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高质量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国际金融论坛(IFF)
2月24日,国际金融论坛(IFF)第6期大湾区报告会在广州市南沙区成功举办。本期报告会以“金融保险高质量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为主题,由IFF副理事长、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作主旨演讲,广东银保监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刘云海,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邓晓云,南沙开发区管委会总经济师林少礼,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宋敏,省保险协会秘书长黄胜英,南沙开发区金融局局长廖晓生等嘉宾以及平安财险广州分公司、太平洋财险广州分公司、众诚汽车保险、复星联合健康保险等省级以上保险机构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会上林少礼总经济师代表南沙区作了欢迎致辞,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南沙独特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以及产业、金融发展情况。林少礼总经济师表示,南沙一直积极推动保险服务湾区经济发展,落地了全国首个航运保险要素交易平台,截至目前,完成线上交易保单3460单,累积提供风险保障金额约367.43亿元。同时,南沙还是全国航运保险免税政策试点地区,共出具符合国际航运保险免征增值税政策的保单2117笔,免税销售额1592万元。南沙正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建设,多个互联互通创新试点有序开展,有效带动航运保险机构、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资源的集聚。
与会代表共同探讨在粤港澳协同发展引领国家经济过程中,银行保险业如何服务大湾区经济发展、金融科技创新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等话题。
为顺利推进湾区银行业、保险业融合发展,周延礼副理事长建议,一是加快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粤港澳三地金融深度融合;二是支持粤港澳合作金融机构建设,助力打造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三是加强跨境金融合作创新,深化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四是着力构建大湾区金融安全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周延礼副理事长进一步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数字经济新引擎,金融科技广泛运用,金融科技生态环境建设良好,金融科技公司数量众多。为更好发挥金融科技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作用,他建议优先推进五项工作:一要持续金融科技创新,促进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转型;二要构建金融科技生态圈,促进金融与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三要持续完善金融科技发展顶层设计,促进金融业务与金融科技双轮驱动;四要发挥金融业务和金融科技双轮驱动作用,推动多维度、多模式产业与金融融合的产品创新;五要注重金融数据价值开发,为金融与产业合作开拓新路径。
各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越秀区科工信局、天河区科工信局,各有关企业:
根据《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做好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荐和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工作的通知》(粤工信融资函〔2023〕6号)要求,现组织开展我市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荐和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企业申报时间及方式
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荐和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申报企业遵循自愿申报原则,采取线上线下报送相结合方式,线上:通过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zjtx.miit.gov.cn)统一申报,申报系统开放时间为:2023年3月15日至2023年4月10日,申报单位须于以上时间内上传相关材料;线下:各申报单位须于4月12日前将相关纸质材料报送至各区有关单位(联系方式等见附件1)。
二、企业申报材料注意事项
(一)申报条件相关
对于已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或单项冠军产品的企业,不再推荐申请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于与已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存在控股关系的企业,以及同一集团内生产相似主导产品企业,不予推荐。
(二)申报材料相关
一是申报企业提供佐证材料须包含经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度审计报告,确保涉及到认定标准的经营数据准确,不能使用财务报表代替审计报告作为相关经营数据的佐证材料。
二是对于符合简单更名要求的第二批复核申请企业,请按照《关于组织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简单更名审核工作的通知》(工企业函〔2021〕171号,附件2)要求,同时提供相应材料(材料分开装订、报送)。
三是企业申报材料(含申请书、真实性声明、合规经营承诺以及相关佐证材料)合订成册,一式2份(于书脊处注明“广州市2023年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荐”或“广州市2023年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及企业名称);申请书或复核申请书另外再单独装订4份。各份纸质申报材料都应与线上申报材料严格一致。
三、各区相关部门时间节点及要求
一是各有关部门应针对已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泛发动,积极推荐;务必通知到每家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逐家给出复核意见并填写汇总表。
二是申报和复核的企业应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关认定标准,相关概念按《办法》的“部分指标和要求说明”严格把握,如推荐企业明显不符合《办法》标准,我局将进行通报。
三是各区须于4月17日前完成初审,并将加盖公章的正式文件一式一份(含第五批推荐汇总表、第二批复核汇总表)交换至我局(中小企业处),将企业申报材料寄送至府前大厦4楼(联系人:吴志,联系电话:83123854)。
四是各区须将企业合订成册的申报材料(一式2份)分开打包,每份按顺序于申报材料书脊处标注序号,此序号须与汇总表中企业序号相对应。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请简单更名材料分开报送。
四、其余未尽事项严格按照国家、省文件要求落实。
附件:
2.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关于组织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简单更名审核工作的通知
3.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做好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荐和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工作的通知
4.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做好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荐和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工作的通知(可编辑版)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2月28日
(联系人:张良、赵强,联系电话:83123930、83123921)
瑞松科技以数字化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周翼 摄
潮涌珠江,奋发争先!新年伊始,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黄埔区相继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抓发展机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在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黄埔样本。
2月21日,“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再次走进黄埔,深入派真生物、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瑞松科技、墨羲科技、鞍钢联众等企业和科研院所,揭秘黄埔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创新动力。
作为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深谙创新在引领发展中的重要性。在这个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中小企业是创新的重要支柱。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连续4年科创能力位居全国开发区第一,全区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超4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超2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家、国家级“单项冠军”18家、上市企业77家,上市企业总数稳居全市第一、国家级经开区第一。
攻坚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作为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锚定中小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全面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位于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的墨羲科技正在推动纳米三维石墨烯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自立自强。
墨羲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陈剑豪博士向记者介绍,经过3年的艰苦研发,墨羲科技在这场全球技术竞争中脱颖而出,独创了具有三维稳定结构的新型石墨烯材料宏量制备技术。
“这项技术不仅突破了传统二维石墨烯的制备技术,而且开发出低成本、环保、自动化、宏量制备的工艺,实现了石墨烯材料制备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目前已知的世界首项可以大规模量产纳米三维石墨烯材料的技术。”陈剑豪博士向记者透露,这项技术目前的商业化应用领域包括可用于锂电、超级电容的纳米三维石墨烯导电剂、硅基负极材料,运用于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的ORR铂碳催化剂等,未来适用前景广大。
立足雄厚产业基础,锚定全球前沿产业,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引领全国新一轮政策创新风潮,挺进生物医药产业第一梯队。
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让老百姓用得起基因治疗药物”的派真生物,已在黄埔区潜心研究递送载体基础和规模化技术八余年。从买二手设备起家,到如今建成全亚洲最大的AAV(病毒载体)生产基地、占国内30%以上市场份额、让AAV成本相较同行下降一半,派真生物何以突破核心技术实现术跨越式发展?
派真生物一楼的展示墙上挂满了发明专利,这或许传递出部分答案。派真生物总经理张超认为,重视人才和科创是该公司一直坚持在做的“对的事情”。“我们组建了五十多人的研发团队,在突破核心技术方面坚持原始创新,每年投入经费占营业收入的20-30%。”
“2019年,我们的AAV专利技术通过了CFIUS(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安全审查,认定为原创技术,部分技术更优于国外技术。”张超告诉记者,全球能生产临床级AAV载体的公司不到二十家,派真生物就是其一。
重大科创平台激发湾区创新活力
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除了中小企业,重大科创平台同样在为这个广州东部的创新策源地提供有力支撑,为技术成果产业化注入澎湃动力,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坐落于广州科学城科创走廊腹地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大湾区国创中心”)是根据国家战略部署打造的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跨产业的三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是国家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的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的“四梁八柱”。
“大湾区国创中心就是要帮助科学家和科研团队进行成果转化。”大湾区国创中心主任田宏向记者介绍,该中心致力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果转化的核心载体,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中发挥重要作用,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科技成果转化最佳地。
当下,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正打造以大湾区国创中心等为引领的“2+3+N”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超过30家,集聚各类科研机构超1000家,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度和创新能力处在全国前列。仅2019年以来,全省认定的高水平创新研究院,有2/3落户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6家,占全市42%;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8家,占全省2/3。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科创支撑力越来越强。
数字化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广州市的产业引擎和创新枢纽,是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密度最大的制造业重镇和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区。在迈向“实体经济立区、制造业当家”的新征程中,在产业变革日新月异的当下,传统制造业企业如何依靠创新进行转型升级?
区内企业瑞松科技给出了答案。该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应用技术让更多制造现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这是这家拥有三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底气和实力。
作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瑞松科技在国内汽车智能装备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专注于机器人、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领域的研发、制造、应用和销售,为客户提供柔性自动化、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是国内最具规模的汽车装备技术研发生产商,为汽车制造行业提供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
在瑞松科技董事长兼总裁孙志强看来,传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是我国中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瑞松科技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走在前列,是目前全国仅有的五家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RF)成员单位之一。
在产业化应用上,瑞松科技曾助力广汽丰田成为丰田汽车全球典范工厂之一;为自主品牌广汽传祺汽车首次实现了全产线无人化生产,在产线效能、智能柔性水平达到甚至超过国际一流;为马自达汽车提供的四门两盖装配生产线是国内首条自主研发并率先量产的柔性智能车门装调线,是国际先进的典范案例。
当前,瑞松科技正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瑞松科技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云可为各类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工厂云平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制造实时数据采集、大数据可视化平台服务、设备运维及工艺管理云平台等服务,为整个工业价值链赋能。
绿色钢厂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走进黄埔区云埔街道,有这么一家生产不锈钢的工厂,厂区内绿化面积甚至不亚于城市公园,这是鞍钢联众(广州)不锈钢有限公司践行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作为广州市工业强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同时也是全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建立健全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鞍钢联众以废钢和铁合金为原料进行炼钢,主要生产热轧不锈钢钢卷、冷轧不锈钢钢卷等产品。近年来,该公司始终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致力提升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水平。
在生产过程中,鞍钢联众基于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处理周边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金属屑,助力广州无废城市建设。该公司结合炼钢工艺依法依规利用含油金属屑,变废为宝,实现了危废资源化利用。公司于2022年8月取得豁免利用批复,豁免利用含油铁屑(废钢和铁合金)量为20万吨/年,豁免利用含油铝屑量为5千吨/年,成为广州市豁免利用含油金属屑处置能力最大的企业。
“鞍钢联众含油金属屑豁免利用全流程执行严格的规范管理,致力打造成广州市资源循环利用标杆示范企业。”鞍钢联众副总经理文乐良告诉记者,为加强含油金属屑豁免利用的监管,鞍钢联众投资约200万建设安全环保集中监控中心,将含油金属屑运输、贮存、利用、污染物排放等各环节全部接入安全环保集中监控平台,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含油金属屑各环节全过程的实时监控。
在业内人士看来,鞍钢联众从周边企业回收含油金属屑作为生产原料直接利用,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助力无废城市建设的重点、亮点工程,该豁免利用将有效解决广州市部分产废单位废物处置难题,助力实现广州市废物不出市的目标,真正实现钢铁行业产城融合的协调发展。
(周翼、黄于穗)
附件下载: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