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召开全市鱼塘尾水和群养家禽治理工作经验交流会
近日,广州市河长办组织牵头在番禺区召开全市鱼塘尾水和群养家禽治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由番禺区汇报鱼塘尾水和群养家禽治理工作经验与做法。市河长办、市农业农村局、各区河长办以及番禺区有关部门、镇街等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近年来,番禺区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大力推进水环境治理攻坚战。针对过度养殖、立体养殖,鱼塘尾水无序排放影响河涌水质问题,在市河长办、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番禺区主要领导高位推动,分管领导牵头主抓,相继出台《番禺区水产养殖行业尾水处理达标排放指引》《番禺区河湖周边过度群养家禽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并选取石楼镇海鸥岛作为番禺区养殖污染治理的试点区域,以点带面推进尾水治理工作。该项工作开展以来,番禺区在石楼镇海鸥岛等地新建养殖尾水处理设施11处,采用陆基异位处理、“三池两坝”等工艺模式,促使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回收利用;并通过加强执法,出动执法检查235人次、开展巡查173场次;排查整治河湖周边家禽养殖场户114家、拆除临河涌违建927.3平方米;加强管理,制定了《石楼镇鱼塘尾水治理工作方案》和《石楼镇处置突发鱼塘尾水超标排入河涌的应急措施》等管理办法,建立了鱼塘养殖尾水排放报备群,群成员由区农业农村局、区河长办和石楼镇相关负责人及鱼塘养殖户共144人,并开展技术培训3场次、培训160人次;综合上述措施,有效减少了过度养殖,尤其是涌边立体养殖,在河涌水质提升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接下来番禺区将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统筹抓好全域推广实施、强化监管执法、加强宣传教育、调整养殖结构等各方面各环节,全面提升工作成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生态支撑。
广州市河长办、市农业农村局及各区河长办与会代表充分肯定番禺区在鱼塘尾水和群养家禽治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并为该项工作实现全市一盘棋和获得更大效益纷纷献言献策。
番禺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汇报了番禺区鱼塘尾水和群养家禽治理工作经验与做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全市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污染行业管理职责的总体工作成效,并就基层执行存在分歧提出了工作建议;市下沉工作组相关负责人强调了此项工作的背景和重要性,提出工作要求;市生态环境局番禺分局相关负责人就会上提出的环保部门在尾水治理方面做的工作进行了解答;番禺区政府办相关负责人对市河长办、市水务局高度重视番禺治水工作表示感谢,并要求各镇街、各单位统筹抓好全域推广实施方案,以点带面全面开展治理工作;广州市河长办对于番禺区敢于直面问题并积极整改落实的态度给予高度评价,并对番禺区鱼塘尾水和群养家禽治理工作成效体现出的“三动”(高效推动、部门联动、干部行动)表示充分肯定。
针对落实会议精神及下一步工作,会议强调:一是高度重视抓落实。各区要高度重视、主动作为,提高政治站位,积极推进全市尾水治理高质量落地;二是高标谋划抓落实。要重视模式创新、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广,在治理过程中要协调好生态、生产、生计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是高效行动抓落实。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高质量高标准实施好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抓出集中连片市级示范效果;四是高位推动抓落实。各区、各责任单位要借鉴番禺做法,主要领导抓落实,找方法,明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和治理效能,建立“监督+整改”闭环机制,切实把发现问题整改到位,确保养殖尾水排放达标、循环使用或资源化利用,并及时向市河长办反馈相关情况,为全面打赢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夯实工作基础。

推动企业上市(挂牌)是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做大做强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区多措并举,积极发挥金融保障的关键作用,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全力推动企业上市工作。截至今年5月份,全区累计培育上市企业11家,其中境内上市企业6家,境外上市企业5家,累计募集资金总额218.3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上市企业总市值达826亿元。
出台优惠政策 树立推动上市鲜明导向
日前,区发改局发布公告,对上市公司聚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给予300万元上市扶持补贴。这是我区兑现上市优惠政策的一项重要工作。
2020年底,我区出台《增城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扶持办法》,对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的企业给予3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对已上市的区外企业将工商、税务关系迁入本区并纳入本区统计口径的,给予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本区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新三板”挂牌)的企业,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等。
同时,我区还用心用情用力提供优质环境、便捷服务,助力企业加快上市。聚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技术、服务、成本的综合优势,在生产规模、品牌知名度、技术开发、生产工艺等方面具备较高的市场影响力,已发展成为众多国际、国内卫生用品龙头企业的重要供货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卫材热熔胶生产企业之一。得知该企业有上市需求,我区相关部门上门走访,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帮助协调解决在股改、辅导、上市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及时掌握上市进度。最终,该企业于2022年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
打造培育示范基地 完善上市“后备军”资源库
“近年来,我区不断推动金融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了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全流程上市培育体系和‘惠融通’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等三大服务体系,已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供给模式,希望各方共同努力,为增城培育更多上市企业。”近日,在“资本赋能产业 创新引领时代——北交所上市专题培训活动”上,区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傅靖向辖内区属国企、企业园区、金融机构及近100家后备上市企业代表发出动员令。
这次培训的所在地正是我区在增城低碳总部园打造的企业上市培育示范基地,旨在着力引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节能环保、数字经济、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增城区企业往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推动增城区企业上市工作高质量发展。
自培育示范基地运行以来,我区成立企业上市顾问专家库,组建企业上市服务专员队伍,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辅导服务。为持续提升企业上市水平,我区还不定期邀请专家开展特色培训,对上市相关政策、企业上市服务内容、全面注册制下企业上市规划及审核关注要点、提升企业商业价值成长空间及科技企业的估值方法以及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企业方案进行详细介绍、解读,指导企业把握机遇,用好用活政府扶持政策“红利”,瞄准合适板块加快上市。截至目前,我区梳理出符合入库拟上市企业51家。
增强内生动力 科创企业不断蓄能增势
5月17日,位于石滩镇的金泰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完成创业板转主板上市。同在石滩镇布局的增城立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立高食品”)已于2021年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敲钟上市。
作为一家集烘焙食品原料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立高食品的上市是增城产业新活力的体现。随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近年在“芯、车、显”等领域的不断耕耘,增城区域产业链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进一步加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潜力逐步释放。据统计,目前增城共有186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80家。
“上市企业特别是民营上市企业的发展水平能反映一个区域的营商环境。”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加速形成实力雄厚、经营良好、特色鲜明的上市企业群,是优化我区营商环境的具体工作,也是对我区营商环境建设成果的有力宣传,更有利于以龙头上市企业为牵引形成“以商招商”的良性循环。
夏蝉鸣时,岭南荔枝红。6月1日下午,2023年广东荔枝营销工作推进会暨产销对接活动在增城区派潭镇三英温泉酒店举行,标志着广东荔枝“营销战”正式打响。来自全省各荔枝主产区代表、合作单位和采购商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合作大计、共谋发展良策。增城区委书记赵国生出席。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广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承办,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把荔枝做成富民增收的大产业的部署要求,做好“土特产”文章,确保2023年广东荔枝市场营销工作有序有效推进,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
活动现场,广州市、茂名市、汕尾市,遂溪县,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等荔枝主产区代表依次汇报各自2023年荔枝市场营销工作情况;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总站、省农科院蚕业等单位代表,以及广东中荔集团等采购商代表发言。此外,现场还举行了产销对接合作签约仪式和“喊全球吃广东荔枝”营销活动启动仪式。
赵国生代表增城区委、区政府,向现场领导、来宾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增城区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条件优越、农业产业兴旺、荔枝文化悠久、荔枝品质上佳,近年来,增城区坚持以荔枝为先、以荔枝为媒,通过建园区、打品牌、畅流通,推动荔枝产业做大做强,重点实施园区带动战略,打造仙进奉荔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仙村荔枝小镇以及153个100亩以上的优质荔枝种植基地,构建集种植、加工、电商物流、研发、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荔枝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增城荔枝品牌,出台实施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是全国荔枝界唯一入选品牌;连续举办31届荔枝文化旅游节,持续完善冷链保鲜、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畅通“从枝头到舌尖”的销售通道,2022年全区荔枝销售金额达20亿元,比2021年翻一番,推动荔枝“土特产”升级为富民“大产业”,其中仙进奉荔枝品质优、市场认可度好、价格高,远销东盟、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下一步,增城将按照省市的部署,强化荔枝产销对接,做好服务保障,助力增城荔枝卖得更好、卖得更远。
据悉,增城荔枝文化悠久,栽培历史超过2000年,正果镇兰溪村保留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荔枝原生态山林,古荔树龄最长超过1300年;荔枝品质上佳,拥有荔枝种质资源250多个,原产优质荔枝品种31个,其中挂绿是增城独有的特优珍稀品种,是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现存唯一一株挂绿母树有400多年历史,是增城独特的城市文化印记。今年,增城荔枝种植总面积19.7万亩,约占广州市荔枝种植面积35%,有增城挂绿、仙进奉、北园绿、水晶球、甜岩、桂味、糯米糍等70多个品种,其中特优和优质品种31个,种植面积达16万亩,占比超81%。今年,增城荔枝预计产量4.8万吨,将于6月中旬左右集中上市。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