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出口进入“黄金期”
在5月31日广州南沙举办的第二届“粤车贸全球”暨新能源汽车出口大会上,记者获悉,随着新能源汽车出口进入“黄金期”,广州正全力打造汽车国际贸易中心,广州港南沙汽车口岸、海运公司等正加速增开航线和汽车船加大滚装运力的保障。
5月31日下午,就在新能源汽车出口大会举办过程中,一艘命名为“穗港汽车01”汽车滚装驳船载着一批自主品牌新能源商品车缓缓从南沙海嘉汽车码头出发,首航香港葵涌码头。据广州港海嘉汽车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红波在大会上介绍,为进一步拓展南沙汽车出口市场,南沙汽车口岸积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优势,即日起,华南地区生产的新能源车都可以通过滚装的先进运输方式进入港澳市场。
越来越多的“粤车”,正从广州南沙口岸“登船”,销往全球。今年3月,南沙汽车口岸迎来今年以来最大批量新能源汽车出口,3600辆国产新能源汽车登上滚装船,出口东南亚。广州港集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外贸出口汽车同比大幅增长128.9%,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今年一季度,广州港集团净增3条外贸航线,外贸航线总数达到157条,为国产车出口搭好了航海的“快车道”。
广州港口的“繁忙”正成为我国汽车出口高增长态势的一个缩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州市委员会张彦副主任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汽车出口实现逆势突破。今年前4个月,我国出口汽车137万辆,同比增长89.2%,出口汽车销量已经超过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1.7倍。成为出口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占整体出口金额的42.9%,对汽车出口增长贡献率达51.6%。
大会还发布了《广州二手车出口发展蓝皮书》。据悉,此前在政策推动下,2019年广州南沙口岸率先实现全国首单二手车出口业务。至此,中国二手车出口开始步入正轨。蓝皮书的数据显示,2022年,广州市二手车出口4372辆,占全省出口总量的77.25%,二手车品牌包括丰田、现代、起亚、长城、东风、通用、重汽、中通、宇通等,出口目的地覆盖非洲、东欧、中亚、东亚、东南亚、中美洲等地的近40个国家及地区。

轻微交通事故可线上视频快处
6月1日起,公安交管服务群众服务发展10项便利措施正式实施。10项新措施分为深化减证便民、服务群众出行、创新“互联网+交管”服务等3个方面,涵盖车驾管办牌办证、城市交通秩序、事故和违法处理、驾驶人教育审验和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等。
随着10项交管便利措施的实施,轻微交通事故线上视频快处将在深圳、惠州、中山等全国36个城市试点应用。据介绍,交通事故视频快处基于视频通话技术,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可以在线视频报警处理。接警人员通过视频与当事人在线交互完成交通事故信息采集、证据固定,并引导当事人撤离现场后远程推送责任认定,实现轻微交通事故的快处快撤。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交通事故视频快处应按照适用的时间及事故类型。
“交管12123”APP远程视频处理轻微交通事故业务,受理时间为周一至周日7:30至19:30,其余时段按现行快处快赔方式进行。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包含单辆机动车)在城市道路发生的财产损失或者致人轻微受伤事故,且均已投保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可使用上述方式处理。
连线取证、撤离现场,最快5分钟全解决。操作时,驾驶人需打开已注册的“交管12123”APP,选择首页左上角的“事故视频快处”。确认事故地址和时间后,点击“视频报案”等待视频接通。视频接通后配合接警员完成事故现场信息采集。完成视频报警后,点击“网办进度”查看处理进度。点击“事故详情”查看定责结果,右下角点击“查看电子文书”,即可查看定责电子文书。
深化减证便民
1.扩大私家车新车上牌免查验试点。在10个城市11家生产企业试点的基础上,扩大国产小客车注册登记生产企业预查验试点,新增21个城市18家生产企业试点新车出厂时查验车辆,生产企业与公安交管部门共享车辆信息,申请人办理注册登记时免予交验机动车。
2.实行二手小客车转让登记“一证通办”。在已推行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注册登记“一证通办”基础上,对在户籍地以外办理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转让登记、住所迁入的,申请人可以凭居民身份证“一证通办”,无需再提交暂住地居住证明,简化二手车交易登记手续。对已实施机动车总量调控政策的地方,仍按当地政策执行。
3.便利军人换领大型货车驾驶证。在推行持军队、武装警察部队驾驶证免试换领小型汽车驾驶证基础上,对申请换领大型货车准驾车型驾驶证,服役期间具备一定大中型客货车安全驾驶经历的,参加科目一考试合格后予以换证,不再需要参加科目三考试。
服务群众出行
1.优化城市公交专用道管理。积极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根据公交车班次科学设定专用时段,其他时段允许社会车辆通行。在保障公交车运行速度的前提下,可允许单位班车、专用校车等大运力载客车辆使用公交专用道,提高道路资源利用率,具体专用时段、车辆类型及管理方式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
2.增设完善农村隐患路段警示防护设施。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安全隐患突出点段治理重点攻坚项目,联合交通运输部门以农村地区隐患突出的迎面相撞事故多发路段、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平交路口等点段为重点,强化交通事故原因分析,科学增设完善交通安全警示提示和安全防护设施,严格落实交通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3.推广轻微交通事故线上视频快处。首批在36个城市试点应用交通事故视频快处,基于视频通话技术,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可以在线视频报警处理,接警人员通过视频与当事人在线交互完成交通事故信息采集、证据固定,并引导当事人撤离现场后远程推送责任认定,实现轻微交通事故的快处快撤。
创新“互联网+交管”服务
1.便利老年人网上办理交管业务。推出“交管12123”APP大字版,优化“补换领证件”“违法处理”等高频业务功能和界面,增设大字体、大按钮页面展示,更好满足老年人使用手机习惯和网上办事需求,为老年人提供网上办事便利服务。
2.便利满分审验教育地网上变更。驾驶人需变更满分审验教育地的,可通过“交管12123”APP直接申请,无需回原申请地现场办理变更手续。
3.便利港澳车辆网上处理交通违法和轻微事故。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临时入境机动车、粤港澳两地牌车辆及其驾驶人在公安交管部门备案后,可以通过“交管12123”APP查询处理机动车非现场交通违法,快速处理轻微交通事故。
4.推行电子检验标志网上推送提示。对免检机动车符合申领检验标志电子凭证的,公安交管部门通过“交管12123”APP等方式向机动车所有人推送提示消息,对确认申领的,经审核后发放检验标志电子凭证,无需再单独申请。
为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城市管理焦点问题,5月31日下午,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谭斌带领余泥处相关人员到越秀区开展建筑废弃物运输专项整治督导和装修垃圾管理调研。
督导组首先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近期舆情反映的越秀区米市路装修垃圾收运处置扰民和部分装修垃圾收集点管理不规范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在查看光塔街米市路和矿泉街装修垃圾收集点,听取属地居民与综合执法队员的工作建议后,按照市建筑废弃物专项整治督导工作要求,对越秀区近期开展建筑废弃物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工作检查督导。
调研会上,越秀区作了相关工作汇报,谭斌对越秀区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建筑废弃物运输专项整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越秀区建筑废弃物管理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专项整治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创新城管工作方法,做好精细化管理,加强中心城区建筑废弃物管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建筑废弃物处置监管合力,打击无证运输、不密闭运输污染问题;三是落实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抓好安全生产,彻底排查安全隐患,特别是近期龙舟水降雨极端天气较多,要加强监督检查提醒,确保区域建筑废弃物处置平安有序。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