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校加持助跑 增城教育持续迸发新活力
教育关乎城市命运,教育决定城市未来。省委强调要开拓增城,市委赋予东部中心全新的战略定位,强调要聚焦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功能提升,加速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集聚地,打造挺起城市产业硬支撑、担当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新广州”。增城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部、广深两大都市圈的节点城区,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交通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发展基础和条件得天独厚。
当前,增城区以东部中心为抓手,一体推进教育强区、科技创新强区、人才强区建设,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奋勇争先。近年来,增城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经费投入逐年提高,投入总额和增幅居广州各区首位。增城教育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持续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形成大中小幼一体化发展的具有增城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增城区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优质供给,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增城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引入名校开展合作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今年7月18日,增城区再次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签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新塘小学合作办学协议书》,此次合作办学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新塘小学设计办学规模为24个班,计划于2025年9月开办。早在2022年增城区就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进行首次合作,开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塘实验小学(公办学校),学校将于今年秋季开学。此次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再次合作办学,是增城区坚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按照“内外兼修”“内培外引”原则,加大力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又一重大举措,有效推动名校落户增城、名师辐射增城的决策部署落实,进一步提升增城教育水平。
2016年至今,增城区相继引进华南师范大学、执信中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师附中、广州二中、广大附中、暨南大学、广州外国语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举办公办学校20所,累计增加优质学位3.8万个,通过合作举办新学校或委托管理现有学校的方式,引进共享名校办学理念方法,为群众提供多元优质的教育资源。发挥合作办学中的名校优势,组织增城区教师到合作办学学校跟岗学习或要求合作办学骨干教师到增城区农村学校指导、帮扶,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全区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此外,着力培育本土教育集团,深入探索集团化办学增城模式,加快本土集团化办学的进程和成效。
与此同时,近年来,增城区不断加强中小幼学校(园)建设,科学规划全区学校布局,优化学位动态监测和调整机制,切实提升公办中小幼学位供给数量和质量。2022年,全区新开办公办幼儿园10所、公办中小学12所,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4500个、中小学学位16630个。为妥善应对二胎放开后入读幼儿迅速增加的情况,2023年新开14所学校(含幼儿园),并对部分学校实施扩容提质。由增城区与广州二中教育集团合作创建的增城区应元学校高中部今年8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提供高中学位1800个。
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广州高中招生工作中,增城区普通高中录取6379人,其中区外学生1361人,越来越多的区外学生选择到增城区就读。
值得一提的是,坐落于增城区的广州科教城项目是广州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力的重要平台,是市委、市政府谋划的重大战略项目,对提升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广州科教城片区规划服务人口11.7万人,规划了10所中小学校和13所幼儿园,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中1所、九年制学校1所、初中2所、小学5所。目前,科教城范围内1所小学、3所幼儿园已经建成并开学。对于新建学校,增城区坚持“建一所,优一所”的原则,做到校园建设高标准,教师招聘高要求,学校发展高起点,给老百姓提供优质学位,让片区内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朱村街凤秀幼儿园、朱村街凤秀小学是由增城区教育部门开办的公办幼儿园、公办小学,均位于广州科教城片区,两所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完善,是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我家两个小孩一个在凤秀幼儿园读中班,一个在凤秀小学读一年级,幼儿园和小学都在小区里,接送孩子都只需步行两三分钟。” 家住凤秀家园的钟女士表示,两所学校的开办,让凤岗村、秀山村和附近安置区居民子女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拥有优质公办学位的愿景。
在加快农村薄弱学校提升改造方面,增城区纳入提升改造计划的学校85所,目前完成77所。中新镇福和希望小学大安分教点就是完成改造的学校之一,经过修缮美化,校园焕然一新,教室还增设了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利用多媒体上课方便了许多,课堂更加生动,记得上学期开学第一天,学生的喜悦溢于言表,我也感到很幸福。”提起校园的升级改造,教师涂华钧就笑容满面,他表示现在校园整洁、干净、优雅,老师和孩子们都很喜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学生钟婉元更是直言,此次学校的升级改造,让他们大大缩短了和在城镇学校就读孩子的距离。
在优化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目前,增城区中小学教室多媒体教学平台覆盖率100%,教室接入宽带率100%。全区公办中小学校教科网出口带宽达千兆,全区教科网出口总带宽为万兆,广州教科网增城城域网骨干带宽总计15G,打通了市区之间、区校之间、校校之间互联互通瓶颈,实现“雪亮工程”视频资源汇聚等应用的区域大集成、大应用,为增城教育各类网络应用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培育引进优秀师资力量 提升全区科研教学水平
今年7月,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陈洪义教授主持的《情思教育:“学科+德育”课程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与探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是陈洪义研究团队继2018年后第二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线上教学期间,这个团队积极挖掘本土人文元素,融通教材内容,开发“情思课程”1000多个,在德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增城区立项省级课题26项、市级课题214项、区级课题672项,发表研究论文、研究报告超过2100篇,获省级以上成果奖11项。增城区教师通过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申报立项省市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研促教,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高。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一直以来,增城区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育、引进等系列举措,培育引进好教师,让增城区教育系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从而以高质量师资推动增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增城区落实教师师德承诺机制,常态化开展“教书育人楷模”评选表扬等活动,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弘扬良好师风,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在优化学校党政班子建设方面,2022年,增城区结合“区管校聘”政策,选拔各级各类学校正副职领导110人,交流轮岗81人,充分调动学校领导干部工作活力。持续优化调整校长队伍,建设一支“想干、敢干、能干”的学校管理队伍,切实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为充分保障立教之本,提高教师师资力量,增城区大力实施名师培育工程。目前,增城区共有中小学正高级教师17名,省特级教师14名,广州市名校长、名教师(含工作室主持人)45名,增城区名校长、名教师82人,广州市级骨干教师916人、广州市骨干班主任168人,增城区级骨干教师1158人,初步建立起总量适当、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优秀教师和校长支持体系。
今年8月,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中小学名教师、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2024-2026年)名单,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韦霞、陈洪义 ,新塘中学韩焰明等三人分别被评定为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与此同时,增城区还持续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开展“优才计划”,加大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至今累计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17人。2022年招聘教师159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31人、博士1人。2023年我区通过在北京、上海、武汉等著名师范高校设点和合作办学学校招聘等计划招聘教师571人。2023年计划招聘教师571人,目前拟聘用教师454人,其中研究生420人(含博士2人,北京大学1人),占比92.5%;按高校层次划分,本次招聘的教师中近40%为985、211高校毕业生。
“增城的区位条件很好,气候宜人,我觉得生活工作环境是很好的。增城区的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这些年正在蓬勃发展,工作机会丰富,发展空间很大,我觉得比较适合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毕业于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李绪格是今年增城区新招聘的一名编制教师,他认为增城的教育环境很好,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积极引导,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教师也倡导教育教学中的创新精神,让他感觉很有活力,因此选择到增城当一名人民教师,希望能向增城学子更好地传授英语知识,为增城教育事业作贡献。
除此之外,增城区还不断加快构建教师进阶式培训体系,充分发挥与华中师大共建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实验中心的优势,按照“系统培养、分段实施、名师引领、逐级提升”的培养体系,分类别、分阶段、分层级精准施训,加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储备,2022年以来投入1500万元安排培训项目,目前累计已开展培训52项,接受培训校长、教师11344人次。
聚焦群众教育需求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3年以来,增城区有2所学校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认定为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1所学校被认定为“全国围棋特色学校”,6所学校被认定为第六批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64所学校参与广州市更高水平安全文明学校创建。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方面,我区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加强特色校园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育改革实验方面,增城区充分整合华中师大、华中师大附属学校与增城中学优质教育资源,在增城中学开设华中师大数理实验班。2022年开设两个数理实验班,办学成效良好。2023年决定开办第二届数理实验班,持续聚焦提升我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在推进争优创特区域教育品牌建设方面,增城区推进落实义务教育学校争优创特工作,对义务教育学校提出各具特色的办学主张和发展路径,形成区域统筹、镇街支持、专家指导、师生参与、以评促建的协同联动机制,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具有增城特色、体现优质均衡发展的良好生态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增城教育发展模式。
在推动“双减”落地见效方面,增城区因地制宜改善学生午休环境,通过增设午休折叠板、午休床或铺设睡垫等,实现学生舒适午休。其中,增江小学就利用碎片化时间构建多元化的中午托管服务。
张梓轩是增江小学一名五年级学生,家住增江街时代天启小区,平日爸爸和妈妈都要上班,中午没人接送。“学校午餐的饭菜非常好吃,还有水果和牛奶,荤素搭配,营养丰富。我觉得在学校午休睡得好,也很开心,老师还陪伴我们吃饭、睡觉、讲故事。”张梓轩表示他很喜欢参加学校的午托。据统计,截至目前,除寄宿制学校外,增城区有86所公办小学共4.4万名学生享受午休午餐服务,全面实现“平躺睡”,占午休人数100%,创历史新高;其中“躺床睡”约3.3万人,占比居广州市第一,优质平躺睡比再创新高。
在积极解决随迁子女读书问题方面,随着地铁13号线、21号线的开通,增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开发建设,科教城规划建设速度加快,近年增城区来穗人员规模加速扩大,与此同时,增城区也多措并举积极为来穗人员解决好随迁子女读书问题,尽力解决来穗人员的后顾之忧。
今后,增城区将继续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利用大湾区发展以及改革试点的有利条件,争取更大政策支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持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高素质教育人才,让更多孩子和家庭受益,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增城实践,谱写增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8月22日,广州地铁一号线、三号线体育西路站与广州地铁APM线天河南站连接通道正式开通,连接通道开通后,市民可无缝换乘广州地铁一号线、三号线体育西路站与APM线天河南站,并可通过与APM线天河南站相连的天环广场前往BRT天河路站等公共交通设施。
据悉,该连接通道不仅能缓解天河路地面交通拥堵,还能有效疏导与转化体育西路站进出客流,令市民享受天河路商圈更便捷的出行体验,为天河路商圈注入新活力。
天环广场表示,为积极响应政府促消费扩内需,打造夜间经济消费场景的号召,逢周五六及公众假期,商场营业时间延长为10:00-22:30,带来全新夜间消费体验。
近日,为全面评价“平安通”服务成效,市家庭经济核对和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简称“市核养中心”)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各区民政部门,并邀请行业专家、第三方机构组成评估工作组,前往各“平安通”服务机构开展2022-2023年度“平安通”服务评估工作。
评估工作组严格对照有关评估量化指标,采取现场观察、查阅文档和系统信息、个别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项目运营、服务开展、服务管理、服务成效和财务管理等情况,并就进一步提升“平安通”服务质量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
接下来,市核养中心将提炼总结本次评估工作情况,充分发挥评估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强、以评促优的良好效果。同时,继续加强对“平安通”服务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持续推动“平安通”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居家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