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广州)国际时尚产业大会正式揭幕!
继2023广州时尚消费节圆满结束后,12月27日,2023中国(广州)国际时尚产业大会盛大启幕。
本届大会为期3天,活动期间将以“会”“秀”结合的方式,举办开幕式暨“时尚之都 广州发布”品牌上线仪式、时尚产业(广州)论坛、纺织服装产业链供需对接大会、花城时尚之夜(12月27日),湾区星光之夜(12月28日),闭幕式(12月29日)等。
作为广州时尚产业重要平台、近年来广州最高规格的时尚产业盛会,活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市政府、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贸促会主办,目前已成功举办3届,将进一步擦亮广州“时尚之都”名片,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推动广州时尚产业焕发出澎湃活力。
会上还同时发布了2024年28场重点活动,意中理事基金会主席、意大利国家时装商会终身名誉主席马里奥·博赛利等行业大咖向各界时尚品牌和设计师发出“时尚之约”。
新意盎然:四大维度带给消费者全新时尚体验
为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参与,今年的时尚产业大会及系列主题活动给出更多新玩法,在时间、空间、内容、能级上全新出发。
时间上,将时尚产业大会子平台——广州时尚消费节独立出来,为本年度时尚产业大会及系列主题活动拉开序幕。时尚产业大会延长至3天,做足年末最后一场时尚产业重头戏。
空间上,从单一会场扩展到两大主会场,从B端延伸至C端,把业内活动变成全民活动,同时联动各商圈、商业载体举办系列时尚活动,如广百冬日时装秀、长隆万博时尚消费嘉年华、可持续时尚周等,全城涌动时尚热潮。
内容上,从上一届的快闪市集拓展到创意集市、品牌秀、艺术特展、音乐派对、模特大赛、慈善联跑、促销活动、脱口秀拼盘演出、随舞热浪派对、主题工作坊等活动。以全新的体验、热烈的氛围、时尚的元素、优质的服务、新潮的玩法,呈现充满活力的时尚消费新态势。
能级上,邀请来自湾区知名院校、行业、企业的49位首批智库聘用专家,组建起时尚产业湾区智库,汇聚高端智力资源,发挥决策咨询和实践指导作用,致力打造时尚之都,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活动亦将启动湾区设计与广州时尚产业战略合作,扩大广州时尚“朋友圈”。广州时尚能级从一城拓展到多城,从一地辐射多地,时尚消费核心引擎进一步升级,推动湾区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磅指数发布:广州时尚指数全国第二
开幕式上,中国时尚都市指数、广州时尚产业生态主力阵容正式发布。该项目由广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研究院、广州市场商会发起,高端品牌实验室、中外传播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品牌研究所、CCTV《大国品牌》、世研指数、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告研究院等智库联合研究。
《中国时尚都市指数》课题组通过系统分析产业实力、消费实力、时尚环境、文化传播、包容能力5大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厦门展开研究。报告显示,广州以8.16的总分名列第二,是“低调的时尚巨人”。在“产业实力”“文化传播”两个一级指标位居榜首,显示出广州不仅在时尚产业供应链方面基础雄厚,还在品牌孵化、时尚传播等方面实力领先。
据课题组研究,广州在时尚产业六大板块中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其中美妆日化、家具家居、鞋业箱包、灯光音响的“产业规模”在十座城市中均排名第一。另外,在“企业数量”上广州也居领先地位,显示出市场主体活跃度和丰富度,在创业环境上居于前列。
广州时尚产业“主力阵容”共评选出来自六大时尚产业的64家企业。其中12家来自纺织服装行业,12家来自美妆日行业,10家来自家具家居行业,10家来自珠宝饰品行业,10家来自鞋业箱包行业,10家来自灯光音响行业。广州时尚产业集群“主力阵容”共评选出6个产业集群,分别为美妆日化产业集群、纺织面料产业集群、服装服饰产业集群、箱包鞋业产业集群、珠宝首饰产业集群、灯光音响产业集群。广州时尚商圈“主力阵容” 共评选出8大商圈,21个时尚购物中心。广州时尚平台“主力阵容”共评选出7个平台。
“选择广州作为首个观察对象,主要基于广州是第一批国际消费中心试点城市中唯一的非直辖市。同时广州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特色与亮点也特别突出,时尚产业生态比较完善。”著名财经作家、高端品牌实验室主任、课题组长段传敏介绍说。
多方合力:“时尚之都 广州发布”品牌正式发布
“搭建最全面的时尚媒体矩阵、发布最新颖的时尚活动讯息、展示最前沿的时尚潮流趋势、赋能重点时尚活动提高显示度……”开幕式上,“时尚之都 广州发布”品牌正式发布。
据介绍,该品牌由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贸促会、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共同牵头,通过整合政府部门、产业协会、媒体等多渠道资源,搭建起官方唯一、全市统一的时尚发布平台,成为广州时尚第一窗口。其全媒体矩阵纵贯各级主流媒体,连通全国各城市台,辐射港澳、海外媒体,串联社交媒体与行业媒体、自媒体等,综合运用图文、视频,通过专栏、专访、微纪录片等形式进行常态化时尚资讯发布,集中呈现广州市时尚设计、制造、营销、品牌成果,展示时尚潮流趋势,定义时尚生活理念,树立时尚制造标杆,权威解读政策举措。
同时,“时尚之都 广州发布”品牌标识正式亮相,这是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与团队的又一力作。“整体造型上像一只手紧握成拳头,为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点赞。”曹雪介绍,标识中一道道彩色横条代表各个时尚产业分支,它们共同汇聚成广州塔塔顶,犹如一座时尚风向标,表达着广州全方位推动时尚之都建设,着力打造时尚产业高地;深色的波纹象征着传播开来的电波信号,传递着广州奏响时尚产业发展最强音。
专业市场:支撑万亿时尚产业的活力创新生态系统
广州时尚产业基础坚实雄厚,全市510家专业市场中与时尚装饰、搭配、家居等消费相关的市场近300家。聚集了近9.5万商户主体、超150万从业人员,以及包括材料、设计、打版、生产、包装、营销、集散、服务、物流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强大的产业生态系统。
“女生的购物天堂”“按头安利”“省钱好逛”……小红书上,广州各大专业市场变身年轻人city walk目的地,今年下半年更是迎来了多方投资主体密集“落子”。
以火车站服装商圈为例,其位于时尚行业上游,在“产”这一端,有着广州及珠三角各地服装生产基地优势和良好口碑;在“销”这一端,坐拥全国最繁忙的火车站和广交会带来的巨量人群,历经三十年发展,形成了引领全国、走向世界的服装批发商圈。
今年9月,apM时代国际服装城与韩国apM集团强强联手,打造apM Luxe项目,首批100余家韩国品牌时装企业入驻首秀。谈及选择广州的原因,韩东公司董事长金正贤表示,广州是世界公认规模最大的服装产业圣地,拥有完备的服装产业链基础,在原辅料供应链、产品生产力和物流服务方面都居领先地位,近30年来,广州服装产业产量和出口额均居中国首位。
11月,汇美国际突破传统,成立创新力品牌社区,引入100多个头部设计师品牌进驻,囊括了目前市场前沿的各种风格品类。包括FACEON LAB、捡子、一琢YIZHUO、INworks之作、FENGGY在内的10个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品牌联袂进驻。本次大会,汇美国际将携手中国十佳设计师、湾区十佳时装设计师、广东先锋设计师亮相28日晚的湾区星光之夜。
时尚之都:打造时尚产销互促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广州高度重视时尚产业发展,将其列入21条重点发展产业链,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推动时尚产业在产业链和供应链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年初发布的《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2—2025年)》指出,广州要做强时尚消费,打造“服饰+美妆+珠宝+箱包”全时尚消费链条,构建产业型消费体系。今年9月,广州赴米兰组织开展“中国·广州时尚名品展”主题活动,为米兰时装周带来了广州元素,也掀起了一股东方艺术之风。
政府、行业多方发力,推动高品质时尚消费能力明显提升。今年1-11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6.7%。时尚消费不断升温,限额以上化妆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15.7%、12.7%;金银珠宝消费需求回升,实现商品零售同比增长4.6%,比1-10月提高1.9个百分点。
长洲站站厅 侯沛榕 摄
萝岗站 李志伟 摄
五号线东延段夏园站站台
12月28日上午,广州地铁五号线东延段、七号线二期开通仪式在七号线二期萝岗地铁站举行。当天12时起,广州地铁五号线东延段(文冲至黄埔新港)、七号线二期(大学城南至燕山)正式开通初期运营。自此,广州地铁线网里程达到653公里,“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成型。
此次开通的两条新线车站均位于黄埔区内,其中,七号线二期是实施广州“东进”空间发展战略的交通骨干,由南向北串联长洲岛、黄埔中心区及广州经济开发区,覆盖老黄埔和科学城两个核心板块,可从广州科学城零换乘直达大学城、广州南站以及佛山市顺德区;五号线东延段则与既有五号线有机结合,贯穿广州中心城区,是黄埔区海丝城与开发区发源地西区实现贯通的一条东西向地铁线路,对黄埔区深度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加快推进“西区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破解长洲交通难题 加快推进西区振兴
长洲街道地处黄埔区西南部,四面环水,常住人口约4.2万人,辖区内文旅资源丰富,但交通出行一直以来是长洲街的难题,居民出行需要轮渡。七号线二期的开通解决了长洲岛的交通难题,该线路起于现有七号线一期的大学城南站,共设深井、长洲、洪圣沙、裕丰围、大沙东、姬堂、加庄、科丰路、萝岗、水西、燕山等11座车站,串联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长洲岛。
当天上午,长洲地铁站C口举行地铁开通仪式,长洲岛当地居民聚集在长洲地铁口附近,很多老人带着小孩前来观礼,现场敲锣舞狮,氛围热烈,大家神情都很激动,等待仪式结束后和亲友一起乘坐家门口的首班地铁,也纷纷表示对地铁开通盼望已久。
七号线二期的开通运营使长洲岛首通地铁,其中意义不言而喻,对此,长洲街办事处主任华世君表示:“七号线的开通对整个长洲岛意义非凡,我们有百年的黄埔军校,也有九百年的古村,但是长期以来交通方面不是特别便利,只有一条陆路交通,剩下要靠水路交通。地铁的开通给居民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方便了众多海内外前往黄埔军校参观的游客。长洲街旅游资源丰富,相信地铁的开通能够有效推动长洲旅游业的发展,也非常欢迎大家坐地铁来长洲游玩。”
位于黄埔区夏港街道保税社区居民同样以热切的盼望心情迎来了五号线延长线的开通,保税社区居民步行十分钟就能抵达附近的夏港站和保盈大道站等地铁站点。
今年69岁的袁珺一直住在保税社区,她听说街道和社区今天要在地铁口开通的时候举办一个小仪式,需要志愿者,第一时间就报名。她说:“地铁通到西区是大事,路通财通。以后这里的居民生活会更幸福!”
顾名思义,保税社区所在的正式黄埔综保区。当地有一条享誉盛名的“红酒街”。目前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正着力推进红酒街的基础设施改善,全力实现西区振兴。
随着地铁的通车,当地居民也对西区振兴目标的实现信心越来越足。当地退休居民钟秋梅就说,今年以来,西区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道路得到了翻新、新建了口袋公园,现在地铁也通到了西区。还围绕“红酒街”这一西区名片开展新的招商项目。“我们对未来西区能够有更好的经济氛围更有信心了!”
智能化服务设施 便捷乘客出行体验
据介绍,五号线东延段、七号线二期延续近年来新开线路的风格,在车站服务设备设施方面兼具智能化和人性化,全力为乘客打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首先是智能设备全线配齐,每个车站配备全新升级的智能客服中心,除了集票卡处理、电子发票、语音问询、站内导航为一体外,功能上也有升级:在既有线智能客服中心的基础上增加了纸质二维码出站票、特殊事务办理、非即时退款申请等自助票务处理功能,同时增加关怀版、出行须知、车站资讯信息等自助查询功能。站台和站厅也设置了智能咨询终端和可视化求助按钮。车站还配有母婴室、公共卫生间、第三卫生间等公共服务设施,为母婴群体和市民出行带来更多便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两条新线的所有闸机均具备人脸识别功能,市民只需在智能客服中心进行人脸注册,并绑定已开通的广州地铁APP乘车码,便可在具备人脸识别的闸机上实现“脸进脸出”的“无感过闸”。而通过人脸识别进站后,在常规闸机上可通过刷广州地铁APP乘车码,直接“脸进码出”进行出站。
为了更好地和新线衔接,部分既有线和新线的换乘站点同步从站容站貌、车站布局和客流流线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据了解,广州地铁对二十一号线水西站站厅自动售票机、自助查询机、云购票机、进出站闸机、客服中心等设备进行了整体改造,优化站厅布局和客流流线,方便乘客进站和换乘,并对车站天花、地板、导向灯箱及出入口门匾等硬件设施进行翻新更换,使乘车环境更舒适;十三号线裕丰围站针对新线开通后可能面临的客流交叉点多、站台换乘通道宽度不匹配等难点,通过打通站厅换乘通道、拆除部分票亭及换乘通道进闸机、加装电子可变导向灯箱等方式,优化换乘引导,以达到提升车站服务的目的。
居民心声再现——“家门口的地铁”终于开通
28日上午九点半左右,萝岗站刚刚举行完地铁开通仪式,周围群众还未散去,赵女士是萝岗附近居民,她带着小孙子来到萝岗站:“很激动啊,我们盼了三年,以前要一个多小时到广州南站,现在可以七号线直达了,真的太方便了。”
梁女士是长洲岛居民,对于长洲站的开通表示很激动:“地铁终于来到长洲了,感觉自己不再住在这么偏远的地方了。之前这里的交通不太方便,之前上班开车要五十分钟一个小时,现在坐地铁只要半个小时就到了,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和堵车,去市区也不用担心船停航的问题,长洲岛上的慢生活终于也享受到了城市的大便利。”
上午十点半,深井社区居民同样汇聚在深井地铁口附近,等待7号线第一趟地铁的到来。凌俊伟是一名大学生,也是深井社区居民,他表示深井站的开通极大地缩短了他上学的时间:“出行更加方便了,我上学的地方在萝岗,平常去学校需要先轮渡再坐公交,或者开车绕一大圈,用时两个半小时,现在地铁30分钟就可以到了。”
上午11时00分,7号线二期裕丰围地铁站,通道还没打开,许多居民却早早就站在这里等候。12时00分,通道正式打开,市民们欢欣鼓舞地走向站台,列车早已等候在此。
72岁的吴大爷在等待的人群里特别显现,他身穿崭新的唐装,和同行的几位大爷一起不停拍照。原来,吴大爷是长洲岛上船厂的退休老职工,在长洲岛上工作了42年。“今天就是要赶第一班地铁,回娘家!”
据悉,过去要从长洲岛到裕丰围,要么在鱼珠乘坐轮渡,要么绕行番禺,极其不方便。“感觉这几年广州发展得越来越好了,”今年40岁的冼先生在丰乐南路一家民营企业从事财务工作。他介绍,因公司业务需要每一两个月需要去一次萝岗。每次去萝岗他都乘943路公交车,单程就得一个半小时,7号线通地铁后他半个小时就能到达,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张成、杨晨)
附件下载:
相关信息
12月24日,广州市、梅州市联合打造的“反向飞地”——梅州(广州)科技创新中心在海珠区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揭牌。
该中心借助广州创新资源优势,推动“研发+生产”“创新+孵化”合作模式,通过“政府赋能、思维赋能、技术赋能、智库赋能、资本赋能”等五大赋能服务体系,重点打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梅州企业赋能中心,推动湾区企业和梅州企业双向奔赴,搭建区域合作、资源共享、产业共建的共赢发展平台,努力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口帮扶协作高质量发展探索经验做法。
今年以来,海珠区全面落实新一轮省内对口帮扶协作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与梅州市大埔县、梅州市丰顺县、清远市清新区的对口帮扶协作,探索多种形式双向“飞地经济”模式,支持被帮扶方通过租赁办公楼宇、购地置业、设置园中园、建设孵化器、打造招商招才平台、与海珠辖区内国有企业成立合作(合资)公司、建立管委会统筹运营等方式,在我区设立“反向飞地”。其中,广州市、海珠区联合广东军威实业集团(中国中钢集团控股企业)在海珠区华标涛景湾设立了首个粤港澳大湾区(广州)乡村振兴产业协作基地。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