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区义务教育民办学校2023年普通招生计划公布
根据《佛山市教育局关于印发《佛山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2023年修订版)》的通知》(佛山教育〔2023〕14号)和《2023年三水区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工作实施细则》(三教基〔2023〕23号)精神和要求,现公布三水区义务教育民办学校2023年普通招生计划。
5月19日—22日通过资格审核的普通招生对象在招生平台填报志愿,资格类型为“不符合以上条件,但具有在本区工作或居住的证明,如社保、纳税、房产等”的学生不能填报志愿。
1.校内直升对象可依入学意愿按顺序选报本校直升志愿和所属区至多2所学校的志愿;
2.普通招生对象可依入学意愿按顺序选报所属区至多2所学校的志愿;
3.弟弟妹妹有意与哥哥姐姐入读同一所学校,必须填报哥哥姐姐所在学校为第一志愿。其中,哥哥姐姐所在学校为一贯制学校,同时弟弟妹妹具备该学校直升资格,必须填报该学校为校内直升志愿。未按上述要求填报志愿的,不纳入兄弟姐妹优先补录范围。
附件:
1.三水区2023年民办小学普通招生计划
2.三水区2023年民办初中校内直升及普通招生计划
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
查看并下载附件
走进丹灶镇西联社区,鱼塘连片,波光粼粼。作为首批参与南海全域推进养殖池塘改造的村(居),经过一年多的改造,数百亩零散不规整的“小鱼塘”集合成连片规整鱼塘,成功引入有实力的投资方,推动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西联社区的变化,是南海推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缩影。2022年,南海区获批创建南海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这是佛山市第一个“国字号”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全省第一个淡水鱼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年来,借助这一国家级平台,南海通过集约各类资源,以工业思维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工业强区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近日召开的两场全区会议上,南海进一步明确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在“三农”,通过实施“6621”工程、落实“种业+”发展规划等举措,奋力创建全国一流现代农业强区。
01
国家级园区
带动农业提档升级
地处丹灶镇金沙岛中西部的西联社区,西边有南沙涌川流不息。凭着北江水系的滋养,西联社区以水产养殖出名,在5.48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上,西联社区现有耕地3860亩,其中养殖池塘有1791亩。在过去,依靠小农户种养的生产模式,西联社区的农业效益较为低下。
为了提升水产养殖产业质量和效益,2022年南海区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发起了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五年行动,并出台了农用地整备工作方案和整备项目实施细则,对改造主体进行奖补。
把握发展机遇,西联社区成功获得“塘改”和农用地整备项目立项。2022年2月,按照“鱼塘规整、深度适宜、灌排配套、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生态优美”的规划目标,社区对鱼塘进行重新布局改造,全面清淤,重修进排水渠,安装养殖尾水治理设施。
今年4月,鱼塘项目顺利完成招投标。由投资方一次性租下约854亩鱼塘,带动西联社区集体鱼塘租金年收入从原来158万元提升至262.5万元,增幅约66%。此外,改造后的鱼塘通过开展“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由承包方提供种苗和标准化养殖技术,并进行保价收购,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创造近100个工作岗位。
西联社区的鱼塘升级,是南海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缩影。2022年,南海获批创建南海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全省第一个淡水鱼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以九江、西樵和丹灶三个镇为创建范围,涉及422平方公里,以淡水鱼为主导产业,养殖面积达到10.67万亩,产量16.62万吨,占南海区淡水鱼产业的80%以上。
一年来,南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淡水鱼养殖规模保持全国领先,园区养殖面积占全区86.18%,立项改造鱼塘2.94万亩,培育出佛山市级以上水产龙头企业12家,30亩以上养殖户达570户。区内培育育苗主体137个、佛山市级以上良种场9个,鱼苗孵化年产量约1900亿尾,占全国1/7。作为南鱼北运主供区,南海每日优质鱼北运量超348吨,占广东省50%以上。
此外,园区还通过搭建8个科研平台,推动技术体系升级;建成3个水产数字平台,加快建设南海数智渔业综合服务平台;着力培育多个特色农产品品牌,拥有“中国淡水鱼苗之乡”“中国加州鲈之乡”2个区域公共品牌;培育21个预制菜品牌、30多个粤字号品牌。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近日公示的2023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南海加州鲈成功入选,成为佛山唯一上榜的农产品。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南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充分发挥带动作用,结合南海农村股份合作制,促进龙头企业和14条经济薄弱村(居)协同联结共促致富,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农户95.4%以上;同时强化财政引导撬动作用,规划用好1亿元中央资金,整合地方财政资金3.09亿元,撬动社会资金21.11亿元投入园区建设;出台农业用地集约整备等扶持奖补政策,配套建设用地231.5亩,集约农用地6025亩;发布专门政策,从财政金融、用地、科技、品牌等方面,全方位强化现代农业要素保障。
经过一年的建设,南海成功集约了各类资源,通过打造好政策、好机制、好产业、好技术、好品牌,有力促进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规模化、集约化、技术化发展,成功通过了园区创建工作的中期评估。
02
产业强区的农业账本
在珠三角地区,工业强区为数不少,农业强区却不多见,但让人疑惑的是:身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度发达的南海,为何要将精力投注到现代农业?
一个客观的现实是:对于经济总量向4000亿元发起全力冲刺的南海来说,土地开发强度早已超过50%,尤其是处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内,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也不为过。但相比于体量巨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南海区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5.76亿元,虽然同比增长7.5%,但占全区经济比重很低,从经济账看,南海发展现代农业并不划算。
南海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是对政治账、民生账、生态账的综合考虑。从全国来看,农业发展事关国计民生。进入21世纪以来,已有20个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三农”工作,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从区域发展来看,南海历来就是广佛乃至大湾区物流和供应体系的重要节点,发展现代农业,是稳产保供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应有之义。
从南海自身实际来看,全区290个村(居),其中涉农村(居)220多个;同时,南海农村户籍人口达90万人,农业领域还吸纳了数以万计的就业人员,仅淡水养殖户就超1万户。这样的数据意味着,力促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不仅是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也是保障和提升农村、农业人群收入的有效手段。
发展现代农业,还能构筑地区重要的生态空间与屏障。近日南海区重磅发布的“水上南海”城产人文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要以“水”为媒,串联起城、产、人、文各领域规划、计划,重点构建五大战略行动,包括推动形成绿美韧性的水生态格局、创新绿色活力的水经济模式等,而推动包括淡水养殖在内的现代农业发展,正是落实“水上南海”发展战略的重要要求。
在日前召开的南海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化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大会上,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强调,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筑牢“三农”基础,南海的全面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要坚持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南海的全面现代化筑牢基础。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南海拥有良好基础。南海区是广东省淡水鱼养殖的优势区和集聚区,拥有广东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是桑基鱼塘生产模式的发源地,孕育了发达的基塘农业和渔业经济,是全国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区、淡水鱼苗繁育中心、淡水鱼加工流通中心,是全国著名的淡水鱼苗之乡,还获认定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南海还拥有蝴蝶兰、锦鲤等一批特色产品。其中,里水镇是华南地区最大的蝴蝶兰生产销售中心,蝴蝶兰种植面积已近1500亩,年产值超5亿元,全国每四株蝴蝶兰就有一株产自里水。
此外,南海区还是国内观赏鱼产业重要的全产业链基地及观赏鱼商贸集散地,现有观赏鱼养殖面积2500亩,年产量超2亿尾,综合经济价值超20亿元。
南海现代农业发展还拥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日前,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22年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名单。其中,南海共有18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涵盖现代水产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花卉产销等多个涉农领域。至此,南海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达2家,省级18家,市级17家,区级25家。
03
聚集四大要素
建设农业一流强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南海的改革发展从农村起步,农业农村始终是南海改革力度最大、改革成果最集中的领域,为南海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契机,南海农业农村发展迎来了新机遇。
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南海提出实施“6621”农业现代化强区工程。“6个高要求”即“聚焦高资金投入、高科技装备、高水平经营、高品质生产、高产值收益、高效率保障”;“6大任务”即加快推进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农业产业园区平台升级、特色农业和预制菜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品牌集群做大做强、三产融合示范引领绿色生态农业、“金科产”深度融合;“2条底线”即持续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产品质量安全;“1”即通过一系列举措,南海致力成为“一流强区”,奋力创建全国一流农业现代化强区。
南海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南海将聚焦农地、平台、链条、科技四大关键要素,加快推进农业用地规模利用集约高效,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今年再集约整备1.2万亩、改造提升养殖池塘3.5万亩;做强现代农业平台载体,打造“1+3+X”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动格局;拓展预制菜集群化全产业链,加快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建设,优化扶持政策,打造预制菜产业集群;强化科技赋能实施种业+计划,建强种业科研成果资源转化平台。
南海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牵引,将着力建设大养殖、大科技体系,推进5万亩鱼塘整治,建设6000亩美丽渔场,集约6000亩农用地,建设2个工厂化养殖示范场、3000亩绿色养殖示范基地。
此外,南海还将加快建设大加工、大流通体系,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建设大平台、大发展体系,打造产业孵化大平台,加快资源、技术、人才集聚;建设大数据、大品牌体系,打造8个数字智慧养殖基地,创建淡水鱼大品牌,制定鱼苗、养殖(团体)标准,引导企业申报运营商标,建设“南海淡水鱼”品牌体系。
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也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核心变量,种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5月4日,南海发布了“种业+”发展规划,提出通过推动种业高水平发展,引领南海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南海将统筹各类资源、强化科技创新,努力将南海打造成为种业集群高地。按照“三年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成体系”的总体目标,努力打造成广东省现代种业发展先行区、种业成果转化示范区。到2031年,全区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成为国内淡水优质鱼苗育种样板地、淡水优质鱼苗创新资源聚集地、淡水优质鱼苗重要供应区。
7月底交工验收
9月开学投入使用
新增学位1740个
……
狮山这两所学校扩建项目有新进展!
为持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证狮山小学、初中学位供给,5月15日,狮山镇党委书记麦满良,狮山镇党委委员蒋开展,狮山镇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梁刚慧带队前往大圃中学、小塘中心小学考察扩建项目建设进度情况。
紧抓工期、高标准建设
预计9月可投入使用
“项目建筑面积多大?”“目前建设进度如何?”“消防安全设施有没有做好?”由麦满良带队的检查组一行首先前往大圃中学扩建项目工地,现场了解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建设进度以及消防安全等相关情况。
“项目建设,安全要放在第一位。”麦满良强调,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建设施工安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建设进度跟建设质量也要跟上。施工监管方也要同步准备好验收材料,确保项目完工后能马上投入使用。
据了解,大圃中学扩建项目规划面积80多亩,总投资2.6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项目的综合楼、报告厅以及能容纳3000人的饭堂,已于2019年9月1日正式交付使用。
二期扩建工程项目涉及的2栋教学楼、学生宿舍、400米田径场、地下停车场和体育馆等,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目前建设进度已完成70%,预计6月中旬可拆除所有建筑牌板,8月完成竣工验收,9月投入使用。学校扩建完成后,教学班数将增至48个,新增优质学位1200个。
随后,麦满良带队来到小塘中心小学,重点了解学校新扩建项目建设情况,并前往建设中的报告厅、教学楼等了解具体建设进度。麦满良表示,项目监管方要督促施工方不要盲目赶工,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据悉,小塘中心小学扩建项目,占地面积1483平方米,建筑面积7193平方米,分别建设教学楼和综合楼各一幢,总投资约0.74亿元。建成后新增学位540个,可提供3000人用餐的食堂、可容纳500多人的多媒体阶梯室及其他功能场室8间。目前教学楼牌板已拆除,预计7月底项目可完成交工验收,9月开学时可投入使用。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狮山一直在路上
大圃中学、小塘中心小学扩建项目有序推进的背后,是狮山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在此前召开的狮山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狮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觉聪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重点强调2023年,狮山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765个,新增公办优质幼儿园3所,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外,大会还宣布并投票表决了狮山镇2023年度十件民生实事项目,持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一项目位列其中,这也意味着狮山对教育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为满足狮山市民对教育的期盼,狮山镇委、镇政府将继续关注学位需求与供应问题,真正让“幸福狮山”触手可及。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