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人眼传感器捕获生动图像
有助推动人工视网膜技术发展
图片来源:Kai Wang/《科学进展》
科技日报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科学家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开发出一种新设备,可通过模仿人眼中的红、绿、蓝光感受器和神经网络来生成图像。他们用模仿人类视锥细胞的窄带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创建了一个新的传感器阵列,并将其连接到模仿人类神经网络的神经形态算法,以处理信息并生成高保真图像。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上。
相机中的硅光电探测器可吸收光线但不区分颜色。外部过滤器可以将红色、绿色和蓝色分开,但过滤器只允许一种颜色到达光传感器的每个部分,浪费了2/3的入射光。
此次研究团队创造了具有严重不平衡电子空穴传输的薄膜钙钛矿,通过操纵不平衡钙钛矿的结构,或者层的堆叠方式,创建了一个传感器阵列,并使用投影仪通过设备投射图像。在红色、绿色和蓝色层中收集的信息,都被输入到三子层神经形态算法中,这是一种模拟人脑运作的计算技术,可用于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
使用了钙钛矿材料的新设备,在吸收光线时会产生能量,这意味着其打开了无电池相机技术的大门——该器件结构类似于利用光发电的太阳能电池,一旦用光照射它,它就会产生电流,所以就像人类眼睛一样,不需要施加能量就能从光中捕捉信息。
这项研究还可能引发人工视网膜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由于该算法模拟了人类视网膜中的神经网络,基于这项技术的设备,有朝一日可替代人类眼中死亡或受损的细胞,从而恢复视力。
【总编辑圈点】
视觉系统非常复杂,人类能欣赏到自然之美是一种幸运。因为感知和处理机制的不同,我们和地球上其它生物看到的世界并不一样;甚至,人与人之间对颜色细微差异的分辨能力也有所差异。此次,科研人员通过模仿人眼中的感受器和神经网络来生成图像,由于使用了新材料,这种设备在感受到光的同时就能产生电流,这也是对相机的革新。更令人振奋的是,该研究或许能推动人工视网膜生物技术的发展。未来,即使神经细胞受损,人也能通过模拟看到花花世界。

大脑发病了,但认知还正常
科技日报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张梦然)极其罕见的可对抗阿尔茨海默病的基因,终于在第二名患者身上发现。据《自然·医学》15日发表的研究,一名男性身上一个新识别出的RELN基因罕见遗传变异(编码信号蛋白reelin),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阿尔茨海默病(ADAD)超过20年的复原力有关。这是此类复原力的第二例报告,凸显出一个此前未知的分子通路,或可增加所有形式阿尔茨海默病的复原力。
ADAD是一种罕见的遗传形式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是因为PSEN1基因(编码跨膜转运蛋白早老素 1)一个特定突变所致。其特点为早发认知损伤,如年龄较轻(通常在40—50岁)时就出现记忆减退。此前报告的一个案例中,一名ADAD女性也拥有一个罕见突变,这使她在预计发病年龄后仍保持认知无障碍近30年,尽管她的大脑早已显示出阿尔茨海默病的迹象。
此次,包括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学中心科学家在内的团队分析了来自哥伦比亚的1200名携带PSEN1变异、有ADAD倾向者的临床和遗传数据。他们发现一名男性尽管携带早发变异,但直到67岁仍保持认知完整。
团队比较了这名男子与此前报告的首例女性,两人大脑中都出现了广泛且大量的淀粉样蛋白病理,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病理特点。但是tau蛋白(大脑中一种微管稳定蛋白)在内嗅皮质的积聚有限。基因测序后,团队发现第二名患者有一种不同类型的变异:一种罕见的RELN新变异(H3447R,称为COLBOS)。这一变异导致了一种结合分子可更有效限制tau蛋白积聚,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这一点。
科学家总结称,新发现可能意味着一种耐受阿尔茨海默病的共同机制,或可赋予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升高的人复原其认知障碍。
根据《广州市荔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公告》,经笔试、面试、体检和组织考察等程序,现对拟聘用人员第二批名单进行公示。
一、公示时间:
2023年5月17日至2023年5月19日(3个工作日)。
二、受理部门及联系方式:
公示期间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9:00-12:00、14:00-18:00)以书面形式向荔湾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必须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必须签署真实姓名及有效联系电话,否则不予受理。
受理地址: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大道东20号之一;联系电话:020-81008121。
三、拟聘用人员名单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准考证号 | 综合成绩 | 是否参加体检并合格 |
1 | 罗佳韵 | 女 | 308909 | 65.37 | 是 |
广州市荔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2023年5月17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