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诞(农历六月十九)
佛山信奉观音的人非常多,至民国时仍存观音庙16座,其余各庙亦多有供奉观音神像的。观音诞期一年有四个,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十一月十九日都是观音诞,以六月十九日山紫铺南泉观音庙的活动最隆重。
《佛山忠义乡志》载:“十九日绅士集南泉庙祀观音大士,妇女况为观音会,或三五家,或十余家结队醵多钱,以素馨花为灯,以露头花为献,芬芳浓郁,溢户市途,游人缓步而过,层层扑袭,归来犹在衣袖间也。”
神诞日,群众在街巷内设坛奉祀,有的集资请瞽姬在神坛前一连十多晚唱《观音出世》曲本。诞期,除本地人外,还有南海、顺德各乡男女信徒也前来参神,以求消灾解难、添丁发财。
神诞日,信徒要守斋吃素。一些人家的小孩多病,便选在观音诞举行契观音的“上契礼”。是时,请神婆或尼姑念《莲花经》,取小孩的裤带,穿上两串长钱(即铜钱,每串九个,取长久之意)并以斋菜、生果献于神前,燃香烛跪拜,禀明小孩姓名、出生年月,祈福保安。拜毕,取神前“利是”,即告礼成。
1.唱观音出世
其内容是从观音出生,至其得道全过程。活动进行时有人负责组织凑钱,选定地点款待盲人。时间一般于农历六月十九观音菩萨诞日或秋天,日期浮动不限。听者均表现对观音菩萨虔诚尊敬之神心,大多是中老年的拜神婆。她们在演唱的盲人前供奉观音画像一幅,焚香一枝。盲人则弹古筝伴奏,以南音或龙舟唱出,有时亦以口白道出。唱出全套《观音出世》约需时五晚。有时日间下午亦有唱,最后一晚必定有一群拜神婆来祭幽,以超度亡魂饿鬼。由于现代录放音设备出现,这种唱观音出世之形式早已消失多年。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从街道到农村经常有盲人唱,据称盲人必先学会此套唱曲才可成名。一般男人均不参与旁听。
2.摆神供
石湾及附近农村,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为观音诞,在这段时间,有一种叫“摆神供”的民俗。摆神供主要是以未婚女青年为主所组织的一种既展示姑娘们的手艺又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幸福的活动。
摆神供以街道或自然村为单位,一年一度,为期三至五日(有的五至七天),多选在农闲时节。地点多在大户人家宽敞的厅堂或者乡间的书塾、祠堂里。摆神供期间,青年姑娘每天要斋戒沐浴,衣着整齐,特别欢迎男青年去观看她们的神供摆设,男青年参观神供时都会受到殷勤的款待。摆供,除旗幡帐幔之外,在神像、佛像的前面,摆上姑娘们用芝麻、菜籽为原料制作的各种糕饼;有的还用米面或蜡制成各式花卉、果品、禽鸟;刺绣有龙凤、麒麟等各种象征吉祥的手工艺品;鲜花、水果摆满大堂;琳琅满目。每样展品都体现出未婚女青年的心灵手巧。
摆神供的活动时间,从白天到晚上,都是未婚女青年尽情打扮和尽情娱乐的时间,她们除了接待参观者外,还奏乐、唱歌、参神、聚餐,或请来女伶唱广东曲艺。入夜,更是灯火辉煌,神台上香烟缭绕,姐妹们欢声笑语,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摆神供,最后一天叫开斋(即吃荤)。此时,还有一项重要内容:请巫师做法事。早午晚都有一段做法事的时间,最后一晚“拜大谶”是高潮,请来有法道的巫师表演“赤脚上刀山”(踩碎玻璃)、“入火海”(踩烧红的火炭)。“拜大谶”主要是祈求神灵保佑,降妖驱魔,庇佑乡民家宅岁岁平安,祈祝参与神供的姑娘们心想事成、平安幸福。(转载:禅城区地情网)
结婚仍保留走筷子路、线香街、在祖庙门前合影的传统婚嫁礼俗,嫁娶屋里拜天地 筷子路上讨意头。
2013年11月,10对新人在市长的祝福中,在岭南天地嫁娶屋举行传统集体婚礼。踢轿门、跨火盆、拜天地、闹新房……按传统民俗,新人们经过这些礼俗就能结为夫妻。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佛山传统婚嫁礼俗,从清代嫁娶屋繁荣中一路衍变,与现代时尚西式风潮相结合,在不断简化中坚守着传统,并逐渐形成拥有佛山特色的婚嫁程序。祖庙街道作为城市中心,当地民众婚嫁礼俗延伸至佛山的许多角落,了解祖庙街道民众的婚嫁礼俗,其实也是了解佛山婚嫁礼俗的一面镜子。
佛山传统婚礼的简化版:结婚前一晚,新娘的姊妹们帮新娘把新衣服、新棉被叠好,并贴上大大的喜字。婚礼当天的凌晨1点,新娘的母亲帮新娘梳好头发,把竹柏叶插在我头上,寓意百年好合。中午,新娘的要吃鸡腿饭,男方来了之后,新婚夫妇逐一给长辈敬茶,走过筷子路、公正路,在祖庙门口拍了张大合照,最后才回男方家。”
“八音锣鼓迎亲,抬花轿拜堂成亲”。传统的佛山婚礼隆重而繁琐,一般要办3天才能结束。佛山民俗专家余婉韶如此描述传统佛山婚礼的过程:婚前一天,男方要到女方家接妆奁;迎娶之日,新娘拜别父母,由“大妗姐”背上花轿,花轿迎亲要行走吉祥路;落轿后,“大妗姐”将新娘背下花轿,跨过火盆,进入夫家。“现代人的婚礼简化了很多,但行祖庙路、拜祖庙的传统却一直保留了下来。”新人走过筷子路,寓意早生贵子。
有一位办过婚礼的街坊林秀芝,谈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细节,她说,当她拜别父母,走至门口时,大妗姐故意在她撑开的红伞上撒白米。“这里面有什么含义吗?”对此,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这个撒白米的习俗,源于桃花女和周公斗法的传说故事。传说他们二人都是得道巫师,法术了得,两人互相斗法多年不分高下。桃花女婚期来到,当她出门上花轿时,周公作法放出一群公鸡啄桃花女的眼睛,后被桃花女识破,她用红伞遮挡头部,又把白米撒了一地,公鸡顾着吃米无暇理会新娘,最终桃花女成功出嫁。此后,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只是有些人会把碎彩纸代替白米撒向新人,取其吉庆热闹。
在婚嫁路选择上,佛山人也特别讲究。上世纪40年代开始,不管新娘家住在哪里,迎亲队伍来回都要途经普君圩市的走马灯、长生树和线香街,以及“福禄路”、“筷子路”。“长生树”寓意长生福禄,“筷子路”寓意早生贵子,“线香街”寓意香灯延续。上世纪50年代开始,祖庙将正门改至祖庙路上,禅城区的迎亲队伍都开始走祖庙路,新郎新娘到祖庙拜过北帝后,还会在门前留影。现代人结婚,仍然保留了这个传统。
余婉韶介绍,北帝是佛山的保护神,它在佛山人心中的地位至高无上。新人拜过北帝,希望北帝保佑婚姻美满。说到自己的婚嫁故事,余婉韶回忆说,她与丈夫结婚时,只是办了简单的仪式。“我是上世纪50年代结婚的,我跟丈夫买了件新衬衫,登记一下就结为夫妻了。后来单位还为我们补办了茶会,我们买了一些花生、糖果,大家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这样的形式在当时很时髦。”(转载:禅城区地情网)
佛山自古文风鼎盛,重文施教,故民间素有“开笔”习俗流传。“开笔”是少年儿童开始识字习礼的传统形式,也是儿童进入人生学习阶段的习俗仪式,亦称之为开学。过去,家有男童,无论贫富,长到五六岁就举行开笔礼。富裕人家有送孩童到学堂请老师开笔的;有请老师为小童在祠堂或家里举行开笔礼的;一般劳动人民都望孩子知书识礼,因而贫苦人家都为小童举行开笔礼。先拜祭祖先,再由祖父、父亲或识字的叔伯,手把手教学童写自己的姓名。逐句教念三字经首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开笔礼后,小孩可以随时入学读书,可不再举行开学礼。
传统的开笔礼忌用闭日举行;忌途中风吹熄灯笼;忌忘带生葱(聪)、芹(勤)菜和糯米“薄撑”(饼块,取其粘椅读书耐久坐之意)。
入学读书的儿童,开笔与开学可同时举行。仪礼前,先将红色书桌椅搬到学堂,开学礼当天,将《三字经》、《千字文》、《幼学诗》三本启蒙课本裹在小童腹部,备算盘、纸、笔、墨、砚,以及青葱一根(意为聪明)、糯米粉煎成的饼(俗称“薄撑”)一块,祭拜祖先后,学童手提写着“文星高照”、“一路光明”的红字腰形竹织灯笼,由父母陪伴到学堂,由成年人抱学童进学堂行开学礼,取“脚不沾地”、“唯有读书高”之喻。将糯米粉煎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糯米粘性大,寓意学童勤读书)。学童先拜九天开化文昌帝君,再拜孔圣人,再拜老师,行跪拜礼。老师问:“你来学堂做什么?”学童答:“读书。”老师问:“你的书呢?”学童答:“在肚里。”于是解下腹部的启蒙书放在桌面,由老师手把手在描红簿上教写《千字文》中的“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几个大字。然后老师教读《三字经》数遍,开笔礼即告完成。如不是立即入学堂就读,开笔礼亦大同小异,只是在家里或祠堂举行。
入学当天,学童家长备寿桃(米粉做的饱点)、甘蔗,放在同学的书桌上,每桌一份,视为见面礼,人人有份,皆大欢喜。新中国成立后,小孩子从小进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按规定七岁入小学读书,那些古老的开学礼仪已基本没有沿袭。
改革开放后,佛山祖庙开设孔庙学童开笔礼活动项目,邀请佛山孔子学说研究会和大批学者、教授、高级教师、退休资深教师参加主持开笔礼仪式。如今的开笔礼,适宜幼儿园毕业儿童学前教育的需要,除举行一定的仪式外,对学童进行传统美德和珠江三角洲文化的启蒙教育。开笔礼仪式是麒麟引路;启蒙老师讲尊师重教、孝敬父母的故事;教写“学业进步”描红条幅;为开笔学童硃砂开智;参观历届本地高考状元榜和英雄事迹展览;敲击启智钟等。活动既充满地方特色,寓教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受到学校和家长的欢迎。(转载:禅城区地情网)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