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副区长到金花街开展巡林工作
仲春时节,生机勃发。3月6日上午,荔湾区副区长王韵婷到金花街道辖内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及周边巡林,金花街道办事处主任何健仪参与。
此时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古瓦灰檐,满树新绿,小花怒放,一院春景。馆内有3颗百年以上树龄的榕树,见证了百年沧桑变迁,依然葱葱郁郁,傲然挺立。在博物馆负责人引导下,王韵婷仔细询问古树管养、护林巡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开展情况,仔细阅读每一个古树卡片信息,对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在古树保护和管养方面作出的努力给予肯定。
王韵婷指出,古树林木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重要的历史资源,是活的“文物”。相关部门、属地街道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落实林长制,扎实做好古树保护各项工作,为城市留住“绿色乡愁”,不断厚植生态文明底色。

三月芳菲,玉兰绽放,珠江河畔春潮涌动。3月3日,在美丽的珠江,一艘开往春天的“珠水印象号”扬帆起航;白鹅潭畔,金英荟聚召开荔湾区政金企投融资对接会;引金融活水,助“荔”企业高质量发展。此次投融资对接会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深化政金企合作,搭建产融对接平台,化解企业融资难题,凝心聚力“护航”企业谱写高质量发展篇章。
共襄金融盛会,荔湾“瞄定航向”
对接会当天,金融领域大咖齐聚一堂,共议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共享创新发展经验成果,共商打造金融发展新高地。会议主要采用“现场宣讲+线上直播+银企现场对接”的形式进行,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领导、广州市荔湾区领导、辖内90余家重点企业代表,以及30余家金融或投资机构相关负责人参加。
广州产投集团总经理葛群上台作投融资专题演讲,分享前瞻的融资策略,以及产业投资、基金管理等成功案例与经验;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广州分行行长冯伯仲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专题演讲,介绍了特色金融产品和政策;北交所华南基地首席代表张荣围绕北交所定位与发展现状、上市条件、制度优势等方面进行政策宣讲;广发证券投行部总监、资深保荐代表人王志宏进行企业上市辅导,分享IPO成功案例经验。广东科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高奈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新之地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易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德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代表逐一介绍了公司主营业务、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阐述了各自发展需求和方向。
广州市荔湾区领导表示,希望企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坚定发展信心,主动加强与投融资机构的交流,积极争取更多金融支持发展壮大。各金融和投资机构要提供更为有力的金融支撑,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水平,加大对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等领域投资力度,为荔湾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本次政金企投融资对接会,既充分发挥了政府桥梁纽带作用,又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完善、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会上,多家企业与金融及投融资机构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实现了精准引流金融“活水”畅通实体经济“血脉”,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荔湾区与对口合作的福建省武平县也进一步筑牢了合作纽带,未来可依托该县五大地标性特色农产品为广州酒家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食品原材料;也可发挥广州国际医药港医药展贸窗口作用,积极争取将武平药材列为重点展贸对象,有力助推两地产业协同发展,共谋发展大计。
会议期间,100余名金融机构高管和企业代表围绕如何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痛点”,如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与引导金融资金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如何推进平台经济治理与数字金融发展、商业银行数字化服务体系的开放与融合等为主题,进行了有关交流研讨,积极为荔湾区金融发展增进互信、凝聚共识建言献策,以真知灼见激发智慧火花,以广泛交流汇聚创新合力。
优化金融服务,荔湾“聚力启航”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近年来,荔湾区积极构建“一区一所一院一基金一基地”金融发展格局,持续加大金融供给,优化完善金融服务,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2022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约14.82亿元,同比增长5.73%,与2012年相比增长4倍多。截至目前,全区拥有境内外上市企业5家,市值超2012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累计直接融资约2.38亿元;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企业超730家,拟上市企业近30家。
(一)优化完善发展格局,荔湾金融发展蹄疾步稳。白鹅潭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汇聚区域发展强劲动能,广船一期、鹅潭一号总部、逸合商务中心、白鹅潭国际金融中心等项目施工顺利推进,广州建筑、太古地产等知名企业成功引入。广东塑料交易所等交易场所做大做强,全力打造为白鹅潭经济圈标杆和国际性塑料化工总部基地、交易中心、展示中心和物流中心。国家级金融智库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联合荔湾区举办金融高质量发展广州峰会、“绿色金融发展论坛暨ESG前沿研究”等多场高质量金融论坛、活动,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知识支持。广州白鹅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服务在地实力有效发挥,出资1000万元投资区内拟上市企业,并成功引荐世界500强全资子公司落户。新三板华南基地着力开展品牌服务活动超210场,累计服务2.8万余人次,服务资本市场能力持续提升。
(二)搭建服务实体经济平台,集聚金融资源赋能企业。践行普惠金融,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联合荔湾区产业园联合会和区内11家金融机构,组织召开荔湾区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融资推介会。针对创意园、孵化器、商业楼宇内的中小微企业,各有关银行重点提供具备融资门槛低、融资成本低、审批速度快、信用贷款灵活等特色金融产品服务园区和企业。加大金融招商引资力度。鼓励银行、证券、保险、期货、风投类企业等来荔湾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强化助企上市全链条服务。召开荔湾区企业上市辅导座谈会,听取企业在上市和经营中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问题,现场答疑解惑;“组团”对区内5家上市企业、26家拟上市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根据《广州市荔湾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扶持奖励办法》,兑现扶持奖励资金314万元,惠及41家企业,主动扶持奖励企业上市。
(三)积极推进产品创新,持续挖掘金融发展新亮点。大力发展碳金融业务。印发《荔湾绿色金融专项小组工作方案》《荔湾区推动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指引》,发动辖内金融机构推广宣传绿色贷款(融资)产品。加快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印发《关于新时期进一步促进荔湾区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设立广佛科技金融合作示范区,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配置,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有机融合。抢抓数字人民币试点机遇。举行“老城市 新活力”荔湾区数字人民币体验推广启动仪式,应用场景覆盖购物消费、惠民助农、岭南餐饮、酒店住宿、医疗服务、非遗文化等各个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区内落地数字人民币推广应用场景数超10498个,开展数字人民币推广活动超425场,首批多个广州市数字人民币项目已顺利落地,并取得初步成效。落实“荔湾金英荟”制度机制。整合辖内金融优质资源,着力探索提升大湾区资金配置效率,落地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FT账户体系,开立FT账户超40余户。
注入金融动力,荔湾“破浪前行”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企业兴,荔湾兴。金融与实体经济总是相伴而行。当前经济百业复兴、强劲复苏,荔湾作为广州中心城区、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核心区,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荔湾路径,全年的发展目标是GDP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上“大有可为”。接下来,荔湾区将继续围绕“一区一所一院一基金一基地”特色金融发展格局,依托白鹅潭商务区、荔湾文商旅活力区、海龙围科创区三大平台建设,以“金融活水”大力支持发展现代都市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业共同发展的实体经济为重点,不断激活荔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聚焦“实”字抓服务,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杠杆作用,鼓励设立科技基金、城市更新发展基金和文化基金,鼓励引导创投基金发展。突出普惠金融,建立政府职能部门横向信息互通和金融机构纵向需求对接机制,继续联合荔湾区产业园联合会和区内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切实为企业纾解资金困难,确保“金融活水”化作中小微企业“及时雨”。
(二)聚焦“质”字强培育,稳步打造企业上市“蓄水池”。加强对区内拟上市企业调研深度和广度,全面摸查挖掘上市企业资源,培育壮大上市后备库;完善“政府部门+投融资机构+企业”对接机制,整合部门力量“一对一”精准服务企业;举办投融资对接会,搭建区内拟上市企业与投融资机构的“直接对话”平台;充分发挥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华南基地在地服务优势,强化北交所培育荔湾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作用;持续抓好《广州市荔湾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扶持奖励办法》贯彻实施,按标准及时跟进给予上市补贴。
(三)聚焦“谋”字强政策,积极推动金融创新融合发展。紧扣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区域金融、产业金融、普惠金融等方面政策,总结宣传绿色金融领域产品,推动荔湾金融更好助力绿色发展;加快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引导辖内各金融机构加大对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项目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力度;积极引入数字金融领域更多优质企业参与白鹅潭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及重点产业园建设,助力辖内零售、超市、商圈等传统商业数字化转型,加大提振消费力度;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求,以实施《南沙方案》为总牵引,以高水平规划推动“广佛极点”能级之变,坚持聚焦实体经济、制造业当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增强区域金融资本竞争力,推动穗闽两地产业协同发展。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部门和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整体。能不能搞好政金企合作,直接关系着企业、银行的发展,关系着地方经济的繁荣稳定。下一步,荔湾区委、区政府将继续把服务企业列为“一把手”工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导金融资金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在项目建设上,以“拿地即开工”为目标,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在政策支持上,持续优化完善产业、科技、金融、人才、教育等“一揽子”扶持政策,打造投资兴业的一方沃土。
2月28日上午,黄埔区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常务会议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坍塌事故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以及全省、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当前及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范工作,审议《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送审稿)》。黄埔区委副书记、区长冼银崧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各单位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树牢底线思维,深刻汲取内蒙古露天煤矿坍塌事故教训,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底线,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要聚焦重点、狠抓落实,抓好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各部门、各街镇、各园区要立即开展安全生产隐患专项整治行动,紧盯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水上运输、消防、有限空间、工贸、森林防灭火、燃气等重点领域,加强风险研判分析,深入开展自查自纠。瞄准人员密集场所等关键环节,做好宣传教育,提前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控措施。
会议强调,要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分级分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要严格落实清单之外一律不得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要求,加强对变相许可的自查自纠,坚决防止行政许可“明减暗增”。要做好政务服务事项通用目录、“互联网+监管”事项清单、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等清单中行政许可事项的衔接,严格与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保持一致。要加快推进事项规范高效运行,切实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