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这些企业拿下了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和第八届广东省专利奖!
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名单新鲜出炉,南海有12家企业荣耀上榜!其中11家企业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家企业获得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此外,还有1家企业获得广东专利银奖,2家企业获得广东专利优秀奖,1名发明人获得杰出发明人奖。(详情见文章末尾)
全区共有中国专利优秀奖60项
中国专利奖是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奖项。在本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佛山市优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具有抑菌、吸湿和贡献钙离子的伤口敷料”等11项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佛山市水晶岛休闲设备有限公司的“水疗池(游艇造型)”1项专利获得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每项专利获奖30万元。
在第八届广东省专利奖评选中,佛山林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种植物油基软骨仿生缓冲减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1项专利荣获广东专利银奖,获得奖金20万元;“一种利用墨水吸光装饰的半透光陶瓷薄板及其制备方法”等2项专利被授予广东专利优秀奖,每项获奖10万元;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汪庆刚喜获广东杰出发明人奖,获得奖金10万元。
截至今年11月,全区共获中国专利优秀奖60项、广东省专利奖27项(其中金奖2项、银奖4项)。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南海的知识产权工作有实效。数据显示,全区累计专利授权量从2017年的7.15万件跃升至今年8月的超15万件,其中累计发明专利授权从2017年的3484件增加至今年8月的7849件;全区有效发明专利达6899件。
另外,截至今年10月,全区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超18万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61件,集体商标68件;马德里国际注册累计274件。全区共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家、优势企业62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95家。
多措并举强化高价值专利培育力度
知识产权工作有成效,得益于企业自身不断的创新创造,也是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成果。近年来,我局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促进创新和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激励作用,不断强化高质量、高价值专利培育力度,持续为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创造动能。
近年来,南海接连实施《佛山市南海区关于实施“名标工程”推动商标战略的意见实施细则(修订)》和《佛山市南海区促进知识产权工作发展扶持办法》“两个政策”,有效促进区内各类知识产权创造效能大幅提升;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南海)基地、南海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等平台资源,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为创新主体提供专业、便捷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此外,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一方面完善商标和地标行政执法区镇协同合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保护力度,另一方面组建专利行政执法专业队伍,推动区级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稳步开局,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效能持续提升,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南海还通过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扶持、参与建立知识产权融资风险分担机制等方式,强化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据了解,全区共有263多家(次)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总金额超23亿元;佛山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资金规模达1.3亿元,为南海区超过200个企业项目实现融资超15亿元。另外,截止今年8月,南海共推动10家南海企业分两期通过佛山市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融资达1.45亿元。
接下来,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将立足南海实际,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线,以建设知识产权强区为目标,健全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进一步推进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获奖情况
中国专利优秀奖(11家)
佛山市优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致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广东摩德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东方澳龙制药有限公司
广东新瑞洲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瑞洲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区德昌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广东文灿压铸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泰格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精迅里亚特种线材有限公司
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1家)
佛山市水晶岛休闲设备有限公司
第八届广东专利奖获奖情况
广东专利银奖(1家)
佛山林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专利优秀奖(2家)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金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杰出发明人奖(1人)
汪庆刚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共建平安文明佛山
佛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与佛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联手
制作“文明交通每日谈”系列海报
请大家自觉养成安全出行
文明出行的习惯
共创文明交通环境
下面一起来看看最近一周的
文明出行温馨提醒
疫情期间,
进口冷链食品还能放心吃吗?
这是许多街坊关心的问题。
近日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通告,
12月1日起,
对经广东省口岸入境的进口冷链食品
执行一系列防控措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截图
其中,经广东省内口岸入境,
在广东省内贮存、生产、加工、经营的
0℃以下储存的进口冷链食品,
须查验“四证一码”。
进口冷链食品经广东省内口岸入境
直接运往省外(交易或贮存)的,
提柜离港后,
不得在省内违规停留、开箱、卸货
或倒箱过车、贮存、生产、加工、经营。
通告内容如下
↓ ↓ ↓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1月15日发出通告,为切实做好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落实“人物同防”“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更好地防控进口冷链食品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同意,从2021年12月1日起,对经广东省口岸入境的进口冷链食品执行以下防控措施:
一、进口冷链食品的进口商应在“广东省冷藏冷冻食品追溯系统”(以下称“冷库通”)中按规定及时、准确、规范、真实地填报进口冷链食品基本信息及流向信息。
二、进口冷链食品经广东省内口岸入境并在省内贮存、生产、加工、销售的,进口商应通过“冷库通”的“首站在省内”模块如实填报信息。0℃以下储存的进口冷链食品,进口商应通过“冷库通”向流向企业的贮存冷库所在地的集中监管仓预约实施入仓核酸检测和集中消毒;0℃及以上储存的进口冷链食品,进口商应在“冷库通”如实填写流向企业、贮存冷库等信息,并在流向企业的贮存冷库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有条件的实施核酸检测)。
三、经广东省内口岸入境在广东省内贮存、生产、加工、经营的0℃以下储存的进口冷链食品,须查验“四证一码”(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集中监管仓出库证明、新冠病毒核酸阴性检测报告、消毒证明、随附追溯码);0℃及以上储存的进口冷链食品,须查验“两证一码”(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消毒证明、随附追溯码)。
四、进口冷链食品的进口商完成“冷库通”预约入库信息登记,凭“冷库通”中生成的提柜离港电子凭证向港口码头申请预约提柜离港。
五、进口冷链食品经广东省内口岸入境直接运往省外(交易或贮存)的,进口商应通过“冷库通”的“首站在省外”模块如实填报信息。提柜离港后,不得在省内违规停留、开箱、卸货或倒箱过车、贮存、生产、加工、经营。
六、对于违反本通告规定,存在进口冷链食品进口商未在“冷库通”填报或未如实填报货物基本信息及流向信息的,0℃以下储存的进口冷链食品应进入集中监管仓而不进入的,无法提供第三条所述证明文件的,违规停留、开箱、卸货或倒箱过车、贮存、生产、加工、经营的,不配合港口码头查验提柜离港预约凭证等行为的,由卫生、公安、海关及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七、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除本通告外的有关事项,继续按《广东省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关于加强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的通告》(2021年第102号)执行。
八、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停止执行时间另行通知。
举报投诉电话:12345、12315。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
安全选购、食用进口冷链食品呢?
市监君给您支招
选购时
1、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进口冷链食品,正确佩戴口罩,避免用手直接接触。
2、购买预包装进口冷链食品时,要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保证食品在保质期内。做好外包装清洁消毒。
3、购物后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洗手前,双手不碰触口、鼻、眼等部位。
4、海淘、代购境外国家或地区商品,包括购买境外冷链生鲜食品,要关注海关食品检疫信息,做好外包装消毒,并做好自我防护。
清洗加工时
1、保持厨房和用具的卫生清洁,处理食材前、过程中、完成后都要注意手部卫生。
2、做到生熟分开,处理冷链食品所用的容器(盆)、刀具和砧板等器具应单独放置,要及时清洗、消毒,避免与处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3、分类分区储存。进口冷链食品放入冰箱前,应先装入干净的食品袋,避免食品间交叉污染,包装上注明日期,避免长时间存放。
在冰箱内存放食品时要生熟分开,尽可能固定区域存放,生鲜食品需放在熟制食品的下层。
4、清洗或接触冷链食品后应先洗手再接触熟食。
5、厨房要保持通风和清洁,在处理冷链食品时一定防止飞溅,避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必要时进行环境和餐具炊具消毒处置。
烹调食用时
1、烹调食用冷链食品时,加工烹调应做到烧熟煮透。
2、尽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海鲜。
3、两人及以上共同就餐时,要记得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感染,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4、未食用完(已经烹调熟)的海鲜及肉类,请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尽早食用,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
小贴士
食用后一旦出现发热、腹泻症状,要及时到发热门诊或肠道门诊就医,并主动告知食用时间、食品种类和食材来源等信息,以助诊治。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