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四家学校上新啦
今年9月,海珠区将新开办4所中小学校(校区),4所新学校将为海珠区增加义务教育优质公办学位6065个。此外,为应对适龄儿童学位需求压力,海珠区各中小学挖潜扩容同步新增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学位超5000个。
南武附属学校:建食堂解决用餐需求
南武教育集团的新成员是广州市南武中学附属学校(以下简称“南武附属学校”),是一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建设的九年制学校。该校延续南武中学办学理念和管理特色,做到文化同根、管理垂直、教学同步、资源共享。
广州市南武中学附属学校
学校位于海珠区纺织路1号,总建筑面积约为32608.6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1.605亿元。根据海珠区公布的招生细则,2023年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6年后可能是以多校划片和电脑派位的形式进行升中,具体需参考当年的升中政策。
据南武附属学校副校长、小学部负责人梁丽红介绍,2023年9月,学校小学一年级将招生3个班,班额不超45人;初中一年级将招生6个班,班额不超50人。
学校的主体建筑在今年3月已基本完成,教室内的各项教学设备也已全部到位。后续学校会不断“查漏补缺”,对教学设施进行完善。学校此前已对环境指标进行检测。接下来余下设施设备到位之后,学校还会继续检测环境。
梁丽红说:“不是说做了一次,没事,就皆大欢喜。要对孩子,对家长,对老师负责,所以我们把后添置的东西都补充完毕之后,会再做环境检测。”
据悉,考虑到部分学生有就餐需求,学校修建了食堂,大约能容纳120人同时就餐。目前只计划提供午餐,后期如有需要也会考虑提供晚餐。
海实四小:180度观景露台
海珠区第四实验小学(下称“四小”)是一所新开办的公办小学,由海珠区实验小学领办。学校位于珠江南岸滨江东路,中山大学北广场西侧,校园临江而建,由著名的国家级设计师——“全国设计大师”郭明卓设计。
据四小校长蔡晓碧介绍,学校最吸引人的就是教学楼顶楼的180度江景大露台。站在环抱红色日暮的教学楼上,面向珠江黄金岸线,不仅将恬静壮美的珠江尽收眼底,还能远眺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与珠江景观交汇。
虽然学校在6月才移交,但课室里的设备、桌椅等已提前很久做好,运到学校后也已通风散味数月有余,使用前也会做好相关测试,达标才会投入使用。
目前,学校的开学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今年9月开学,学校开办一年级3个班,新生人数110人左右。因每年入学人数不确定,学校规模会根据人数适时调整。
提到学校的特色课程时,蔡晓碧介绍说:“学校从横向到纵向构建‘未来教育’课程体系。比如‘优翔课程’,结合本土文化,将传统文化教育理念渗透到课程中,利用地域优势资源,培育学生大爱情怀,为学生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夯实基础;‘融通课程’则是为学生的发展拓宽视野,激发兴趣,唤醒内在生长力,让学生在可闻、可视、可近的知识内化过程中接受生动的教育;‘智创课程’为学生成长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平台,培养学生对话国际、创新实践的素养,使其很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海外二小:一拉一转,座椅变躺椅
“往前拉一拉,往后转一转,加上配备的舒适头枕,座椅就能变躺椅了。”在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附属第二小学(以下简称“海外二小”)崭新的课室内,学校老师一边为记者现场演示一边说。据海外二小校长陈愉介绍,在选购座椅时首先是要求质量过关且符合人体工程学,能适应孩子的脊椎发育;其次就是为了实现午休平躺睡,考虑到未来,午休室可能没办法完全满足所有学生需求,所以提前采购了这种能够方便快速实现180度转换的座椅。
“今年是第一年招生,新生都是一年级,办学规模一共有4个班,接近140个学生。”陈愉介绍道,学校占地面积超12000平方米,建有200米室外环形塑胶运动场、700多平方米室内体育馆(有大型显示设备及中央空调)、多功能报告大厅、广电级高清录播课室、多媒体计算室、人工智能实训室、非遗文化馆、科技创客室、科学探究室、美术室、音乐室、管弦乐训练室、舞蹈室以及30间宽敞明亮的智能化教室。“目前学校一共有14位老师,这支教师队伍既年轻又富有经验,老师的平均年龄为35岁,平均教龄超过10年。”陈愉说。
新港路小学东校区: 舞蹈室超300平方米
走进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路小学东校区(以下简称“新港路小学东校区”)的舞蹈室,踩在铺满木地板的房间内,练习舞蹈用的栏杆分布两侧,宽阔的空间让对话响起了些许回声。“大约有300多平方米,如此大面积的舞蹈室可以说是比较少见的。”海珠区新港路小学副校长陆国雄介绍道,学校将利用舞蹈室充分发展艺术体操方面的特色项目,“同时,未来还将根据实际情况,把舞蹈室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多功能空间,比如开展体育项目、文娱活动等。”陆国雄说。
新港路小学东校区心理室
据陆国雄介绍,新港路小学包括东校区在内共有3个校区,师资、教研等都由学校统一管理和分配,“东校区这里将成为一到三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校区。”陆国雄说,今年学校总共新开9个班,其中6个班级设在新港路小学东校区,此外,学校将调配部分的骨干老师下沉到一年级。
问及午休平躺睡,陆国雄说:“根据要求学校午休必须达到100%平躺睡,我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专门午休室设置上下铺,让学生躺在床上午睡;另外一种是在音乐室的木地板上铺上胶垫,让学生能够平躺睡。”关于环境检测,陆国雄表示,一方面,所有购买的一些物资都必须让供应商提交达标证明;另一方面,比如操场建设工程项目的部分材料,前期我们与家委会一起抽取样品检测,收到的检测报告显示全部合格。
城中粮仓呵护居民的“米袋子” “有米”的城市抚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广州人
民以食为天,粮食储备对人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先秦时期,中国已有粮仓,“平籴法”传承至今。汉代,广州有诸多源自中原又契合岭南气候的干栏式民居,配有高离地面的粮仓。隋唐后,中原人大规模南迁并开发岭南,珠三角逐渐成为富庶之地。宋代,广州孕育出全国第一大米市,岭南粮仓体系亦趋成熟。明清以降,广东人口持续增加,除了国内的粮食,海外粮食最先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运抵千年商都,汇聚于城中粮仓,保障居民的“米袋子”,“有米”的城市抚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广州人。
古忆
汉代广州民居配有粮仓 干栏建筑远离地面可防潮
8月,国内新季早籼稻大量上市,位于南沙区的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内车水马龙,一车车刚从湖南、江西等粮食主产区收购的新谷准备入库。倘若时光倒流,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的8月,或许同样可以见到人们忙忙碌碌,将稻谷收入粮仓的劳作场景。
广州简称“穗”,“五羊献穗”神话千古传诵,说明广州地区很早就出产稻谷。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五十万军民南下,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赵佗治理南越国时“教民耕种”,岭南农业生产水平突飞猛进。汉代,岭南就有双季稻。东汉杨孚《异物志》载:“稻,交趾冬又熟,农者一岁再种。”《水经注·温水注》中也有“九真自东汉开始,有‘两熟之稻’”的记载。
双季稻的出现为岭南粮食的增产和积贮创造了条件。我们如今能了解汉代粮仓的样貌,源自当时先民有“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他们习惯将生前的阳宅以“等比例模型”的方式,安置在墓地中,期待在九泉之下也可享受。近年来出土的文物证实,岭南在西汉中期已有粮仓,如中山二路出土的汉代陶仓。如今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都收藏着一种特别的古陶器,陶器顶端有尖帽、主体呈圆筒状。这种陶器叫囷,是汉代先民用来储粮的。广州出土的汉代粮仓模型数量颇多、分布颇广。2010年,先烈中路99号大院工地内发掘出8座古墓,保存最为完好的是两座西汉晚期古墓。墓葬中出现了“家宅”模样的随葬品——房屋、猪圈、粮仓、炉灶、水井等一应俱全。这个“家宅”有两座相连的两层房屋,楼下是猪圈,屋外有围墙围着一个院落。考古人员发现,粮仓在前室,结构非常坚固。粮仓旁边是水井和炉灶,另一头是两层的房屋……既美观又实用。考古学家认为,墓主生前的家宅或许就是这个模样:一座利用中原先进技术搭建的干栏式建筑,楼下养猪养鸡、楼上住人。粮仓建在高离地面的柱架上,藏于屋子一角,这种建筑最适应广州气候,能防潮、防霉。
隋唐粮仓体系已成熟 宋代广州成第一米市
隋唐是中国古代粮仓制度体系的成熟期。唐代的粮仓包括正仓、转运仓、太仓、军仓、常平仓、义仓等,功能各异。《唐大和上东征传》载:“十月作田,正月收粟,养蚕八度,收稻再度。”
不过,在唐代,广东除珠三角一部分和粤北韶州等地开发较早外,还有很多地方尚未开发,粮仓建设相对缓慢。即便盛唐时,广州依然没有常平仓,广东军粮亦需外地接济。这一状况在宋代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宋代,中原人大规模南迁,应用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驯养耕牛,建设水利工程,扩大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大增,不少人因此获得嘉奖。比如北宋崇宁年间(1102年~1106年),广南东路转运判官王觉开垦万顷荒田,被皇帝下诏升官。
宋真宗时,朝廷在广州首置平抑粮价的“常平仓”,通过“平籴法”,采用市场手段平抑粮价,高效流转粮食。彼时广州是一座“有米”的城市,孕育出全国第一大米市。宋人朱熹曰:“广南最系米多去处,常岁商贾转贩,舶交海中。”南宋临安(今杭州市)多次从广东运粮,如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皇帝就下诏“籴广南米赴行在”。
经济史家全汉昇认为,“(广东)出产的米,连同在广西出产的,都先集中于广州,然后运往沿海各地出卖”。所谓“舳舻衔尾,运之番禺,以罔市利”,输入广州的米,其中一部分供广州人消费,大部分沿水路北上,运往北方销售。
越秀区西门口附近有一条米市路,就见证了当年的辉煌。宋代,广州“双门底”以南(今北京路段)成为商业闹市,由于当时盛行行会制度,每一条街上的商铺做的几乎是同一种生意,米店聚在一处就构成“米市一条街”,米市街(后改名米市路)由此得名。米市路与城西南的南濠口、西澳(码头,今诗书街、省中医院一带)近在咫尺,运米方便。日前,记者来到米市路,南北向两车道的马路旁已难觅米市,商铺多卖电子产品,唯有一个个门牌留存着“第一米市”的记忆。
今越秀区仓边路一带,在宋代同样有临水而建的粮仓。《广州越秀古街巷》记载,宋代中期建炎年间(1127年~1130年)已有仓边街。当时,仓边街一带有甘溪,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运输线。为免水患所累,粮仓要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今仓边路西侧的旧仓巷一带,当时正是甘溪畔的坡地。
宋代,广州的米一度太多,粮仓都不够用。历史学者杨芳在《宋代仓廪制度研究》一文中介绍:宋代有存贮桩管米的仓廪,也称为桩积仓、桩管仓、广储仓等。桩管米是朝廷封存应急的专用物资,地方只有代管之责,非朝廷旨意,其他部门无权调拨、使用。广州广储新仓的仓廒屋宇有六十五间,能盛米九万余石。嘉定六年(1213年),一位姓赵的郡守监丞发现,广储新仓已盈满。不少稻谷未找到积贮之所,只得露天仓屯。当年,广州“有米”的盛况可见一斑。
元代广州粮食出口海外 清代粮食抵穗免收关税
元明清三代,广州的粮仓还承担粮食进出口的仓储功能。元代规定米粮不准下海,但广州私运出海之事屡禁不绝。《通制条格》记载:广州官民于乡村籴米伯(百)硕(即“石”)、阡(千)硕至万硕者,往往搬运前去海外占城(今越南)诸番出粜,营求厚利。
明太祖洪武三年,朝廷命州县于四乡各置预备仓(永乐中移置城内),出官钞籴粮贮之以备赈济,荒年借贷于民,秋成偿还,并成定制,为的是备战、备荒。明初《永乐大典·广州府境之图》上还标有两个永丰仓。一座在西湖畔元代五仙观旧址,另一座在六榕寺的北部。
清代,广东推行“摊丁入亩”,人口激增,粮食渐不足,需要进口粮食。康熙帝听暹罗来使说暹罗(今泰国)的大米又多又便宜,决定进口“暹罗米”。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首批“暹罗米”运到广东。雍正下令广东按市场价从速销售“暹罗米”,而且一律免税。于是,广东成了首先吃上“暹罗米”的地方。
据粤海关报告:道光十年(1830年),广州共进口粮15艘,装米5965000余斤,谷1220400余斤;十一年,船17艘,米5920500余斤,谷928000余斤;十二年十月二十日前,粮船29艘,装米12264000余斤,谷15万余斤,数量颇多。
国内外的粮食汇聚于广州粮仓,城内留下诸多粮仓遗迹。在古代,为方便粮食调运,粮仓设在重要水运通道附近。广州气候多雨潮湿,粮仓建设还得考虑防涝、防潮的因素。因此,古人利用越秀山以南台地,如坡山、番山、禺山,且有河谷错落其间的地方建粮仓。
南越王博物院的专家王志华认为,清代,广州建设粮仓集中分布在五处地方:一是建在仓前街的裕信仓(稻谷仓)、义仓,明代此处已设有预备仓、永丰仓、义仓等多个粮仓;二是建在起云里的常平仓,朝观街的常平仓、大有仓、豫丰仓,该地地势较高,并有右一脉豪渠经过,排水顺畅,是理想的粮仓选址;三是建在禺山岗地上西湖路的西湖仓、惠济东西义仓;四是建在番山岗地上城隍庙西的永丰仓(容丰仓);五是建在仓边街福恩里的漕谷仓、仓边街仁和里的常平仓(监谷仓)、仓边街的安平仓。
近日,记者在百灵路、六榕路附近找到两条巷子,一条是稻谷仓,另一条是仓前街。清初,驻粤八旗兵在这里建有谷仓,稻谷仓为昔日谷仓之所在,仓前街因位于谷仓之前,故而得名。走到仓前街口,只见书有“仓前街”三个字的牌匾悬在藤架中间,两块竖匾分列两旁,上书《管子·牧民》中的名句:“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仓前街粮仓遗址
保证日常供应,防备不时之需的粮仓成为庇佑广州百姓的压舱石。清初两王入粤,围攻广州长达十个月,广州之所以岿然不动,城里的粮食储备起了重要作用。
义仓则是受灾群众最后的依靠。《广州市志》记载,惠济义仓建于道光十五年,地点就在西湖街,由总督卢坤倡议,绅商捐银举办,置有田亩数十顷,为全省义仓之冠。1919年2月11日,报纸刊登了《惠济义仓派粥》的报道,大意是冬季天气严寒,广州惠济义仓决定向贫困百姓派粥、发放棉衣。派粥的时间是每天早晨,数量为16担,地点有三处,分别为瞽目院、老人院及东北校场……
有意思的是,海珠区小洲村也有粮仓遗址。那时,大户人家多建有私人粮仓,以备不时之需,小洲村的粮仓遗址即是当年小洲村富户的储粮之地。
走进小洲粮仓遗址,只见现存的主体大屋有两层楼高,用青砖白灰筑墙,中有一扇朱红色对开门,上挂“粮仓”牌匾,旁有对联,门锁紧闭,里面约200平方米,能够储备多少粮食,已不能细数,但亦显出这户人家的殷实和富足。
小洲村粮仓遗址
如今小洲古村不再种粮,粮仓亦无须藏粮,远离了农耕气息,但“精神粮食”迅速补充进来,一些书法、绘画、篆刻等文艺人士喜欢上了这里的古朴,纷纷前来,一时间小洲古村里大小画室多达7000余家,从容收租的小洲人依然相当“有米”。
新景
新中国成立后 珠江成广州大“粮道” 江村库沿用六十多载
国家大本,足食为先。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在接收不足12.5万吨容量的房式粮仓基础上,开始了国家粮油仓库的建设,呵护居民米袋子。
20世纪50年代,在陆运不发达的时代,珠江成为广州人的大“粮道”,广州在芳村口岸码头建设粮食专用码头,杏村仓、冲口仓两个粮食仓库陆续建成,为广州的经济发展与粮食供应保障助力。
走进今番禺区新造珠江后航道旁的良仓创意园,只见2万多平方米的土地上,一座座20米宽的仓房拔地而起,色彩缤纷,排列整齐,黄色的起重机停靠在江边。
新造粮仓创意园
1969年,25岁的李婆婆新婚不久,便离开中山,随丈夫来到新造粮仓,一待就是53年。在她记忆里,“丈夫是粮仓的第一批职工。1950年后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李婆婆记得,建仓后的30多年里,从单一矮胖的苏式仓到平顶仓,再到楼房仓,新造的仓房数量不断增加。粮食入库、调运,起重机高举,输送带转动,近百名职工各司其职。20世纪80年代,这里粮仓储存量达6万吨。
20世纪60年代,我国推进粮仓建设,引进了苏联的机械化房式仓,即“苏式仓”,广州在荔湾区芳村长堤街31号建起的芳村粮库就是典型的“苏式仓”。“苏式仓”为砖木结构,外形类似现在的平房仓,仓库上方有窗户,便于通风,单个粮仓仓容在一千至三千吨。从当时来看,芳村粮库算规模挺大的仓库,总仓仓容近8000吨。彼时,番禺县、从化县、增城县还有土圆仓,外观为圆形,四周由水泥和砖砌成,单个仓库仓容为200至300吨左右。
20世纪60年代末,位于白云区江高镇落成的江村粮库为砖混结构的平房仓。与“苏式仓”对比,江村仓的总仓容达数万吨,仓容量更大,且江村粮库沿用至今,目前还保存着不少粮食。
“粮食其实是有生命活动的,呼吸的时候会消耗营养物质,加上虫蛀侵蚀,在储存过程中会出现变质、损耗等问题。”广州市粮食集团储备分公司总经理王小坚记得,当时广州的粮食主要从周边县调拨收购,粮食运输回来后,工人将一袋袋装好的粮食扛进粮仓,再一一堆码。1988年,他从郑州粮食学院毕业后,入职广州粮食部门,成为了一名粮食技术管理员。他负责保管粮食,如果粮食出现了虫害,要及时进行杀虫处理。当时的粮食保管技术采用较为单一,王小坚要用铁杆探温针探测粮食温度。与人类使用的体温计不同,粮食的探温针长1.5米左右,插到粮堆测试粮食温度。每隔几天,护粮员就将探温针从粮堆里拔出来,读取上面的温度指数。同时,有经验的保管员再凭感官判断粮食的水分和粮食的等级。
改革开放后 粮食进出仓实现半机械化 广州库仓容超十万吨
1979年之后,广州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剧增,粮食需求亦大涨。1992年,全国实行粮食经营和价格放开,随后,广东也实行粮食地方储备制度,建立省、市、县三级粮食储备体系,保障居民吃得饱。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新建了4个仓容规模在5万吨以上的较大型粮库,分别为员村粮库、东圃粮库、海珠粮库、大朗粮库。
东圃粮库楼房仓有三四层楼高,楼房仓占地面积小,储存容量较大,仓容逾6万吨,是广东省乃至全国的骨干粮库。“从港口运输来的粮食,直接通过桥式提升机、塔吊机、输送机等机械化设备运送到仓内,再进行人工叠堆,实现半机械化作业。”王小坚介绍。东圃粮库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广东省粮食行业 “四无粮仓”(无虫害、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的标杆粮库。
海珠粮库于1997年正式建成投产,仓型有楼房仓、立筒仓等。楼房仓建有低温仓,用于储存高品质大米,准低温库常年粮温控制在20℃以下,仓内湿度控制在75%以下,延缓大米陈化、保持品质、控制虫霉危害,降低储粮损耗,能实现绿色储粮。海珠粮库北靠珠江,码头装配有时产100吨的吸粮机组及配套的工作散装运输带,立筒库出入仓工艺流程达到了全机械化操作,全电脑控制要求。在粮食保管方面,海珠粮库应用粮情监控系统、电子粮情监控系统、深层扦样器、空气呼吸器、环流熏蒸机系统以及机械通风设备,粮食保管技术先进。
2000年,中央储备粮广州直属库首次压仓装粮,主要仓型为高大平房仓。广州直属库由广州库(中心库)和清远分库组成,其中,广州库(中心库)位于广州市花都区,仓容超过10万吨。
蝶变
建现代化大型粮库 远程可视化管理每一粒粮
进入新时代,广州经济大踏步前进,常住人口突破180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接近3万亿元。做好粮食工作,特别是粮食储备工作,事关市场保供稳价,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事关国家安全大局,让老百姓不仅在平时,就是在非正常状态下也能得到足够的粮食供应。
广东省作为全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常住人口第一大省,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广东省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居全国第一,达1075万吨,可供全省居民消费200天左右,全省粮库仓容达2300万吨。
截至2023年7月底,广州是全省储备规模最高的城市,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亦走在前列。仓型主要有散装平房仓、立筒仓、浅圆仓、楼房仓等,仓容为10万吨到50万吨的现代化大型粮库,储存的粮食有小麦、稻谷、大米。
广州人敢为天下先,不仅增加储粮数量,粮食保管过程中还应用低温保管、充氮气调、机械通风等储粮黑科技进行保质保鲜。2012年,广州市粮食集团在南沙建设了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广州岭南穗粮谷物公司),该中心是目前华南地区综合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综合粮食储备加工中心,绿色储粮技术、粮食物流自动化、粮食加工科技化走在全国前列。
广州市粮食储备加工中心
智能充氮系统
走进园区,记者看见近百座小麦立筒仓、小麦浅圆仓,可以存放几十万吨小麦。园区内还储存着大量稻谷,被存放在几个超30米高的立筒仓内,仓储容量达数千吨。“每天有超千吨粮油产品从成品仓运到市区各个商超市场。” 广州岭南穗粮谷物公司总经理刘子立介绍。这里粮食进出仓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作业。从全国各地运输过来的小麦,在码头就直接通过吸粮机被吸入仓库楼顶的传送带,运送到高高的立筒库里,中途不需要人工搬运。
粮食不耐留,陈米更掉价。在科技加持下,广州粮仓中的大米口感能始终如一。刘子立称,中心粮仓内的氮气浓度持续保持在98%以上。充氮气调技术可以抑制小麦呼吸,让小麦处于休眠状态从而降低自身损耗,还能杀死99%的储粮害虫,使虫害生长速度大幅降低,保证粮堆半年都处于基本无虫状态。小麦在储存期内,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水分、新陈度、面筋吸水量等指标不会产生变化,也不会损坏小麦的口感。
该中心还建设了大米低温库,室温保持在15℃,粮温在17~19℃之间,这相当于将大米放入了一个超级“大冰箱”。研究证明,常年低温储存条件下,接近1年储存期的大米,其各项理化指标和品质指标跟入库的时候差异不大,大米的色泽依旧晶莹通透,蒸煮后的口感、黏性、营养成分仍能接近新米。
大米储存也要防虫,走入大米低温库,只见中间还放置了无线测温盒,可自动发射信号,粮情检测系统实时读取粮仓温度。若检测到某个粮仓温度偏高,保粮技术员可以立即跟踪到发热的粮堆并进行检测。
除了南沙区,番禺区、白云区等地也建设了现代化的大型粮库。2022年12月,白云区良田粮库正式启用,总仓容共计10.38万吨,总用地约140亩,是白云区首个10万吨级别的现代化粮库,其有效缓解了广州市国家储粮新增任务需求,也解决了白云区现有国有粮库点多分散、仓容规模小和设施老旧等问题,对提升市、区两级的粮食储备工作,保障储备粮的储藏安全和质量安全,完善应急保障能力发挥重要的作用。良田粮库还通过集智能粮情监控、机械通风技术、环流熏蒸技术和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四合一”应用,全方位实现了粮库的过程可管控、数据可追溯和远程可视化管理。
广清两市年粮食消费量超过1000万吨,粮食安全保障任务繁重。去年9月8日,位于清远市的广州市粮油食品产业园(广清园)项目正式奠基。该项目规划建设粮食储备仓容50万吨,粮油加工及食品精深加工年产能约28.5万吨,将成为服务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满足人们消费新需求的中央大厨房。
广清园项目建成后,可以实现广州市在粮油储备加工方面的“南+北”战略布局,进一步保障大湾区粮油供应。
岁月悠悠,截至2023年7月底,广州市粮食库存总量约为252万吨。品种为稻谷、大米、小麦、玉米等。两千载时光飞驰而过,粮仓在南粤大地依然矗立,容纳的是看得见的粮食,沉淀下的则是看不见的“精神粮食”,书写着一代代广州人的奋斗史。
仓人掌粟入之藏,辨九谷之物,以待邦用。——《周礼》
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诗经》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近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答复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32447号建议(《关于科学评估适度优化机动车限速的建议》)。答复称,近年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结合实际,对具备改造提速的城市道路,统筹安排开展快捷化改造。自2019年以来已完成9个城市道路快捷化改造项目,目前正推进实施有广州大道快捷化系统改造二期等4个项目。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会同多部门,积极开展对具备条件的城市道路实施快捷化改造,提升道路整体运行效率;此外,对广园快速路、华南快速路、广汕路、建设北路等一批现状道路的限速设置开展摸查调研,力促实现道路限速平顺性、合理性、安全性的再提升。
广州目前既有城市道路,特别是中心城区道路,由于建成年代不一、区域居住人口密度较大、机动车、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行人等交通参与者多样、道路通达性及微循环需求大,因此路网结构以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内街内巷相结合的多重网状结构为主,故存在路口的交互多、各类交通参与者出行交织等实际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动车的行驶速度。
如何为出行提速?答复提到,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结合广州城市发展实际,对具备改造提速的城市道路,统筹安排开展快捷化改造,自2019年以来已完成芳村大道南、广汕路(沙河立交至开创大道路口)、新广从路(北段、南段)、京溪路道路改造工程等9个城市道路快捷化改造项目,目前正在推进实施广州大道快捷化系统改造二期等4个项目。以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一期为例,通过新建5条隧道、3座匝道桥和4座人行天桥,新建或改造20处公交车站,改造后广州大道南车辆通行效率进一步提升,洛溪至广州南站正常只需20分钟。
答复透露,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会同市发改、规划、财政等部门,结合城市产业和居住功能布局,积极开展对具备条件的城市道路实施快捷化改造,不断完善落实道路精细化养护管理,提升道路整体运行效率。同时,市交通运输部门立足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规定,结合既有道路的功能定位、设计速度、运行速度、法定速度、道路环境、历史事故等因素,与市公安交警部门加强沟通,以车辆行驶安全、平顺、舒适为主要目标,开展道路限速优化专题研究,力争尽早梳理、解决一批道路限速不合理问题。对于广园快速路、华南快速路、广汕路、建设北路等一批现状道路的限速设置,市交通运输局将组织研究单位开展摸查调研,争取市公安交警部门和道路管养单位支持,采取优化措施,力促实现道路限速平顺性、合理性、安全性的再提升。
对于“从源头上解决今后新建道路限速过低的问题”的建议,答复提到,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依照道路建设规划及投资规模的要求,做好道路建设单位督导工作,加强道路设计把关,努力克服道路建设期间遇到的影响道路整体线型设计、平纵横断面设计的问题,保证道路整体线型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尽可能减少区间道路设计速度突变,保持道路整体设计速度一致,从而提升道路通行安全保障,保障道路通行能力。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