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交心 圆桌汇智 共促花都区高质量发展
开年伊始,省委、市委、区委将高质量发展大会作为“开年第一会”,释放出全力以赴、聚精会神拼经济的强烈信号。2月11日,花都区启动首期“智汇·人才早茶会”活动,区委书记邢翔、区长李晓东邀请区内外优秀企业家、各领域优秀人才代表“叹茶”恳谈,畅聊拼经济,为花都高质量发展汇聚众智、蓄势加油。
“智汇·人才早茶会”是花都区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企业家的常态化平台,将更好地宣示区委区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人才发展环境的坚定决心,有利于广泛发动各界优秀人才、广泛凝聚共识和力量,为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此次早茶会不安排固定主持人,不设置严格的议程,不准备发言材料。期间,与会的优秀人才、企业家代表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围坐一堂喝早茶,并围绕“突出‘四敢’拼经济”这一主题,无拘无束踊跃自由发言,敞开心扉、开诚布公地谈想法、说感受、提建议,积极为花都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会场气氛轻松、愉悦、热烈。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李卫忠也表达了企业的心声,将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为建设更加美好的花都作出更大的努力。东方雨虹集团华南大区总监,广东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胡国雄表示,花都为企业服务很好,今年在花都的业务增长40%以上,加快打造成为集团华南总部。中电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兼市场与投资部总经理贺鹏程表示,公司要为空铁融合示范区建设提供高水平规划建设服务,为花都引入更多清洁能源产业资源。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董事孟萌表示,发挥广碳所优势,推动绿碳与制造业强强联合,引导制造业企业在花都汇聚。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经营管理总部副总部长雷星宇表示,东风日产与花都发展紧密相连,会把更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导入花都。
邢翔感谢各位企业家参加这次活动。她表示,早茶会是一家人心交心、谈心声的交心会,也是一家人面对面谋发展的圆桌会,更是一家人点对点解难题的沟通会,在花都区发展的所有企业和人才,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都是一家人,希望通过这种早茶会形式,共同谋划推动花都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出更大的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家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
为深入贯彻省委、市委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严格落实区领导挂点企业等制度,花都区将举办贯穿全年的“智汇·人才早茶会”系列活动,每期设置一个主题,邀请相关领域优秀人才、企业家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通过轻松活泼、形式自由、时间效率高的早茶会恳谈形式,搭建区委区政府领导与各领域优秀人才、企业家交流感情、碰撞智慧、建言献策、反映诉求、解决问题、共谋发展的常态化平台。区委组织部(区委人才办)建立工作机制,对每期早茶会上企业家、优秀人才代表提出的诉求建议等情况进行整理汇总研究后,明确诉求建议事项、责任单位、完成时限等,开展全程协调跟办,确保人才诉求得到及时解决,人才建议真正落地见效,将其转化为花都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区领导郑重民、李鹏、刘志杰、蔡启良、陈为文以及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区内外11名优秀企业家、高层次人才参加了活动。

日前,中央纪委印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对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开展专项整治、保障乡村振兴作出部署。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落实落细中央纪委二次全会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越是任务艰巨越是需要全党上下砥砺奋斗、真抓实干,越是需要以严明的纪律和过硬的作风作保障。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是二十届中央纪委谋篇开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纠治一切影响中央政策落实的突出问题,坚决惩治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以正风肃纪新成效赢得广大群众信赖和支持。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把握重点,深入整治突出问题。中办、国办印发的《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要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乡村振兴决策部署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执纪问责”。此次印发的《意见》为坚决纠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一步明确重点、指明方向。着力纠治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坚决纠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片面理解、野蛮操作,“翻烧饼”、换频道,以及为群众办事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问题,切实推动为基层干部减负。持续督促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着力纠治返贫摸排走过场、帮扶不及时不精准,“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项目管护不力等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惩治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等战略举措落实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从严从重惩处国有粮仓“硕鼠”,严肃查处违法占用耕地背后的责任、腐败和作风问题,推动深化治理餐饮浪费。加强对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的监督检查,着力整治骗取套取、截留挪用惠农补贴资金,在工程建设中搞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问题,推动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强化基层监督促进乡村治理,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的监督管理,督促深化整治“村霸”,持续推动移风易俗。
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坚持严的基调,对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和“回头看”,对新增问题线索严查速办、动态清零,加大线索存量处置力度,严查违纪违法问题,坚决斩断伸向乡村振兴领域的“黑手”。加强监督贯通协同,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情况纳入巡视巡察、派驻监督重点,加强与财政、农业农村、审计等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整合运用基层监督力量,凝聚整治工作合力。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深化以案促改促治促建,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健全机制、上下联动,用好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工作方法,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在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中,各地形成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既要把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行之有效的成熟经验坚持下去,又要结合乡村振兴新任务新实践开拓创新、不断完善。要在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上下功夫,深入基层、沉到一线,把握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突出表现,精准施策、靶向施治。建立健全统筹协调、信息调度、研判指导等工作机制,督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实际开展专项整治,特别是市县两级纪委监委把监督重点放到保障促进乡村振兴上来,形成上下联动、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专项整治高效推进。
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提高监督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感,坚持严的基调、采取严的措施大力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强保障。
游园逛展听戏 博物馆奇妙夜
华灯初上,点亮老街区,位于广州荔湾区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继续像白天一样,敞开大门迎八方客。连日来,不少市民游客发现博物馆实行夜间开放,不仅可以领略这座园林式博物馆夜晚的风采,还能逛展厅、看粤剧表演,收获一个充实的博物馆之夜。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4日起,粤剧艺术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至晚上9时。为满足市民游客夜间文化旅游需求,博物馆于春节前后举办丰富多彩的展演活动,在园林中心戏台广福台每晚开展粤剧曲艺展演活动,持续至2月18日。而从2月19日起,博物馆将在每周末及节假日晚7点半至8点半安排广福台粤剧粤曲演出,为市民群众提供丰富的夜游体验。
伴着微风听剧“古朴又惬意,很惊喜!”
2月16日晚8时,记者走访发现,出入博物馆的游客依然不少,灯光映照下,这座岭南风建筑更显大气恢弘。园林中心广福台,一场私伙局粤剧演出正在进行,不少观众或坐或站,驻足欣赏。夜幕之下,粤韵声声,水榭之间,灯光点点,别有一番风味。
2月16日晚,粤剧艺术博物馆广福台上正在展演粤剧
现场观众约九成为年轻面孔。来自北京的肖女士告诉记者,傍晚正准备离开永庆坊时,被一墙之隔的戏曲声吸引而来,“挺特别的,第一次听粤剧,还是在露天园林里,很有广州味,很有沉浸感。”来自深圳的周先生已是第二次前来,去年暑假来时恰逢闭馆,留有遗憾,这次发现竟可以晚上逛一逛。“来永庆坊这边很多次了,每次都有新变化,我很喜欢。”周先生认为,露天表演能够拉近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的距离,夜间开放还能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形式很新颖。
“伴着微风,这个夜太美了,置身其中,古朴又惬意,很惊喜!”来自山西太原的李女士和两位同事到广州出差顺便游玩,傍晚完成公务后来到永庆坊。拍完“月亮桥”后,她发现粤剧艺术博物馆夜间开放就进来参观,“走进博物馆,里面更好看!”李女士说,虽听不懂粤剧,但沉浸其中感觉非常好,她要把这个经历分享到网上。
2月16日晚,粤剧艺术博物馆广福台上正在展演粤剧
“很棒!下次我要带着太太和孩子再来。”来自上海的李先生在本地同事的带领下第一次游历广州老城区。他感受到广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之前来过几次,但都是到写字楼里工作,这次下班后赶上博物馆夜间开放,很认真地参观了,对粤剧有了一定了解,非常好,期待下次跟家人一起来。”
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到这里打卡
据粤剧艺术博物馆数据统计,截至2月14日,博物馆夜间开放时段共接待游客111274人次,平均每天2928人次。其中,夜间人流量最多为1月25日,接待游客10643人次。夜间开放期间游客涵括各年龄层次,年轻群体呈增长态势比较明显,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到这里打卡。
观众中游客居多,也有一些本地街坊。住在附近的陈阿姨是粤剧爱好者,自博物馆夜间开放并有表演后,她每晚风雨不改前来。她表示,安排很好,既传承传统文化,也给居民游客提供了夜间游览和观看演出的机会,“特别是对于白天没有时间的人来说,再好不过了。”
正在观看粤剧展演的市民游客
地下展厅相对安静,展厅外,来自贵州的大学老师张女士正准备取行李离开,“提前做了攻略,这里可以存放行李到晚上,很方便,感觉人比我白天来放行李的时候还多。”园林专业的张女士是第二次来广州,对园林式建筑比较感兴趣,她认为博物馆的露天舞台布景很美,夜间氛围感很足。来自甘肃兰州的大学生张先生表示,夜游博物馆很新鲜,“我们当地因为天气原因,夜间开放的文化类场馆比较少。”
19日起夜间广福台演出
调整至周末及节假日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9年,广州已有多家博物馆探索实施周末夜间开放,粤剧艺术博物馆也在列。此次的夜间开放力度更大,覆盖全周,馆方为此做了精心筹划。博物馆增配了服务力量,加强安全巡查、卫生保洁和文明引导,确保场馆开放安全有序、干净整洁,为营造良好的夜间开放环境,也提升了部分照明及景观效果。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博物馆邀请专业院团、私伙局在广福台每天晚上开展粤剧粤曲展演活动,年初三至年初六还编排“粤韵园音”夜间实景演出,为市民游客提供美妙的夜间文化享受。根据对夜间游客流量的分析,2月19日起,夜间广福台演出调整至周末及节假日。
粤剧艺术博物馆夜间开放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夜游
粤剧艺术博物馆是弘扬粤剧艺术和岭南文化的重要窗口,推动夜间开放、舞台演出也是荔湾区提升文商旅夜间活力、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2022年“百场粤剧精品进粤博项目”被作为荔湾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来推动,今年“百场群众展演进粤博”项目将进一步扩大惠民范围。据统计,2022年全年,广福台粤剧专业精品演出达105场,优秀私伙局演出165场,惠及观众线下12万人次,线上56万人次。
据粤剧艺术博物馆统计,截至2月14日,夜间开放时段共接待游客111274人次,平均每天2928人次。
其中,夜间人流量最多为1月25日,接待游客10643人次。
夜间开放期间游客涵括各年龄层次,年轻群体呈增长态势比较明显。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