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区:“一村一品”青梅种植宣讲活动走进良口镇磻溪村
送技下乡助果农 提升技能促增收
为提高果农的青梅种植技术,助力果农增收致富,4月11日下午,由从化区委宣传部、良口镇主办,从化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办的从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村一品”宣讲活动走进良口镇磻溪村。
活动邀请了从化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刘艺峰前来授课。刘艺峰走进青梅园里,为果农讲授当前青梅种植技术、青梅改良转种时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田间管理技术要点等,并重点讲解了当前从化区青梅果实的分级标准,倡导广大果农在种植时要加强技术管理,注意青梅果的大小、色泽,不断提高果实的品质,进一步打造磻溪村青梅品牌,增加收入。果农纷纷表示,听了宣讲获益匪浅,要积极学习更多青梅管理技术,实现增收致富。
宣讲结束后,活动主办方还邀请果农与大家分享青梅酒、酸梅、话梅等制作方法,让群众学习更多的加工技术,提高青梅附加值。

CSF机器人展位上,四五台橙黄色的机械臂摆放得错落有致,企业布展人员正在反复调试;楼上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展区里,无人驾驶小巴、电动车等形态丰富的汽车展品基本布置就绪……4月13日傍晚,广交会即将首次启用的四期新展馆内灯火通明。
盛会重启,万商云集。第133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分三期线下举办,同时全年常态化运营线上平台,进一步服务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均创新高
久别重逢的线下广交会,让参展企业和全球客商心潮澎湃。这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首届广交会,是疫情防控实施“乙类乙管”政策后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意义重大。
“本届广交会实现规模扩大、题材优化、双线融合、质量提升四个新突破,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13日举行的第133届广交会媒体吹风会上,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外贸中心副主任徐兵说。
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广交会,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展览总面积从118万平方米增至150万平方米,展位数量从6万个增至近7万个;线下参展企业从2.5万家增至3.5万家,新参展企业超过9000家,线上参展企业约4万家。
向世界展示中国商品,引全球开拓中国市场。本届广交会着力提升进出口融合水平,进口展规模进一步扩大,首次在三个展期均设进口展,达到3万平方米,较疫情前增长50%。
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508家企业在进口展的12个专业展区参展,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参展企业占73%。设有土耳其、韩国、马来西亚、印度、中国香港、中国澳门6个国家和地区展团。首次引入广州南沙、广州黄埔、温州瓯海、广西北海、内蒙古七苏木等5个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宣介示范区的营商环境和创新成果,推动各国各地区与示范区深化务实合作,共同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生产企业、民营企业是最大参展主体
记者探营本届广交会新设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专区,一辆广东“智造”的无人小巴格外醒目。“这辆无人驾驶小巴,没有方向盘、油门和刹车,目前已在广州生物岛运行了。”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公关总监张羽雪说。
本届广交会展区结构继续优化,“高”与“新”亮点迭出。
徐兵介绍,会上新设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孕婴童用品3个新展区和智慧生活、“银发经济”、检测和防护用品3个新专区,在保持16大类产品基础上,展区数增至54个,专区数增至159个。
此外,机械类展区也将优化重组。大型机械及设备展区更名为加工机械设备展区,通用机械、小型加工机械及工业零部件展区更名为通用机械及机械基础件展区。
本届广交会上,生产企业、民营企业是最大参展主体,占比分别达50.57%和90.1%。“优质特色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徐兵表示,行业头部企业和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称号的优质参展企业约5700家。
此外,本届广交会还将打造创新发布平台,首次线上线下融合举办约300场新品首发首展首秀活动,提升品牌形象,树立行业标杆。
要创新也要绿色。本届广交会将多措并举实施绿色低碳可持续办展,目前线上将展出50万件绿色低碳产品,助力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的“中国制造”开拓国际市场。
全面推行境外采购商网上预约办证
全球客商再度云集。截至目前,已经有来自226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线上线下报名参会。
来自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47家工商机构将组团参会,其中印度Tibro商旅机构、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团组人数将超过200人。世界500强、世界零售商250强企业将派买手到会采购,53家头部跨国企业确认参会。阿联酋LULU、法国欧尚、墨西哥科佩尔等5个团组人数都超过100人,美国沃尔玛、日本似鸟团组人数超过200人。
“我们将创新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努力让中外来宾获得宾至如归的服务体验。”徐兵说,此次全面推行境外采购商网上预约办证,优化线下办证服务,启用新的登录大厅,在馆内设置5个办证点,在广州市内8家主要宾馆设置办证点,便利参展客商办证。
此外,贸易配套服务也将进一步优化。本届广交会将提供线上线下物流仓储、金融保险、检测认证、商业咨询、设计创新、跨境电商、综合服务等7大类贸易服务,吸引近250家机构参展,拓展贸易服务链。
本届广交会期间将举办第二届珠江国际贸易论坛,除了开幕式,还包括5场主题论坛和18场行业论坛。5场主题论坛分别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制度创新高地、贸易数字化创新发展、中国—非洲西亚经贸合作新机遇、知识产权保护和贸易高质量发展、金融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18场行业论坛聚焦绿色发展、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设计缔造品牌、出口风险应对等主题。
各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24年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资金(绿色循环发展)项目入库储备工作的通知》(粤工信节能函〔2023〕5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市实际,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报材料要求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应提交如下材料:项目申请报告、申报单位基本情况表、项目基本情况表、项目专项审计报告、2022年财务审计报告、单位法人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承诺书、绩效表、汇总表、项目完工评价报告,以及其他相关佐证材料。
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项目应提交如下材料:申报单位基本情况表、单位法人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复印件)、粤港清洁生产伙伴标志证书复印件(针对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项目)等。
二、工作流程
(一)申报方式
项目申报采用网上填报和纸质文件报送两种方式同步进行。网上申报须通过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系统进行(用户操作手册见申报系统首页http://shenbao.gzii.gov.cn,技术支持电话:020-83757015,技术支持QQ客服:1428954896)。
(二)申报单位申报流程(4月10日9:00--5月10日18:00)
1.注册:专项资金管理系统不再提供企业管理员账号注册功能。如企业在“广东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https://tyrz.gd.gov.cn/)已有法人账号,可使用已有法人账号登录,登录后会自动关联专项资金管理系统现有管理员账号;企业如需新注册管理员账号,需在“广东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注册,注册后首次从“广东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登录跳转到本系统时,补充核对企业基础信息后,完成专项资金管理系统管理员账号注册,然后点击“申报人管理”创建本单位项目申报人。已注册申报系统的单位可用原账号登录,无需重复注册。
2.网上填报:用项目申报人账号登录后即可填报项目内容,填写完成后,企业管理员可将项目申报材料提交给区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初审。申报截止时间为5月10日18:00,逾期不再受理。
3.纸件提交:项目申报材料经区初审通过后,申报单位可将审核通过的项目(带水印)导出打印一式四份,于5月12日18:00前盖章报送至各区业务主管部门。
(三)区业务主管部门工作流程
1. 5月12日前,区业务主管部门需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核,通知通过审核的企业打印纸质材料,以及完成纸质材料收集工作。如需退回企业修改、补充的项目材料,须在5月12日前完成企业修改提交、区审核、企业打印报送等全部工作。
2.请各区业务主管部门在5月19日前将项目汇总表报送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节能处),并随文报送纸质材料(一式四份)及电子版。同时将行文推荐的项目在申报系统中完成推荐,并将书面推荐文件扫描上传。
附件:
1.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系统操作手册(企业用户)
2.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系统操作手册(区用户)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4月14日
(联系人:李伯准,电话:83123839)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