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办公室关于《聚龙湾片区项目启动区AF0212039地块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的公告
为做好广州市荔湾区聚龙湾片区项目启动区AF0212039地块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及安置工作,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开发建设中心和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办公室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及《广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规定,对《聚龙湾片区项目启动区AF0212039地块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布并征求公众意见,如有修改意见,请被征收人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0天内持本人身份证、房地产权证明反馈到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东110号(聚龙湾片区旧城改造项目现场办公室)。
附件:聚龙湾片区项目启动区AF0212039地块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办公室
2023年3月7日
(联系人:陆先生,联系电话:81618464)
附件:聚龙湾片区项目启动区AF0212039地块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docx
“目前,在推动一些利好政策在广州南沙落地时,还面临着一些法律问题。”3月7日,广东代表团小组会议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在发言时表示,在推进南沙建设过程中,广州遇到了一些法律层面的问题,特别是有的政策与现有法律、行政法规不一致、不协调,导致好政策难落地。
对此,他认为,在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法律需求的差异性,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赋予广州一定的立法变通权,以便广州切实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战略部署,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推动《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得到全面落地实施。同时,他还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南沙增设基层立法联系点。
部分好政策面临“落地难”困境
高水平推进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2022年,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明确将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并被赋予了诸多好政策。
“实践中,广州南沙面临着部分好政策落地难的困境。”王衍诗举例说,《南沙方案》提出“规划建设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但国家至今未出台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相关法律,对该类学校的审批管理存在法律空白,广州难以进行规范管理。再如《南沙方案》明确“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和智慧交通产业集群”,落实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政策,需要授权广州对《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关于机动车驾驶人、机动车登记、交通事故责任判定等方面规定作变通。
“政策落地难”的问题并非只存在于南沙。王衍诗介绍,在横琴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涉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事权事项有33项;涉及由国务院决定的事权事项有14项。
建议全国人大授权广州制定南沙法规
与深圳、珠海不同,在没有特区立法权的条件下,广州如何制定相关条例,为南沙方案落地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尽管本次修改立法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完善设区的市立法权限范围,将设区的市立法权限调整为“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四方面,但这并不能解决南沙方案落地所遇到的“政策落地难”问题。
对此,王衍诗建议支持广州南沙先行先试,适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分别作出在南沙暂时调整适用《海关法》《出境入境管理法》《土地管理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以及《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行政法规有关规定的决定。
此外,王衍诗关注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在2021年6月授权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海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
因此,他建议比照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立法权限,并参照授权上海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形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广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广州南沙改革创新实践需要,遵循宪法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基本原则,制定广州南沙法规,可以对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作出变通规定,并在广州南沙实施。
建议在南沙增设“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
本次立法法修改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明确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任务、职责。对此,王衍诗带来了关于请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广州南沙设立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立法联系点的建议。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要兼顾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王衍诗说,广州南沙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经济活跃、对外开放程度高,“特别是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粤港澳合作的决策部署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与此同时,他认为,在广州南沙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也是破解粤港、粤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所面临法律问题的重要途径:“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特点。在南沙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利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了解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强粤港澳深度合作的法律需求,可以为国家立法提供独特的南沙模式,也为解决南沙开发建设的法律障碍提供支撑。”
此外,王衍诗认为,广州南沙符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出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基础、有特点、有意愿”的设立条件,“基于各种法律制定的迫切需要,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尽早在广州南沙设立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基层立法联系点”。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伴随着省、市相继吹响了向着高质量发展冲锋、“大招商、招大商”的号角,为促进广州市农业农村项目投资,奋力开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3月6日,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南沙区人民政府,在广州南沙花园酒店举办“广州市乡村振兴暨都市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引智活动”。
活动由南沙区农业农村局承办,广州其他各区农业农村局协办,邀请到20余位来自中山大学、省农科院等专业领域的嘉宾,40余位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员,及逾百名省内外国家农业龙头企业、目标招商企业代表参加。
南沙农业总产值连续三年居全市之首
走好乡村振兴“一盘大棋”,立足资源禀赋创效增收是关键一步,位于“湾区之心”的广州南沙深谙此道。近年来,南沙农业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和政策优势,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据了解,去年南沙区农业总产值超126亿元,连续三年位居全市之首;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万元,城乡收入占比连续4年持续收窄。“南沙先后举办首届中国—太平洋岛国渔业合作发展论坛和三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建成全国最大的临港冷链仓储群和分拨基地。南沙种业之芯的地位日益凸显。刘少军院士工作站落户南沙;全国首个淡水鱼类南繁基地建成投产;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正式入驻;新晋独角兽榜首企业——广东中芯种业有限公司成功落地,绿亨科技上市成为‘蔬菜种业第一股’。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加快建设中。”南沙区副区长刘小潼在活动现场向来宾们进行推介。
南沙发展驶进“快车道”,释放引资“强磁力”,吸引了多家头部企业扎堆入驻。作为新引进企业代表,广东中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沙是大湾区核心,是国家级新区,是新时期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化竞争与合作的重要载体。面对国家种业振兴的历史重任,在南沙区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的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的“航母级”畜禽种业集团。公司成立后,目前估值已超100亿元,荣登福布斯2022年新晋独角兽企业的榜首。
此次活动中,广州青青自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0家新认定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代表获颁牌匾,新评定的7家广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获颁牌匾。
同时,活动现场还举行了重点项目签约及框架协议签订仪式。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与华南国家植物园、广州金融控股集团、广州银行、广州市农商行等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在签订仪式上,广东利泰智农产业园项目、海大集团南沙工厂化育繁养现代渔业综合产业园配套项目、广东中芯种业项目、大湾区预制菜(南沙)出口基地及展销中心项目、中山大学南沙水产科技产业园项目等落地南沙,投资金额达到22.4亿元。
多个农业重点项目落地南沙
乡村振兴要坚持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时下,南沙以农业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项目涵盖农业、渔业、畜禽种业、预制菜、水产业等产业。
广东利泰智农产业园项目投资主体为广东利泰智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榄核镇,占地600亩,总投资约2亿元,规划建设广东利泰智农产业园。项目以番茄、阿鲁丝瓜及小西瓜种植采摘等内容为核心,建设标准化农业示范基地,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同时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观光产业,采用“产学研+教育+培训”模式,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标杆项目。
海大集团南沙工厂化育繁养现代渔业综合产业园配套项目,投资主体为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万顷沙镇红钢路,总面积147亩,总投资9亿元,主要建设集大湾区水产种质资源及渔业科技研发中心、名优水产育种中心、水产品智能加工中心、动物营养素生产中心等四大核心内容以及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基地为一体的工厂化育繁养现代渔业综合产业园总部研发生产基地。
广东中芯种业项目投资主体为广东中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万顷沙镇三民岛,总投资1.2亿元,依托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着力打造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畜禽生物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通过创新研发平台和育种试验基地建设,集聚最高精尖的技术与设备,突破种源“卡脖子”,做强做优做大广东畜禽种业,打造真正的“中国芯”。
大湾区预制菜(南沙)出口基地及展销中心项目投资主体为广州雪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南沙区,总投资5亿元,首期占地约1400平方米,二期计划占地约100亩。项目对接并引入百家预制菜上下游企业进驻,引入全国有代表性的预制菜知名品牌进入展销中心展示,同时搭建预制菜线上销售平台,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为中心,加快建设冷链物流分拨体系,开拓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中山大学南沙水产科技产业园项目投资主体为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位于龙穴岛。占地面积约1000亩,总投资5.2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兼具水产科技研发、养殖模式示范、产业化模式推广、科普和休闲功能的产业园。作为政校企合作、产学研推销融合的典型农业产业园,项目将发挥产学研旅融合示范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广东省水产养殖模式转型升级。
下一步瞄准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
据悉,作为羊城“新核”,在广州市“一带一廊、双核五极”的城市空间布局战略部署下,南沙区积极把握各项利好指标及资源禀赋,向海洋要资源、向土地寻发展,聚焦渔业种业、畜禽种业、蔬菜粮食种业、预制菜产业园建设等重点内容,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持续优化招商营商环境。
目前,南沙已成功打造南沙现代渔业产业园、南沙现代都市农业实验园、南沙预制菜产业园等现代农业重要承载区。下一步,南沙将瞄准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两大领域,加快推进湾区现代种业研究院筹建工作,大力推进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广东中芯种业项目正式运营,着力解决农业高质量发展“卡脖子”问题;加快广州南沙国家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建立农业对外开放保障机制和配套服务体系;高标准打造预制菜产业园,发布预制菜产业扶持措施,成立预制菜产业协会,推动预制菜研发、数据、进出口贸易三个中心建设,以“数字化新路径、品牌新形象、监管新模式、产业新生态、标准新高地”创新预制菜发展模式,精准发力打造预制菜进出口贸易区。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