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港务局认真开展2023年水路运输行业年度核查工作
近期,广州市港务局开展2023年广州水路运输行业年度核查工作,出动检查人员792人次,核查企业340家,其中,3家国内水路运输企业因运力不达标限期整改,检查合格率99%。
此次核查首次采用企业在线申报、核查组线下上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企业在线填报年度核查报告并导出基础信息用于核查,可避免重复录入,提高核查准确率;核查组可利用系统汇总企业、船舶所有数据,分析船舶运力结构等,大大提高工作效能,利用“数据”支撑“精准管”,全面提升行业管理能力。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丰富学习形式,6月13日下午,市水务局一级调研员(市管)贺成伟同志到市河涌监测中心讲授专题党课,市水务局河湖长制工作处、市河涌监测中心党支部党员听取授课并开展了支部共建活动。
贺成伟同志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广州水环境高质量发展”主题,组织学习了党的二十大会议主要精神,并重点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广州水环境高质量发展,作了授课辅导。
贺成伟同志指出,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推进治水兴水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二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十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效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治水兴水的信心决心。三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把握治水兴水的客观规律。
贺成伟同志强调,一要主动担当责任,真抓实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牢牢把握“源头治理”这一核心理念,奋力提升“工程效果”“管理效益”两大举措,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努力打造更多健康河湖、美丽河湖、幸福河湖。二要着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纵深推进河湖长制落实,不断优化河湖管理保护格局,切实为水美羊城提供坚强保障。“润物细无声”,广州水环境治理已经进入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通过“持续深化河湖生态治理、大力挖掘弘扬岭南水文化、深化河湖长制目标任务、强化流域统筹治理机制、开展深调研解难题促落实、优化全民参与治水举措”等举措,将河湖长制向纵深推进落实,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接续攻坚、久久为功。
会议现场
近日,市政府研究室在广东机械大厦举办“坚持产业第一 制造业立市 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专家座谈会。张振刚、董小麟、陈林、韩永辉、杨代友、吴军、霍子文等7位专家参会。
各位专家围绕“制造业立市”的内涵、理论依据以及对广州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等进行交流,探究广州坚持“制造业立市”的原则、标准和实施路径,梳理“制造业立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逻辑关系,并针对广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短板提出突破方向和对策建议。
专家认为,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以及大湾区的核心引擎,要加强对大湾区制造业的引领功能,要形成城市群联动发展的产业集群,加强跨市发展。同时,用好《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加强粤港澳合作,谋划产业空间布局,做强环境要素的流动,把广州打造成为制造业要素配置的中心枢纽。
专家指出,当前广州仍存在产业升级意识不强、对外贸依赖强、对外资依托度高等问题,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孵化高端产业,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及全面开放。
专家表示,广州制造业应从门类全但不突出、企业规模有限、土地保障不足等现状出发,顺势而为“做优”优势赛道、“做精”发展空间、“做准”发展路线,面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组织中心,聚焦关键产业和赛道、关键人才、关键政策,引领湾区产业体系转型升级。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