些也许都会颠倒黑白的。作为君主就要明察秋毫了。对于众多的人所厌恶的人,也未必就是那么的厌恶,还要仔细去考证的。对于众多的人所推崇的人,也未必就是那么的好的。
【原文】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注释】这句话很短,可是含义却很深刻的。孔子说道:“人能够弘扬推广大道,并不是道来弘扬人的美德的。”孔子说的很到位了,说了道和人的关系。不要以道来追求人的虚名的。人应当弘扬大道,推行先王之道的。孔子向来勉励自己的弟子们要有志于道的,做学问最高的境界就是求道了。古往今来,许多圣贤不辞劳苦,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来弘扬大道的。也有一些其它的话:道不远人,人自远道。道不迷人,人自迷道。大道本来就离世人不远,在日用之间也有大道的痕迹。只是世人视而不见,没有智慧见到大道的。大道并不会刻意去迷惑世人,而是世人被物欲所迷而不见大道的。
【原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注释】孔子说道:“犯了过错而不知道悔改,这样才真正称之为过的。”在求道做学问的过程中,犯过一些过错也不要紧的,只需要自己知错就改,也就不称之为过了。厚责于己,而薄责于人。对于自己的过失很宽容,对于别人的过失很严苛,那就很难服众的,也许就会有怨恨了。
【原文】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注释】孔子说道:“我曾经整日的不吃饭,整夜的不睡觉,在那里思考学问。可是这样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进益,还不如好好学习经典的。”孔子对自己的弟子们这么说,是劝诫他们去学习的。不过也的确如此,古圣先贤把许多载道的文字留在了经典里面了。好好的去研读这些经典,这是修道做学问的捷径的了。只是凭着自己的思虑,都是跳不出思维的陷阱的。读经典的过程,也是洗去心的灰尘的过程的。
【原文】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谋求道而不会谋求衣食的。耕种的时候,边耕种的时候这个是辛苦的,也许耕种的人还会忍饥挨饿的。如果遇见不好的年景,也许颗粒无收的。可是为学却是不同的,学习的过程,这就是最好的回报了,俸禄就在其中。也就是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的过程,就充满法喜,充满快乐,这个本来就是最好的回报了。君子担忧不能够进道而不会忧虑贫困的。”这个俸禄并不是说学习是为了做官的。农民耕田是耕种大地的。君子耕田是耕种心田的,播种道种,也许有天就会生根发芽的。
【原文】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释】孔子说道:“知达于道,不被物欲所间隙。这个无间道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被私欲所间隔,就见不到道了,也不能称之为知了。如果不能坚守仁德,也有可能会有失的,可能会退转的。知达于道,如果没有接下来的仁德,还是去做恶事,也许虽然得到了,还是会失去的。”孔子接着又说道:“知达于道了,也能以仁德自守。可是有些人也许就会放荡不羁,恃才傲物,不拘常理了的。如果临对世人,面对百姓不能够庄严对待,世人也不会敬畏而有慢待他的。”例如历史上王弼是位年轻就得道的人才,可是却恃才傲物,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气太重了,虽然知上达于道了,看清了大道的方向了,也明心见性了,还是有不庄严的。连续三个句子,孔子最后这句又说道:“知上达于道了,也能以仁德持守不失本心。也能够庄严的对待事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是如果不能够严格的遵守礼法,不能够持守戒律,那也是徒劳的,也不够完善的。” 如果修行人只是满足于得道这个事情,就不继续精进修行了,就不拘泥小节了,那也没有多少成就。修行人得道了,打破了许多束缚,才能获得了初步的解脱了。也许不喜欢什么礼法,也不喜欢什么严苛的戒律了,这也是不行的。
【原文】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不可拘泥于小聪明,而可以有大智慧,有大用的。小人器量浅狭,不可有大用,可是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君子和小人和而不同的,各有各的用处的。在朝堂之上也难以避免有小人的,没有哪个朝代能够赶尽杀绝的。只是开明的君主贤臣多于小人,昏庸的君主小人多于贤臣的。庄子有个比方,有个人家里有个特别大的葫芦,大家都不知道用来做什么用好,劈开下来做水瓢又太大了,做装酒的容器等也太大了,可是大家都没有想到可以放到江河湖海中,可以去到任何的地方,有这样的大用。
【原文】子曰:“民之与仁也,甚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注释】孔子说道:“仁对于百姓来说,比水火还要重要。水火对于百姓来说,不可一日没有的,这都是赖以生存的。没有水也不行,没有火也无法烧火做饭。仁对于百姓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可是水火只是外在的东西,而仁对应于内在。如果没有水火,最多就是伤害人的身体,而不仁就会失去其本心。所以说仁比水火还要更加重要,更是不可以一日没有仁都不行的。况且水火有时还会杀人,而仁则从来没有杀人,又怎么那么担心为仁呢?”这是孔子勉励世人为仁的。当然对于恶人纵容,并不能够称之为仁的。仁并不是意味着就不严格要求的。
【原文】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注释】这句话前面几个字经常会用到,也就是当仁不让。可是这里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仁为每个人自己修的,每个人自己去做的,并不是有什么好争的,要争就是跟自己争了,这个是修正自己的。没有什么必要谦逊的。当仁,这是说以仁为己任的。老师教导了,可是为仁靠自己的,是否有成就还是得靠自己的。不要太客气,依赖老师的,以自己为师的。修行做学问求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老师替代不了你自己的。虽自己以自己为师,也不要有丝毫的谦让的,应当勇往直前的精进的。佛陀要灭度的时候,弟子们比较伤心。佛陀就安慰自己的弟子们说,佛陀说在我们自身有一个岛,我们可以皈依。为仁在于自己,不必要谦让。如果善名在外,就不可以不谦逊了。
【原文】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的。”前面也说了君子不可小知,但是可以大受的。孔子这里担心世人执着于教条,不能够知晓其真正的本意,特意提了这一句的。比如前面说的管仲的例子,世人执着于小知,也许应该去自杀殉主的。可是孔子解释说,不应该拘泥于小信。这些只是匹夫匹妇的小信而已。对于管仲来说有大受来的。管仲辅佐公子纠,在主公有危险的时候,已经拼死相救了,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带钩了。这样对主公已经是很忠诚的了。天意如此,公子纠死去了,管仲再死去也没有任何的帮助。管仲有经天纬地之才,如果不死可以造福于天下的百姓,不仅仅是齐国。这个是大受的。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对于每个人来说,是非功过都不那么绝对的,也许做的好事多于恶事,那这就是好人了。对于朱元璋来说,看似他杀了许多的开国功臣,似乎也做了许多的恶事,但是相对来说,他推翻了元朝,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这个功德大过于他范的过失的。
【原文】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出仕做官,侍奉君主,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修其职务,怎么样尽职尽责的做好事情,竭尽忠诚。以敬畏的心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情。不可以先什么都没做,就想着求取俸禄了。”孔子说这句话,对当今的我们来说也是有实际意义的。我们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不要首先想着马上有什么实际的利益。做什么好事,马上就想着有什么实际的回报的。其实只要自己专心致志的求道做学问修德,也许就会有福报了。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不了解自己的。孔子在此部经典也反复劝诫自己的弟子的。
【原文】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孔子说道:“无论贫富、贵贱和善恶都要进行教化的,不要进行区分对待的。”在孔子这里无有弃人的。他的弟子当中有王公贵族,也有贫贱的穷人的。孔子对所有的人都进行教化和感化的,但是教育还是很有艺术的,特别注重因材施教的。相信大家在这部经典中应该充分的体会到了这一点的。人本性都是善的,可是对于习气而言,却有善恶种种分类的区别。君子教导世人,使得人皆归于善。
【原文】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注释】孔子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通俗的意思相信大家都比较清楚的。可是还有更深层次的意思的。孔子教导自己的弟子要有志于道。孔子传道授业解惑。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于道,是非常的重视的,可以说是毕生的目的的。他也曾经说过朝闻道夕死足矣。君子之间可以切磋谈论大道,可以一起谋如何求得大道的。对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求道做学问,这样在一起就可以切磋进道业的。如果不是志同道合,说了也是白说的。
【原文】子曰:“辞达而已矣。”
【注释】孔子说道:“言辞只要能够达于道就可以了的。”道不同,相互之间的言辞就有所不同了。如果一个人得道,他所说的话就达于道的。另外一个人没有得道,他所说的话就未达于道的。如果这个人谦虚好学还好,也可以一起谈论道的。假如这个人根本都大道没有兴趣,那也就别勉为其难了。求道做学问也是要有缘分的。两个人都不是得道的人的话,相互之间谈话就不能达于道的,也就只能探讨一些小聪明的事情了的。
【原文】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注释】乐师师冕是个盲人,他来见孔子,快到台阶的时候,孔子就提醒他说道:“这个是台阶的。”等到了席间,孔子又提醒他说道:“这里是席位的,请坐的。”孔子不仅如此,还介绍在坐的各位给乐师认识的。孔子说道:“某某坐在这里,某某坐在这里的。”待到这个乐师走了,子张问到:“这个就是和乐师谈话之道吗?”孔子回答道:“是的,这个也是助乐师之道的。”古代对于盲人,必有相助之道的,孔子尽其诚意去做的。圣门的学者子张,存心省察自己老师的一言一行的。孔子行无言之教的。圣人对待鳏寡的人,也是如此,不会有什么太多的分别。
【原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释】原宪问孔子对耻怎么看呢?孔子回答道:“如果邦国有道,去做官吃俸禄,那就可以;如果邦国无道,不符合道义,去做官吃俸禄,就是耻了。”原宪又问道:“如果不争强好胜、不自夸、不怨恨、不追求太多的物欲,这样总可以算是仁了吧?”孔子回答道:“你要是做到这几样,这是很难的了,但是即使做到了,能否算得上仁那就不得而知了的。”孔子对于仁的要求是很高的了。原宪说的这些都是外在的表现的。如果要算得上仁,首先也许要明道的,又能够推行大道的。颜渊安贫乐道,这样的孔子必然不会说算不上仁了。
【原文】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注释】孔子说道:“士如果还怀恋舒适的生活,那就不足以为士了。”前面的章节有谈论到士,这个要求是很高的。如果要称得上士,心里明道,而要推行大道。有志于道,这样才能称得上君子儒,这是孔子说的呢。作为士要有志于道。有志于道,自己的修行要求道,这个求道的修行的过程,也许不是那么舒适的呢,要精进的修行。当然这个修行的过程也是可以很快乐的,不一定要苦行的。精进修行过程,需要克服一些惰性,克服物欲,也许对外人看来是苦的。每天读经也能够洗掉心灵的灰尘的,也是快乐的。推行大道的过程是艰苦的,正如孔子为了推行大道于天下,奔走于各国之间,历尽艰难困苦。他本来也可以委曲求全,在某个地方做官,过着舒适的生活的。
【原文】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
【注释】孔子说道:“邦国有道的话,可以正言直行。有什么对邦国有利的话,都可以秉公直言。邦国无道的话,行事还是要符合于道义,不能同流合污的,但是说话可要注意了。”君子在天下有道的时候出来做事,在天下无道的时候隐退的。汉文帝的时候,推崇道家的无为而治,给民休养生息。去掉了许多严酷的刑罚,广开言路,让臣下大胆的把好的建议说出来。文帝时,可以说是邦国有道了。
【原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注释】孔子说道:“有德行的人必定会有善言,正所谓言为心声的。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的。有可能是小人在故意说一些伪饰之言的。仁者必定有勇,由于仁者内心契合于道,其言行符合于道义,无所畏惧。正所谓无欲则刚的,仁者必定有勇。光明磊落,不为私欲,这就有勇了。可是勇者不一定有仁的。如果光是勇,也许只是匹夫之勇的。”
【原文】南宫括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注释】南宫括问孔子道:“羿这里指的是夏代的君主后羿,他沉溺于射猎,被自己的臣下寒浞杀而代之。寒浞是奡的父亲。这个奡力气很大,擅长水战。这两个人虽然有勇而不得好死的。可是大禹、后稷能够放下身段,为了百姓而躬耕,这样而能够拥有天下,这是为什么呢?”后稷这个是周的先人,在尧舜时候做农官。这是为什么呢?不是平白无故的拥有天下的,前者有勇无仁,而后者有仁,所以能够拥有天下。孔子听了没有直接回答。等到南宫出去之后,孔子说道:“君子尚德不尚力,大禹、后稷这两个人都是君子,尚德所以拥有天下,尚武而不得好死。”
【原文】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也许有不仁的,可是没有见过小人而有仁的。”孔子这么说是让弟子都去做君子,而不去做小人。
【原文】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注释】孔子说道:“爱它,难道能够不劳心吗?尽忠,难道能不教诲吗?”孔子爱自己的邦国,难道不会为其劳心劳力吗?忠诚于自己的邦国,难道不会尽力的去辅佐君王,尽力去劝谏君王采取有利于邦国的策略吗?孔子爱自己的弟子也是如此,劳心劳力的教导,身体力行。孔子对自己的邦国,对于国君完全可以不用那么劳心,他只需要为自己的功名利禄操心就行了。可是他是发自内心的爱自己的邦国,所以会比较劳心劳力。
【原文】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注释】这里孔子不仅仅是在叙述一个事情,而是有所譬喻的。由为命,也就是说要发布政令推而言之,凡事为政的所有的事情。由郑国而推而广之凡事为政处理国事的都应当如此。郑国重用此四贤臣,这个也是说为政需要起用贤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长。君子和而不同。英明的君主用人不必求全责备而是用人之长。群贤能够和衷而能成事,子产虽然为重臣,但是他不自专自用而能够用别人。遇见政事能够详细审查若此,那就鲜有失败的事情了。孔子说道:“郑国要发布政令和律令的时候,先由贤大夫裨谌起草草稿;由世叔进行探讨、推敲,提出修改意见;由经常出使他国的子羽进行修饰,也许他见多识广,这样拿出来相对来说不会偏颇;由东里的子产加以润色。”裨谌这个大夫有个特点,在城邑里面反而没有什么思路,谋划不出来,而到了野外安静的地方就容易得良谋了。
【原文】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注释】这句话虽然很简短,但是关乎孔子对三个人的评价了。有人问孔子郑国子产这个人德业如何呀。子产这个人不吝啬家财,拯救黎民,很有恩惠。子产德行有古人的遗风,德行流行于后世。子产去世的时候,孔子曾经哭着称赞他有古人的遗爱的。当问及子产,孔子回答道:“子产这个人有恩惠于民。”问到郑国的子西。孔子回答道:“他这个人呀,他这个人呀。”潜台词是不足称道的,子产接了子西的位置的,所以别人问了子产,顺便问了他的前任如何。这个人又问到管仲的德业如何。孔子回答道:“管仲这个人呀,还是比较会做人。管仲在齐国为相,伯氏有罪过,就削夺了他的采邑三百家。伯氏有采邑的时候,家资丰足,被夺邑之后,就很穷困了。从那到死都是很穷困的,终日吃那些粗糙的饭菜,可是丝毫不敢有什么怨言。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不在理,被管仲夺掉了也不敢有什么怨言。”管仲很有才华,可是其德行不能胜其才。子产德行很高,也许其才华不能胜其德。然而即使对于这两人,圣人之学,也不知道其学的如何的。
【原文】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注释】孔子说道:“贫困而没有怨言这个很难做到,富贵而没有骄慢这个相对来说还容易做到的。”颜渊安贫乐道,虽然别人看着都替他干着急,可是他似乎一点都不着急的。邦国有道,还是应该出来做事的,也不应该那么贫困的。邦国无道,如果贫困一点还情有可原的。
【原文】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注释】孟公绰这个人是鲁国的大夫。孔子对曾经称赞他克欲。孔子说道:“孟公绰这个人呀,要是做晋国赵、魏的家臣之长,这是不错的人选,而且能够很好的胜任。晋国后来分解为赵魏韩三国了。可是你别说,如果让他去做滕和薛这样的小国的大夫,还是不能够胜任的。”乍一听也许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孔子会这么说。下面解释一下的。孟公绰这个人寡欲,赵和魏这两个卿求贤若渴,家臣之长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所以他去做再好不过了。赵和魏那里人才很多,就是要选择德行很高的人去做,具体做事的人才就很多了,也许都不用太多操心的。可是滕和薛这些小国,不要看他小,国小政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大夫位高责重,所以说他不能够胜任的。孟公绰廉静寡欲,才不能胜于德的。君子该患不能知人的,孔子还是比较能够知人善用的。
【原文】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释】子路问老师什么样的才能算是完人呢?我们平时说成人,这可不是简单的说长大了就能算是成人哦,还要具备许多内容的。孔子回答道:“假如能够有臧武仲那样的智慧,有孟公绰那样的寡欲,有卞庄子那样的勇猛,有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以礼乐来纹饰,这样可以说是成人了,也可以说是完人了。”要成人或者完人,需要兼四人之长。如果能够知,贵在自知之明,就可以穷理。如果能够寡欲足可以养心。如果勇猛足以精进力行了。如果多才多艺足以能够具体应用于许多事务了。如果能以礼来节制约束,以乐来和其内心,使得德养成于内,而文质见于外,这样就可以成人了。现在处于礼崩乐坏的时期,孔子自己也清楚,要求这么高也不现实,现在次一等的成人怎么样呢?孔子说道:“现在成人是怎么样的呢?如果能够做到见到利益还想着道义,见到危险能够不惧怕,为了道义能够勇敢的去承担。虽然长久的过着俭约的生活,也不会忘记平生说过的话。这样可以说是成人了。”也许虽然平时生活比较贫困,不要忘记了初心,不要忘记了当初要推行大道于天下这样的初心。孔子这样也是勉励自己的弟子的,即使遇见很大的挫折,也要坚持自己的誓言的。从这里看,孔子举例的这个几个都是贤人,但也是有所不同的,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
【原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注释】公叔文子为卫献公之子。文子去世了,听别人这么评价文子,孔子有点怀疑就问了卫国这个公明贾,打听文子的德业如何。孔子问道:“真的是这样的吗?听说别人这么形容文子,说他不说话、不笑、也不取别人的财物,真的是这样的吗?”公明贾回答道:“可能跟你说话的人没有说清楚的,不是这样的。文子在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这样别人就不会讨厌听他说话的;文子在该笑的时候才笑,真正值得快乐的时候才笑的,别人就不会厌恶他笑的;文子在真正符合道义的时候才取的,别人不会厌恶他取的。”不要在不合时宜的时候说不该说的话,别人就会比较厌恶了的。不要不合时宜的在那里笑,也许让别人觉得是奸笑的,或者取笑于别人的。君子不取不义之财的,不是该文子取的,不要拿的。孔子还在那里怀疑说道:“真的是这样的吗?真的是这样的吗?”如果能做到这三点还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前面两点。不要小看这个说话的,不仅是当着别人的面,而且在背后。如果能够做到口吐莲花,这个是很难的。如果仔细的反省一下自己,一天之中少说抱怨的话语,这是极其困难的事情的。
【原文】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注释】臧武仲前面也提过有智慧,他矮小多智,封地在鲁国名称为防这个地方。臧武仲曾经被人围困于防,而孔子的父亲率领三百兵士救了他。臧武仲不被鲁国的权臣所容,跑到了齐国。齐庄公看中了他,就给他田地,可是他没有接受。他预测到齐庄公不能长久,就设法拒绝了。后来齐庄公被杀了,他没有受到牵连。由此也可以看出他还是比较聪明的。孔子说道:“臧武仲离开了鲁国,可是还是要求把防这个封地留给他后人。虽然有人说他这也不是要挟君主,可是我还是不信的。”孔子虽然觉得臧武仲聪明,但是他这么做还是不对的,怎么能主动要求君主把封地留给后人呢?这个是以下犯上的,不符合礼法的。
【原文】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注释】孔子在这里点评晋文公和齐桓公。孔子说道:“晋文公诡诈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诡诈。”为什么孔子会这么说呢?这两个人都是诸侯的盟主,都是打着周室的旗号来进行争霸。虽然都是崇尚武力而假仁假义,都属于心术不正的,但是两者毕竟还有有些不同的。从一些事例也可以看出来的。齐桓公伐楚以公义的,责怪楚国没有按时给周室仅供苞茅。责问周昭王南征为什么没有回来,周昭王曾经亲帅大军来大举进攻楚国,兵败而淹死在汉水。这个晋文公可就比较诡诈了,作为臣下,却以臣召见君来让诸侯们朝见,这是以下犯上的。唇亡齿寒这个成语也和晋文公有关,从一个国家借到去灭了另外一个国家,回来的时候顺便也把这个国家给收拾了。也许晋文公在外流浪的过程中见过太多复杂的事情了,变得诡诈了一些。
【原文】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注释】子路说道:“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公子纠的家臣自杀殉主了,而同为家臣的管仲却没有自杀殉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相国。这样管仲不能算作仁吧?”子路有这样的疑问,这也很正常,相信大家也会有这样的疑问的。怎么对自己的主公这么不忠心,背叛了主公呢?孔子回答道:“齐桓公九合诸侯,这个九是指多,是个虚数而已。不动兵车,这是管仲之力的。这样都是由于他的仁德呀,这是仁德呀。”为什么孔子这么说呢?还有更细的一些记载。子路曾问孔子道:“管仲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回答道:“管仲是大人。”这个大人可不是随便说的,并不是说官大就是大人的,要有大心才能称之为大人的。子路说道:“管仲原来劝说齐襄公,齐襄公不悦,不能推行管仲的想法,这也说明管仲并不善辩的。管仲想立公子纠为君主而没有成功,这说明他无能的。管仲原来家里面很穷,但是不会看到他有忧虑之色。被抓了关在囚车里丝毫没有惭愧之色,这是不知道羞愧的。侍奉自己曾经要射死的君主,这是不贞的。家臣召忽死了,可是管仲却不死,这是不仁的。孔子你为什么说管仲是大人呢?”孔子回答道:“齐襄公不悦,这是因为他不是一个明君,不能采纳管仲的主张的,不能怪管仲,并不是他没有辩才。公子纠不能立为国君,这是需要等待天时的,非人力所能及。家里面穷而没有忧虑,这是知命的,安贫乐道的。在囚车之中没有羞愧之色,这并不是不知羞耻的,而是自裁的。为所射的君主做事,这并不是不贞,而是知道权变的。召忽死了,而管仲没有死,这并不是不仁的。召忽只是人臣之材,如果不死只能成为三军的俘虏的,死了反而能够名闻天下,为什么不死呢?屈辱的做俘虏死去,还不如这样轰轰烈烈的死去的。管仲不同,他的才德能够辅佐君主,可以为诸侯相国。如果死了只不过沟里的尘土而已,如果不死却能够把才德用于天下。为什么要死呢?仲由,这你就不能够全部明白了。”如果管仲能够使得乱成一锅粥的天下治理得减少战事,这也是天底下百姓的福分了。
【原文】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从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注释】这里子贡又来问管仲了。子贡问道:“管仲不仁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不仅不能够殉主,还当了相国。”孔子回答道:“管仲当了齐桓公的相国,称霸于诸侯,尊周室而匡正天下,百姓都受到了管仲的恩赐了。如果没有管仲,那就会君不君,臣不臣,皆为夷狄了。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怎么能够守着匹夫匹妇这样的小信,而把经天纬地之才埋没于小沟之中而不自知呢?”天子衰落,诸侯兴起,所以称之为霸。这个霸也不能称之为霸主的,而是把持王者的政教。天子力量太小,需要这些诸侯王来辅佐尊天子而推行王道。这才是真正的霸,而不是随便为所欲为的。鲍叔牙举荐管仲为相,可是桓公问道:“管仲曾经射中了我的衣带钩,险些让我丧命了,我怎么还能让他当我的相国呢?鲍叔牙说道:“作为人臣的时候,为君主着想这个为忠。他曾经在公子纠涉险的时候射你的衣带钩,说明他忠的。”齐桓公就以管仲为相了。匹夫匹妇无大德而守于小信,这是可以相称的。如果匹夫匹妇死于沟渎这样的小处,这也算是相宜的。可是对于管仲这样的大才,死于沟渎小处,非宜死地方。作为君子来说,心存济时济世的大心,岂能执守小信死于沟渎。而世人都很难看的明白的。这是个比方来的,喻管仲存于大业,不像召忽执守小信而死。据说召忽投河而死,所以这里就说沟渎。也有人说是上吊死的。死是人生的大事来的,而召忽对于公子纠来说并不是君臣关系。公子纠还没有当君主呢,这里却为之死,这也是过厚了。
【原文】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注释】公叔文子为卫献公的孙子。公叔文子有个家臣名字叫僎。这是一位贤才来的。公叔文子举荐他去朝里做了大夫,跟自己一样都是大夫了哦。孔子听了称赞他道:“他可真是对得起自己这个名字了,也可以对得起自己这个文的美谥了。”有多少人有这样心胸呢?
【原文】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注释】孔子说卫灵公无道。季康子问道:“你既然说他昏庸无道,那为什么他并没有亡国呢?也没有失去其君位呢?”孔子回答道:“他用仲叔圉这样的人来接待宾客;用祝鮀来管理宗庙的事情;用王孙贾这样的人来统帅军队,使用了这样的能人,怎么会亡国失去君位呢?”由此可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用人多么的关键。举用忠诚而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样国家就不会乱了。用人也许不可以使得某位大臣权力太过于集中,能够互相制约和平衡。纵观历史有许多权力都过于集中在外戚、王公贵族或者宦官手里,这样也可能会威胁到君主的。鲁国当时权力就在三桓的手里了,这样鲁君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原文】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注释】孔子极其重视言行。孔子说道:“如果其大言不惭的话,也许做起来也就困难了。”说大话的人随便说说,没有必定做成之志,也没有审时度势的看看能否做得成,这样如果要兑现其言就困难了。比如要求道,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就很难坚持不懈的付诸行动的。
【原文】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注释】齐国的大夫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这时候岁数比较大了,虽然没有在朝为官,但是还是很郑重的沐浴去朝见鲁哀公。他说道:“陈成子,也就是陈恒大夫杀了他的君主,请出兵讨伐他。”鲁哀公说道:“你去告诉一下那三个人,也就是三桓。”鲁哀公也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君主,境遇也比齐简公差不了多少。孔子退朝后说道:“因为我以前曾经当过大夫,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我理应尽我的本分,不敢不来如实相告的。君主却告诉我要去告诉那三个人。”孔子在这唠叨还是很失望的,因为作为君主,应该直接下达命令给臣下就可以了,还得看这三个人的脸色。不过孔子还是去告诉了他们,他们不同意发兵讨伐。这三个人本身也都是陈成子这样的,他们怎么可能还会这么去做呢?孔子又自言自语说道:“我只是以前曾经当过大夫,这样的大事,不敢不告的。既然君主命令我来,我也不得不来的。君命不可违背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齐鲁的诸侯王也不能怪别人的。还是这些诸侯君主带了坏头了,没有尊重周天子,下面也会同样的效法的。唐代安史之乱的时候,安禄山称帝,他的儿子把他杀了自己当皇帝。史思明是安禄山部下,结果把安禄山的儿子给杀了自己当皇帝。史思明儿子也效法这种做法,把自己父亲给杀掉了。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上面不正就会误导的。
【原文】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注释】子路问孔子如何事君。孔子回答道:“不要欺君的,而也不要一味奉承君主,还是要敢于犯颜直谏的。”作为君主正常来说大权在握,什么都是他说了算了,没有任何约束了的。即使再开明的君主,也会自信心爆棚的,习惯了一个人说了算的。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即使像唐太宗这样的明君,也需要臣下的劝谏的,魏征就是有名的谏臣。这个也是看君主的器量的,唐太宗能够虚心的接纳别人的意见。作为君主已经到了人的极点,束缚力最小了,都是靠自觉多一些了。普通人到了中年,摆脱了父母的监督束缚,子女也长大了,自己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个时候自我修行就非常重要了。这种人生的轨迹,也如同星球绕着行星运转到了最远的地方,约束力最小了,还是要回来的,要不就飞入茫茫的宇宙了。
【原文】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注释】此部经典前面有探讨到通达这个词的。这个达是达于道。孔子说道:“君子要向上达于道,达于仁义的。小人向下达于功利的。”君子和小人刚好相反的。君子追求的是君子儒,小人追求的是小人儒。
【原文】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注释】孔子说道:“古代的学者修学是为了正己,提升自己的修养。当今的学者为的是能够胜于别人,能够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美言。”孔子这里明古今学者差异,我们是否也反思一下自己呢?孔子说的射艺也是为了正己,非胜于别人。乐艺谈古琴为了修正自己的心性,非对外求知音的,这个知音可遇不可求的。古代书法家柳公权曾经说过,心正则笔正。正所谓字如其人,如果心毛毛躁躁的,如何能够写得好的书法呢?心不正行如何能够正呢?古人修学为了完善自己,所以学先王之道,不仅仅是学,还要躬行的,使得自己为完人,为成人,为真人的。而今的世学,并不是补自己的缺陷,而是图能否胜于别人,得到别人的称赞。古人修身齐家优先,而今人刚好反过来了。
【原文】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注释】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孔子在卫国的时候跟他交往颇深。孔子回到鲁国,伯玉又派使者过来看望孔子。孔子热情接待使者,因为敬伯玉而也同样爱屋及乌的敬使者。孔子问道:“伯玉近况怎么样呢?”使者回答道:“我们家的主人每天都想着反省自己的过失,减少自己的过失,可是还没有能够完全做到的。”待到使者出去了以后,孔子称赞这个使者道:“这真是好的使者呀,不错的。”使者在贤者身边呆久了,言传身教也会受影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使者都出言不凡的,孔子这样说也是教自己的弟子向别人学习的。伯玉这样的贤者尚且经常省身克己,还觉得自己的德行不够,可见其谦卑和精进。使者的言语越是谦卑,其主人的贤德就越发彰显,而孔子深知其主仆君子之心,又能够善于外交辞令。庄周曾经称赞伯玉到了五十岁就能知道之前四十九年那些事情做得好,哪些有过失。伯玉精进修德,老而不倦怠。孔子勉励自己弟子也要如此的。
【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注释】在前面的章节有说过这句了,这里加上了曾子说的话。孔子说道:“如果不在那个位置上面,就不谋划干涉那个位置的政事。”郑国的子产三次为相,在相位就做相位的事,被罢免了就完整的交接给下一任,放手给下一任。不要干涉别人,让他人施展才华。又有多少人能够子产这样的胸怀呢?曾子说道:“君子思虑的事情,不会超乎职位的范围。”比如作为臣下,你不能考虑君主的事情,当然也可以换位思考,体谅别人,但是不可产生妄想。也许想的多了就会有取而代之的念头,或者干涉多了引来祸患。鲁国的三桓作为臣下,考虑多了,这就过分了。
【原文】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以说得多而做的少为耻辱的。”前面也说过大言不惭,也许很难兑现的。以前听别人说沉默是金,这个词感觉还是有些半信半疑。这个不是少言寡语,不是内向吗?当说的时候再说,而且恰如其分,别人就不会厌倦听。如果说的不恰当,也许还会引来灾祸的。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会不自觉地自言自语,无法停下来。这个自言自语如果能够停下来,时间一长也许就会进入静定了呢。内心静定,对外沉默是金,少说话就少犯口业。从这个角度来讲,也许还真的是沉默是金了。
【原文】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之道有以下三点,可是我还不能做到的。这三点分别是:仁者不忧愁,智者不迷惑,勇者不恐惧。”子贡说道:“老师这是过谦了,您说的是你自己的。”子贡对自己的老师还是非常的敬重的。孔子在陈蔡之间遭遇了许多困境,可是孔子还是抚琴唱歌,不忧愁的。智者为得道的人了,不会受到什么迷惑了的。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得道的人能够减少自己的物欲,这样就没有什么好畏惧的了。
【原文】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注释】子贡对喜欢议论别人,评头论足的。孔子说道:“端木赐呀,你很贤德了吗?这么议论别人,我是不会有那么多空闲去做这些事情的。”每个人都是阴阳合体的,有善也有恶。对于善的人,善多一些而恶少一些;对于恶的人,恶多一些而善少一些罢了。男人阳性多一些而阴性少一些,女人阴性多一些而阳性少一些罢了。对于恶的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能够归于善。对于善的人,没有畏惧的心理,不断地去做恶事,也会逐渐变成恶人的。善恶无绝对,所以没有必要去妄加议论的。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老子临别赠言,让他不要在人背后讥人之非。许多聪明人就是由于这样引来杀身之祸的。孔子防微杜渐,劝诫自己的弟子子贡的。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注释】孔子说道:“不要忧患别人不知道自己的,,要忧患的是自己没有仁德和才干的。”这句也呼应了前面的人不知而不愠。孔子勉励自己的弟子,专心求于道,不要忧患别人不知道自己的仁德。修德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会有相应的福报的。
【原文】子曰:“不逆诈,不臆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注释】孔子说道:“不预先揣摩别人欺诈自己,不臆想别人不诚信,可是也能够提前觉察到欺诈和不诚信,这样的人应该算贤了吧?”如果看到别人失信于前,然后就认为别人必定也是无信于后,这样就把别人改过的道路给堵塞了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这样能够容人才算是贤德的。对于别人的一些小过,也不要抓住不放的。对于自己的过失,就很宽容。当然人的秉性还是比较难改,也还是要提前觉察的,否则像东郭先生那样就会被狼咬了。人也是比较复杂的,很难以简单的善恶来评判。万物都有看着像真的,可是却是伪的。像是伪的,却是真的。看似正的,却是邪的。看似邪的,却是正的。
【原文】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注释】微生亩对孔子说道:“孔丘你怎么整天的东奔西走,忙碌得不得安宁呢?你是不是在游说显示你的辩才呢?”这样直接叫孔子名字的,应该是位长者的。孔子回答道:“我不敢随便妄为的,只是担忧世人冥顽不化的。”孔子周游列国,这么奔走是为了推行大道于天下。晚年看到自己要推行的先王之道无法施行,就寄希望于后世,寄希望于传授给自己的弟子去延续推行下去的。
【原文】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注释】孔子说道:“千里马不是称它力量大的,而是它的性情好的,能够很好的配合人的驾驭的。”这里以千里马来喻人的。千里马再好,如果没有人的驾驭,也只能在方圆百里之间转悠的,不会自己到达千里之外的。没有个方向,就无从致远。弟子们如果没有能够看到自己要达到的道,要求的道,也只能在那里转悠,饱食终日罢了。
【原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注释】有人问道:“以德抱怨这么做怎么样呢?”孔子回答道:“照你这么说,以德来报怨了,以什么来报德呢?应该以直来报怨,以德来报德。”这句话虽然很简短,但是还是比较难理解的。孔子达于道,而能够通达于人事了。孔子周游列国见过太多的是非了。在礼崩乐坏的现实世界里,道义并不是高高挂起不符合现实的,还是可以用在现实中的。李宗吾所阐释的厚黑学也许适应于揭露那些隐匿的恶行的。明代红巾军的领袖徐寿辉知晓部将陈友谅有不臣之心,先后剪除了左膀右臂。徐寿辉人比较仁善,就把自己的兵权交给了陈友谅,期望能够和平相处。陈友谅不满足,就把统帅的位置也让出来了。可是陈友谅还是不满足,就把徐寿辉杀掉了,当天就称帝了。这样的人不守任何道义的规矩了,可是却打着道义的大旗的。对于这样的人,如何能够以德报怨呢?是狼总要咬人的。孔子对此句也有所异议的。孔子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以直抱怨的,还是要符合事实的,实事求是的。并不是一味的以德报怨的。如果对于陈友谅这样的人来说,都姑且饶过,以德抱怨,这个正是纵容恶行的。纵容恶这也实在称不上什么善的。这个也不是什么德的。对于犯了错误的人,如果确实能够忏悔,放下屠刀,这个也归于善德了。原谅了确实忏悔的人,这也可以说是以直报怨了。
【原文】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注释】孔子自我感叹道:“天底下都没有真正知我的人呀。”此部经典开篇就说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知我孔子,我也不会有怨气的。子贡看到自己的老师自叹就好奇的问道:“怎么说没有人知您呢?”言下之意,我是你的弟子,我知道老师的。孔子回答道:“虽然我不被诸侯重用,不能推行先王之道,世人都说我应该怨天责人的,有理由去抱怨一下的。可是我的确也没有半分这样的心思的,不怨天,也不怪罪别人的。为什么我不怨天尤人呢?我往下学人事,知晓人事有否有泰,不可能都是顺心的,所以我不尤人。我往上达于天命,达于天道,知晓天命有穷有通,所以我不怨天。大概知我的只有天吧?”也许像老庄、颜回等这样的圣人才能真正的知孔子的。不管是人事还是天命,都犹如周易八卦一样循环往复,穷通变化无穷,人生有否有泰而变化起伏。太平盛世也许对应着乾卦,而民不聊生对应着坤卦了。大治对应于乾卦,而大乱对应着坤卦,而中间的状态,不是大治也不是大乱的就是对应着其它的卦象。天下分分合合,如同八卦的变化一般。分对应于坤卦,合对应于乾卦。孔子知天命不可违背,如今周朝气数已尽了,非人力所能改变,也不能怨天尤人的。自己所推行的先王之道,在这个黑暗的世道之中,如同在闹市中的人语,如同在飞瀑下的鱼鸣,别人如何能够听得到呢?如何能够知呢?
【原文】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注释】公伯寮向季孙进谗言,让季孙憎恨子路。这个公伯寮也是孔子的弟子,曾做季孙的家臣,还真是无聊,同是孔门弟子,怎么能够这样呢?当然历史上还有更过分的,李斯把自己的同窗韩非子害死,庞涓陷害孙膑。鲁国的大夫子服景伯就跑过来告诉孔子说道:“季孙已经被公伯寮所进的谗言所迷惑了,我作为大夫,如果其它人也许我没有办法,可是对于这个小字我还是有能力去帮子路辨明是非,让公伯寮陈尸于市的。”这里跟前面的一句呼应了的,说明孔子知天命的。如果区区一个公伯寮就能够离间子路于季氏,那说明季氏也是很不明的,也是比较昏庸的。如果能离间,子路推行君子之道,也很难推行的。如果公伯寮不能离间子路于季氏,季氏必不昏庸,道终将行。所以孔子说道:“大道能推行,这是天命的。大道将废止,这也是天命的。公伯寮一人改变不了天命的。”
【原文】子曰:“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注释】孔子说道:“贤德的人在乱世之中退隐,避开乱世。在乱世之中,不适宜推行大道的,需要等待天时。其次避开无道的邦国的。孔子周游列国就是要找到一个得道的天子的,可是他无法遇见个像周文王那样的君主的。正所谓明君千年一遇,贤臣百年一遇。两者要遇见,也实属不易的。其次如果看到君主礼貌衰减,不能器重你,开始好像讨厌你了,这时候也许该退去了,不要自讨没趣了。再其次就要避开言而不用的君主了,如果自己的言论主张,苦口婆心的说,对方都不能采纳,那说了也白说,还不如离去了。这个是要靠缘分的,如果君臣不能同心,再好的主张都无法推行的,反而受奸臣所害的。不仅仅是我这么说的,现在为止,我已经见到七个这样的贤才退隐了。”老子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隐退去了,这也是知晓天命的,留下真言给后世的。当然孔子在这里说的七个人并没有包含老子的。出来做事是阳,而退隐是阴的。
【原文】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注释】子路睡在了鲁城的门外,也许出去办事回来晚了就睡在石门那里了。早晨主管城门那个人看到他就问:“你是从哪里来的呢?怎么会睡在这里呢?”子路就回答道:“我从孔门来的。”主管城门那个人就问道:“是不是就是那个明知道不能做,却还是要坚持去做的人呢?”这里从一个底层普通人那里可以听到对孔子的评论的。孔子对百姓的影响还是深远的。
【原文】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则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注释】孔子在卫国的时候有一天在家击磬。有个背着草筐的人经过他家门口说道:“可真是有心呀这个人,还在击磬?”磬是石头做的乐器,孔子还在不断地敲打,这个石头冥顽不化,还是去敲打,真是有心呀。这个石头做的磬,必定是空心,无心的,怎么样敲都没什么用的了。这个背筐的人又说道:“可真是浅陋又固执呀。如果别人不知你,你只要修行好自己的德行就可以了,何必这么自寻烦恼呢?”这里也呼应了前面说孔子明知道不可为,却还是要去做的。这个人又说道:“如果河水很深的,你就穿着衣服涉水过河就是了。如果河水较浅,你可以提起衣裳走过河的。”这个人看似底层老百姓,可是还是很厉害的,出言不凡。后面这句话出自诗经的。如今世道昏聩,如同河水很深,你不管怎么样衣服都会湿透的。你提起衣服走过去也没有用的,很难保全你自己的。这个人似乎也在劝孔子归隐的,也许他就是一位隐士高人的。
【原文】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注释】子张问道:“《书》中有说:殷高宗住在凶路庐之中守丧,三年缄默不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殷高宗为殷商的中兴君主的。孔子就回答道:“何必是高宗呢?古人都是如此的。对于古人来说,君主尚且如此,更何况普通人的。大家都要守三年之丧。君主死去了,百官要自己管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如果有什么事情就听命于天官卿。这个官员辅佐君王治国,让新君安心守三年之丧。守丧期满之后新君亲自听政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古人之孝,臣下对君主邦国的忠诚。如果是放在孔子的时候,许多诸侯国君主不用说三年,就是跑出去几天也许就会出现叛变了。
【原文】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注释】孔子说道:“在上位的人好礼,遵守礼法,那么百姓就容易治理了。”如果连上位的人,特别是君主都遵守礼法,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样的话百姓就会心服口服了。前面一句君主都能够守三年之丧,百姓也会如此做的。
【原文】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注释】子路问怎么样才能称为君子呢?孔子回答道:“以敬来修正自己。如果对什么都恭敬,对君主恭敬、对父母恭敬、对别人恭敬,这也是符合礼法了。对礼法敬畏就不敢逾越半步了。对上天敬畏,就知晓离地三尺有神灵,不敢随便做坏事了。”子路又问道:“只是这样就够了吗?”子路觉得未免这样太简单了。孔子又回答道:“修正自己以使得父母亲人、周围的人得到安乐的。”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孔子说先以敬修身。修身完了,就要使得家齐,周围的人都能够安乐的。子路又问道:“这样就足够了吗?”子路以为老师还有没有说完的话,就刨根问底的问。孔子这下全部都抖落出来了,回答道:“修正自己以安百姓。修正自己以安天下的百姓,这样的事情尧舜这样的圣人都觉得做到不容易的了。”这样算是君子了的。修行本来就是修正自己,通过修正自己而得道,这样可以教导感化周围的人也得道的,也就能够安人了。
【原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注释】原壤是鲁国人,孔子的旧友。这个人是不拘小节的人,他母亲去死的时候,居然还大声唱歌的。他很随便,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这会他就屁股坐在地上,两腿叉开伸到前面,如同簸箕那样坐着等孔子。古人坐不是这么坐的,是跪着坐的。孔子来了以后看到就说道:“你呀小的时候不知道孝悌;长大了也没有什么成就,不学无术的;到现在老了,可真是个老不死的了,可真是个害人虫的。”孔子就用手杖敲他的小腿,这也是叫他赶紧起来不要闹了。这个人就像个老顽童一样的,孔子这么说也是很熟悉的,才这么开玩笑的。
【原文】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注释】孔子的旧里有个少年负责为宾主传话。有人就问孔子道:“这是不是一个求上进的后生呢?”孔子回答道:“我看他坐在了成年人的席位上了,走路的时候跟年长的人并肩而行的,不知道走在别人的后面的。这样的后生不是求上进的,而是贪图速成的。”礼法里面规定未成年人不可坐成人的位子的,未成年人走路要走在年长的人后面的。孔子委婉的批评这个小子的。这些礼法看似死板,可是不可小看的。小的时候不懂这些规矩,可能长大了当了大臣,也许会想着坐到不该坐德位置上了。个个都想着坐金銮殿的位子,那就乱套了的。
【原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馈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注释】阳货想见孔子,可是孔子却不愿意见他。阳货无非是想让孔子助纣为虐罢了。阳货给孔子送了一头熟了的小猪。孔子不得已收下了,可是按照周礼,如果大夫馈赠礼物给下属,还是要去拜谢的。孔子也想了个好的主意,就是趁着他不在家的时候,到府上拜谢,也相当于拜谢过了。可是不巧,在路上却遇见了阳货了。阳货就对孔子说道:“来来,我跟你说件事。”阳货在对孔子套近乎,还是想利用孔子的。阳货说道:“你怀里有宝物,有治国安邦的韬略,可是任由这个国家如此混乱,你都不出来帮忙一下,这能够称之为仁吗?”孔子也没有什么分辨,装糊涂那样,回答道:“不可以的。”阳货看到孔子似乎愿意听进去,又继续说道:“看你似乎还是想为国家做事的,可是一直都在错过合适的时机,这能够称之为明智吗?”孔子还是不愿意辩解,回答道:“不可以的。”阳货见到劝说似乎凑效,又接着说道:“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呀。”孔子听了以后回答道:“对的,我将要出来做官了。”阳货是季氏的家臣,名字叫阳虎。阳货曾经把年幼的季桓子作为傀儡而专国政。孔子这个将字用的好,这个只是将要,未必会出来做官的。阳货用话来讥讽孔子的,想让他快点出来做官,帮他做事。孔子未尝不想出来做官的,只是不想当阳货的官的。孔子想的是为鲁国君主效力的,想的是为周天子效力的。对于阳货这样的人,多说无益,所以孔子也不多辩解。装糊涂,似乎不能理会阳货的意图的。
【原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注释】这句话虽然短,可却是载道之言,不可小视。孔孟之道,可以说精华在于性命之学。对于佛家的禅宗而言,明心见性可以称之为得道了。大家看这个性命是不是重要呢?对于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来说,他在三十七岁的时候,被发配到贵州龙场这个地方悟道的,也就是明心见性了。他从小的志向就是做圣贤,曾经跟自己的朋友一起格竹子。因为他相信了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阳明费了那么大劲才领悟了性命之学,也就是明心见性了。由此可知这句话要弄明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的。孔子说道:“世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也许并没有什么的不同,可是习气却千差万别,相差很远。”对于佛家来说,自性具足一切。自性如同一面镜子一样,照天照地什么都装得下。
【原文】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注释】这句话跟上面还是比较连贯的。上达于道,上达于知的人,明了自性了,习气很难移改。下愚为自暴自弃的人,并不是真的愚笨。如果笨一些没关系,只要能够听得进圣人说的话,按照圣人说的去做,这就没关系的。自暴的人是对于道用拒绝不信的,怎么说都不信的。自弃的人对于道弃绝不求,不去行善。这样两种人即使是圣人跟他住在一起,都很难感化,所以孔子称之为下愚。愚字,上面为禺,下面为心。这个心本来光明,自性本来光明,可是放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这就是愚了。孔子说道:“只有上达于知,上达于道的人不会随着习气有所移改;只有自暴自弃的下愚的人也不会怎么改变了,正所谓烂泥扶不上墙了。”佛渡有缘人,对于自暴自弃的人也就算了。孔子这么说就给了自己弟子许多信心了,我们也应该有信心了呀。我们都不是那种自暴自弃的人,还是可以通过求学做学问,改变自己的习气的,总有一天会得道的。
【原文】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孔子到了武城,听到了弦歌之声,这可是代表着礼乐之道的。孔子微微一笑说道:“杀鸡何必用牛刀呢?”孔子也许是说,教化普通老百姓,何必用这么高雅的礼乐呢?也许给他们听也听不懂的。负责管理武城的子游说道:“我从前听到老师说过:君子学道就会懂得爱人,小人学道也容易驱使他返回正道的。”虽然是小人,可是如果不是自暴自弃的,习气都可以改变的,都可以学道的,可以使得他们自觉地向善。孔子说道:“弟子们呀,子游说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不过是玩笑话罢了。”雅正的弦歌让武城的百姓听,不管是君子和小人都可以闻道,如同法雨落到每个人心田,有缘分就会发芽的。
【原文】公山弗扰以费叛,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注释】公山弗扰是季氏的家臣,季平子死后他据守费邑反叛季桓子。大概他也想有所作为,就召孔子过去的,孔子想过去看看,子路听了就不开心了。有许多人会怀疑这段话的真实性,其实也不必怀疑的。孔子去见他并不是帮着他叛乱的。公山弗扰是不听从季氏的,并不是反叛鲁国。孔子也许想去争取一下这个人的。子路说道:“没有地方去,没有得到重用也就算了,何必要投靠公山氏去呢?”子路心直口快,有什么都直接说的。孔子听了说道:“他叫我过去岂会平白无故的呢?如果能够用我,也许就能够恢复东周之道了。”也许孔子会劝诫他辅佐鲁君恢复东周之道的。
【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使人。”
【注释】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道:“如果能够推行以下五种品德于天下,就可以称之为仁了。”子张问道:“请老师能否解释一下哪五种品德呢?”孔子回答道:“恭敬、宽厚、诚信、勤敏和恩惠这五种。恭敬就不会轻慢别人,也不会受到别人的侮辱。恭敬从来都是相互的。宽厚就能够得到众人的拥护,如果过于严苛,就会失去别人的拥护。往往许多人对自己宽容,对别人要求很严苛,这样更不能服众了。诚信就能够增进相互之间的信任。勤敏就会立功,正所谓天道酬勤。如果世人都勤敏于求道做学问,就不会有那么多功夫去作乱了。施恩惠于人,要让别人去做点什么这个是很容易的事情。当然这个也是做正事,而不是为非作歹的恶事的。”作为君主如果施行恩惠于百姓,百姓就会感恩的。如果邦国遇见困难,百姓也会支持的。
【原文】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叛,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瓠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注释】佛肸是晋国大夫赵简子的家臣。当时佛肸据守中牟这个地方,对抗赵简子。孔子当时正在周游列国,佛肸召孔子去他那里。这跟前面那个情况很类似。佛肸这是不服从赵简子,也许并不是不服从晋王的。孔子想过去的。这是子路又有意见了,子路说道:“以前我可是听见先生说这样的话:一个本身行不善的人,君子是不屑于与之为伍的。佛肸据守中牟叛乱,先生你却要过去,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回答道:“你说的对的,的确有说过这样的话的。但是不是有很坚硬的东西,怎么磨也磨不薄;不是也有白色的东西,怎么染也是染不黑的吗?”孔子这言下之意是说,我如此的德行,无论如何别人是改变不了我的道义的。并不是一般人那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孔子已经到了比较高的道德境界了,不容易改变的。也许孔子去只是想劝说佛肸,不要叛变晋君的。至于赵简子本身就是犯上作乱的人的,跟三桓也没有什么分别的。孔子接着说道:“我岂是葫芦呢?只是吊着却没有什么用处的呢?起码还是可以吃的吧。”孔子这里用葫芦来比方的,葫芦不坚硬,如果磨还是可以磨坏的。葫芦如果放到染缸里面,还是可以染色的。孔子说自己不是这样的。
【原文】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孔子怕子路刚勇,所以针对性的提醒纠正子路之偏。孔子问子路道:“仲由呀,你听说过仁、知、信、直、勇和刚这六言的六种偏蔽吗?”孔子这是怕自己的弟子们被这些给束缚住了,凡事过犹不及的,过于拘泥也是不好的。子路回答道:“没有听说过的。”孔子说道:“好好坐下来,我跟你仔细的讲讲的。如果好仁而不好好做学问,也许会被愚所蒙蔽的,只知道仁这个字的表面,而不能通过学习得道,不能破除愚昧的蒙蔽,不能发明仁心的;如果好知而不知道学习的话,就会被放荡不羁所蒙蔽的,有许多人知了,不能做到知行合一;如果好诚信而不好学习,就会被心贼所蒙蔽的,抱着小信而不放,比如前面所说的讨论管仲是否该去自杀殉主的;如果好正直而不好做学问,就会被尖刻伤人所蒙蔽的,说什么话都比较直,不知道绕弯,如果对于君主直接这么劝谏,不知道策略,不顾其颜色,也许不能达到好的劝谏的效果的;如果好勇猛而不好做学问,就会被乱所蒙蔽的,一有什么就容易作乱,意气用事;如果好刚强而不好做学问,就会被轻狂所蒙蔽的,子路你就是太过于勇猛刚强的,要特别注意的。”
【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孔子说道:“弟子们呀,你们为什么不去学学诗呢?诗可以托物言志,可以观察风俗人情,可以用诗作为交往的辞令,可以用诗来发发牢骚和怨气,但不是真的过度的怨恨,而是适度发泄一下而已。如果能够通过诗来达到以上的这几点,通达了以后,近的可以侍奉父母,远的可以侍奉君主。学诗也可以知道许多鸟兽草木的记述。”诗句往往是诗人看到了鸟兽草木之后,在特定的场景之中而发出的。诗左边为言,而右边为寺。在寺庙边的低声吟诵。
【原文】子谓伯鱼曰:“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注释】孔子对自己的儿子孔鲤说道:“你有没有好好学习《周南》《召南》这两部分的诗呢?人如果不好好学习这两部分的诗的话,就犹如面对着墙壁站着,无法有什么进步的。”孔子这是打个比方的,面对着墙壁站着,无法有什么进步,一走就会碰壁的。这两部分的诗能够反映周文王和周公治理的情况,也是最为纯正的部分了。孔子对自己的儿子不会差的,看来得好好的学一学的,也可以教教小孩子的。
【原文】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注释】孔子说道:“礼呀礼呀,难道仅仅是玉帛之类礼器吗?乐呀乐呀,难道仅仅是钟鼓这样的乐器吗?”孔子发出这样的反问,这是启迪自己的弟子们考虑礼乐的本质的。不仅仅是这些有形的东西的,这些东西仅仅是礼乐的载体和体现的,更加重要的东西是礼乐背后的东西的。礼代表着天地万物的秩序,代表着社稷人伦的秩序的。如果这个乱了,整个社稷也就乱了的。君不君,臣不臣,整个天下就乱了。周天子弱小,周朝衰落,诸侯争霸。诸侯内部有许多大臣也是犯上作乱的,这个情况都差不多。比如鲁国的三桓;晋国的赵韩魏等。天地如果没有秩序,该冷的不冷,该热的不热,粮食也不能丰收的,百姓也容易生病的。人如果没有秩序,起居无节,也容易生病的。邦国如果没有秩序,国家就会乱了,百姓也就遭殃了。乐代表着和谐的,礼也许太过于机械了,乐能够调和的。酸甜苦辣咸什么都需要,这样才能够烹调出美味的汤。朝堂之上,各种人才都需要,和而不同,这样才能够有利于政事的。也许永远都无法把小人斩尽杀绝的,不同朝代只是小人的比例不同而已。英明的君主贤臣多于小人而昏庸的君主小人多于贤臣的。礼乐背后实在是有许多深刻的道理呀。
【原文】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注释】孔子说道:“表面庄严端正而内心空虚,这样的人如果用小人来比喻,大概就如同那些穿洞或者越墙的小偷一样吧。”孔子这么说也是针对时弊的,有许多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表面端正,可是内心也许早就想着怎么样去做小偷了,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了。孔子一点都不会落后的,你看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又提出来不要做两面人。
【原文】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注释】这句话虽然短小,理解起来还是有点费劲的。什么是乡原呢?这个词如果理解清楚了,也许就会好很多了。一乡都称其为原人,这样的人就被称为乡原。什么是原人呢?原来的人,也就是真人,也是大人,也是有大心的人。古代的人修道,就是想成人真人。顾名思义,真人是真的,难道我们没有成为真人,就是假人吗?我们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的确是假人的。佛陀说颠倒众生,世人都是颠倒的。要恢复回原来的人,这才是真人的。恢复了自性,不跟着习气而流转,这样就能够成为真人,这样的人就是原来的人,也就是原人了。之前有一句话也是说,一乡的人都说好的人,未必都是好人的。孔子教弟子们要识别真正的君子的,也希望自己的弟子们做表里如一的君子的。不要像前面那句话说的那样,表面端正,可是内心随时都想做小偷。一乡都称颂的人,也许只是沽名钓誉的人。跟乡人同流合污,虽然看似忠信,行为看似廉洁,大家都喜欢他,这种人不可入于尧舜之道,实在是德之贼的。这种人做了不好的事情,还要偷德,还要有好的名声,实在是还不如那些不掩饰的人呀。
【原文】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注释】孔子说道:“走在道上听了一些传闻,又在沿途中传说,这样的人是背弃了道德的了。”孔子劝诫自己的弟子,不要随便听了别人说的,就信以为真了,还是要以自己的智慧来鉴别一下的。更要谨慎的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随便传播有害的信息的。如果所听的东西,不是正道的,所听的东西不是好的学问,就随便讲了,也许会混淆视听的。如果听了一些不好的东西,背后议论别人是非,这个也是容易惹来灾祸,这也是不道德的。这里也呼应前面那句的,不要听到乡人都说这个人如何如何好,就认为好了,还是要甄别一下的。
【原文】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注释】孔子说道:“可以和鄙陋的人一起侍奉君主吗?对于鄙陋的人来说,没有得到功名利禄的时候,绞尽脑汁的也想得到它。既然得到了,得到了君主的宠信,就又担心会失去它。正是因为怕失去它,所以不管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不管什么手段都用得上,也背弃了所有的道义的。”
【原文】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无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注释】孔子说道:“古代的人有三种毛病,现在的人也许已经没有了,或者说是已经改变了。古代狂放的人放肆不拘小节,而现在的人狂妄不顾大节了,比如说孔子前面说的有个发小,坐没坐相,叉着腿坐着跟簸箕一样,这个有点类似古人了,现在的人狂妄不顾君臣之大节了;古代骄矜的人比较清高孤傲,也是有棱有角的人,现在骄矜的人却充满愤恨;古代愚钝的人比较耿直,现在愚钝的人也都懂得欺诈别人了,实在是人心不古呀。”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之前的章节曾经出现过,这里是重复的了。孔子说道:“表面伪善而花言巧语的人,很少有真正的仁德的。”孔子教自己的弟子识别仁人的,同时也劝诫自己的弟子不要做那样的人。之所以这句又放在这里,实在是跟前面几句有连贯的意思的。前面说色厉内荏,表面端正的人,内心却随时跟个小偷似的。对于一乡的人都称之为原人的人,也许并不是真正的仁人的。只凭着道听途说,这是很难去识别一个人的。花言巧语的人,也许是戴着伪善的面孔的。前面那句说的古代的人和现代的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原文】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注释】孔子说道:“我厌恶紫色排挤了纯正的红色;厌恶郑国的俗乐扰乱了清正的雅乐;厌恶那些用花言巧语来倾覆邦国的人。”这里孔子也再一次说了很讨厌花言巧语的人。在古代庄重的场合用的是纯正的红色,现在人心不古,却喜欢紫色了。有个齐国的君主很喜欢穿紫色的衣裳,全国的人于是都喜欢紫色了。
【原文】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注释】前面两句孔子讲到不喜欢花言巧语,这里孔子说自己也不想多说话了。孔子说道:“我不想说什么话了。”子贡就觉得奇怪了,就问道:“老师您假如都不说话,那我们这些弟子怎么能够得到你的真传,以便传述给世人呢,还要传述给后世的子孙呢。”孔子回答道:“上天什么时候有开口说话了呢?四季推移运行变化不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孕育着万物。上天有这么多的功德,可是从始至终有说过什么了吗?”圣人行无言之教,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感化世人。说实在,正如道德经开篇所说的那样,真正的道用语言文字是很难说的清楚的,可是还是要说的,不说的话世人更难了解了。也许只有颜渊能够真正懂得自己的老师为什么说这句话吧。
【原文】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注释】孺悲以前曾经跟孔子学过东西,可以说是孔子的弟子了。可是这个弟子的品德应该是不行,所以孔子不愿意见他,可是并不是放弃教化他,而是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来教化。孺悲是奉了鲁哀公的旨意来找孔子的,孔子却以疾病为由不愿意见他。让别人去传话给孺悲,刚走出门去。孔子就拿起瑟来弹奏而歌唱,故意还让这个曾经的弟子听到。孔子这也是行不言之教,跟前面几句话还是很连贯的。不在于巧言,而在于通过善巧的方式进行教化。让这个弟子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为什么老师不愿意见自己。
【原文】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注释】宰我问孔子道:“三年的丧期,是不是太久了呢?一年已经足够了吧?君子如果三年不行礼,礼也会废弃了吧;三年不奏乐,技艺会荒废了,乐器估计也会坏了吧。一年的时间真的已经足够久了,在一年的时间里,旧的稻谷都吃完了,新的稻谷也有了收成了,钻燧取火也到了需要改换木头的时候了。”宰我有些不理解,为什么丧期这么久,会不会耽误正事呢?孔子回答道:“一年期到了,还是在三年的丧期之内,你锦衣玉食而不是披麻戴孝,对你来说能够安心吗?”宰我说道:“我能够安心的。”这个宰我可真是倔强的,不怕孔子批他的。孔子说道:“既然你说安心,那你就这么做吧。我可懒得管你了。人家说君子守丧期间,吃香甜可口的食物也不会觉得好吃,听到美妙的音乐也不会觉得欢乐,日常的起居都不得安乐,也许睡都睡不踏实。君子在守丧期间是不会那么做的,既然你认为安心,那你就尽管去做吧。”宰我走出去了以后。孔子说道:“宰我可真是不够仁厚的。小孩子在三岁之前,都无法脱离父母的怀抱的。这三年的丧期,是天下通用的丧期的。难道宰我之前没有享受到父母三年的关爱吗?”孔子这么说,可真是感人的。父母对子女的恩德,无比的深厚,无以为报。
【原文】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注释】孔子说道:“整天的吃得饱饱的,也没有用心做什么事情,没有用心的求道做学问,这样要进德就难了呀。不是还有博弈这个事情吗?你不求道做学问,起码下下棋,干点这个都比闲着强呀。”这里孔子为什么选取博弈来打比方呢?这里并不是孔子叫弟子下棋,而是说求道做学问要用心精进才可以的。求道如逆水乘舟,不进则退。如同跟坏的习气进行博弈的,如果不断的修行做学问,就会增进。每天多做一点学问,就如同多下一步棋子,否则就会输给对手了。
【原文】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注释】子路问道:“君子也崇尚勇敢吗?”子路知道自己比较勇猛,就问老师君子跟勇敢有什么关系。孔子回答道:“君子更应该以义为上,而不是单纯以勇敢为上的。君子有勇敢而无道义,就容易作乱了;小人有勇敢而无道义,这就容易行偷盗之事了。”
【原文】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逊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注释】子贡问自己的老师孔子道:“君子也会有讨厌的事情吗?”孔子说道:“有的。君子讨厌议论是非的人,说坏话的人;君子讨厌那些身居下位而毁谤上位的人;君子讨厌勇敢而不知道礼仪的人,说实话还是要讲究礼仪的;君子讨厌办事果敢而不知道通达于世事,不知道变通的人。”孔子说完接着问子贡道:“端木赐呀,你也有什么讨厌的事情吗?”孔子这么说,端木赐实在是应该高兴,在孔子眼里,还是把这个弟子当做君子来看待了的。子贡就回答道:“我讨厌那些只知道皮毛就以为有智慧的人;讨厌那些不懂得谦逊而以为那样是勇敢的人;讨厌那些揭短而自以为正直的人,以为什么都说就是正直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这个徼字在道德经第一章中也有说到的。常有,欲以观其徼。道是虚无的,通过有,就可以观察到万物的形迹。这个徼就是万物的形迹。这里子贡讨厌的人,就是那些只是看到了大道的形迹,只是看到外在的形状就以为得道了,有智慧的人。
【原文】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注释】孔子说道:“唯独女子和小人最难供养的。让他们走得近了呢,又不会恭敬,不知道礼节了;让他们走得远了呢,又会有怨恨。”孔子在几千年前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里孔子也许并没有贬低女子的意思,只是打个形象的比方罢了。对于女人来说,亲近了,也许他们就会觉得王侯将相,圣人也无非如此,都是这样的,就没有什么神秘感,也不会恭敬有礼貌了。对于小人来说,走的近了也许会影响到自己,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走得近了又称兄道弟,不讲究原则。如果突然的又走远了,小人就会怨恨了。
【原文】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注释】孔子说道:“一个人如果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还是被别人厌恶,不能被别人称道,这辈子也许就没什么指望了的。”孔子说这句话是劝诫自己的弟子们要努力精进的修学求道做学问的,说明时间的紧迫性的。对于孔子来说,四十为不惑之年,不再有什么迷惑的了,知道自己正在走的是正道了。大器晚成并不一定在四十不成,以后就不行了的。汉代会稽太守朱买臣就是在接近五十岁的时候才当上大官的,之前只是贫贱的打柴的,老婆还因为这样离婚了。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