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扶胥运河连通工程动工
缓缓流淌的扶胥运河,是广州黄埔跳动的历史脉搏,如今这段有生命力的古航道将焕发新机。
近日,扶胥运河连通工程在黄埔区穗东街道正式动工,恢复古运河路线,打造“一河两带四点”的海丝记忆风貌带,擦亮“老运河、新风貌,老城市、新活力”的海丝文化名片。
总投资约1.39亿元
预计明年初建成
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扶胥古运河开凿于北宋,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就了“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的商贸繁华景象,肩负起了沟通中外的重要历史使命。1994年6月扶胥古运河遗址被列为黄埔区文物保护单位。
因历史变迁,在沧海桑田间,现状部分河道已无法连通。对此,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研究多时,决定恢复其历史水脉,重现千年运河盛景。项目总投资约1.39亿元,先期项目预计2024年初建成。
据黄埔区水务局介绍,先期项目主要对东滘涌(开发大道以西段)、西滘涌、南湾涌(含夏园湖)、庙头涌支涌(港前路至西滘涌段),结合现状进行护岸整治和内源治理,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提升水景观、塑造水文化。
在再现岭南水乡风貌方面,南湾涌水闸、庙头涌2号水闸将进行改扩建,打通文化游水断点;沿线还将设置游船、龙舟停泊的码头、埠头等,构建水上游览线路;为了让水道的绿色空间惠及更多市民,还将新建口袋公园等。
古运河焕发新风采,盛景画卷铺展开来。远期,黄埔还将对东滘涌(开发大道以东段)进行全面提升,打通庙头涌支涌连通南湾涌支涌断点等。项目将结合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建设实施及区域发展、城市更新等有序推进。
恢复历史水脉
助力广州海丝城建设
扶胥运河堪称“一河串古今”,它的周围散落着历史文化古迹,仅在穗东街道,就集齐了古庙、古塔、古树、古桥、古建筑、古运河等等。如今走在古运河遗留下来的河涌边,小桥流水,青砖绿瓦,百年宗祠,秋风古堤,处处诉说着一段与海上丝路有关的历史记忆。
河道疏通,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构建良好循环功能的水生态系统,更是关乎区域的发展大势。
当前,黄埔区谋划了“三城一岛”空间联动发展规划,正加速推进广州海丝城规划建设。扶胥运河是广州海丝城的历史溯源之“根”,黄金水道之“脉”。若将其比作一篇正待起势的“水文章”,这里便是点睛之作,将为沿途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穗东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以扶胥古港、海丝之路为出发点,结合片区城市更新,旨在擦亮“老运河、新风貌,老城市、新活力”的海丝文化名片,对于打造海丝城历史文化核心区、建设南海神庙历史文化综合发展区、实现珠江沿岸街镇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当天动工的项目庙头隧道为例,这是打造南海神庙历史文化综合发展区公共敞开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山-城-庙-江”大格局的重要节点,可以释放大量土地,对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从另一个维度上看,扶胥运河还是见证了广州开发区起源的历史之河。1984年,广州开发区的选址研究点就在横滘河上,其正是扶胥古运河的一段。由此,广州开发区的建设者们在这大片的滩涂和蕉林上走上了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一如北宋年间人们开凿扶胥古运河河道般艰辛。如今的广州开发区华丽蝶变,闯出了一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样本,回到开始的地方临江望海,不由感叹奋斗足迹生生不息。
待工程完工后,见证了一段峥嵘岁月、一个不朽传奇的扶胥古运河,将重现往日风采。
(钟飞兴)
附件下载:

为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配合沙面特色旅游景区建设,提高国有资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荔湾区关于国有资产使用管理的要求,坚持操作规范,以公开、公正、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为原则,因地制宜,最大限度活化利用沙面特有的文物古建筑、文化历史等资源。现面向社会公开进行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北街37号全栋物业出租(第二次)。
广东华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受出租人的委托,拟对以下项目进行公开竞争招租,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意向方参加。
一、项目编号:华迪20230210号
二、项目名称: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北街37号全栋物业出租(第二次)
三、项目内容: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北街37号全栋物业出租(第二次),面积476.55平方米,选取一家诚实信用,具有相应经营能力的承租企业。租期为5年。
四、项目要求:
1、承租意向方营业执照(或事业法人登记证)的经营范围为商业或办公用途;
2、承租意向方如需进行门面、室内装修的,需自带设计经营方案及室内装修图纸,装修设计风格与周边的楼房配套,不得进行扩、加、改建。重新装修需重新制作设计方案报出租方及相关主管部门书面同意后才可实施。
3、承租期间,不得改变经营范围和经营项目,不得转租、分租、分借使用。承租意向方对场地范围内的防火、防疫、卫生等负责,做到文明守法经营,并积极配合出租方的监督指导。
4、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对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理工作程序并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及处理结果。
五、承租意向方资格:
承租意向方必须是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报价时提交有效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法人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六、报价意向人须持以下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办理申请登记手续及购买招租文件:
1、符合资格的报价意向方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法人登记证)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持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授权委托书及身份证原件到广东华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意向登记,逾期恕不受理。(提供原件核对);
2、招租文件费300元/套,售后不退(开具收据);
3、登记时间、地点:(北京时间,下同)
时间:2023年2月14日至2023年2月20日
上午9:30-11:30;下午2:30-4:30
地点:在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07号自动化大厦1409室代理部购买。
联系人:钟工
联系电话:020-81569388
4、投标文件提交时间:2023年2月28日下午14:00-14:30,(没有进行意向登记的单位,不接受其投标文件)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07号自动大厦1501室。
七、本公告期限自2023年2月14日至2022年2月20日下午4:30止。
现场勘察时间:2023年2月21日下午14:30-16:30。
八、联系事项
(一)出租人:广州市沙面公园(广州市荔湾区沙面物业管理中心)
联系人:黄先生
联系电话:020-81216816
(二)代理机构:广东华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07号自动大厦14楼
联系人:钟先生 联系电话:020-81569388
电子邮箱:377530095@qq.com
九、本项目的所有相关公告、评审结果会在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广东华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网站上公布,公布之日即视为有效送达之日,不再另行通知。
力争回归两位数增长的开发区常态,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度增长“双高”同步新模式——这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日前召开的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锚定的目标。发令枪响,全力冲刺。该区拿出“开局即决战”的精气神,再次打响开发区品牌,聚焦“万亿制造”,锻造经济“双高”模式强大支柱。
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集聚中小企业超4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超22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18家、上市企业77家。在2022年度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榜中,该区共有80家企业上榜,上榜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一。在科技招商的“强磁场”下,中小企业“质”“量”齐升,蓄足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源”。
● 湾区时报记者 范敏玲 通讯员 周亚东
优化产业生态
促进“链式招商”
坚持“制造业当家”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拥有高质量发展走前列作示范的产业优势,已形成了5大千亿级和3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
粤芯半导体三期项目是2022年广州市最大的新建产业项目。短短四年,粤芯建厂以来累计出货突破80万片,从一个新项目迅速成长为百亿级超级独角兽。
为了让粤芯这头独角兽尽情奔跑,黄埔区加快建设6.6平方公里的湾区半导体产业园,集聚上下游企业超120家,包括独角兽的慧智微射频芯片,以及巨风芯、兴森快捷等一批封装测试企业,形成了集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大湾区最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粤芯的发展,不仅吸引了芯片产业相关企业集聚,还带动了新材料产业领域的科技企业落地。距离粤芯半导体约5公里远的烯湾科城(广州)新材料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代表。
“烯湾科城选择落户知识城,正是考虑到这里不断完善的产业生态,我们已与粤芯半导体达成合作。”烯湾科城运营副总经理车晓东表示。烯湾科城2019年由该区引进,将碳基复合材料、新能源与氢能源一并列为企业的重点突破方向。目前,全球首个规模化量产的碳纳米管纤维生产基地投产在即。
通过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塑造,建立上下游企业高效协同合作的优势,该区切切实实为中小企业成长提供“阳光”“雨露”,让企业不断“强筋健骨”,成为该区开创“双高”同步新模式的底气。
强化资本招商
推动投资多元化
良好的产业投资生态,对于中小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在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发布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提出组建10亿元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基金,为生产经营暂时面临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股权投资等支持。
此外,该区打造“政府+国企+市场化资本”资本招商一体化模式,引导国企和市场化资本为企业提供投资、融资、场地、人才、并购等资源联动服务,切实把“招投联动”优势延伸到产业和项目最前沿。2022年黄埔区入选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榜单的80家企业,有约70%获得过区内扶持或国企参投。
奥动新能源是新能源汽车换电技术研发及换电站运营服务赛道独角兽,拥有超过1600项全球换电专利技术。广开控股联合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投资6亿元,打造奥动新能源总部项目,助力奥动新能源在区内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2022年11月,云舟生物在该区启动了45000平方米基因递送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区属国企开投集团以“入股母公司+厂房代建后转让”的创新合作模式,推动项目快速投产。在最新出炉的2022年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榜单中,云舟生物成功入选。
招早招强、培优育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持续加强独角兽及高成长性企业上市培育。
发力平台招商
激发大院大所潜力
“独角兽是从实验室里跑出来的!”独角兽、瞪羚企业的涌现,离不开科研成果的持续转化,更离不开科研投入和创新平台建设。
2019年底,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来到广州开发区,成立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下称“广纳院”)。成立以来,广纳院以“中国纳米谷”为发展主阵地,积极承接并转化国内外最新纳米科技成果,孵化一批高科技创新企业,培育纳米产业集群,成立了包括广东广纳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纳新材料有限公司、中科稀土(广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在内的14家公司。其中,由广纳院孵化的5G滤波器项目位于知识城,于2020年投入使用,实现了我国对射频滤波器芯片的自主可控。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加大平台招商,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引进了人类细胞谱系、航空轮胎动力学、慧眼等大科学研究设施装置,以及黄埔实验室、琶洲实验室(黄埔)等一系列重大科研平台,集聚各类科研机构超1000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占广东省一半。创新研发在黄埔“触手可及”,为高科技企业诞生和成长提供坚实基础。
注重内生招商
集聚创新协同企业
2022年底,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为广州六环信息科技公司安排了用地。六环信息是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研技术骨干联合成立的公司,也是视源股份参股孵化的企业之一。
视源股份是该区本土培育的企业,目前已在区内建设企业总部及3家制造工厂。经过10余年发展,视源股份在液晶显示主控板卡领域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全球每3台电视机中,就有1台使用视源股份研发生产的板卡。同时,视源股份也是广州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最多的企业。
依托视源股份在显示技术领域的积淀,六环信息在汽车中控系统领域深耕多年,产品和服务覆盖主流汽车品牌。六环信息近三年年复合增长率近100%,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州市专精特新企业。
目前,视源股份孵化了10余家企业,均在区内得到有效推进或落地。在黄埔,通过内生孵化、外延孵化、协同孵化等模式孵化的企业不少,这成为黄埔科技招商的重要项目源。
创新的产业链条、创新的平台载体、创新的资本支持、创新的科技体系……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的崛起,是坚持科技招商,搭建多层次创新体系的必然结果。一大批扎根在此、深耕在此的科技中小企业不断壮大,聚木成林,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附件下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