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禅城龙舟何以出圈出海?
详细内容

禅城龙舟何以出圈出海?

时间:2024-06-16     人气:1068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
概述:这个端午,龙舟竞渡再度刷屏。在禅城,龙舟文化以别样形式出圈——区内,草艇赛、龙舟活动接连上演;区外,禅城龙舟跨越数千甚至上万公里......

   这个端午,龙舟竞渡再度刷屏。在禅城,龙舟文化以别样形式出圈——区内,草艇赛、龙舟活动接连上演;区外,禅城龙舟跨越数千甚至上万公里,“划”到了新疆喀什和南非开普敦……禅城龙舟何以“乘风破浪”?

  区内龙舟活动火热

  6月10日端午,在南庄湖涌村,一场“速度与激情”的水上盛宴上演。比赛于下午1时开始,中午12时,河涌两岸已经挤满了人,除携家带口前来观赛的本地人,还有从各地赶来一睹风采的游客。

  随着发令声响,150名运动员开启水上“狂飙”模式,奋力划桨,50艘草艇疾驰而去。力量、技术与默契的交织,引来岸上阵阵欢呼。

  包括湖涌草艇赛在内,这个端午,南庄共举办了6场龙舟赛,赛事吸引了很多“小鲜肉”参赛,90后甚至00后成为中坚力量,为扒草艇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上阵既有兄弟团,也有父子兵,为赛事增加不少看点。

  除龙舟比赛,各类龙舟民俗活动也在禅城各镇街上演。

  在张槎大江村,冯氏百年“彩龙”表演如期而至。表演时,船头、船尾人员随着鼓点一齐发力,船头1人随鼓点节奏“摁”船指挥彩龙前进、后退、行礼等,形成整条龙船有节奏地起伏,呈蛟龙戏水、跃跃欲飞之势。

  在塘头村,伴着鞭炮声、锣鼓声,两条船身饰有彩旗、罗伞等物品的龙船,在村内400米的长塘上演“双龙戏水”好戏。“一湾塘水二龙争,岸上欢呼声贯云。扒到尽时锣鼓散,金猪老酒任人分”,成为塘头村龙船文化活动的最真实写照。

  一场场龙舟盛事,不仅唤醒禅城人沉睡的“龙舟DNA”,也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凝聚人心。不仅村民踊跃参与、游客热情追捧,两岸随处可见的赞助商标语,折射出企业商家对这一民俗影响力、龙舟经济的认可。

  海外岭南文化出圈

  如今,龙舟活动在禅城,不再是本地村民小众的“自娱自乐”,而是突破狭小的受众圈,在更大范围内“乘风破浪”。

  6月8日,距离禅城上万公里的南非开普敦,第二届“文化中国·开普敦龙舟节”在维多利亚港炮台公园举行。桥道两旁,一排写着“禅城区人民政府敬贺”的彩旗迎风飘扬;龙舟竞渡的河道沿岸挂着展示佛山禅城、张槎龙狮、石湾陶塑、祖庙古镇、南庄水乡的大幅特色宣传海报。

  这是继今年3月赠送一对夜光醒狮后,禅城区再向当地赠送一对岸上旱龙舟以及若干彩旗,进一步推动岭南文化出海,增进南非与佛山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

  乘着龙舟这一载体,禅城推动岭南文化“划”向世界,也打开一扇展示文化的新窗口。

  在国内的各大龙舟赛事,禅城龙舟同样绽放异彩。

  6月10日,来自禅城张槎的莲塘龙舟队代表广东援疆队,跨越万里亮相喀什市首届龙舟邀请赛,与粤喀两地的其他11支队伍切磋交流龙舟文化与速度,最终夺得赛事亚军。

  这并非是佛山张槎莲塘龙舟队首次踏上高水平竞技舞台,在喀什市首届龙舟邀请赛前,他们就出征2024年广东省龙舟锦标赛,与省内各路龙舟好手比拼竞技、交流心得。

  从在国内各大赛事上崭露头角,到“出圈”“出海”,禅城推动龙舟文化“驶”向更大舞台,也让更多人看到不一样的禅城。

  一桨划过开新道

  禅城龙舟如何“乘风破浪”,不断驶向更广阔的舞台?靠的是人们的文化认同,新生一代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背后离不开政府抓住“群众性”的主动策划和推动。

  村镇里的体育赛事,胜在人们的深度参与,胜在运动员与观众的强联系。在禅城,龙舟文化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

  以湖涌村为例,在桑基鱼塘遍布的年代,湖涌人多以农业耕种、饲养塘鱼为生,体型小巧、操作简单的草艇便渐渐成为大众日常代步和货运的工具,“出门见水,举步登舟”成为他们的真实生活写照。

  湖涌人长期的出行习惯造就众多划桨摇橹的高手,“竞渡”也从原本的水上娱乐活动,演化成赛艇的习俗。每逢“三八”国际妇女节和端午等节日,湖涌村委会都分别组织举办四人女子凤艇赛和三人男子草艇竞速赛。随着赛事规模和影响力逐年增大,还吸引其他村代表队慕名参赛。

  每到比赛日,村内上至超过60岁、下至20余岁的村民奋力划桨,岸上亲朋好友欢呼助威,让赛龙舟真正做到群众共建共享,也展示出这一民俗活动更接地气、更亲民、更纯粹的一面,彰显出贴近民间、凝聚人心的力量。

  顺应这一民意基础,禅城区各镇街、村也持续发力,赋予龙舟活动更丰富的内涵。

  去年,南庄举办“车水马龙节”,一场水上马拉松在吉利河段激情开赛,百龙齐发、千桡摇动,一度登上央视,成为大湾区龙舟赛事的一抹亮色。

  在张槎,从2013年开始,连续多年组织各村开展龙舟比赛,邀请港澳乡亲回乡参赛。同时成立张槎龙舟协会,推动龙舟队不断“走出去”,参加各项国家级、国际级赛事,并在一些国家级赛事中取得不俗战绩。

  而在石湾塘头村,今年该村的龙船文化公园揭幕,扩建龙船观景台、赛龙台、义澜亭、长塘标志等建筑,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更舒适、惬意的休闲场所,也将绿美与民俗有机结合,提升村内历史文化风貌。

  不断被激活的龙舟文化,也推动着禅城走向更广的舞台。借助龙舟背后蕴含的拼搏向上、极速突破的精神,禅城也更有信心凝聚起各界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百千万工程”实施,让更多人看到不一样的“佛山之心”。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