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详细内容

第四章 在宥

时间:2020-02-05     人气:1480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

第四章 在宥

1.不闻治天下

【原文】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


【解释】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是存,也就是听任其自存自性而不乱,在其本性而不会有多余的东西,不会有多余的小手指。宥是宽,在宽宏正道,不会迁改其本有明德,而进入小道。大道是康庄大道,只是世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罢了,纷纷绕行小道。只有听说使得天下人都在宽宏大道,都停留在自性家园,都存其自性本心,没有听说要治理天下的。天下人如同被天放的羊,所谓天放,任由羊的自性,任由百姓的自性,不会像放牛一样,在牛的鼻子那里拴一根绳子。只要羊在宽广大道上,不断地走,总是可以回家的。


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为什么要安住在自性呢?这是由于唯恐天下人的自性中有多余的东西。淫并非淫荡,而是多余。淫雨霏霏,就是多余的小雨下个不停。


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为什么要宥呢?唯恐天下的人不知自性,不知大道,而迁改了本有的德性,误入歧途进入小道。


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如果天下人的自性不有多余的东西,不会像多余的小指头那样;不迁改本有的德性,又有什么必要需要治理天下的人呢?


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是不恬也。昔日尧帝治理天下的时候,使得天下的人欣喜而随顺本性而有快乐,这已经是不够恬淡,不够宁静了。为什么庄子这么说呢?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如果产生了喜乐,情绪已经发出来了,并不是在中了。


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夏桀治理天下的时候,使得天下人忧虑疲劳的样子,而使得天下人从本性散发出苦来,这是不愉悦了,这是痛苦了。瘁瘁是忧虑疲劳的样子。


夫不恬不愉,非德也。如此不恬淡宁静,不愉悦,这都并非本来的德性。回归未发之中,如此是本来德性。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散发出七色。如果要回归阳光的本性,就要回归到本源。


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如果不是使得天下人都回归本来德性,不发明本有明德,却期望得到长久的大治,天下没有这样的事情。


2.赏罚为事

【原文】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使人喜怒失位,居处无常,思虑不自得,中道不成章,于是乎天下始乔诘卓鸷,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故举天下以赏其善者不足,举天下以罚其恶者不给,故天下之大不足以赏罚。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


【解释】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邪,是耶,语气助词。毗是伤。人如果大喜就会伤于阳,所谓喜伤心;如果大怒就会伤于阴,所谓怒伤肝。阴阳如果伤了,阴阳也就偏了,不平衡了。


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如果在内阴阳并伤,而在外四时不能顺应而至,寒暑失调,该冷的不冷,该热的不热,就会伤人的形体了!其中在内的情志所伤,这个是起决定性因素的。这一段怎么那么像《黄帝内经》中的内容,想必庄子也读过了。


使人喜怒失位,居处无常,思虑不自得,中道不成章。如果人的喜怒情志失调;起居没有规律,白天夜晚颠倒;思虑过度而不能自得其本性之乐;貌似中道而不成章法。如果不能得中道之法,而误以为什么事都是折中处理,明哲保身而已,这就不对了。什么是中道呢?中道就是要回归喜怒哀乐之中的中道。如果已发出来就是和,合起来可以称之为中和。


于是乎天下始乔诘卓鸷,而后有盗跖、曾史之行。乔是自高;诘是苛责;卓是卓而不群,傲慢异常;鸷是凶悍异常。乔诘卓鸷讲的种种不和。于是天下的人就开始出现种种不和的情况,而后就有了盗跖、曾参和史鳅这样不同的言行。


故举天下以赏其善者不足,举天下以罚其恶者不给,故天下之大不足以赏罚。所以说举天下之力来奖赏善还是不足够,别人还是不愿意从善;惩罚恶还是不足,还是无法禁止恶行,所以天下这么大,也不足以用来明赏罚。


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自从夏商周三代以来,治天下者气势汹汹地终日以赏罚来治理天下,如此扰乱百姓,百姓哪里还有什么闲暇去安守本有的性命之情呢!赏罚只是用强制的命令去管百姓的外在而已,并扰乱内在的本性。如同伯乐治马,用烙铁来烙印;用刀来削马蹄。对人而言,严刑峻法更加厉害。反思一下我们的治理方式如何呢?公司的治理方式如何呢?所谓的绩效考核能否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呢?匈匈,通汹汹。


3.安其性命

【原文】而且说明邪,是淫于色也;说聪邪,是淫于声也;说仁邪,是乱于德也;说义邪,是悖于理也;说礼邪,是相于技也;说乐邪,是相于淫也;说圣邪,是相与艺也;说知邪,是相于疵也。天下将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存可也,亡可也;天下将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脔卷仓囊而乱天下也。而天下乃始尊之惜之,甚矣,天下之惑也!岂直过也而去之邪,乃齐戒以言之,跪坐以进之,鼓歌以儛之,吾若是何哉!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吾又何暇治天下哉!


【解释】而且说明邪,是淫于色也。说,通悦字,喜爱。如果不安于自性,不在宽广的大道上,就会如何呢?首先是眼睛流连于美色。接下来还会讲其它七种情况。喜爱目明,只是沉溺于美色罢了。这里所说的淫于色,并非单单指好色,而是沉溺于外在的美丽的东西。比如华丽的礼服,艳美的女人。


说聪邪,是淫于声也。喜爱耳聪,沉溺于声罢了。


说仁邪,是乱于德也。喜爱仁,扰乱世人本有的德性罢了。


说义邪,是悖于理也。喜爱义,有悖于天理罢了。自性具足天理。


说礼邪,是相于技也。喜爱礼,助长繁琐的伎俩罢了。


说乐邪,是相于淫也。喜爱乐,助长淫乱罢了。


说圣邪,是相与艺也。爱学习圣人,放下忠孝不顾,不远千里去投奔圣贤。助长多能,学习君子六艺。学习圣人,想当圣贤也是一种欲望,也需要放下。


说知邪,是相于疵也。喜爱智巧,助长多智的疵病罢了。


天下将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存可也,亡可也。假如天下人都安于本有的性命之情,也就是回归了初心,回归了本心,前面所说的这八样,存在也可以,不存在也没有什么关系了。这八样东西如同多余出来的小手指罢了。


天下将不安其性命之情,之八者,乃始脔卷仓囊而乱天下也。如果天下人不能安于本来的性命之情,即使有这八样东西,这会使得天下人被暴法刑罚压制得拘束不伸,而会横暴竞起,铤而走险地扰乱天下了。脔卷,拘束不伸的样子。仓囊,横暴竞起,铤而走险。


而天下乃始尊之惜之,甚矣,天下之惑也!而天下的人竟然如此尊奉它们,珍惜它们。天下的人竟然迷惑到如此的地步了!


岂直过也而去之邪,乃齐戒以言之,跪坐以进之,鼓歌以儛之,吾若是何哉!岂止是尊奉、珍惜一时,只是权且用它们罢了,而后要去除它们。而是极其虔诚地斋戒沐浴再谈论它们,恭敬地跪拜接受它们,欢歌鼓舞供奉它们。天下的人痴迷如此,不能觉悟,我又有什么办法呢?齐戒,是斋戒。跪坐,是跪拜。儛通舞字。


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所以君子不得已而位居天子之位,君临天下的时候,莫不如无为而使得天下归于大治。无为而不会扰乱百姓的本性,安于本来的性命之情。临莅,到。我们经常说莅临指导,到这里来指导的意思。


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正是由于无为,不会扰乱百姓的心,而后可以使得百姓安于其本有的性命之情。


故贵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于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这句话为《道德经》中的原文,可是河上公注解的版本原文,刚好顺序相反,参见下文。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天下。所以君主以自己的身为贵,而轻贱别人,如果为天下的共主,则可以暂时寄立,但是不可以长久。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君主爱其身,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万民的父母。圣者仁君爱其身,更爱其本心自性。如果为天下的共主,则可以托其身于万民之上,可以长久没有过失了。由于仁君少欲无为,所以虽然托于天下,可是万民不觉得重了。百姓如水,仁君少欲望,百姓不觉得重,如同水托起一样。


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故君子假如能够做到不敞开五藏的灵气,也就是说处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如果散发出来,就不是中了。五藏当中藏有精气神,比如肝肺藏有魂魄。如果解开了,就是发出来了。


无擢其聪明。不显耀自己的聪明,而是归于纯朴。自性发出智巧,而智巧只是多余的,只是扰乱自性的东西。


尸居而龙见。安居自性,心如如不动,如同死尸一样不动,而真龙自然显现。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什么是龙呢?自性本心是真龙,自性如同神龙变化莫测。智慧可以从自性中出。


渊默而雷声。虽然渊深静默,可是动起来如同雷霆万钧。《道德经》中讲,夫物芸芸,各归其根。根本在于静定的自性本心。动归于静,然而静极而动。动极而静,如果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就不能再往上了。


神动而天随。道家讲精气神。神灵从自性中出。神动而天理相随,心所欲而天理随之。我们用阳明心学,可以这么表达,意在于侍奉双亲,而孝顺就成为一物。意在于电子,而电子成为一物。一物必有一理,成了一物而一理必然相随。万事万物当中必存在着天理。


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圣人只要从容无为,而万物自然生成,自然消失。万物生灭顺其自然本性罢了。我们看珊瑚虫的生灭就好理解了,一层一层地生灭,不断地累积。炊,通吹,是动。


吾又何暇治天下哉!万物都是同样的一个天机而已,万法唯心造。心动而万物动。我又何暇去有为治理天下呢!


4.问道老聃

【原文】崔瞿问于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藏人心?”老聃曰:“女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淖约柔乎刚彊。廉刿雕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俛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县而天。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


【解释】崔瞿向老子问道:“如果不治天下,安能使得人心向善呢?”藏是善。前面庄子讲不需要治天下,只需要使得世人安于自性罢了。


老子回答道:“你要审慎无为,不要扰动人心。”女是汝,是你。撄,扰动。人心如同浑浊的水,如果扰动了,就会浑浊。如果任其自性,就会慢慢澄清了。有一次,佛陀带领僧团经过一条河流,大象群刚刚经过。弟子阿难帮佛陀打了一碗水,可是却比较浑浊。阿难马上要倒掉重新打,佛陀这时趁机说法。佛陀说,不要倒掉,只要放一阵就可以了,我们的心也是如此。


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老子又说道:“人心上下无常。如果被人所排斥,就会失志而下;如果得志,就会希望甚高而上。人心上下无常,妄想起伏不定。或系缚如同囚徒,或激烈搏斗如杀。”人心被扰动以后,就会上下乱窜了。人心被扰动以后,有点七上八下,小鹿乱撞的感觉。


淖约柔乎刚彊。老子又说道:“人的妄心上下乱窜,人心难安,只有柔弱能够胜刚强。”淖约柔弱的样子。刚彊,刚强。人心如同一匹烈马,上蹿下跳,无法安心。只有随顺心性才可以安心。用石头压着小草,小草总会想办法冒出来。要试图压着牛低头喝水,这是极难做到的事情,需要顺着牛性,它渴了自然就会喝水了。心性类似于驴性,驴脾气也是如此,要么怎么称之为倔驴,越抽打它就越多不动。葫芦漂浮在水面,把这头压下去,那头又会冒出来。《道德经》中讲,弱胜强,柔胜刚。


廉刿雕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老子又说道:“有时心如刀绞,有时焦急如火焚烧,有时冷若冰霜。”


其疾俛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老子又说道:“人心瞬息万变,在俯仰之间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心念攀援范围极广,转瞬之间可以到四海之外了。”心猿意马,神游四海之外。


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县而天。老子又说道:“人心安居可以渊深寂静,可以如如不动;人心妄动起来,可以悬系于天际。”


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老子又说道:“人心奋起而骄傲,不可系缚。人心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如同漂浮的浮萍。这就是人心啊,不可以随便扰动。”偾骄,奋起而骄傲。


5.绝圣弃知

【原文】“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胈,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然犹有不胜也,尧于是放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峗,流共工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于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釿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慄乎庙堂之上。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意,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故曰‘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


【解释】这一段承接上文,也是老子所说。


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昔日黄帝作为人文始祖,以仁义扰乱人心,这是扰乱人心的开始。当然了,黄帝曾斋戒沐浴向广成子求道而得道。


尧舜于是乎股无胈,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尧舜效法黄帝,一心为天下百姓操劳。消瘦得连大腿接近臀部的地方都没有肉了,小腿都没有什么毛了。尧舜一心为民,养育天下百姓。股是大腿;胈是大腿接近臀部的肉;胫是小腿。


愁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上面是讲尧舜外形的劳苦,这里讲劳苦其心。五藏忧愁,为百姓操心,以为这是仁义;劳苦消耗其气血,以建立法规法度,治理百姓。


然犹有不胜也。然而还是不能胜服天下,使民归于善。


尧于是放讙兜于崇山。尧于是放逐讙兜于崇山。崇山是山的名字,现在湖南省境内。讙兜是佞臣。


投三苗于三峗。尧把三苗流放到三峗这个地方。三峗也是山名,在现在的甘肃天水一带。三苗之地也是现在湖南省境内。


流共工于幽都。尧流放共工到幽州这个地方。幽都在现在北京市密云县境内。


此不胜天下也。这也是由于不能胜服天下,只好采取强制手段了。仁义不能胜服天下,则只好绳之以法令。由此可见,扰乱人心的程度到很严重的地步了。


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延续到了夏商周三代,而天下感到更加惊恐不安。下有小人之行的夏桀、盗跖;上有君子之行的曾参和史鳅。儒墨等百家纷纷兴起,谋求救国救民之道。


于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于是或喜或怒,互相猜疑;或愚或智,互相欺诈;或善或恶,互相非议;或荒诞或信实,互相讥笑,而天下人的本性更加衰微了。对于每个人本有的光明德性都迷失了。这时再跟世人讲大道,很难相信了。


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大德不能玄同,而每个人本有的性命散乱了。每个人的德性本来都是相同的。分化出来的人性回归于本来德性,称之为玄同。一缕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可以分散出七色。相反的过程,就是将七色回归于太阳光,回归于同一,称之为玄同。性命之学是三教的核心。性指向自性本心;命指向外在形体。烂漫是世人的身心都被扰乱了,身体也生病了,心也病了。


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天下人好智巧成风,百姓殚精竭虑,应接不暇了。


于是乎釿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于是木匠用绳墨来治木,定曲直,而人君用礼法来约束矫正百姓。工匠用斧头、锯子、锥子和凿子来残害木头,而人君用刑罚来残害百姓。釿,是斧头。


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天下人相互践踏,天下大乱,罪就在于扰动了人心。脊脊,互相践踏。


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慄乎庙堂之上。所以贤者隐居在高山的深岩之下,而治理天下的君主在朝堂之上忧虑惊恐万分,这都是天下大乱的缘故,都是扰动人心罪过呀。相传陈传老祖藏于华山。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当今之世,身首异处的死者,尸体相互枕着,形容死人之多。脖子上和脚上带着刑具的囚犯,互相推推嚷嚷,连成一串一串。遭受刑罚和杀戮的人们,举目就能相望,同病相怜。


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儒墨之徒抱着所谓的仁义,抬起脚跟,伸长双臂,谈论于桎梏之间。他们思考怎么样挽百姓的性命,思考怎么样救国救民。孰不知这是由于仁义太过所致,这岂不是太可笑了吗?殊死,身首异处,不是寿终正寝。桁杨,加在囚犯脖子上或者脚上的刑具。离跂是踮起脚跟。


意,甚矣哉!噫,真是太过于荒唐了!


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他们不知道感到羞愧,不知耻可谓到极点了!


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我不知所谓的圣人智巧是不是接合枷锁左右两边的梁木。桁杨是枷锁,是戴在脖子上和脚上的刑具。椄槢是接合枷锁左右两边的梁木。也不知仁义是不是桎梏的榫眼和榫头。也不知曾参和史鳅是不是夏桀和盗跖的响箭头。智巧、仁义和圣人都成为残害百姓的帮凶了,虽然是无意的,也是躺着中枪的。


故曰,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所以说,仁义的圣人绝迹,抛弃所谓的智巧,不扰动人心,天下就可以归于大治了。


6.黄帝求道

【原文】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山,故往见之。曰:“我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语至道!”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间居三月,复往邀之。


【解释】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以来,诏令通行于天下。他听说得道高人广成子隐居于崆峒山中,所以前去拜见求道。什么是天子呢?秉承天命,顺承天道,使得百姓安于本性,如此才能称之为天子。所谓天子为上天之子,治天下而非治天下,无为而大治。


黄帝问道:“我听说您已经上达于至道,已经是得道的高人了,敢问至道的精华是什么呢?我想采取天地的精华,再佐以五谷粮食,以这些来养育我天下子民。我又想掌握阴阳之道,以顺应万物的生长,我该如何去做呢?”


广成子回答道:“你所要问的是至道的精华;你所想要掌管的阴阳,只是至道精华的残余罢了。至道不分阴阳,不分善恶,不分高下,而归于一,归于中。自从你开始治理天下以来,云气都没有等待聚集一起就下雨,草木都不枯黄就落下了,日月的光辉也益加暗淡。像你这样谄媚善辩的人,心地浅陋狭小,又怎么足以跟你说至道的道理呢?”翦翦,浅陋狭小。广成子并非刻意贬低黄帝,而是说明听闻大道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六祖用法雨来比喻佛法,如果小根器的人,心地狭小浅陋的人,不能容纳法雨的。如同小花小草,大雨下来,就会东倒西歪了。


黄帝听了广成子这么说,很虔诚地退下了,捐弃天下不去治理了。在僻静的地方修筑居室,地上铺垫白茅席地而坐。这样闭门思过了三个月,再次虔诚地向广成子求教。


7.广成子传道

【原文】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广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行将至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女内,闭女外,多知为败。我为女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女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女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黄帝再拜稽首,曰:“广成子之谓天矣!”


【解释】广成子头向南方而卧,黄帝处于风向之下(以此来表示恭敬),用膝盖跪地行走,再次叩首而后问道:“听说您已经上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如何能够长久呢?如何修身养性呢?”黄帝前后问的问题有所变化了,看来三个月当中黄帝有所进步了。之前问的问题比较大,向外求,这次是反求诸己了。


广成子听了就突然站起来,回答道:“善哉,你问这个问题太好了!来,我跟你说说至道。”广成子看到他态度极其虔诚,而且所问的问题回归一身了。一身不修,何以治理天下呢?


广成子又说道:“至道极其精微,可以说是至精微的;幽深玄冥,可以说是静默深远的。至道似乎无有极点,终极的源头昏默寂静。”《道德经》中讲,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至道精微无所不至,原子这么小,其中也载道。一物必有一理,原子也有理。氢原子如同太阳系一样,也是可以测得准的,并不是测不准的。上帝不会投掷骰子。电子绕原子核运动,正如地球绕太阳运动。


广成子又说道:“不去看不去听,精神守一,而进入静定,如此心自然归于正。”注意了,广成子这里教黄帝真实的修行功夫了,我们可以学几招了。自性本心是形体真正的主人,如果神不被扰动,形体可以自正。


广成子又说道:“内心务必要保持静定,务必要保持清静,不要为了名利而劳累形体,不要太过于多欲而摇动你的精气,如此就可以长生了。”


广成子又说道:“目不多见,耳不多闻,如此闭目塞听,心无有多余的智巧,无思无虑。你的精神就会内守,不会心猿意马,精神和形体合,如此形体才能长生。”


广成子又说道:“谨慎护持内在心念,也就是说善护念,使得内心归于静定;闭塞外来的物欲,不去多看,不去多听。如果多听多看,多智巧,就会败坏修道了。”


广成子又说道:“我教你如何上到大明之上,如何到达你内在的至阳的源头。”什么是大明呢?之所以说大,是说大心。只有恢复了本心,恢复了大心,才有大明。本心光明,所以称之为大明。本心如同日月,有大光明。大明之上,就是恢复了本心。王阳明先生的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佛家讲无明,就是由于物欲遮蔽自性本心,如同乌云遮蔽太阳,并非自性本心无大光明,也不是太阳没有大光明。大道分阴阳,如果回归于阴阳未分的源头,这就是大道的源头了。黄河长江互为阴阳,回归了源头,就回归为一了。善恶互为阴阳,回归了源头,就无善无恶了。


广成子又说道:“我教你怎么进入众妙之门,进入幽远玄冥的大道之门;如何到达至阴的源头。”众妙之门为大道之门,需要做到知行合一。如果仅仅是知,停留在字面层面,还不能称之为知。只有通过修炼,打通了玄关了,在行方面,才能进入大道之门。只有通过真修实证,明心见性了,在知的方面,才能进入大道之门。只有两者都做到了,做到了知行合一,才是真正进入大道之门。


广成子又说道:“天地各有司官,各有各的主宰;阴阳各有各的归藏,各自归藏。”这里呼应前面黄帝所问的问题,如何去掌管阴阳。


广成子又说道:“你不需要管太多天地、阴阳的事情,不要太多人为的干涉。你只是需要谨慎地守着你的身心,安于静定,天地万物自然就会茁壮成长了。”


广成子又说道:“我抱一守中,处于一心不乱的静定。如果喜怒哀乐已发,情绪也能够适度平和。所以如此修身已经有一千二百岁了,可是我的形体还没有衰败。”


黄帝再次虔诚拜谢广成子,说道:“广成子你真可谓是与天齐寿,与天同德。”


8.得吾道者

【原文】广成子曰:“来,余语女。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余将去女,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当我缗乎!远我昏乎!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


【解释】广成子又说道:“来,我告诉你。”广成子看黄帝很虔诚,求道至诚,所以将道传于他,造福子孙后世。


广成子又说道:“我所说这个物,也就是道,是无有穷尽的,而世人皆以为是有始有终的。”惠施讲,宇宙是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广成子又说道:“我所说的这个至道,变化莫测,而世人皆以为是有极限的。”


广成子又说道:“得我的道的人,上可以为皇帝,而下可以为王侯。”虽然广成子说是他的道,但是实际并不属于任何人所专属,道无所不在。


广成子又说道:“失去我的道的人,在上只能见日月之光,而在下只能化为腐土了。”如果不失去道,就可以保持长久了,前面看到广成子已经有一千二百岁了。


广成子又说道:“而今百物昌盛,皆生于土而又返回于土。所以我将要离开你,入于无穷之门,可以逍遥游于无极的大道之乡。”惠施讲,太阳方才正中,没过多久就日薄西山了;万物方才诞生,又要逝去了。庄子前面也讲过,天地如同一个大熔炉。万物生于土而有返回土。


广成子又说道:“我与日月同光,我与天地永存。”虽然广成子说我,实则并不是傲慢,不单单指他自己,而是说每个人的自性本心。《阴符经》中讲,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心。天地人为三才,人与日月同光。天人合一,人内有五藏,天有五星。


广成子又说道:“向着我走来的时候,不知其来;远离我去的时候,不知其去。”什么是如来呢?无去无来,称之为如来。广成子已经进入了不生不死,无生无灭的大道之乡。缗,昏暗。


广成子又说道:“人皆死去了,而我还独存,可以长久了。”所以说没有能够舍弃治身而能够治理好天下的。如果要治理天下,就先要治身。广成子并非执着于他这个一己之身的长久。如果仅仅如此,并不能破除我执。学道者,需要透过他的载道文字,参透背后的真谛。


9.云将问道

【原文】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鸿蒙方将拊脾雀跃而游。云将见之,倘然止,贽然立,曰:“叟何人邪?叟何为此?”鸿蒙拊脾雀跃不辍,对云将曰:“游!”云将曰:“朕愿有问也。”鸿蒙仰而视云将曰:“吁!”云将曰:“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为之奈何?”鸿蒙拊脾掉头曰:“吾弗知!吾弗知!”云将不得问。


【解释】云将去往东方遨游的时候,经过东方的神木扶摇旁边,恰好遇见了鸿蒙。


鸿蒙正高兴地拍打大腿,雀跃地要准备出去遨游。拊脾,拍打大腿。


云将见到他,感到茫然若失的样子,突然停止了脚步,恭敬地拱立不动站在那里。倘然,茫然若失的样子。贽然,拱立不动,恭敬的样子。


云将问道:“老人家何许人也?老人家为何这么高兴呢?”


鸿蒙拍打大腿,高兴雀跃没有停止,他对云将说道:“无须多问为什么,只需要乘自然造化而遨游就好了。”


云将还是坚持要问,说道:“我还是要问一下,我很好奇。”朕,在远古时期,不管贵贱都可以自我这么称呼,而后来成为帝王的专属称呼了。


鸿蒙抬起头,他看一眼云将,他说道:“吁!”似乎很不以为然的样子,怎么这个云将这么执着呢。


云将问道:“天气不调和,地气郁结不顺。”天地有气,天地的气为风,而血为水;而人也有气血。人如果肝气郁结,就会生病了。地气如果郁结,也不会滋养万物了。如果地气郁结,就会发生干旱了。


云将又问道:“六气不调和,四时不节。现在我愿意调和六气的精华,以便能够化育万种生灵,我该如何去做呢?”六气是阴阳、风雨、明晦。四时是春夏秋冬。本来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可是却没有按照这个规律来,冬天该冷的不冷,这就麻烦了。百年之前,刚刚经历过暖冬的广东,曾经发生过严重的鼠疫。


鸿蒙听了这个问题以后,拍打着大腿,掉头就走:“我不知道!我真不知道!”前面云将所问的问题,很像黄帝一开始所问广成子的问题。天地各有所司,何愁人为干预呢?


云将没有能够问到答案。虽然没有问到答案,可是答案已经自在其中了。其中奥妙,自行领会。


10.再见鸿蒙

【原文】又三年,东游,过有宋之野而适遭鸿蒙。云将大喜,行趋而进曰:“天忘朕邪?天忘朕邪?”再拜稽首,愿闻于鸿蒙。鸿蒙曰:“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朕又何知!”云将曰:“朕也自以为猖狂,而民随予所往;朕也不得已于民,今则民之放也!愿闻一言。”


【解释】又过了三年,云将再次去东方遨游,经过宋国的郊野,恰好遇见了鸿蒙。


云将大喜过望,快步地走向前去说道:“天人你没有忘记我吧?天人你没有忘记我吧?”云将对其惊为天人。


云将再次叩首拜见他,向鸿蒙求道。


鸿蒙回答道:“我只是浮游于世,不知道想求些什么;我只是无拘无束地遨游,并不想着要去什么地方。”浮游,任随本心浮游于世而已。真人少欲而轻,可以称之为浮游。多欲浑浊而重,就不是浮游了。真人已经得道,安贫乐道,连道都不求了。而云将还在到处去求道,可是他不知道,道即是自己的自性本心罢了。云将在骑驴找驴呢!猖狂,无拘无束的样子。庄子前面有讲,世人不远千里去寻求贤人。


鸿蒙又说道:“而游乐的人应接不暇,如同进入了大观园一样,什么都想追求,什么地方都想去。似乎所见所闻的东西都是真实无妄的。可是我却和这些游乐人不同,这些只不过是梦游人罢了,人生只是一场大梦而已。除此之外,我又能多知道些什么呢!”鞅掌,事务繁忙,应接不暇的样子。云将以为他能够多知道一些东西,老来向他求道。


云将听了就说道:“我也自以为已经够无拘无束了,而百姓自然就追随我,我去哪里就跟着去哪里;我也是不得已面对百姓罢了,可是百姓会仿效我。我希望能够聆听您的教诲。”


11.乱天之经

【原文】鸿蒙曰:“乱天之经,逆物之情,玄天弗成;解兽之群,而鸟皆夜鸣;灾及草木,祸及止虫,意,治人之过也!”云将曰:“然则吾奈何?”鸿蒙曰:“意,毒哉!僊僊乎归矣。”云将曰:“吾遇天难,愿闻一言。”


【解释】前面云将再次请教,鸿蒙讲道:“扰乱了上天的正理,也就是不能扰乱天理,否则天理难容,悖逆了万物本来的性情,苍天都不会帮助你的,不会成功的。”天经地义成语的来历,也能说明什么是天经。郑国大夫子产是个贤德的人,他曾经说过“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经地义是指天地间经久不变的正理,正道。


鸿蒙又说道:“解散群居的野兽,而飞鸟在夜里都会不安地鸣叫;也会殃及草木,祸及昆虫。噫,这都是有为治理人的过失啊!”如果去捕猎野兽,使得群居的野兽迫不得已被解散了,死的死,伤的伤。如此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会造成飞鸟、花草和昆虫的不良影响了。大自然有自己本有的生态链条。如果解散了百姓,伤害了他们,也会波及很广的。


云将听了又问道:“照你所说,我该怎么办好呢?”


鸿蒙回答道:“噫,你中毒太深了!已经跟你讲得够明白了,你还要问!我要仙游归去了。”僊僊,仙游自由自在的样子。


云将又说道:“我遇见天人你一次很难,还是恳求您再给我多一些教诲吧。”


12.知之离之

【原文】鸿蒙曰:“意,心养。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若彼知之,乃是离之。无问其名,无闚其情,物固自生。”云将曰:“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今也得。”再拜稽首,起辞而行。


【解释】鸿蒙又讲道:“正是由于心用太多了,就会伤到心,伤到自性了,所以需要养心。”前面批评云将中毒太深了,实际上是心中毒太深,所以需要养心。所谓的毒,也类似于佛家所讲的五毒。


鸿蒙又讲道:“你只需要无为,而万物自然就会感化了。”


鸿蒙又讲道:“废弃你的形体,形体只不过是一个臭皮囊罢了,不要一天围绕着这个皮囊在转;把你所谓的小聪明全部都吐出来,也就是消除所知障碍;理和物都两忘,也就是说身心都两忘;身心回归于大同,回归于自然之气。”堕,废弃。所谓废弃形体,并非伤害这个身体,而是不为这个身体所束缚。伦是理。心中存有天理,身即是物。物和理两忘,身和心两忘。


鸿蒙又讲道:“解除心的系缚,如同解倒悬之苦。神无物欲所累,如释重负。无知无识得样子,似乎无有魂灵。”


鸿蒙又讲道:“万物众多纷纭,不断地生灭,如同放电影一样,可是各自回归各自之太极,回归各自的根本。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物都是一个小宇宙。全然在不知不觉中自化,各物有各自的天理。”云云,通芸芸。我们说芸芸众生,也是这个芸芸。《道德经》中讲,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鸿蒙又讲道:“虽然大道,似乎混沌未开的样子,善恶未分,明暗未分,可是大道终身不离左右,在每一物中都存在大道的形迹,在每一物中都体现了天理。”浑浑沌沌,混沌未开化的样子。为什么说明暗未分呢?所谓的明,是由于眼睛接收到了光波;所谓的暗,是由于眼睛未能接收到光波。时间只是由于日月轮回造成的错觉罢了。


鸿蒙又讲道:“如果你知至道了,当下即离幻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当下即离相了,当下即离开身心的束缚了。”对于道是知行合一的,如果不能离开束缚,就不是真正的知。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什么是离相呢?离相就是摆脱外在的相的束缚。比如公孙龙提出的离坚白,实际反反复复就是想引导世人离坚和白的外相。虽然跟绕口令似的,却是公孙龙劝世的一片苦心,可惜埋没了两千多年。我们讲知至道,并不是在道理上的知,而是内在印证。内在的印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对应于行。


鸿蒙又讲道:“你不要问大道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道也只是勉强临时起的名字罢了。不要试图窥探大道的实情,这是无法去窥探到的。比如要想试图去知晓石头的实相,这也是不太可能的。手只能感觉到石头的坚,眼睛只能看到石头的白。然而坚和白并不是本来存在的东西。而是人去摸的同时创造了石头的坚;人去看石头的实相的时候,人的眼睛和石头的实相共同创造了石头的白。万物都是按照上天赋予的天理在自生自化的。”闚通窥字。为了把道理给讲明白,方便起见,就直接把话外一些东西写在引文里面了,并没有直译。《道德经》中讲,名可名,非常名。这里的名即是相,包括声、色等一些可以感知的外相。


云将听了说道:“天人你降恩,恩赐我,帮我找到了本有的德性;给我开示了静默的法门,也就是要保持清净心,处于静定;由于我一直以来躬身而求道,至诚感召天人,让我遇见你,而今现在终于得道了。”云将当下顿悟了。


云将再次叩首谢恩,起身辞别而行。


13.喜同恶异

【原文】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出乎众哉?因众以宁,所闻不如众技众矣。而欲为人之国者,此揽乎三王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此以人之国侥倖也,几何侥倖而不丧人之国乎?其存人之国也,无万分之一;而丧人之国也,一不成而万有余丧矣!悲夫,有土者之不知也。


【解释】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世俗的人,都喜欢别人跟自己相同,比如意见相同等,但是绝对不喜欢别人撞衫。而厌恶和自己相异,比如意见相异等。所以在朝堂之上往往会排除异己。


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之所以跟自己相同就喜爱,跟自己不相同就厌恶,这是由于每个人都有心超乎众人,都想有鹤立鸡群的感觉。根本原因是由于名利欲望,还有中了傲慢的毒的缘故。


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出乎众哉?虽然每个人都有心超出众人,可是何尝又能超出众人呢?人人都能成就佛道,人人皆可为尧舜,人人皆可为股神。曷常,何尝。


因众以宁,所闻不如众技众矣。一人所见闻必定不如众人的见闻多,不如众人的技能广。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能够顶个诸葛亮。所以从众就能够得到安宁了。从众就有一种安全感。如果不从众,众人很多,有千万之众,都会成为我的敌人了。如果不从众,都会成为被排除的异己。可是真理往往掌握在一个人手里。庄子有一种天下皆醉,而我独醒的感觉。鲸鱼也有一种从众习惯,如果领航鲸出现了问题,整个鲸鱼群都会出现危险,可能集体搁浅。所以从众并非完全安全。


而欲为人之国者,此揽乎三王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而想要治理好国家的人,只是看到夏商周三代君王以仁义治国之利,以法度、赏罚治国的好处,可是却看不到其存在的忧患之处。这也是一种从众的行为。揽,通览字。天下的治国者,只是从众而已。


此以人之国侥倖也,几何侥倖而不丧人之国乎?效法先王以仁义治国,这只是存在侥幸心理罢了,何时侥幸地看到,能够得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不至于亡国呢?


其存人之国也,无万分之一。效法先王以仁义治国,能够侥幸存在的,连万分之一都没有。


而丧人之国也,一不成而万有余丧矣!效法先王以仁义治国,一旦不能成功而遭受失败,就会有更多的损失!燕国效法尧舜禅让王位,而导致燕国大乱。


悲夫,有土者之不知也。真是可悲啊,这是有土者(有土则有国,有国则有民,也就是说侯王)所不知道的。


14.独有之人

【原文】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解释】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土者,必然有大物,所谓的大物,以国为大。一国之力,有取之不尽之物。世人都以国为大物,殊不知比国还大的是道。有道才有国,失道而失国。


有大物者,不可以物。拥有大物者,也就是拥有一国者,不可以为物欲所束缚。


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国之物,而不贪图物欲的君主,如此才能够主宰天下万物。


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明白驾驭外物而不贪求物欲的君主,岂止是仅仅能够治理天下百姓而已呢!这样的君主已经是圣人了,能够逍遥游于大道之乡了。这样的圣人只要安居天子之位,无为而天下大治,百姓如同众星拱月一样自然围绕在他的周围。隐居的贤者会纷纷出来相助的。对于得道的贤者,处于暗处,从明处寻访不好寻访。假如能够出现千年一遇的圣者仁君,隐居的贤德人才都会出来相助的。


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什么才能称之为独有呢?这样得道的真人,能够自由出入上下六合,可以跳出三界之外了。可以逍遥遨游于九州,独自无拘无束地来,自由自在地去,正所谓无来无去,如同如来。如此可以称之为独有。所谓独有,是独有妙道。然而妙道是人人所独有,如此说来也是人人所共有。最私有的反而是最共有的,最共有的反而是最私有的。大私则公,大公则私。庄子在此已经把独有秘法都讲清楚了,只是我们还不能完全把握罢了。


独有之人,是谓至贵。独有至道的人,可以说是至尊贵的。为什么说独有,只是由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罢了。此道并非一人之道,并非一人所独有,而是人人可以独有。庄子已经得道了,只能是自己独自喝闷酒,想跟世人讲清楚不容易。天下皆醉,只有庄子独醒的感觉。至道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东西,比一国的财货还要珍贵许多倍。


15.大人之教

【原文】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处乎无响,行乎无方。挈汝适复之挠挠,以游无端,出入无旁,与日无始。颂论形躯,合乎大同,大同而无己。无己,恶乎得有有。睹有者,昔之君子;睹无者,天地之友。


【解释】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至尊贵的人对天下人的教化,如同形对应于影,如同声对应于响。至尊贵的人是大人。然而什么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