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忠诚担当书写平安广州答卷
近年来,广州市公安局党委着力锻造“三个绝对”“四个铁一般”过硬公安铁军,平安广州建设考评排名连续10年走在全省前列,群众安全感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面对极不平凡的挑战,广州公安交出了极不平凡的答卷。
屡建新功的背后,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再次得到彰显:打造第一批全省公安机关先进党支部示范点,推选广州公安史上首个获党中央、国务院联合表彰先进集体,建设省内首个被授予“南粤创新奖”民警为代表的专家人才队伍等。广州公安队伍以奋进姿态走在全省前列。
党建引领,建设坚强堡垒。2018年以来,政治部牵头实施两轮党建三年规划,建立“1+6”党建工作机制,推进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为广州公安走在前列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在改革的浪潮中,政治部锚定打牢公安机关基层基础,为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立柱架梁”。如今,全市278个派出所以崭新面貌继续扎根基层社会治理最前沿,建起一座座警民连心桥。
做好机构和队伍管理改革,人才强警必不可少。政治部着力打造一支包括3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名享受公安部特殊津贴、37名入选部级专家人才库的专家人才队伍。此外,政治部研究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办法、干部考察专业评审制度等规章规则。
广州市公安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加科技练兵、警务技能体能等系列练兵活动;各单位党委(总支)班子成员示范练兵、上讲台,推动全警上下形成自觉练兵、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政治部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组建“市公安局+警种+区公安分局”蓝军,建立“牵头警种+N”培训体系等。一项项务实举措,推动广州公安警务训练工作提档升级。
教官、课程、基地是警务训练的基础和支撑。政治部创新推行“教学研一体化融合”新模式,评选聘用1023名专兼职教官,部级、省级教官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政治部坚持把爱警暖警作为队伍建设的基石,探索出一条典型励警、文化育警、职业保障的正向激励路子;深入推进制定完善表彰奖励、表扬通报等工作机制,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全市公安队伍年度立功受奖对象数量和高等级荣誉等级屡创新高;发挥工青妇、公安文联等组织作用,建立健全35类、327个兴趣小组,警营文化建设蓬勃开展。
同时,政治部牵头从关注民警家庭入手,推动实施精准勤务、错峰调休等配套制度,让民警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开展少年警校、“警娃托管班”等举措,为民警家庭解决后顾之忧。
政治部依托省公安厅部署的“团聚计划”,助力解决了150多名民警异地分居问题,此外还延伸推出“暖警团聚计划”。
近3年来,广州市公安局与市内32家知名医院合作建立了紧急救助绿色通道,共为260多名民警辅警提供了紧急救治。此外,政治部常态化组织开展困难民警慰问帮扶;线上线下为民警辅警提供心理服务保障。
在推动广州公安工作现代化新征程中,政治部将围绕“强基固本、革新增效、法治升级、能力提升、保障提质、治警励警”“六项工程”,继续奋进,勇立潮头,为圆满完成各项公安中心工作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为平安广州建设及实现广州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每年中考报名的时间,都是考生和家长高度专注的时刻。报名前,学生和家长往往在准备相关报名资料时,才发现居民身份证过期或者丢失等情况,为此紧张万分、焦急不安。
为帮助解决这类问题,让学生安心备考,广州公安户政部门急群众之所急,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启动户政业务“加急办”“快速办”等服务措施。一方面,对市民前往户政大厅(窗口)办理户政业务时提出加急办理服务的,迅速采取“容缺受理”“绿色通道”等措施予以加快。另一方面,主动组织工作人员每天通过“系统研判+人工筛查”等方式梳理已受理的户政业务,凡是属于适龄中考学生的一律优先加快处理。
此外,广州公安户政部门还主动与省公安厅相关部门、户政业务“跨省通办”服务涉及的外地市公安机关,以及广州邮政公司进行沟通协调,想方设法缩短业务办理各环节的时间,推动办事结果以最快速度送到中考学生手中,全力保障中考学生的切身利益。据统计,自2月1日以来,全市累计为4660名中考学生加快制作居民身份证,并解决了一批户口迁移业务。
高效的办事服务获得了市民的点赞。近日,花都区市民郑女士专程到区政务服务中心向广州公安户政部门赠送了锦旗和感谢信,表达对公安机关快速解决其女儿居民身份证问题的感激之情。
据广州公安户政部门介绍,全市户政大厅(窗口)均常态化设有户政业务“绿色通道”,市民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在现场办理相关业务时,当场向窗口民警提出书面申请,民警核实确认后,将按规定予以加快处理:
(一)入学、升学、转学需要加快办理的;
(二)年满65周岁及以上的长者办理本人户籍业务的;
(三)身患残疾、重病等行动不便的;
(四)死亡注销;
(五)其他紧急原因需要加快的。
2023-04-14 17:58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日前,广州市生态环境局黄埔分局组织对辖区新一批变更排污许可证的重点污染源开展监督性监测时发现: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正常,在线实时监测数据显示正常,污染物达标排放,但有少数企业存在排污许可证设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相关监管要求“对不上号”的现象。
为避免监测重点污染指标偏离或监测对象不合理,给企业造成后续不必要的影响,同时为确保污染监管和治理不偏向,广州市生态环境局黄埔环境监测站以问题为导向,随即将企业存在的客观情况向排污许可证审批部门反映,并沟通协调审批负责人员到企业现场进一步核实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去向,最终协助企业完成排污许可证相关内容正确变更,消除了企业一系列疑虑和担忧。
“我们的监测主要是根据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来开展,但如果在监测过程中有发现企业排污口规范化设置不合理,或监测内容、监管对象与执法目的存在出入,都会及时会同审批、水务等部门进行核实,帮扶企业查漏补缺。”黄埔环境监测站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会同有关部门协助企业完善排污许可变更,不仅理顺了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监测点位,同时也进一步避免了日后在对该类污染源巡查中给监测人员和执法人员附加不精准、不科学、不合理的监管导向。
据介绍,近年来,为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力提高环境监测能力,黄埔环境监测站率先在全市构建“一街一站”国家标准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先后建成黄埔区土壤环境监测实验室、大气网格化精准监测系统等污染防治项目,提高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警能力以及土壤修复分析能力,及时有效应对突发应急监测,为不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打下了基础。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该站已组织监测人员参加省市业务技术培训近500人次,开展监督性监测1840次,应急执法监测378次,协调有关部门帮扶企业500余家次,开展夜间污染源监测80余次,及时向公众公开监测信息235家次共5770个监测数据,主动会同执法人员和街镇社区与居民反馈沟通多达50场次,及时为环境执法部门提高精准的数据支撑,有效缓解“楼企、楼路”等环境突出问题。
该站还与交通部门开展道路机动车尾气联合监测执法行动,对8963辆柴油车进行抽查检测,对136.5万辆道路行驶车辆进行遥感检测分析,有效整治机动车尾气“冒黑烟”行为。实时对黄埔区大气环境精准监测,产生近千万条监测数据,全面掌控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黄埔环境监测站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加大环境监测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能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黄埔分局 黄小欧 罗江良 )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