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8.1%
据佛山海关驻顺德办事处统计,今年前三季度,顺德区进出口总值186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1%。其中,出口1567.8亿元,增长26.3%;进口298.8亿元,增长38.6%。
“前9月顺德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99.2亿元,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佛山海关驻顺德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顺德是“中国制造之都”,自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就在这片热土蓬勃发展,加工贸易实际进出口值在广州关区位居前列。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顺德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均快速增长。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1083.2亿元,增长24.7%,占58%;加工贸易进出口499.2亿元,增长45.6%,占26.7%。
据了解,为推动加工贸易便利化,海关坚持去繁就简,优化13个环节的加工贸易监管流程,全面深化推广“以企业为单元加工贸易监管改革”,聚焦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实行“一本账册”“滚动核销”“信任管理”等措施,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作为一家小家电企业,企业产品种类大概有5000个,而且更新换代的频率特别快。针对企业物料、成品多,进出口频繁等特点,海关实施了以‘企业为单元’的监管模式,只建立一本电子账册,支持‘自主备案、自主报核、自定核销周期’。这些措施都大大帮助企业提升了综合竞争力。”据介绍,企业使用一本电子账册开展业务,账册到期后滚动执行,料件自动结转,无须考虑手册设立、料件结转等手续上的操作问题。海关基于信任管理,无需每年盘核加工贸易货物,保障企业生产的连续性。
与此同时,海关引导企业合理统筹“加工贸易+保税”方式,有效解决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大量零部件、物料、成品进出口频繁,库存资金占有率高等问题。依托佛山国通保税物流中心(B型),借助保税物流中心功能优势开展保税仓储节省成本,开展食品进口、酒类简单加工等特色业务。
下一步,海关将持续落实“放管服”改革,跟进企业诉求,积极拓展“互联网+海关”在线办理加贸业务,引导企业主动用好加工贸易改革红利,支持企业通过加工贸易更好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另据统计,单9月,顺德区外贸进出口总值253.9亿元,同比增长36.7%,环比增长26.1%,创月度进出口总值历史新高。其中,出口218.4亿元,同比增长39.9%;进口35.5亿元,同比增长19.7%。
“以往是一手拿扫帚一手拿簸箕,走街串巷清扫垃圾,如今只需要手握方向盘,简单操控按键,就能实现马路公园深度清洁,不仅效率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也体面很多了。”盈峰环境北滘项目部智能小型装备驾驶员周文笑着说,从一名传统的环卫工人,到如今“黑科技”加持,他的工作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周文所说的“黑科技”正是由盈峰环境自主研发的环卫行业首创智能纯电直驱桶装干式扫路机,两个大直径扫盘、强力吸嘴、专用破碎风机,加上舒适敞亮的驾驶室和240L标准垃圾桶,这台出道即“C位”的智能环卫机器人,不仅是清洁和靓丽城市的技术能手,也是改善环卫人员劳动环境的科技利器。
据了解,该款智能环卫机器人自2020年8月开始投入使用,一经推出即受到市场热捧,“目前全国销量已经超过了500台,是我们的一款‘明星产品’。”盈峰环境中央研究院智能小型环卫产品所所长景斌介绍,这款智能环卫机器人拥有干式除尘、垃圾破碎、快速换桶、定速巡航4大法宝,其配备的两个大直径扫盘最大清扫宽度可达2米,专用破碎风机则能实现垃圾破碎减容收集,提高单次垃圾收集量;而放置于机器人后方的240L标准垃圾桶可自动快速更换,也可以配套使用垃圾袋快速更换进行连续清扫作业,延长作业时间。
峰环境智能纯电直驱桶装干式扫路机在北滘门广场进行清扫。/珠江商报记者周焯杰摄
此外,标配的辅助吸管可手动吸污,用于清除路面凹坑、路边小沟中的树叶等垃圾,或者可取消辅助吸管选配高压水枪对附着在路面、墙壁上的顽固垃圾进行定点清污,实现城市环卫从“主干道”向“毛细血管”延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研发人员在设计驾驶室时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不仅设置了空气悬浮座椅等减震设备,还增加了空调,“我们的环卫工人基本上都是户外作业,南方高温时间长,所以专门在驾驶室安装了小型空调设备,让环卫工人在酷暑天气时不用大汗淋漓地作业。”景斌说,考虑到部分环卫工人年龄较大,为了方便操作,研发团队经过多次测试,最终把定速巡航、一键启动、倒车影像等功能加入到产品中,能大大提高设备操作的便捷性、安全性。
从事环卫行业已有3年时间的周文便是这款智能环卫机器人的首批驾驶员之一,他透露,在“重新上岗”前,公司安排了专门的培训,对机器人性能、操作要领及安全作业等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学习,考核合格后发放“准驾证”方可“上岗”。
“有了智能环卫机器人,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升非常明显。”周文介绍,以他负责保洁的北滘广场区域为例,以往传统手工清扫需要10多名环卫工人同时作业两个小时,现在两台机器人作业,只需2名驾驶员操作,在1个小时内便可完成清扫,“机器人可以实现吸扫一体,还有抑尘功能,路面更干净了”。
事实上,除了扫路机这个“明星爆款”,景斌和他的团队还陆续研发出全球首台5G氢动力环卫清洗作业机器人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城市辅道、次干道、广场、公园景区、产业园区、背街小巷、机场等众多场所清洁作业。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值得期待的是,智能化正在给环卫行业带来深刻变革,共同描绘绿色城市的美好愿景。
走进顺德北滘的美的微波炉工厂,快速运转的机械臂、自动运输物料的空中物流线、超大规模的智能立体仓库映入眼帘,这里是美的集团的第二座世界“灯塔工厂”,随处可见的AI技术、5G技术落地应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制造业的想象。
五年跨越,巨变谱华章,“十三五”期间,顺德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把制造业作为根和魂,掀起了一场以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的产业变革。五年间,顺德在全国市辖区中工业总产值率先突破1万亿元,上市企业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
回望“十三五”,顺德以村级工业园改造“头号工程”破旧立新,重塑产业新格局,支持企业“揭榜挂帅”,下好创新驱动的先手棋,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顺德路径”“顺德样本”。
产业集聚化、链条化、高端化
2018年,顺德吹响了村改的号角,坚决打赢这场没有退路的战斗,为顺德强势开创新的未来。一子落,满盘活。曾经密密麻麻横亘在顺德各个村(社区)之中的破旧工业园,蝶变成为一座座现代化产业园。
用好村级工业园改造腾出的空间,顺德推进产业集聚化、链条化、高端化发展,重点瞄准芯片、机器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引进具有集聚带动效应的“航母型”重大产业项目。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顺德的未来,顺德机器人产业彰显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创新力。“十三五”期间,从系统集成扩展到本体制造,再深入到减速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从最早的工业机器人,延展到特种、服务机器人领域,顺德机器人产业链加速成型。
仔细梳理可以发现,跨界涌入机器人领域的两家世界500强本土企业美的和碧桂园已从当初的“阵痛期”跨入了“收获期”。美的库卡园区累计生产销售的机器人超过1.5万台,并在今年4月加码投入8亿元启动项目二期;2018年横空出世的博智林机器人,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产品近50款,30余款建筑机器人投放施工现场测试应用,累计应用施工超100万平方米。
据了解,3年多来,博智林机器人已申请发明专利近3000项,自主研发的建筑机器人多个场景进行批量应用的试点示范,其中包括“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示范项目、2021年住建部智能建造试点示范项目。
距离博智林机器人不远处,北滘西海二支工业区原本低矮、破旧的家具、塑料、五金等厂房也已变身成为栋栋现代化厂房。以大族机器人全球总部基地领衔,这里建起了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目前已吸引了机器人上下游67家企业入驻,将构建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集群,力争建成投产后实现百亿级产值的目标。
随着库卡、发那科、ABB、安川、川崎世界机器人五大巨头进驻,以及盈合、大族、博智林、埃斯顿、中设等国内企业的强势加盟,处处可见顺德机器人产业的火热。数据显示,2020年,顺德全区机器人产值增幅高达206.4%,2020年全区工业机器人产量超1.2万台。
“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家电、机械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焕发新活力:
——2019年,格兰仕宣布进军芯片、边缘计算等领域,科技转型的步伐不断提速,研发物联网智能芯片、落地工业4.0基地、探索“边缘计算”商业化,欲通过科技转型“再造一个格兰仕”。AI、IoT、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应用落地,顺德家电逐步实现了从单机智能、协作智能发展到场景智能,向全面智能化时代的方向加速前进。
——伊之密打造24小时连续生产的无人、智慧工厂,朝着“再造一个伊之密”的目标迈进。从原来的“买装备”,到“卖装备”,再到升级为“卖服务”,顺德装备制造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由智能装备与软件结合构成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企业探索新经济新模式。
“揭榜挂帅”为产业强链补链
作为传统的制造业重镇,顺德近年来面临着不小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正因如此,顺德于2019年提出了“三核两高”作为支撑顺德高质量发展的新战略,切入核心领域、掌握核心技术、控制核心部件,实现质量高端、品牌高端,加快打造创新企业军团。
去年,顺德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再次加码扶持力度,发起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冲锋号。会上,顺德推出了“科技创新10条”,宣布在5年内新增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企业研发创新。
真正的关键核心技术引不进、买不来。顺德聚人才、促创新,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全球创新资源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面向全球推出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在支持企业“揭榜挂帅”上,顺德可谓大手笔。目前,顺德已严格遴选出26个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立项,投入政府配套经费超8000万元,拉动企业、平台自筹经费近5.64亿元,彰显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极大激发企业研发创新动能:
云米科技研发出全球首款WiFi6-IoT芯片模组,探索产业化应用场景,让家里的IoT设备都能高速互联互通;伊之密瞄准超大型高端注塑成型装备,将研发国内锁模力最大的注塑机首台套产品,实现国产超大型二板式注塑机关键技术的突破……
核心技术攻关,龙头企业率先而动,加码创新研发闯关夺隘。以美的集团为例,近年来已实现了30多项关键技术领域全面布局,包括无风感技术、无刷电机及伺服驱动系统、航天对旋技术、智能家居等前沿技术领域,近期又研发出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相应速度的伺服系统。
通过“揭榜挂帅”,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了科技创新舞台的中央。顺德进一步扩大扶持政策覆盖面,惠及更多中型乃至中小企业。一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在顺德全面打响。
五年来,顺德不断营造既有大树,又有灌木和草坪的良好产业生态,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也是顺德强链补链重要的一环。目前,全区共有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重点“小巨人”企业6家,入选企业数量领跑全市五区,分别占全市35.3%和50%。
从核心技术攻关,到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背后依托的都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一组数据直观反映了顺德“十三五”期间创新发展的成色: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57.3%,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已达4.3%,2020年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193项,是2015年的5.42倍,科技创新引领现代经济体系构建作用明显增强。
——高企存量增长近10倍,从2015年的232家预计增长到2020年的2150家;标杆高企存量46家,居佛山首位。
——上市企业从18家增至目前的37家(含过会),呈现翻倍增长态势,上市公司市值首破万亿元,走在全国前列。
发力生产性服务业引领高质量发展
发展先进制造业,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2018年,顺德发布了《“设计顺德”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全面实施设计创新系统工程,开启全球有影响力的工业设计高地建设之路。
五年来,顺德生产性服务业逐步提质,广东工业设计城由原来的设计服务输出地转变为原创产品策源地,成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设计创新驱动加速器和孵化器,顺德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撬动工业产值超1000亿元。
以家电产业为例,工业设计被融入到产品的源头开发、技术创新以及品牌的建立中。以斗禾科技为例,公司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原创设计,一款获得韩国好设计奖(GD)的电暖器,其上下左右摇头的创新设计,使得送暖的面积更广,一年可以卖出20万台,成为爆款产品。
如今,工业设计不断助力斗禾科技迅速崛起的顺德家电新势力。斗禾科技凭借多款创新产品,获得金点设计奖、韩国好设计奖、金芦苇工业设计奖、广交会出口产品设计奖等多个大赛奖项,成为了集工业设计、研发、制造、营销为一体的小家电制造高新技术生态平台。据了解,斗禾科技2019年业绩5000万元,去年达2.2亿元,预计今年达5亿元,几乎每年都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
以工业设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和提升,是产业链和价值链往高端攀升的标志。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顺德企业对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服务的渴求越来越大。作为制造业大区,顺德大力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尤其借助村改腾挪出连片的高质量空间,推进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今年,顺德全力打造建设集工业设计集聚、数据应用开发、质量标准推广、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研发服务、湾区创新协作六大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园区——顺德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
此前,集聚区已吸引了广东质检院顺德基地、华南家电科技服务基地、华南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威凯检测等落户。日前,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在集聚区内设立科技服务站,将更好地对接本地检测检验需求,让检测服务下沉到区域,顺德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检验检测服务。
全方位“一站式”的科技质量增值服务,为顺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助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美的集团捧回我国质量领域最高奖项——中国质量奖,是今年广东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这也意味着佛山企业在中国质量奖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至此,顺德1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2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在全市领跑。
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顺德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期待顺德在全国县域经济中,再创新辉煌,再立新标杆。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