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道德经 第六十七章 不敢为先
详细内容

道德经 第六十七章 不敢为先

时间:2022-10-12     人气:2022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永
概述: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

第六十七章 不敢为先


1.【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2.【注解】


上章教导世人不要事事争为上,反而不能为上。教导世人不要事事争先,反而不能为先。圣人不在名利场争上,但是却在修行上争上,在道德方面争在万民之上,才能够教化世人。圣人不在名利上争先,但是却在修行上争先,争取走在前面,才能够回向,给世人带路。


这一章和上章衔接的很好,顺着上章的意思说,不敢为天下先。圣人以慈为宝,不忍心与民争利,也不会责之过切,不会招致祸害。圣人以俭为宝,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追求物欲。圣人不敢为天下先,凡事都不处于前,反而被推至前面。凡事不处于上,反而被推至上面。


有大智慧的人,不敢为天下先,不喜欢和人争斗,但是往往被天下人推为圣人、第一等人。俗话说,傻人有傻福,其实傻人可能并不是真的傻,而是大智若愚。汉文帝就是这样的傻人,后来登上帝位,成为一代明君。汉高祖刘邦非常宠爱戚夫人,她多才多艺,是西汉初年擅长歌舞的名姬。戚夫人比吕后年轻,刘邦宠幸戚夫人,逐渐把随刘邦征战四方的吕后冷落了。戚夫人有个儿子名为如意,封为赵王。吕后唯一的儿子是刘盈。刘邦非常喜欢聪明伶俐的赵王,想废除刘盈,后来吕后逼迫张良献策,张良说可以请商山四皓出来帮忙,后来刘邦就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想法。戚夫人争风吃醋,不知道同美相妒,同利相害的道理。汉高祖死后,势单力薄的戚夫人母子,惨遭吕后的毒手,先毒死其子赵王刘如意,后斩断戚夫人手脚,挖去眼睛,熏聋她的耳,又迫她喝下哑药,丢入厕中。吕后还特地要她的儿子皇帝去看,刘盈得知眼前的肉团就是戚姬时,大惊失色,泪流满面,喃喃说道,太残忍啦,哪里是人做的事,太后如此,我还凭什么治理天下。惠帝刘盈受不住惊吓,从此一厥不起,天天借酒消愁,不理朝政,只当了七年皇帝就病死了。吕后在稳固汉室江山方面的确做了不少的贡献,先后设计杀死了韩信等功高盖主的将帅,但是她如此争斗,也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吕后铲除刘氏王族的同时,培育自己娘家的诸侯王,纷纷封侯。但是吕后死后,吕氏家族全部被诛杀。吕后机关算尽,但是却给自己的家族带来灾难,连自己的儿子也年纪轻轻就过世了。反而是默默无闻、身世低微、处处不敢为先的刘恒保留了下来。


如果事事都争先,特别是争夺天子之位,可能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会父子不相认,兄弟互相残杀。赵武灵王是一代英明的君主,他推行改革“胡服骑射”,使得赵国的国力和军队空前的强大。他在位的时候处于赵国进攻,秦国防守的格局。赵武灵王在年纪尚轻的时候,做出了一个惊天之举,不顾长子赵章,把王位禅让给小儿子赵何,赵何即后来的赵惠文王。赵章心怀怨恨,密谋要杀死赵何,结果阴谋没有得逞而败露,躲到赵武灵王的沙丘宫中。赵何手下两位大臣将沙丘宫团团围住,要求赵武灵王交出赵章,后来赵武灵王不得已交出了赵章,赵章被处死。这两位大臣深知,如果把赵武灵王放出来,以下犯上的罪过,必死无疑。如果趁机把赵武灵王除掉,也符合赵惠文王的利益,但是包括赵惠文王在内,谁都不敢也不想冒弑君的罪名。于是采用了一条毒计,向沙丘宫中喊话,所有人都要出来,留下最后一人在沙丘宫中自生自灭,结果最后只把赵武灵王留在了宫中,活活饿死。本来赵武灵王禅位主要是想摆脱繁杂的朝政,专心进行诸侯之间的争霸,做好了进攻秦国的准备。正因为传幼不传长而引发了怨恨,导致兄弟手足相残,父子相残,以下犯上弑君的罪行。


(1)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天下的人都说我的道大的似乎太过于玄虚了,似乎和大众的生活离的很遥远,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世人以为道大,如巍巍乎如天山之高大,湛湛兮如海之宽广,广大难以名状。世人仰望圣人老子,觉得深不可测,高不可及。世人觉得老子的道难以想象,不可思议,非常的玄虚。不肖,正如孔子所说不器,即庄子所谓大有径庭,不近人情。大概当时人们看到老子其道广大,都如下文所说,以勇、广、器长(器之长,如同百官之长)称呼它,且不知道怎么描述,怎么样命名。当时人们对老子所说的道觉得不仅乎人情,于是解释说天下人都说我的道广大,似乎不肖,不与任何事物相似,虚无缥缈,无所可用。如同庄子所说的非常大的葫芦,对于世人来讲似乎非常的虚空,没有什么作用,装酒又装不了,但是可以把它放之于江河湖海,即可任其漂流。道并非虚空无用,而是有大用。木鱼中空,钟鼓腹空,这样才能有其用。


夫唯大,故似不肖。正是因为大道非常的广大,似乎没有任何的物体能够与它相像的,似乎很不可思议。肖,与物相似。大道似乎与很多的事物都不太相似,很难形容描述清楚。圣人老子只能通过许多比方和故事来进行描述。比如盲人摸象,比如指月之指非明月。


若肖,久矣其细。若肖,作为一句;久矣其细,作为另一句,进行句逗划分。是说如果我的道与一般事物没有什么分别的话,那么道便成细物了,并非广大了,又怎么能以道大称呼它呢?大道顾名思义是康庄大道,易走易行的大道,可是世人由于心被物欲所覆盖,所以对大道并不能够认识。小道为细小的雕虫小技,沿着细小的小道也可以走回家,也可能会走很多的弯路。下文解释为什么道为大的缘故。


(2)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我有三宝,持而宝之。老子说我有三宝,平时怀抱着这三宝就能够趋吉避凶了。世人往往骑驴找驴,身上揣着宝物却不知道是宝,等待失去了才知道,已后悔莫及。世人挖地三尺,向外求索,也要寻找到致富的宝藏,但是世人却不知道原来致富的钥匙就在每个人的身上。


一曰慈。慈者,上面一个兹字,下面是心字,念兹在兹,时时刻刻保持当下的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世人讲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对于圣人来说,是有无缘无故的大爱的,不需要任何理由和条件。圣人体悟到了他和世人本来是一体的,有手足之情,何须用什么理由呢?圣人爱百姓如同母亲爱赤子。人们讲慈不带兵,对军队严格要求,令行禁止,这是为了保障军队能够获取胜利,为了更多的人生还,这也是一种慈来的。


二曰俭。圣人不轻易征收百姓的赋税,似乎非常的节俭。把百姓的赋税当做是取自己家的一样。君主和百姓本为一体。如果君主过度的征收赋税,就如同切割身上的肉来满足口腹之欲。圣人能够体悟如此,所以才施行很轻的徭役赋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圣人减少自己的物欲,就能够给所有的官员带了很好的头,形成了风清气正的官场。如此的朝廷,百姓怎么能不拥护呢?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圣人在治身上不敢为天下先,不敢奉养物欲过于丰厚。在道德上就不同了,就要敢为天下先,但是也不敢务于虚名,否则招致祸害。圣人在治国上也不敢为天下先,不敢轻易动用干戈争王争霸。这样可能会给国家带来灾难。海岛上的树木如果太高,也容易被台风刮倒。第一个飞出去的鸟儿,也容易被枪打到。商鞅推行改革,被车裂而死。


慈故能勇。具备了仁慈之心,就会勇于忠孝。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不在乎权力地位,也不在乎金钱名声,也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的了。为了公平正义甚至失去生命都没有什么。圣人知晓万物一体,万事万物无生无灭,人生也是无生无死的,那么就没有什么可以畏惧的了。佛陀有无畏布施,什么东西已经很难使得圣人产生恐惧了。


俭故能广。俭者,啬,有而不敢尽用。天子虽然富有四海,但是却不轻易去取用天下的财富。天子虽然富有智慧,但是却不轻易的使用。天子不被外物所驭,不为名利所动,不轻取赋税于民,就能够广得民心,恩泽于四海。圣人老子不轻用自己的智慧,并没有轻易的示于别人,在人前炫耀,而是俭而不用。甚至这部道德经,本来老子也并不想留给世人的,后来别人诚恳劝说才留下来恩泽后世的,当今却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颂。


不敢为天下先。上一章中老子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治身如果要想在人之上,那么就要谦下待人。如果骄傲自满,无缘无故的责怨别人,就可能招致祸害。治国如果要在别国之上,那么也需要谦下对待他国。如果要在别人的前面,那就处处谦让退回后面。老子深谙此道,所以劝诫世人不敢为天下先。领先了反而落后了,领先了反而招致失败和祸害,那么谁会争着跑在前面呢?划船的时候,也是往后滑才能够向前。游泳的时候也是要往后拨水才能够向前的。重阴则阳,重阳则阴,物极必反。如果为天下先了,反而会扭转成为天下后。


故能成器长。不管是王侯贵族还是各家学者都推老子为第一等人,于是以我为器长。器为人和物的通称。器之长,为万物的首领,如同人之中的首领,万物之中最大的。连孔子都惊叹说,老子为人中之龙。如果传到天子的耳朵里,那岂不是危险了吗?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都以为我的道大,在世间无法找到任何的一种事物来比喻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道无形无相,器物有形有相。世人都认为老子我为得道高人,推为人中的最上者,为天人师。


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这三者,为大道的要妙。


(3)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今舍慈且勇。当今世人舍弃仁慈,但为勇武。这会给自身招致祸害,也会把国家置于危乱的境地。韩国总统朴正熙主政韩国达十八年之久。他推崇铁腕政策,对外对北朝鲜持强硬态度,对内力排众议加速发展经济,控制言论自由,大力推行反腐。对韩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由于他舍慈而勇,这就把他也置于危险的境地,几次遭受暗杀,最后却死在了自己的中央情报部长的手里。他本身是够节俭的了,日常生活相当朴素,生活中袜子补完5次左右后才扔掉。他每天必吃面食,中饭常是一碗面条。虽然喜欢喝酒,但也不过是粗糙的浊酒而已。


舍俭且广。俭以修身,如果舍弃了俭约而走入奢侈,那么就会使得心志迷失。如果作为君主,不能做到俭约并爱惜民力,征收很重的徭役赋税,那么百姓就不会拥护他了。这样也就把君主和他的国家置于危险的境地了。


舍后且先。对于治身而言,如果不能做到先人后己,那么就很容易得罪别人。遇见功劳的时候,就让别人先。遇见苦劳的时候,就让自己先,这样就不会有什么祸害了。对于治国而言,如果是施行仁政,那就要争先恐后。如果是争霸的话,那就还是往后退退吧,这样能够免除祸害。


死矣。前面这三种行为都是危险的,都是步入死地的。当今世人,舍慈而言勇,舍俭而言广,舍后而言先,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这里的死字,并非是生死的死,如禅家所说死在句下。古人把纠缠文字表面意思而不顾文字背后的精神实质叫做“死在句下”,尽信书不如无书,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呢?净空法师:听经若执着名言,死在句下,为学佛之大忌。世人不知大道的妙处,但以血气之盛,争强好胜做工夫,没有什么用处,都为死法,非活法。但说一个俭字,如果没有俭,而为广,有可能没有真正的智慧,夸夸其谈,害人害己。假使果真有智慧,如果没有能够有所收敛,到处展示,被世人误解有可能会招来祸害,例如慧能大师得了五祖的衣钵之后,就遭到许多人的嫉妒。


(4)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仁慈的君主,百姓真心归附。君主与民同利,百姓觉得跟他是在一条船上的。如果对外征战,战无不胜。如果对内守卫疆土,没有不稳固的。君主务于道德,这才能够使得江山巩固。许多君主舍本逐末,都是用心在于攻城略地,但是如果没有仁慈,那么得到的最终会失去,也不会长久。对于治身而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果慈悲为怀,那么进可以建立功业,退可以修身养性。这三宝当中,又以慈为主。不但学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莫不皆然。家有慈母,一般来讲就会出孝子。如果没有湘女多情,如何有惟楚有才,这其中也许有些许关系。汉代能够有文景之治,与文帝的亲生母亲辛追,与出身贫苦的窦太后无不相关。周朝能够出贤明的帝王和相才,与周文王、周武王他们背后的女人也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三次搬家这样的贤明的母亲,也不会出圣人孟子。如果一国之君,能够爱民如子,那么必定得到爱戴。如果一军之帅,能够爱惜自己的士兵,赏罚分明,战则能胜,守则能固。战国时期的吴起将军,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别人说:“你儿子是个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上的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往年吴公为他父亲吸过疮上的脓,他父亲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地拼命,所以就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疮上的脓,我不知他又将死到那里了,所以我就哭泣了。”正是因为吴起身先士卒,才使得士兵为其效死力。魏武侯时,秦国以五十万的兵力攻打被魏国占领的河西地区,吴起仅动用了没有立过战功的五万多士兵便打败秦军,创下了著名的以少胜多的阴晋之战战例。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上天如果要救助善人,必赋予他仁慈的本性,使得他能够自得天助。天子为顺承天命的人,如果他能够替天行道,必然会是怀道之君。既然是怀道,那么必然有仁慈之性。如果没有仁慈之性,也不能够悟道。对于阴险狡诈之人,由于业障很深,是很难悟道的。如果学了反而会招致祸害。苏秦头悬梁锥刺股,学习阴符经,反而给自己招来了祸害。古代是非常尊师重道的,老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老师会看这些学生里面,是否具备根器接受载道之言。如果时机还没到也不能强求。慈为道的体现,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天下国家。天将救其民,而纯以慈卫之。圣人法天道而用于世间,以慈为第一,世俗不以为然。殊不知其中孕育着福祸转化之机。假如治世能用老氏之术,以慈爱民,坐观三代之化即可证明可以用在治国安民。汉代崇尚黄老之学,窦太后推崇黄老之学。只需要看汉朝文景之治,从春秋混战满目疮痍、国力疲弱的国家,发展到实力强盛的大汉帝国。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