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区云东海街道2023年公办学校合同制教师招聘工作变更公告
根据《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01号)的文件要求,2023年7月6日发布的《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2023年公办学校合同制教师招聘公告》中部分工作需要变更,现将变更的具体内容公告如下:
一、网上公告和报名时间:2023年7月6日-7月17日,2023年7月17日15:00截止报名。考生按原公告的报名方式发送报名材料到指定邮箱后,须登录下面的网址或扫描二维码进入“问卷星”填报个人资料。https://www.wjx.cn/vm/QCIdedU.aspx#
二、网上资格审核时间:2023年7月18日
三、网上资格审核结果公示及初试公告在三水区人民政府网公布,考生可于2023年7月19日登录查询。
四、通过网上资格审核的考生现场提交资料复审及参加初试,时间:2023年7月24日7:30-17:00,地点: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学校。
五、初试成绩结果公告和复试公告时间:考生可于2023年7月25日登录三水区人民政府网查询。
六、复试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七、体检和考察人员名单公告另行通知。
如有疑问,请工作日期间致电云东海街道教育办公室,联系人:阮老师;电话:0757-86162639。
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教育办公室
2023年7月8日
白涛先后来到广东中科半导体微纳制造技术研究院、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参观展厅、实验室、生产车间,与研究院及其孵化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交流,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深入了解研究院和企业发展历程、技术研发、人才引育、未来规划等情况,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白涛充分肯定研究院近年来发展取得的成绩,并表示佛山各级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希望研究院增强发展信心,立足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引进孵化更多科技型企业,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研发,加快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努力实现高质量差异化发展。同时勉励科技型企业持续聚焦主业精耕细作,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努力成长为行业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调研期间,白涛强调,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持续优化相关政策措施,千方百计为平台排忧解难,推动科创平台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为佛山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要强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为科创平台建设提供多渠道、便捷化、低成本融资服务,切实把有限的资金资源用到刀刃上。要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健全“企业出题、科研答题”机制,围绕产业需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市场优势牵引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做大做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夯实制造业当家基础。
日前,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国土空间背景下的广州与周边城市交通互联互通规划》(下称《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形成广州与周边城市210条通道规划(33条国家骨架对外通道、63条湾区干线对外通道、114条同城支线对外通道),加快构建“湾区1小时交通圈”和“邻穗地区1小时通勤圈”。
广州与周边城市的交通需求呈现四大变化趋势
广州主动对接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清远、韶关等周边7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区域和城市发展方向,研判人口经济集聚趋势,预测分析“未来城市”之间的交通需求特征。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广州与周边城市的交通需求呈现四大变化趋势——
区域经济关联度增强,城际交往需求总量成倍增长。广州与周边各城市间经济关联度提升1.8倍,跨城万人出行频次增长65%。对外出行总量从日均403万人次增加到766万人次,包含30%的过境交通达到1085万人次,增长近1倍。
中短距离高频次出行特征显著,经济腹地拓展需要更广泛的连通。30公里内出行达58%、都市圈60公里范围达80%,轨道交通方式比例达60%,有必要提供多层次、满足多尺度空间的交通服务。
湾区科技创新走廊发展强劲,城市节点需要更高效的中心直达。知识城、东部枢纽、滨海湾、前海湾将成为广深港澳东岸创新走廊新的增长点,科学城、黄金湾、创新城、明珠湾、环海湾、横琴将成为西岸增长点,这些新增长点之间、以及与各城市中心的联系需要更加高效直达。广深极核双城联动,带动东岸科技创新走廊交通增长1.6倍。南沙湾区中心崛起,带动西岸科技创新走廊交通增长1.2倍。
新空间结构下,需要构建更大范围的通勤交通圈。随着广州与湾区城市的融合进入深水区,跨界通勤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广佛莞同城化交通需求将增长90%,占广州与大湾区11市出行的2/3,其中通勤交通更高达80%,亟须提升区域通道的密度及可达性。
构建“三张网” 与湾区城市中心1小时通达
广州聚焦区域交通韧性更强、湾区出行品质更优、同城通勤效率更高,着力构建“三张网”,推动广州与周边城市形成公铁多层级、方向多路径、网络互联通、中心直达快的互联互通交通网络。
建设国家骨架网,畅通国内大循环支撑能力。构建“双人+三横”国家铁路网,高效贯通全省、通达全国大城市群;扩容和新建并举,推进“两环十六射”国家干线网落地生根,形成33条国家骨架对外通道。
强化湾区干线网,提升极点辐射带动能力。围绕广佛中心,构建“双环+十字+放射”湾区城际网络,打造“三环十九射”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多层级湾区干线路网,形成63条湾区干线对外通道。
织密同城支线网,增强通勤保障能力。构建广佛一张网、穗莞多通道同城化轨道网络,以及疏密有致的同城道路支线网,畅通边界地区微循环,形成114条同城支线对外通道。《规划》实施后,广州至各方向国家铁路、高速公路均在2条以上,与湾区城市中心1小时通达,中心通勤交通高峰1小时可达范围佛山方向由15公里拓展至30公里、东莞方向由30公里拓展至50公里。
该《规划》作为区域协同的有力抓手,支撑各城市对交通一体化的认同、建设规划的同步、协调机制的建立与优化,实现共谋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目前,广州与周边城市就互联互通方案已达成一致意见,《规划》提出的210条通道已基本纳入《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报批稿)。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表示,后续,将与各城市做好进一步对接,为后续交通项目规划建设实施做好用地控制和资源要素保障。
形成“湾区1小时交通圈”和“邻穗地区1小时通勤圈”
广州将编制交通规划与谋划城市长远建设发展相融合,召开广州2049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专题研究会,研讨充分发挥交通先行的引导带动作用,推动广州发展重心东移,解决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等课题,面向2049描绘城市交通规划蓝图。
以打造“全向多层立体网,高效便捷交通圈”为总目标,高标准建成高效连接全球、便捷辐射全国、快速直连湾区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形成“湾区1小时交通圈”和“邻穗地区1小时通勤圈”,推动广州与周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立体成网,支撑核心引领、轴带支撑、圈层联动的都市圈发展格局。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