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载体强服务,高明区加快构建凝聚高才“强磁场”
激活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
高明将做好引才留才文章,构建凝聚人才“强磁场”。图为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嶒
通讯员冯树灯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
当前,高明正迎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加快规划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处于新的发展风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更加渴求人才。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突围,是高明必须思考的问题。近年来,高明持续推进招才引智,建强科研载体,强化靠前服务,做好引才留才文章,努力构建凝聚人才“强磁场”,为高明全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人才支撑。
建强载体 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要招引人才,政策固然重要。但对人才来说,有发展空间的平台、可持续的事业和奋斗成长的环境,在某种程度上比政策更加吸引人。
“目前,研究院已引进新材料、生物制药、智能制造与现代农业等领域创新团队30多个, 其中院士团队4个。”在日前的续建研究院签约仪式上,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向卫兵作出自我介绍。
人才与平台相辅相成,招揽高质量人才,需要高标准平台载体。近两年,高明加强与国内高校院所共建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重点推进一批聚才平台建设,让各类平台成为人才作用发挥的主场。
其中,作为高明区重点打造科创平台之一,2020年1月正式运营的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持续加强对团队、人才的引培,目前已获批佛山市创新团队4个、佛山市高新区创新团队2个,2022年创造的产值超1亿元。
2020年以来,高明还出台了《关于实施“智汇高明”人才集聚工程的意见》的纲领性文件,发布23条引才、育才、留才措施,搭建起人才政策总框架,并先后配套出台了《科创团队资助办法》《人才引进培育扶持实施办法》《大学生归巢计划行动方案》等8份子政策,持续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政策障碍,逐步完善与产业融合发展的“1+N”人才政策体系。
据统计,目前高明区累计建成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个,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0余家,博士、博士后工作站(分站、创新实践基地)13个,孵化器或众创空间6个,产学研创新平台9个,有效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引进各类人才团队80多个,成功打造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区,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靠前服务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高明追赶超越的核心竞争力。
在对人才的靠前服务上,高明近几年下了一番工夫。近年来,高明不断强化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在区、镇两级设立“书记挂帅”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组织部门设立人才工作专门机构,规范落实人才工作“议事决策”“清单管理”“联络协调”“述职考核”等制度,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今年以来,区领导带队走访调研企业640多家,帮助企业解决人才需求,释放政府爱才惜才重才用才的强烈信号。同时,建立“首席企业服务官”制度,将全区细分为22个网格(片区)并设立“网格企业管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和人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做到“企业与人才需要在哪儿,服务就到哪儿”。
在人才服务平台矩阵上,高明区步履不停,建成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高层次人才促进会、留学生和港澳台侨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阵地和组织。
此外,依托线上平台,高明区推出优粤佛山卡子平台,全面优化整合人才政策咨询、人才手续办理、补贴申报指引、住房租赁、子女入学、人才入户、健康体检等人才服务,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便捷、管理有序的人才服务和交流平台,每年服务人才超过2万人次。
人才服务是一篇永无句号的文章,需要不停地思考,不断地作答。高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坚持围绕产业链搭建人才链,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乡村人才振兴计划、优秀大学生“归巢”计划、人才“回乡”工程等,健全人才服务链,推动各类人才增量提质,为高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关新闻
近20名佛山高层次人才走进高明参观交流
搭建交流平台 赋能高质量发展
佛山日报讯 记者刘嶒 通讯员冯树灯报道: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致公高才论坛”前沿新材料助力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在高明区举办,近20名佛山高层次人才走进高明参观交流,搭建政府与高才、高才与高才、高才与企业项目交流平台,赋能高质量发展。
当天,佛山市近20名高层次人才以及高明区留学生、海归代表乘坐“佛山前沿新材料专线”,走进德方纳米锂动力研究院参观展厅,现场调研高明区先进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现状。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研发制造企业,专注于纳米磷酸铁锂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致力于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供应核心关键原材料。2011年,其全资子公司佛山市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明区挂牌成立;2022年10月,作为德方纳米科研创新平台核心、位于高明区明城镇的德方纳米锂动力研究院正式投入使用。
参观结束后,高才、留学生代表、德方纳米企业代表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等议题召开座谈会。
在佛山市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在进看来,开展高才交流活动,能让人才更有参与感和归属感,从而吸引人才留下来,与当地共同发展。同时,交流时的技术碰撞也能帮助人才快速成长,构建人才聚集强磁场。
本次交流活动由高明区委组织部、区委统战部指导,致公党高明支部主办。座谈会上,高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吴琦向参加活动人员现场推介高明区,并做人才政策宣讲。高明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麦智波表示,活动搭建了一个党委政府、人才、企业三方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各行业的精英人才近距离接触先进材料、新能源产业链,了解高明区人才政策,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接下来,高明将继续发挥联系广泛、汇聚力量的统一战线工作优势,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本地最高气温将升至37℃左右,请市民注意防御
昨日,高明天气晴朗炎热。图为高明沧江中学。/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摄
佛山日报讯 记者李祥锐 通讯员潘巧英报道:随着台风“玛娃”继续西移,昨日上午,我市发布今年以来首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高明区气象局预测,今明两天本地最高气温将升至37℃左右,且未来几天高温炎热天气持续,请市民注意防暑降温。
昨日清晨5时,今年第2号台风“玛娃”减弱为台风级。上午8时,“玛娃”位于距离台湾省花莲县东南方约530公里左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最大风速13级(40米/秒,台风级),中心最低气压960百帕。预计将以每小时5~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缓慢移动,先靠近台湾以东洋面,后转为北偏东方向移动,后期趋向琉球群岛附近海面,强度持续减弱。
省气象局介绍,“玛娃”目前移动缓慢,因此,控制广东的副高虽已减弱,但全省仍处于台风外围强劲下沉气流中,这将让酷热天气持续更长时间。预测6月2日后,随着台风向东北移动且强度减弱,下沉增温现象才会得到缓解,酷热气温稍稍下降。只不过,这种降温也只是从37℃、38℃缓解到34℃、35℃,天气依旧酷热。
高明区气象局预测,未来几天,本地前期高温炎热天气持续;中后期转有雷雨,局部雨势较大。其中,31日晴到多云,28℃~36℃;6月1日多云,午后有雷阵雨,28℃~35℃;2日到5日多云,有雷阵雨、局部大雨,25℃~34℃。
另外,昨天上午,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启动高温Ⅳ级应急响应,这意味着,全市五区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已持续5天,且预计高温黄色预警信号仍将持续或高温天气有加重趋势。市民日常生活要注意防暑降温和用火用电安全,及时饮水,饮食尽量清淡;科学调整工作时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2023广东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佛山举行
5月30日下午,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保险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广东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佛山举行。广东省银保监局局长裴光,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佛山市市长白涛参加论坛。
裴光表示,论坛的举办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保险功能作用,助力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广东保险业要坚持回归保险本源,在支持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气象;坚持深化改革,在服务大湾区建设中展现新面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完善民生金融服务保障上展现新担当;坚持加快转型升级,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成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守住金融风险底线上展现新作为。
白涛表示,佛山经济活力足、产业优势明显,拥有市场主体近140万户,经济发展对保险业需求旺盛;佛山“藏富于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4万元,保险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佛山出台了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高标准规划建设佛山现代保险产业集聚区,初步构建“1+2+N”保险产业发展格局,创新推出专利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险种,着力打造保险业服务制造业和参与社会治理的范本城市。佛山将加大对保险业发展支持力度,全力以赴建好建强保险产业集聚区,提升保险业支持社会治理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以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朱伟在《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谋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题发言中指出,要实施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加快探索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化经济纵深拓展,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着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加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引领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大湾区全方位互联互通,加快打造国际一流世界级城市群,高水平推进大湾区建设。
禅城区委书记严冰表示,踏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禅城保险业,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重大机遇。今后,禅城将树立更高目标、肩负更大责任,立足禅城、服务佛山、辐射湾区、走向全国,锚定加快建设现代保险总部的聚集地、保险赋能制造的示范地、保险服务治理的样板地以及保险开放合作的新高地等“四个定位”,深入实施“保险+”战略,全力创建广东省保险高质量发展集聚区。
广东金融高新区保险产业集聚区同日揭牌。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倪全宏、副市长周紫霄、禅城区区长盘石参加论坛。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