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琼花会馆:琼花芬芳载红船,佛山粤韵永流传
详细内容

琼花会馆:琼花芬芳载红船,佛山粤韵永流传

时间:2023-01-05     人气:6726     来源:祖庙微新闻     作者:
概述:“李文茂将船系在琼华水涉下,围墙里传来了铿锵有力的锣鼓声,节奏与往日不同,应该是注入了‘外江班’的味道;会馆门口欢声笑语,每个人脸上都露出自信的笑容;......

琼花会馆


“李文茂将船系在琼华水涉下,围墙里传来了铿锵有力的锣鼓声,节奏与往日不同,应该是注入了‘外江班’的味道;会馆门口欢声笑语,每个人脸上都露出自信的笑容;避雨亭披红挂彩,陈列着佛山堡各大行业组织送来的贺匾与条幅。”


这段话出自《西江英雄传》一书,描写的是清末佛山粤剧上演的盛况。至今,粤剧行内仍有“未有八和,先有吉庆,未有吉庆,先有琼花”之说。在明代,佛山民间演戏活动繁盛,本地戏班相继出现,嘉靖年间(1522~1566年),建立了戏行会馆,称为琼花会馆。


粤剧老艺人、广东八和会馆最后一任会长黄君武曾说:“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会馆。” 早在明代,佛山民间演戏已十分繁盛,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戏班也常入粤演出。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的佛山石湾《太原霍氏族谱》也记载了当时戏剧演出的情况:“一年之景,元宵之灯酒,三月初三之扮饰,五月五之龙舟,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难于禁革……”明万历年前后,繁华的佛山镇各行各业会馆纷纷涌现,而作为粤剧文化的载体,琼花会馆也随之建立。


清初,佛山戏剧活动相当兴盛,因不断吸收广东音乐、民谣曲律,改用粤语演唱,融入南派武术,使用大锣、大鼓、大笛、喉管,形成了生动传神、语言通俗、声腔独特、武打新奇的风格,是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一大地方剧种。


粤剧戏班以红船作交通工具巡回演出,故粤剧艺人又称为“红船子弟”。清咸丰四年(1854年),凤凰仪粤剧戏班名艺人李文茂,与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合举义旗,将数千红船健儿编为三军,皆衣冠戏服,头扎红巾,称“红巾军”,在广州起义。


义军运用粤剧跟斗跳跃之技,攻城掠地。占领佛山镇时,曾以琼花会馆作为义军大本营。起义失败之后,清廷下令禁演粤剧,琼花会馆也被付之一炬。李文茂率粤剧艺人起义是世界戏剧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壮举。


虽然旧景难以重现,但从古人所记录的只言片语中,仍可窥见琼花会馆在粤剧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曾设“八堂”统管粤剧戏班


琼花会馆内供奉着粤剧祖师华光大帝,华光是火卸兵马大元帅,是掌管火之神。古代戏棚都是木头所制,因此容易引起火灾。在清朝时就曾发生过木制戏棚所引发的火灾,使数百人丧失性命。由此,忌火的粤剧伶人奉华光大帝为祖师,以祈福消灾,每当新台落成、戏班开锣时,必定会祭拜火神华光祖师,以祈趋吉避凶。为了纪念华光祖师,古代戏班艺人集中议事的会所——琼花会馆就因“华光庙”谓之“琼花庙”而得名。


戏行会馆是本地戏班艺伶排练、教习、切磋艺术之地,也是当时管理戏班的机构。早期粤剧戏班分定期班和散仙班两种。定期班以一年为期,戏班于每年 6月上旬组成。清代顺治十五年(1658年),佛山祖庙建成华封戏台后,每年六月十九“观昔神诞”,各戏班就集中在祖庙华封戏台作首场公演,以显示戏班阵容,然后乘船到省内各乡演出,至次年农历六月初一回佛山散班。散仙班则多由琼花会馆招接各地的主会或豪绅福户的特邀台期,临时组班赴演,演完即散。


粤剧非遗传承人沈小梨介绍,“当时的琼花会馆有点像现在的文体局,但不属政府部门,是行业自发形成的组织。而外地戏班到佛山演出,也要先到琼花会馆报到。”


作为粤剧的行会,琼花会馆有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1940年前,粤剧戏班统归琼花会馆管理,规定各戏班的招牌挂入会馆内,不得自由揽戏,班主聘请演员要签订合约,演员不得花门,其2%的工钱上缴会馆作会费。会馆内设慎和、兆和、庆和、福和、新和、永和、德和、普和等八堂,分别统管所属会众。这也是“八和会馆”的出处,而这八个不同的戏班,渐渐也形成不同的风格和流派。琼花会馆的出现,说明佛山已成为当时粤剧发展的中心。


翻查乾隆年间编纂的《佛山忠义乡志》所附的“乡域图”可以发现,在当时的佛山地图上唯一载入的行业会馆,仅有位于大基铺的琼花会馆,可见其影响之大。


为供红船出入,琼花会馆在大基尾水埗头边建立了最早的粤剧红船专用码头——琼花水埗。在当时,埗头是要用钱购买的,能有一个以会馆命名的埗头,相当了不起。


据《佛山街略》记载,该码头“俱泊戏船,每逢天贶(农历九月二十八华光神诞),各班集众酬恩,或三四班会同演唱,或七八班合演不等,极甚热闹。”艺伶在水埠上落戏箱,乘船到各地演出。


“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在《佛山忠义乡志》有这样一段记载,描绘了昔日粤剧圣地琼花会馆万人空巷的一幕。粤剧伶人乘坐红船前来演出,无数老百姓围观,场面非常热闹。


昔日琼花会馆“神秘”面纱


琼花会馆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至今还是没有图像可以考究。曾任佛山市粤剧史研究组组长、佛山市曲艺家协会首任主席的吴炯坚,在《琼花会馆拾零录》中记述过已故的佛山老文博工作者孔翟光的一段话。


“我在1914年左右曾在大基尾见过琼花会馆。该馆门口有四条大柱,还有个亭子,馆门口的牌匾是‘会馆’二字。全馆面积比当时的祖庙还大。两边有青云巷,分别署有‘龙翔’‘凤翥’字样,并有厢房。全馆共分三进:第一进是钟鼓,继后又可拆可合的临时舞台;第二进是琼花宫大殿,大殿前是天阶。第一进至第二进之间相距十丈有余,可容不少观众看戏;第三进是会所、会议室。”


如今,广东粤剧博物馆内的琼花会馆模型正是参照孔翟光的回忆进行复原。


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镇内有会馆凡三十七,琼花会馆建筑瑰丽,为会馆之最。”当时,手工业和商贸业发达的佛山古镇有着林林总总的会馆,但规模均不及琼花会馆。


据说,与现代戏院不同,当时的琼花会馆内的舞台是背对门口,面向琼花宫大殿的,观众是坐在琼花宫大殿前和华光大帝一起看戏。吴炯坚说,这是因为当时的粤剧是“神功戏”,即为向神祈福或为酬谢神恩而演戏,戏是表演给神看的,所以舞台必须面向华光大帝。


虽然昔日的琼花会馆早已不复存在,但粤韵南音却从未远离。粤剧种子早已在佛山古镇开花结果。佛山粤剧名伶辈出,走在大街小巷也不时能听到耳熟能详的粤剧小曲。目前琼花会馆已复建,位于国瑞升平里旁,届时开放后,“万人围住看琼花”的景象也有望重现。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