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城建环资工委副主任钟洁带队调研从化区排水设施管理和流溪河水环境治理工作
近日,市人大城建环资工委副主任钟洁到从化区调研排水设施管理和流溪河水环境治理工作,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冯明谦、从化区政府副区长黄小海、从化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梅芳等同志参加调研。
钟洁同志带队实地调研了从化水质净化厂,并在从化区政府召开座谈会,现场听取了关于从化区排水设施运行效益、流溪河流域水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就流溪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等相关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钟洁同志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绿色发展观,抓紧落实流溪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二要继续推进流域水环境治理向纵深发展,积极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注重提升环保投入效益,特别是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发挥效益情况。三要不断研究探索,积极转变职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紧推进罗洞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注重问题导向,着力解决主要矛盾。
冯明谦同志指出,市水务局将继续统筹全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强化全市排水设施建设管理,以推进城市水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工作部署,持续推动流溪河流域及全市水环境持续稳健向好,助力广州高质量发展。

(图:综合执法办整治“车尾箱”摆卖现场情况)
(图:综合执法办整治建筑废弃物乱堆放的现场情况)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全面推进市容环境整治工作,确保节后市容美观、环境整洁、和谐有序。在元宵节过后,西村街综合执法办联合社区志愿者展开西村街辖区内市容市貌综合整治行动。2月8日行动当天,西村街综合执法办主要针对主次干道、内街小巷的“车尾箱”摆卖、占道经营、建筑废弃物乱堆放、流浪汉聚集等问题进行联合整治并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对容易反弹地段进行不定时巡查,实施常态化管理,加强巡查监管,确保市容规范有序不反弹。
此次行动中西村街综合执法办队员对沿街商户、重点区域周边市民全方位开展宣传引导,构建多角度舆论导向,动员广大市民群众广泛参与,自觉维护好周边市容环境秩序,营造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西村街综合执法办将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建立健全精细化、规范化、长效化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力维护城市环境,为创文迎验达标倾注城管力量。
日前从增城区统计局获悉,2022年,增城区努力克服疫情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变化影响,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生产销售持续增长,各项主要宏观指标持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中,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31.56亿元,同比增长2.2%,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7.78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全市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82.21亿元,同比增长15.5%。
统计数据显示,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2022年,全区装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3.8%,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全区32个大类行业中有17个行业产值同比正增长,行业增长面53.1%;有15个行业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产值占全区67.2%。重点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9.0%,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6.1%,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0.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5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四个行业实现双位数增长,合计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2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22年,全区“3+5”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221.92亿元,占全市5.6%,比重较2021年提高0.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8.2%,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3+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5.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三。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6.9%)、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13.7%)、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13.9%)、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产业(7.3%)快速增长,增速分别高于全市19.5个、8.3个、12.8个、14.3个百分点。
新入库企业贡献较大。2022年,全区180家新入库企业完成产值107.19亿元,同比增长47.5%,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9%。其中,167家年度小升规企业完成产值74.05亿元,同比增长24.5%,贡献率为28.3%。极东、风行、日立马达、思瑞克斯等13家2021-2022年度新增企业带来新增量20亿元,同比增长1.5倍,贡献率为38.6%。
主要产品快速增长。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在产的109种工业产品中,有50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45.9%。新动能产品方面,在风行乳业的带动下,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19.3倍;在日立马达的带动下,电动机产量同比增长1.8倍;超视界产能提升,带动液晶显示屏产量同比增长28.2%。此外,高技术、新能源以及传统行业产品均实现快速增长。
企业盈利能力平稳。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2.9%,成本费用利润率3.0%,分别低于2021年1.9个、2.1个百分点。剔除超视界数据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4.4%,成本费用利润率4.6%,均比2021年提高0.3个百分点。人均营业收入也不断提高,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人均营业收入171.26万元,比2021年增加20.3万元,同比增长13.4%。
“当前,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企业经营压力仍然较大,工业企业效益恢复仍面临诸多挑战。”区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增城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区,聚焦“车”“显”“芯”三大领域,加快引进一批基础强、层次高的主导产业项目,加强企业跟踪服务,落实各项帮扶措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厚植高质量发展产业根基,推动2023年工业经济运行持续稳定增长。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