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定了!2023年免收!
3月1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财政部门将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围绕更好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积极完善政策措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激发消费潜力,进一步支持促进消费市场回暖升级。
一是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依靠劳动创造收入。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激发社会消费潜能。
二是支持增加适销对路商品供给,让老百姓乐于消费。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激活市场需求潜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现有的资金渠道对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予以支持。对于购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降低部分优质消费品进口关税,推动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积极促进居民消费。
三是促进销售渠道和物流畅通,让老百姓方便消费。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促进县域消费扩容提质。支持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扩大农产品的消费市场。支持一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建设,推动物流降本提效。
产业大镇吹响冲锋号角。
踏入2023年,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马不停蹄行动起来——张槎智能电气产业城正式动工,与辖区内300家企业共话发展,把动员会开到项目建设现场,启动村级工业园改造新年“第一拆”,组建六支“赛龙夺锦”行动先锋队……
一系列“大干快上”的行动,彰显了张槎街道全力拼开局、全力拼经济的决心。2023年,张槎提出“1368”发展思路,以“坚持制造业当家,加速全域中心化”为新目标,明确了街道发展新定位、新方向。
重任在肩当笃行,信心在身唯倾力。在加快全域中心化、打造“佛山之心”的道路上,奏响“坚持制造业当家”最强音的张槎,将铆足不胜不休的劲头,助力打造都市制造中心,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干出“张槎铁军”更大成绩。
厚积“家底” 汇聚“动能”
2023年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禅城重返制造业主战场,拼的是质量、效益、特色、创新力和竞争力。在禅城重返制造业主战场的路上,“家底厚实”的张槎自然是当之无愧的排头兵。
2022年,张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50.70亿元;全年制造业税收占全街道税收比例高达48.99%;引进总投资超亿元的产业项目16个,签约投资总额90.18亿元;新增高端产业空间150万平方米,总量突破550万平方米;各类市场主体数量突破6万户,同比增长32.7%;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同比增长27.1%……
这些数字表明,单位面积产出高,经济结构健康,产业增量不断,让张槎的“生命线”具有旺盛而持久的活力。
这股活力来源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三技精密、中恒纺织交易市场(广东)智能仓储项目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正在推动针织产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让传统产业“不传统”。
这股活力源于高新产业的蓬勃发展。华南电源创新科技园、佛山生命科学园、智慧新城等重点产业园区集聚,宽普射频产业基地、华润数科工业互联网产业总部、正威集团供应链项目等齐聚张槎……这表明扎根张槎的高端现代化产业已然成势。
这股活力源于科技创新的赋能。目前,张槎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66家。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药转化医学研究院等大院大所聚集于此。
这股活力还源于人才的集聚。大院大所、高新企业纷至沓来,意味着人才的接踵而至。2022年,引进领军人才1名,博士人才11名,硕士人才20名,副高、正高职称人才4名,海外人才3名。
这些发展的活力,将会让张槎的产业“家底”不断积累。从产业出发,张槎迈向禅西中心化,助推全域中心化,具备了澎湃动力。
紧握“生命线” 加速中心化
当前,禅城提出要立足城市中心的定位,探索建立“总部+基地”“研发+制造”模式,强化总部、科研带动功能和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中发挥好枢纽、桥梁的作用。
“总部+基地”和“研发+制造”,指向的都是产业发展,而这正是张槎实现全域中心化的“本心”。
禅城区副区长、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孙近国表示,张槎高质量发展所在,就是制造业当家,这也是张槎在禅城区里最为突出的比较优势和关键优势。“我们要坚持这一比较优势,坚定走好这条路。”
在助力禅城打造都市制造中心的路上,张槎将紧握制造业这一“生命线”,把这一比较优势进一步变为带动优势。
迈入2023年,张槎提出“1368”发展思路,即锚定“坚持制造业当家,加速全域中心化”;立足大湾区总部高地、强中心科创走廊、都市圈数智新城三大定位,开展六项行动,打造八大片区,奋力在“禅西中心化”新征程中当先锋、打头阵,为打造“佛山之心”、实现中心城区到城市中心的重大跨越展现新的更大作为。
这一蓝图始终不离坚守制造业当家的“本心”。为了进一步凸显自身的比较优势,张槎将持续力推低效士地提质增效,加快都市产业载体建设,深耕禅西大道科创智造产业带,做宽做厚季华路总部经济带,做强都市型工业主题园区。同时,聚焦链主、龙头、总部和产业链高价值环节,围绕高端装备与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现代服务四大新兴产业,着力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产业龙头项目,培育产业集群。
张槎提出,要把“坚持制造业当家,加速全域中心化”作为发展目标,不断夯实制造业这个富民之本、发展之基,让产业基础更强、城市品质更优、人民福祉更实、文化底色更亮。
政企同心 共谋新篇
张槎拓空间,造载体,引项目,但绝不是唱“独角戏”的人,而是“搭台者”。企业才是这个产业舞台上的“主角”。在坚持制造业当家的路上,在高质量发展的舞台上,只有政企同舟共济,方能勇立潮头。
2月8日召开的张槎街道2023年企业新春交流会,就呈现了政企同心的和谐图景。
“我们企业扎根张槎三年以来,营收额翻了四倍。张槎就是我们的福地!”广东福斯特流体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福利表示,张槎政务服务高效,政策扶持力度大,还积极推出各项奖补津贴优惠。这一切都让王福利感到把企业安家在张槎是正确的选择。
“我们成为了集团最重要的分公司之一,订单量、销售额、利润率等在全球分公司中均处于领先。”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政府事务首席责任官、人力资源总监何晓瑜说,安德里茨在佛山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级政府,尤其是张槎街道给予的大力支持。
把高质量发展新张槎的舞台交予企业,让广大企业在上面唱主角,展风采,这是张槎坚守制造业当家的庄重承诺。
为了更好地释放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张槎铁军”迅速行动起来。
今年2月,张槎发布了《张槎街道“赛龙夺锦”行动方案》,推出党建强基行动、产业升级行动、城市提质行动、乡村振兴行动、民生攻坚行动、文旅融合行动等六项行动,并对应组建六支“赛龙夺锦”行动先锋队。以产业升级为出发点,张槎以全方位的行动推进全域中心化,目标构建“产城人文”四维融合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迈向全域中心化的道路并非坦途。张槎所擘画的新蓝图,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宏大工程。这需要一支真刀真枪、敢闯敢干的“张槎铁军”,更需要凝聚广大企业、群众的力量。
今后,“张槎铁军”将以“铁一般”的责任担当扛起使命,以“铁一般”的团结一心凝聚力量,以“铁一般”的过硬本领应对挑战,以“铁一般”的工作作风奋勇向上。
数读
力争2023年全年GDP增长6.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
力争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30亿元
目标培育“四上”入库企业160家,新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100家
力争完成全年投资总额超100亿元的招商目标;加快推进简一、南芯医疗、佛燃新能源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动工
加快推进古灶、大沙2个旧村居改造项目,推进产业与空间协调发展
重点盘整更新2个千亩土地连片区,整备700亩产业用地,建成100万平方米高端产业载体,为“工业上楼”预留充足的产业空间
新的征程
锚定制造业 加速全域中心化
迈入2023年,张槎街道提出“1368”发展思路,以新目标、新定位、新行动积蓄新动力,奋力在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新风貌、新作为。
“1368”发展思路是:锚定一个目标,立足三大定位,实施六项行动,做优八大片区,为打造“佛山之心”、实现中心城区到城市中心的重大跨越努力奋进。
具体而言,一个目标是坚持制造业当家,加速全域中心化。制造业是张槎的家底、家当,也是安身立命之本。作为禅西的前沿地带,张槎围绕这一发展目标,进一步扬产业优势、补城市短板,奋力在“禅西中心化”的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
三大定位,是大湾区总部高地、强中心科创走廊、都市圈数智新城。其中,建设大湾区总部高地,张槎将充分发挥区位交通、总部集聚优势,全面对接大湾区,探索建立“总部+基地”模式,加快先进制造业总部项目落地,做宽做厚季华路总部经济带,不断强化对佛山制造腹地的辐射服务能力。
建设强中心科创走廊,张槎将以禅西大道为走廊,持续做强科创功能,加速创新要素集聚,探索建立“研发+制造”模式,推动禅西大道科创智造产业带提质增效。
建设都市圈数智新城,张槎将依托都市工业载体,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做强数字经济产业,打造高新区里的CBD,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围绕禅城打造“佛山之心”的目标,张槎推出六项行动,分别是党建强基行动、产业升级行动、城市提质行动、乡村振兴行动、民生攻坚行动、文旅融合行动,以推进“产城人文”四维融合发展。
结合上述目标定位与行动,张槎将发展落实在八大片区的建设上。今年,该街道计划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片区、聚锦科创片区、总部经济集聚片区、织梦小镇片区、文创商业片区、文旅融合片区、高铁枢纽新城片区、高端商住片区等八大片区,全面加速全域中心化进程。
3月2日,佛山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佛山开展城市“畅通工程” 暨“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行动的具体情况,回应社会关切。
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赖紫宁介绍,2022年佛山市深入开展城市“畅通工程”和“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行动,全力破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交通拥堵、交通安全、道路景观和城市形象等方面突出问题,按时保质完成城市“畅通工程” 40项任务,“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行动190个工程类项目、347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年大变工作目标。
2022年佛山完成
城市“畅通工程” 40项任务
一、2022年全市共打通36条“断头路”
按照“内通外连”的总体思路,2022年全市共打通36条“断头路”。通过优化片区道路网络、连接跨区走廊、打通跨市通道,进一步提升了路网连通性、可达性,推动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助力高质量发展。其中,禅城区澜石二路通车,提高了老城区路网整体通行效率;南海区华成桥的建成,强化了周边产业发展优势;龙翔大桥的建成,进一步搭建起禅城、南海、高明区协作发展的桥梁;广佛新干线佛山一环隧道建成通车,助力广佛同城、融通湾区交通基础。
二、健全“轨道+公交+慢行”综合交通体系
持续构建健全“轨道+公交+慢行”综合交通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加速发展轨道交通,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后通段、3号线首通段相继通车运营,佛山城市轨道交通初步成网运行。不断优化公交服务,全市新建公交站场面积7.66万平方米,新增、优化12条公交地铁接驳线路,实现“零距离换乘、无障碍接驳”。开通校园定制专线166条,全市投放“共享校车”40辆63班次,学生出行更便捷。持续完善非机动车专用道,全市完成935公里非机动车专用道建设,专用道的安全性、连续性、舒适性、便捷性全面提升。
三、精细治理拥堵热点
全市新增停车泊位12万个,新建成立体车库17个,特别是在老旧小区周边道路设置10条夜间临时停车试点路段,有针对性地加强医院周边停车设施建设,推出医院“停车空位查询服务”,群众停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学校周边片区和重要路口开展精细治理,实施了“智慧潮汐车道”、临时停车场等治理措施,在重点路口增加进道口、增设蓝色公交共停区、实施借道左转,有效提升通行效率。全市滚动开展标志标线大排查,统一规范制定标志标牌,完成了834块指路标牌和1274处标志标线整改,让驾驶人认得清、看得懂、行得通。
四、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全市持续推进 “智慧交通”建设,城市交通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以及路网通行效率进一步提升。期间,建设全市交通信号配时优化平台,全市82%的交通信号灯接入联网、统一调控,并通过人工精细化调控与AI智能化推演,使交通信号控制更加契合路面实际通行需求;完成10个自适应控制路口建设,根据车流数据自动调整红绿灯时间,有效减少绿灯空放现象;在5条干道新增设置绿波带,通过精细调控邻近几个路口的红绿灯时间差,实现“一路绿灯”的通行效果。
五、全面提升沿路景观
以重点道路“沿路两边、高架桥下”为主线,集中整治城市脏乱差问题,完成重点道路景观提升及绿化提升项目43个,高速公路立交、出入口升级改造及绿化提升项目23个,进一步擦亮城市“新名片”,禅城区东平路段、广珠西高速顺德出入口建成大片绿地公园。持续加大对道路两侧违法倾倒、乱搭乱建问题的打击力度,常态化开展巡查整治,全市完成市容市貌整治任务157项,清理“六乱一占”等突出问题27.8万处,有效改善了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和秩序。
六、完成358万多平方米的桥下空间改造利用
全市完成187处、358万多平方米的桥下空间改造利用,打造成集生态、休闲、运动、服务四大功能的休闲空间。其中,提升桥下绿化生态景观109处,绿化面积205万余平方米;将34处桥下荒地打造成新潮休闲公园;建成桥下运动主题公园4个,并在全市桥下公园全面配置了健身设施;建成桥下停车场44处,增加停车位7626个,开展违法停车整治行动526次,疏堵结合助力纾解桥下周边停车难问题。
七、实施“最严交通整治”
全市建成831人的交警铁骑队伍建设,实现对中心城区、主干道路全覆盖网格化机动巡逻,快速处置节点交通疏堵问题,实施交通事故快处快撤,及时为群众紧急求助提供服务。加强地铁站工程、污水管网工程等项目占道施工管理,全面消除不文明施工现象。全市增设交通秩序严管片区5个、交通秩序严管路10条,对27个“文明路口”实行包点负责、常态化开展摩电违法大整治,落实“五选一”教育处罚措施,交通出行守法率进一步提升。
2023年佛山
深化推进城市“畅通工程”
和“沿路两边、高架桥下”
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工作
接下来,佛山将深化推进2023年城市“畅通工程”和“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工作,为佛山营造更加畅通、更高品质的城市环境。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织密畅通交通网络。全市计划打通“断头路”13条,持续完善提升非机动车道,新增立体停车库11个以上,增加停车泊位不少于7.5万个,推进轨道交通与其他公交、慢行、停车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二是科技赋能交通设施,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全市交通信号灯联网率提升至85%,建成重点道路绿波带30条,智能分配路网交通流量,建设市级智慧停车系统平台。
三是排查治理道路拥堵,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常态开展交通堵点治理,选取8条路段、20个路口打造治堵示范路段路口,强化民生热点区域治理。
四是攻坚重点路段,提升“沿路两边”景观形象。在各区选取一批中心城区重点道路实施综合品质提升,规范道路标志标牌标线设置、占道施工管理等,加强道路两侧石棉瓦房、铁锈皮屋、道路垃圾整治。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市道路及两侧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五是着眼全域利用桥下空间,打造城市景观新形态。强化顶层设计指引,完成29处高架桥下空间利用,并建立长效机制,防止“六乱一占”等问题死灰复燃。
六是防治结合建制度,构建交通治理工作机制。强化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科学把控交通疏解方案,优化调整货车通行政策,强化公交场站管理,系统治理道路突出问题。
热点问答
发布会上,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轨道交通局就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Q1:2022年,佛山的城市轨道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新成绩?2023年的轨道交通建设有什么新的举措?
市轨道交通局:2022年,我市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南海有轨电车1号线后通段、佛山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首通段先后开通初期运营。全年我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新增57公里,总里程达到了127.3公里,佛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从全国第36位跃升到第23位,佛山轨道交通正逐步实现从单线运营向网络运营的跨越。同时,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先行标段于2022年初动工建设,标志着佛山轨道交通建设驶入快车道,进入新一轮的建设高潮。
客流量方面, 自今年2月中旬以来,佛山地铁日均运送乘客达到41万人次,其中2号线日均9.7万人次、3号线日均8.6万人次。轨道交通的吸引力也日趋增强,佛山市民的出行更便利、更快捷、更绿色、更多样,有效缓解了我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2023年,我局的主要工作:一是加快推动3号线在建段、4号线一期工程的建设,助力全市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二是把还路于民作为推动“畅通工程”、解决交通拥堵的重要目标。着重围绕受地铁施工影响的围蔽道路,督促参建单位加快施工进度,按计划逐步解除施工围蔽路段,将施工对交通通行的影响降到最低;三是强化“轨道+公交”的衔接。继续保持与交通运输部门的联动,强化地铁站点与常规公交的接驳,打造微枢纽,扩大地铁站点的服务半径,进一步提升运营服务质量。
Q2:今年我市准备打通多少条“断头路”,当中包括哪些项目?
市交通运输局:2023年,佛山将打通13条“断头路”,主要包括:禅城区南庄大道东延工程、南海区泰山路建设工程、顺德区龙盘北路东延线工程、高明区泰和路建设工程、三水区北江大道南延线工程等。目前13条“断头路”目前已全面启动建设。后续我们将紧盯项目进度,及时协调处理实施过程中的存在问题,确保“断头路”项目如期完成。
Q3:关于智慧交通建设和交通信号调优,请问公安交警部门在交通管理智能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阶段还有什么实施计划?
市公安局:公安交警部门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提升交通信号灯的科学性合理性。2022年,我们在绿景路、桂平路、容桂大道、云东海大道等路段共建设了10个自适应控制路口,路口交通信号时长实现根据车流自动调整;我们运用大数据和交通仿真技术,对季华路、魁奇路、岭南大道等主干道的配时方案进行了精细优化,在不同时段采用不同的配时方案,提升了路口通行效率;在里水大道、红旗路、西南大道等路段建设了5条干道绿波带,通过精细控制邻近几个路口的信号灯时间差,使机动车可以一路绿灯通行。此外,精细化设置路口全方向待行区,每个信号周期可增加20辆以上的通行车辆,通行效率提升约19%。
今年我们计划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提升交通信号控制水平:一是启用市级交通信号配时优化中心,全市信号灯联网率要达到85%以上。二是统一调控禅城、南海、佛山新城等重点区域交通信号灯,统筹协调中心城区出行需求。三是建设30条绿波带,提升交通效率和驾驶体验。四是运用大数据技术感知路网运行状态,让配时中心比群众更早知道哪里堵,哪里的配时应该优化
Q4: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将缓解“停车难”问题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请问2022年“停车难”纾解工程有哪些主要成果?今年交通部门的工作重点是哪几项?
市交通运输局: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去年“停车难”纾解工程实现了良好的开局,多项工作任务超额完成,停车难问题逐步得到改善。一是全市新增立体停车库17个,超额完成全年新增10个立体停车库的目标任务。新建包括:禅城区的松风路立体停车库,南海区的黄岐医院立体车库,顺德区的容桂上佳市场立体停车场等停车场。二是新增停车泊位数12万个(在老旧小区、医院等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区域新增停车泊位16687个),超额完成全年新增泊位数5万个的目标任务;三是完成老旧小区停车治理76个,超额完成全年47个老旧小区停车治理任务;四是圆满完成5处共享停车示范项目任务。
今年,佛山将新建不少于11个立体车库,并且新增停车泊位不少于7.5万个,尤其在矛盾突出的重点区域,新增停车泊位不少于5000个。同时,将全面完成路内停车收费车位的智能化改造,建成市级智慧停车平台;另外,还将全面细致分析全市停车资源普查的数据,为各区停车场的规划、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Q5:上下班高峰期,除了车流量大引发的交通拥堵,轻微交通事故、故障车等突发事件以及违法停车等交通乱象,也是造成拥堵的重要原因。请问公安交警部门针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新的举措?
市公安局:针对上下班高峰期各种突发事件引发的交通拥堵,我们主要通过交警铁骑对中心城区、主干道路实施网格化管理,开展全覆盖机动巡逻,第一时间处置交通事故和故障车等异常状况。去年底,全市交警铁骑队伍已经达831人,机动力量大大增强。今年,公安交警部门将继续深化铁骑队勤务运作,完善交通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依托交通大数据的信息支撑,精准定位拥堵现场,充分发挥铁骑“最快双腿”优势,迅速消除拥堵源头。
同时,我们将继续提高市民对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的知晓度,持续深化警保合作,不断简化操作流程,争取进一步提高快处快赔率,降低轻微交通事故对交通运行的影响。
针对高峰期乱停车、闯红灯、乱穿马路等等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我们将在重点路段加派警力,定点驻守和铁骑巡逻相结合,强化指引,严格执法,进一步提高市民安全文明出行意识,保障通行秩序。
Q6:请问2022年“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与景观提升行动中,桥下空间利用项目有哪些亮点?2023年市政府要求继续推进“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与景观提升行动,桥下空间项目又有哪些工作部署和计划?
市交通运输局:2022年,《佛山市“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及景观提升行动方案》提出的190个工程类项目、347项工作任务已顺利完成。全市187处桥下空间惊艳亮相,激活面积高达358万多平方米,超过40个千灯湖湖体面积,实现“每月小变、半年中变、一年大变”目标。建成34处市政公园,充分展现城市魅力。平胜大桥、佛陈大桥、东平大桥、澜石大桥、石南大桥等桥下空间项目,成为点缀东平河水岸的熠熠明珠;广佛江珠高速桥下的南海桂城极限运动公园、融通路全民健身公园、大沥网球主题公园、联安桥下全民体育公园、海八路桥下人文景墙项目,打磨成珠、串珠成链,形成城市运动休闲长廊。44处停车场改造提升,将“闲置空地”变“公益区域”,建成7626个停车位,助力缓解所在区域停车难问题。全市提升109处绿化生态景观,将“脏乱散差”变“绿净美优”。顺德裕和路东延线桥下成为网红露营点。均安东海岛杏均特大桥、南沙大桥等桥下空间项目融入当地婚庆文化等主题,既助力旅游开发,又突显当地特色。
2023年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沿路两边、高架桥下”环境整治与景观提升行动,全年计划完成不少于29个桥下空间项目,通过建造一批富有特色、融合文化、绿色低碳的桥下空间项目,建设精细美城市。打造一流宜居宜商环境。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