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系通畅洁净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多部门发文推动生态洁净小流域建设
2023-02-17 10:10 来源: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谢佳沥北京报道 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乡村振兴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
《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在全国形成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工作格局。其中,东部地区以村庄或城镇周边水系和水源地为重点,整体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西部地区以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较好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为重点,建成一批示范作用明显的生态清洁小流域。用10—15年时间,全国适宜区域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后的小流域内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流域水系通畅洁净,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水土资源利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相适配,乡村特色产业得到培育和发展,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普遍增强,山青、水净、村美、民富的目标基本实现。
《意见》部署了四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实施治山保水,守护绿水青山。在人类活动较少、林草植被较好的区域,以封育保护为主,依靠自然恢复防治水土流失。二是实施治河疏水,实现河畅景美。围绕保护修复流域河湖水生态系统,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实施河道、沟道、塘坝等水系综合整治。三是统筹治污洁水,改善人居环境。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流域内水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乡村绿化美化。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四是推进以水兴业,助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和乡土文化等优势条件,实施“小流域+”,因地制宜打造水源保护型、生态旅游型、绿色产业型、和谐宜居型、休闲康养型等特色小流域产业综合体。

为认真贯彻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健全校园和医院平安建设工作机制的要求,严格落实每月安排一天到包点协助联系单位开展检查指导工作,协助主管部门督促包点联系学校、医院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具体要求。2月13日,市农业农村局社会事业处相关负责同志一行2人赴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中心小学、广州市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等包点联系单位检查指导校园、医院平安建设工作。江高镇中心小学校领导、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相关负责同志参与督促指导工作。
督促指导组分别包点联系的学校和医院听取两个单位关于人防、技防、物防及周边综合治理方面的工作介绍,查看了工作台账和巡查记录,实地检查了值班室、视频监控室和“毒、麻、精、放”物品存放点等重点要害部位,并与学校领导和医院负责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要求两个单位在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手段的基础上,对照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印发的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开展查缺补漏,特别要针对检查发现的学校、医院门口周边道路狭窄,交通复杂,车流量大,摩托车多,人车管理秩序较乱,进出人员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隐患的实际情况,要求在学生上放学和进出医院看病等高峰时段,切实高度重视,严格管理,积极采取树立警示标志、搞好人员教育、错峰放行等办法措施,避免发生安全问题。
(图:荔湾区全面推进“五好”街道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会议)
2023年2月16日,荔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全面推进“五好”街道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我区“五好”街道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工作,全区22条街道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同志、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领导约60人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广州市公共卫生委员会全面推进“五好”镇(街)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工作部署。同时邀请了金花街道、花地街道分享“五好”街道公共卫生委员会试点创建经验。
会议强调,一是要深化认识,通力合作。落实管理责任,注重发挥属地机团单位和各方社会力量齐抓共管,推进各级公共卫生委员会“一盘棋”联动。二是要把握重点,完善体系。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办公室初步制定了荔湾区全面推进“五好”街道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的工作方案,近期准备下发给各单位。各街道、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也要本级公共卫生委员会运行体系建设,落实工作开展。三是要真抓实干,示范带动。通过金花、花地两条街道试点,探索总结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在全区各街道铺开“五好”街道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各街道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水平。四是要加强监督,强化考核。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办公室要对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对“五好”街道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推动基层-公共卫生委员会履职尽责。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