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之夜正式启动仪式 暨2023年增城区高质量发展宣传推介活动在港圆满举行
初夏时节,万物并秀,穗港同心,共谋发展。5月17日,广州之夜正式启动仪式暨2023年增城区高质量发展宣传推介活动在香港圆满举行。
香港中联办领导、香港特区政府官员、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广州社团总会,香港工商界特邀嘉宾、专业机构及团体代表,市委统战部港澳台工作处负责人,香港增城籍社团代表,增城区区长霍阳,区政协主席丘岳峰,区委副书记罗干政,区科工商信局、开发区投促局招商引资促进中心、石滩镇、永宁街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增城区政协港澳委员,增城区行业及企业代表近200人出席活动。
当天,在现场领导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增城区人民政府与恒力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平川香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THI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超150亿元,为增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霍阳在致辞时表示,增城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政策平台优势日益释放,区位交通优势日益突出,产业体系优势日益增进,营商环境优势日益提升。当前,增城正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高标准规划建设广州东部枢纽为战略牵引,坚定不移实施“制造业当家”、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绿美增城”、优化营商环境。希望并期待与香港各界携手合作,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前来增城投资兴业,共同推动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级别的大合作。增城将以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诚邀香港各界到增城投资兴业。
在推介会上,增城区有关负责人还向香港各界介绍了目前增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当前,增城正依托广州东部枢纽规划、增城开发区扩容提质以及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广州科教城建设等契机,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2022年增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5.27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在广州11个区中排在第二位,同时还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17位和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30位,国家级的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综合排名由2016年的第189名提升至2021年的第66名。近年来,增城坚持产业立区、制造业强区,引进了各类产业项目723个,计划投资总额超5000亿元,预计年产值(营收)约9000亿元。2023年1-4月累计新洽谈项目入库212个,签约项目91个,注册项目69个,注册项目协议投资总额267.56亿元,注册项目协议达产年产值(营收)累计1632.56亿元,引进了大族、酒仙、敏实、依工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
锚定枢纽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在国内外经济错综复杂大背景下,增城仍然显现出较强的投资吸引力,离不开日益凸显的区位交通、创新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势。
做优区位及交通优势能级。增城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区位交通优势日益凸显。增城将继续抢抓广州东部枢纽、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等重大机遇,全力构建顺畅便捷辐射区域的综合交通网络。目前区内拥有增城站以及4条国铁、4条地铁、3条城际、6条高速公路,30分钟可达广州中心城区,40分钟内坐拥广州、深圳两大空港和黄埔、新沙两大海港资源,1小时左右可达大湾区主要城市。
做强产业平台,拓展发展空间。增城区发展空间广阔。增城开发区是广州重点谋划建设的重大战略性发展平台、广州三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委托管理范围拓展至302平方公里,产业空间广阔。正在高标准规划广州东部枢纽,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扎实推进国家级重大项目——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重大平台规划建设,建设生产服务型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大湾区国际班列集结中心。2023年,增城将整合产业用地一万亩以上,力争全年批复用地约1.6万亩,保障足够的土地资源承载产业项目。
做细“妈妈式”服务,做精各项工作举措。一直以来,增城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改革优化,将其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坚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聚焦企业初创、落户、竣工、投产全流程、全链条,推出增城区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筹建服务”及“妈妈式服务”等特色工作机制,通过“带方案出让”“多证一齐发”“关键项验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全力服务企业发展。
《广州市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已经省人大会议批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了增城开发区的任务:全面建设广州东部枢纽,打造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深联动发展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新兴智造高地。接下来,增城将持续依托重大平台建设加强规划、聚焦“芯车显”主导产业狠抓招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聚焦项目 凝心聚力谋招商
作为广州制造业重镇,增城正紧紧围绕广州东部枢纽功能定位,以国家级增城开发区、国家城乡融合试验区“两区”带动,聚焦“芯车显”等主导产业,抢抓招商机遇、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增城将招商引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提出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协调调度、亲自外出招商,推动凝聚全区招商引资“一盘棋”合力。其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深圳、澳门等地招商40余次,对接洽谈企业近百家次,近七成企业有明确投资意向。
为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增城变“被动等”为“主动找”,开展“敲门招商”“驻点招商”“联合招商”,全面拓展招商引资的广度和深度。今年增城聘请首批8家招商机构担任增城招商顾问,在产业研究、产业经济、招商引资等方面为增城提供更多意见建议和专业支持,进一步提升增城招商引资工作的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同时,举办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增城区平行分会·泛半导体暨微器件产业发展论坛,(上接1版)积极参加市工信局联合广本赴重庆开展的汽车产业项目招商活动、“创新广州 投资未来”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广州创新投资母基金、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外引内联 共赢广州”2023年广州外事服务高质量发展项目对接会、“黄金新赛道 机遇滨海湾”2023全球数字医疗创新生态峰会(中国·滨海湾)等多场招商推介活动;拜访市商务局、省促进企业投资协会等上级部门和商协会、机构开展项目拓展洽谈活动,赴深圳拜访意向投资企业,挖掘优质先进制造业项目信息源,加快推动项目落户增城。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完善招商引资产业政策配套,加强土地、平台等要素保障,加强营商环境宣传推介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多措并举招引更多优质项目,为增城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增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增城将锚定招商引资“双百行动”计划,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将年内招商引资新洽谈项目、签约注册项目、引进项目等指标,合理分解到各招商主体责任单位,推动形成全员招商合力,并建立“红绿黄”通报预警制度,通过开展“竞标争先”“比武打擂”活动和亮诺亮绩亮牌行动,推动各镇街、各部门比学赶超、赛龙夺锦,营造红红火火、干事创业的浓厚招商氛围。

广州市荔湾区泰康艺术培训学校、广州市荔湾区学校管理协会、广州市荔湾区通达教育中心、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娱乐业协会、广州市荔湾区前进文化技术学校:
根据《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社会组织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提交年度报告书。经查,你单位未参加年度报告。为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我局执法人员前往你单位登记住所进行现场检查,发现你单位已不在登记住所办公,且无法与你单位取得联系。
请你单位收到本通知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到我局(办公地址: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路逢源北街26号二楼社会事务和社会组织管理科)接受监督检查,逾期未至的,我局将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三)项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项“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等有关规定处理。
专此通知。
广州市荔湾区民政局
2023年5月19日
广州民生实事“关爱特殊少年儿童专项”中期汇报
今年年初,由团市委牵头、广州市少年宫具体实施的“关爱特殊少年儿童,提供免费融合教育课程和公开课活动”项目入选“2023年广州市十大民生实事”。5月21日,在第33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同在一座城 我们更有爱”大型融合教育公益开放日活动在广州市第二少年宫举行。
活动现场,广州关爱特殊少年儿童融合教育发展公益行动计划正式启动,计划以广州市少年宫原有普惠性公益课程为基础,共同搭建“宫+家+校+社”关爱特殊少年儿童协同育人平台,链接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打造特殊少年儿童融合教育有效模式,助力广州特殊教育普惠发展。
25年来提供超2.4万个融合教育免费公益学位
今年年初,由团市委牵头、广州市少年宫具体实施的“关爱特殊少年儿童,提供免费融合教育课程和公开课活动”项目入选“2023年广州市十大民生实事”。2023年进程即将过半,这项民生实事进展如何?活动现场还进行了广州民生实事“关爱特殊少年儿童专项”中期汇报。
“今年入选民生实事后,我们在融合教育上有几个指标。首先是要供给2000个以上的免费公益学位,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50%的公益培训量的供给,接下来在6月份的暑期班以及下个学期的教育班,会推出剩下的1000多个免费公益培训学位,按期完成计划。”广州市少年宫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展演、体验活动,教师培训等方面,完成量几乎过半,“今年能够入选民生实事,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我们也希望社会各界对融合教育工作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通过艺术打开孩子们的心。”
据了解,广州市少年宫自1998年开办全国第一个“特殊儿童美术实验班”以来,25年来为市内特殊儿童、重症儿童、困境儿童等提供超过2.4万个融合教育免费公益学位,并成立“雨后彩虹”融合艺术团,以文艺展演和艺术展览等方式,促进普特儿童融为一体,倡导特殊人士和社会大众的融合。
融合课堂为特殊孩子们带来了自信和光
孩子们在融合课堂学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上课的?在“雨后彩虹”融合艺术团——现代舞团舞蹈公开课和特殊少年儿童美术学习创作公开课上,以上的疑问都可以找到答案。艺术给特殊孩子们带来了自信和光,释放了孩子们无限的可能。
在特殊少年儿童美术学习创作公开课上,学员在帮助下开展学习
“特殊人士虽然天生有残缺,但他们同样有无限可能。”视障青年王子安的家长十分感慨。记者了解到,王子安曾在广州市少年宫长期学习音乐,现在英国皇家伯明翰音乐学院就读硕士。“从前很多人甚至部分老师都认为,只有学习盲人按摩,才是视力障碍人士唯一的出路,但是广州市少年宫的融合艺术教育,给了子安不一样的人生。广州市少年宫为特殊孩子们提供了教育资源、平台和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王子安家长告诉记者。
“雨后彩虹”融合合唱团成员蔡仙佑是一名“来自星星”的孩子,在广州市少年宫已经学习了一年多的钢琴,钢琴给了他信心、勇气和力量。“未来我想当一名人民教师,把我所学所感所想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的学生,我希望像我的钢琴老师一样,给学生带来快乐和幸福。”
融合教育发展2023年公益行动计划正式启动
在活动当天,广州关爱特殊少年儿童融合教育发展2023年公益行动计划正式启动。该行动计划包括面向特殊少年儿童的“融合教育成长计划”、面向特殊少年儿童家长的“融合教育互助计划”、面向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融合教育种子计划”、面向企事业单位和公益组织的“融合教育伙伴计划”以及面向热心公益市民群众的“融合教育服务计划”五大部分组成,搭建共享共建互惠互利公益平台,打造特殊少年儿童融合教育有效模式,助力广州特殊教育普惠发展。
在活动现场,广东省孤独症康复教育协会名誉会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说,多年前曾诊疗过的儿童在广州市少年宫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修钢琴,目前已经成为一名钢琴调律师。“孤独症儿童非常需要家庭的介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帮助,广州市少年宫的融合教育板块将社会各界力量聚集在一起,挖掘孩子们的艺术天赋,让孩子们融入广州这个有爱的城市。”
据悉,近三年广州市少年宫已培训大湾区的特殊教育学校、公益机构的老师3000多人次,组织近4200名志愿者,形成21支志愿服务团队常态化提供服务,“1对1”陪伴特殊青少年成长。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