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里仁篇
【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
【注释】孔子说道:“里仁,也就是内心以仁为宅就能够尽善尽美了。如果世人不选择仁来安住,如何能够得到智慧呢?如何算是明智的选择呢?”现在通用的解释是说要选择仁者同处,要注意选择居住的环境,还拿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解释,这是误解了圣人孔子的本意了。孟子说道:“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仁为上天对应在人身上的尊贵的爵位,也是人得到安乐的宅子了。佛家说我们这个身体如同火宅,被各种物欲和痛苦所苦恼。然而如果有仁,就可以得到安乐了。
【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释】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的安处于俭约的生活,不能安贫乐道。也不可以长久的处于安乐之中,不仁的人抵御不了诱惑,容易乐而忘形而引来灾祸。有仁德的人能够安于仁,有智慧的人知道仁德的好处。”古人说,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注释】这一句话虽然比较短小精悍,但是里面的含义还是颇深的。喜好别人,厌恶别人,谁不会这么做呢?谁没有这样的情感呢?但是不仁的人就会对自己好的人,即使是恶人也喜好。对自己不好的人即使是正人君子也憎恶。岳飞影响了秦桧的利益,秦桧就会憎恶,恨不得把岳飞害死。从一己私欲出发来产生好恶。政见不和的话就憎恶,政见一致就喜好。如果私欲比较重不能做到真好,也不能做到真恶。不仁的人陷于这样的弱点,仁德的人就不会了。恶人还是在人群中逍遥,好人反而被排挤。出现这样的情况,追根溯源,就是由于人先藏有了不仁之心。如果人人都能够安于仁,使得善人大家都喜好,恶人大家都厌恶。这样仁德就会大行于人间了。孔子说道:“只有仁德的人能够不计私利的好善人,去厌恶恶人。”对于不仁的人是善恶不分的。话又说回来了,上升到了修行的层次,至仁的人,内心无善无恶了。正是因为有善有恶的分别心才使得世人痛苦。这是另外的更高层次了。
【原文】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能够有志于立仁德,那么就不会做恶事了。”孔子劝诫自己的弟子有志于仁德。什么是仁呢?仁者如同射箭,射箭的时候首先要正自己的身心然后才能射出去。如果射出去不能命中目标,不能埋怨胜过自己的人了。要反省就反省自己。在更高层次去理解人,可能需要到道和德这个层次了。道德为根本,仁义礼智信为枝叶。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释】孔子说道:“富和贵,这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但是假如不是以正道去得到它,也不会去享用的。贫和贱,这是每个人都厌恶的,如果不以正道去摆脱的话,也不会去欣然接受的。不能够不折手段的去得到富贵而摆脱贫贱的。君子如果把仁德去掉了,不能安于仁德,如何能够称之为君子,如何有君子之名呢?君子在一顿饭的功夫这么短的时间内都不会违背仁德的。即使在紧急情况下也不违背仁德,颠沛流离很落魄的时候也不会违背。”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颠沛流离也不会做违背仁德的事情。如果孔子肯做,那随便在哪里都能够有个一官半职了。可是如果作了,孔子就不是孔子了。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孔子说:“我没有见过仁德的人,厌恶不仁的人的。仁德的人对于不仁的人,可以进行教化的,可以影响别人归于仁。而不是光厌恶别人。仁德的人既不会尚贤,也不会厌恶不贤的人。如果推崇贤,人人都争着贤的虚名,而厌恶不贤,这也是扰乱民心了。所以说仁德的人,没有什么可崇尚的。仁德的人之所以厌恶不仁的人,这也是为了避免不仁的事情影响到了自己身上。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见贤思齐。亲近仁者就会提升自己的修养。和不仁的人在一起也会受到不好的影响。有一整日都花力气在行仁修善上面的人吗?不要看需要花很多力气,其实不用花太多力气就可以做到的,我还从来没有见过精力不足的呢?大概也有吧,可是我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孔子劝诫弟子去行仁,不会占用自己太多的精力,也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劝诫弟子不要畏难,知道了就要做到的。
【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注释】人的过失,各有其类,也就是各有其党,不能一概而论。在有的人眼里看是过失,而在另外的人看来也许不是过失了,反而有可能是成绩来的。也要看观的人是否有仁德的心。对于仁德的君主来说,会率先垂范遵守礼法,百姓就会被感化了。不仁德的君主,只顾着自己享受,追求物欲,反而责求别人的过失。责求百姓为什么不按时缴纳赋税上来,如果不按时足额缴纳就要处以极刑。也许此时刚好遇见了旱涝灾害,颗粒无收,也许这家人刚好生了重病了,无法耕作。这都要分类具体来看的。如此看来百姓在世人看来并没有什么过失,而在君主那里看来有过失了。所以仁德要看观的人,和被观的人,这也是相互的,而不是绝对的。孔子说道:“每个人的过失都有所不同,原因也有不同,也要分类来看具体情况的。去观别人的过失,既可以看出观的人的仁德,也可以看出被观的人是否仁德的。”
【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我能够早上证得大道了,得道了,晚上死去也值得了。”孔子这么说,足以看出他对于道的重视。古代的老师传道、授业和解惑。首要的就是要传道,如果老师都不能够得道如何传道呢?古人尊师重道,尊重师长而重视大道。孔子把道看得比生命都重要。反观如今的世人可不是这样的。尼克松曾经写了一本书《不战而胜》,这本书也推崇中国古代孙武的孙子兵法。这本书最后一章提到这样的话:当有一天,遥远的古老的中国,他们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我们不战而胜的时候。其实也是他在警醒世人,我们作为五千年文明的华夏子孙,更感觉到传承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胡适先生的《非留学论》里说留学只是过河的舟楫而已,并不是长远之计。我们的年轻人把如此珍贵的祖宗传下来的道置之不理,而不远万里去求学,这岂不是可惜了吗?如此看来更感觉到了走在传统文化前面的人,更有责任去引导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了。
【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注释】孔子说:“君子应当有志于求道,如果以粗布淡饭为耻辱,不能为了求道而安于贫困的人,就不足以和他谈论了。”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如果不是正道得来的,君子是不会去做的。前面孔子说道比生死还要重要。这里说道比贫富重要。此道比贫富都要珍贵的,只是世人不知的,而孔子知道了,所以说这样的话。佛渡有缘人,对于没有缘分的人不可强求的。孔子也是如此态度,如果想求道而又很在意贫富的人,我不会和他论道的。
【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并不会刻意的去厚爱,也不会刻意的去排斥,只是按照道义来处理罢了。”君子并不会根据自己的一己私欲来为人处世,对自己有利的就支持,对自己不利的就反对。君子秉持良心,秉持道义去做事。在朝堂上及时政见不和,但是双方都是为了社稷和百姓好,那就没有什么好冲突的。
【原文】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经常怀有仁德,以心里有仁德为美。君子对于仁德非常的重视。而小人经常想着什么有利可图。君子想着礼乐法度,而小人想着一些小恩小惠,如何能够专礼法的空子,不折手段去获得利益。”
【原文】子曰:“仿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一味为了追求利益的话,所作的事情容易引来怨恨。”前面那句说的是小人都是想着如何有利可图,如何能够得到一些小恩小惠。如果都是想着利益而不想着仁德,也不想着礼法。也许就会不折手段的去做,就违背了礼法,也就是损害了别人的利益了,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了,这样就很容易引来怨恨了。利对于人的危害也就像鱼饵对于鱼的危害一样。鱼儿可做梦都没有想到,它吃了一点点小小的鱼饵,结果被拉上了水面,被别人蒸煮来吃了。如果它知道是这样的结果的话,我看打死它都不会再碰鱼钩上的鱼饵了。
【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能以礼让来治国的话,又有什么难的呢?如果不能以礼让来治国的话,虽然礼文都具备又有什么用呢?那不是也是摆设吗?”治国如果能够礼让就能少了许多纷争了。诸侯国之间如果能够礼让,就不会有战争了。孔融让梨这个佳话传承千年了。正所谓三岁看老,如果能够做到兄弟之间的礼让,也能够延伸到君臣之间,同僚之间了。假如人人能够习礼让,就少了许多利益之争了。尧帝率先垂范,把最大的利益帝位都传给了舜帝了,还有什么不可以礼让的呢?
【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注释】古人讲德不配位就不好。有什么样的德行就有什么样的位置相匹配。如果德行很高而位置很低,总不会长期的低估。如果德行不行而位置很高,那也许会对他个人造成伤害了。古人讲立功立德立言,孔子说三十而立,以什么来立呢?那就需要才德来立了。古人天子议事有朝会,大臣各立于其位。如果没有才德,如何能够立足于其位呢?孔子说道:“不要担心没有位,需要担心的是以什么去立,以什么去立功立德立言?如果有很高的才德,还怕没有一席之位吗?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不能了解自己的才华。弟子们,你要想想你自己有什么值得别人知道的。如果你有很高的才德,别人了解了就会惊叹。如果本身没有什么,真正了解了只有失望了。”孔子劝诫弟子们要务于才德而非急于求成,徒有虚名。真正做好了,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也呼应了前面的人不知而不愠。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释】孔子跟弟子曾参谈话。孔子说:“曾参啊,我一生所行的道也很简单,至始至终都没有发生改变过。”曾参说:“是啊,老师,你说的没错的。”孔子走后,有其它的弟子就问曾参:“老师和你们之间谈的听不懂的,是什么意思呢?”曾子回答道:“我们的老师孔夫子所行的道,至始至终所推崇的就是忠诚和宽恕而已。”君主要做到仁德,就要宽恕爱人,以礼对待自己的臣民。这样君主就会得到臣民的忠心拥护。君主就如同北极星一样,立德臣民就会如星辰一样环绕在周围了。臣民对待自己的君主就要忠诚,不能乱了礼法。不能出现之前说的不该祭祀的去祭祀,不该享用的排场也不要享用。这里有些人的解释一以贯之,涉及到了一指禅,涉及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许是高推圣境了,在这里师徒之间的对话,曾参还是能很好地领悟老师所说的意思的。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孔子说:“天下的人所追求的无非是义和利两个字,君子所重的是道义,而小人所重的是利益。”君子追求道义,甚至是早上得道,到了晚上死了都值得了。可想而知君子是多么的尊师重道的。对于君子来说符合道义的事情就做,不符合道义的事情就不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不符合道义的,也不请取一分。君子所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小人所想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注释】孔子说:“见到贤善的人就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善的人就要反省自己了。”孔子劝诫弟子以贤才为榜样,向有才德的人学习。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不要在乎是否有位,而是首要的要把自己变成有才德的人。
【原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注释】孔子说:“侍奉父母的要孝敬,如果父母做错事了要好言相劝。如果劝不动他们,听不进去的话,也不能够不孝敬父母。对父母也不能违背恭敬的礼法。对父母要恭敬,要任劳任怨。”对父母如果都不恭敬和孝顺,如何能够对君主忠诚呢?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遊,遊必有方。”
【注释】孔子说道:“作为子女一定要体谅和孝敬父母。父母在堂的时候,不要长时间的外出远游。这样父母就会很担心。子女也不能孝顺父母,照顾父母。如果真的要出去,就一定要告诉父母所去的地方,也好让父母不至过于担心。”如果出去远游,又不告诉去哪里了,什么时候回来,的确是让父母牵肠挂肚的。在古代通讯又不是很发达,不像现在打个电话就知道。即使通讯方便,最好还是能够在身边尽孝。仔细想想,如果在外地工作,每年春节回家见父母一次,可以数数有多少和父母在一起的机会呢?
【原文】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孔子说道:“如果三年都不改变父亲的教导,不去做恶事让父亲担心,就算是孝顺了。”为人父母的心都相差不得到那里去。都是想着自己的子女过的好,身体健康和顺。父母教给子女的大多都是好的。这一句跟前面章节有点类似的。在父母面前要恭敬父母,言行一致不去做恶事。背着父母也要言行一致,父母不在世上了,也要恭敬父母,坚持至少三年内要按照父母的教诲去为人处世,不做恶事。这样才能算是孝敬了。只要能够坚持做三年,也许就能够定型了,也就能够一直这样了。
【原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注释】孔子说道:“父母的年龄不能不记得的。一是会因为父母长寿而高兴,一是会因为父母年高而感到恐惧的。”孔子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甚至连父亲的印象都难以记得的。母亲在他十七岁的时候去世的。母亲生他的时候二十岁不到,他母亲也是年纪轻轻去世的。孔子想孝顺父母都没有机会,他必定感到非常的痛苦的。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劝诫弟子一定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别等到以后悔之莫及了。
【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注释】孔子说:“古人不轻易去承诺什么,不轻易去说什么,是以自己做不到为耻辱的,很怕说出去了做不到。”前面的章节有说到,为政对于有把握的事情才说,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留有余地和分寸。由此可见孔子对于诚信是非常看重的。敏于事而慎于言。
【原文】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注释】这里关键是一个约字。作为君子经常能够约束自己的内心,也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言行有失就很少了。特别是约束自己的内心,这个是关键所在。而小人只是唯利是图而不折手段。约束行为只是治标,约束内心从根本上治心就杜绝了行为的过失了。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崇尚俭约,很少的物欲,言行就相对来说会理智,过失也就会减少了。约也就是束,内束其心,外束其身,合称之为约束。看看我们古人遣词造句都很有智慧的。神与人有了契约,世人都会按照耶稣的教导少犯了很多过失了。这个契约写在了新约和旧约之中了。不管东方还是西方的圣人都是爱世人的。孔子说道:“如果能够外约束行为,内约束内心,就很少会有过失了。”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不轻易说出来,很谨慎的说话,而更多的是勤勉于求道、做事和做学问。”前面有提到敏于事而慎于言,也是类似的道理了。放言容易,所以就讷于言,也就是慎于言;力行难,所以勤勉于做事,也就是敏于行,敏于事。前面还有许多类似的谈话:“慎言其余,则寡悔”、“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等。
【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注释】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不会孤立的,必定会有许多朋友不请自来的。”君子患的是自己的德行不够,而不会患自己是否有位置,也不会担心自己没有朋友。开明的君主担心的是自己的德行不够,而不是自己的城池不够多,土地不够宽广。如果君主德行够,百姓自然来归附。如果君主德行不够,即使得到了也会失去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许多贤善的人也是在选择有德行的人相处,也就不请自来了。小人面对有德行的人,也认为可靠一些,也愿意交朋友。
【原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前面已经有了子游的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子游说道;“侍奉君主,不可以太频繁的苦谏,如果不能采纳而反复的去劝谏,只能是自取其辱。跟朋友相处,他们有什么过错,也不可很多次不厌其烦的劝谏,说得太多了,朋友恼火起来也会变得疏远了。”对于君主劝谏还是需要讲艺术的。君主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会比较骄慢,比较难听得进逆耳之言。历史上有许多忠臣良将,因为苦谏而引来杀身之祸。当然很佩服他们的忠心和勇气。也许大多时候除了苦谏而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了。也许有的时候还是有余地的,还是可以通过其它的善巧的方式来进行劝谏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可是也许有些药可以把口感弄得好一点,这样也会更容易接受一些。楚庄王三年不理朝政,臣下不敢直接说,用一只不鸣不飞的大鸟来劝谏。楚庄王心领神会,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对于古人来说师徒之道也是很有讲究的,只闻来学不闻往教。没有师父亲自登门去教的,古人是很尊师重道的。上门来求学,有此恭敬心才会学好。要不师父说都难听进去的。师父传道,如果不是有缘人还接受不了,反反复复的说,也只能是对牛弹琴了。不管是君主还是朋友,作为听者都要体谅别人的良苦用心,虚心接受,这样才不至于有过失。否者如果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其他人看着也不会再说了。
【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这一章名字为开篇的两个字,讲的主要是礼乐法度。孔子谈到季氏的时候说道:“他不是天子,却用了六十四人的阵容在自己庭院中奏乐舞蹈。他这样的事情都能够做的出来,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呢?” 八佾:每佾有八人,八佾总共六十四个人,这样的阵容只有天子才能用。根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季氏为大夫只能用四佾。而他却用了八佾,这明显有不臣之心了。周朝衰落,礼崩乐坏。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的发生。季氏居然用了周天子的阵容奏乐舞蹈,这让孔子非常的气愤。
【原文】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释】鲁国孟孙,叔孙和季孙三家,掌握了鲁国的实权,他们在举行家祭,祭祀完毕要撤掉祭品的时候,命令乐工唱《诗经》中《雍》这篇诗歌。这篇诗歌是天子祭祖的时候所用的诗歌。诗歌说的是,四方的诸侯都来助祭,天子的仪容,肃穆而庄重。孔子说道:“这三家大夫不是天子,而用了天子的乐诗,怎么能做这样违背礼法的事情呢?”大夫在祭祀,身边助祭的最多也就是家臣罢了。唱这样的诗歌,会助长大夫的不臣之心。这样的诗歌乐曲只有周天子才能够使用的,按理说诸侯王鲁哀公还不能用呢,大夫却堂而皇之的使用了。由此可知礼崩乐坏到了什么程度了。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仁爱,光讲究表面的遵守礼法有什么用呢?人如果没有仁爱,光去讲究乐艺有什么用呢?”对于君子来讲需要学习礼乐,但是如果仁都没有,学这些也是白学。前面两句话讲,如果礼崩乐坏,也能够看得出来臣下无有仁爱之心了。
【原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注释】林放为孔子的弟子。林放曾经向孔子问礼之本。孔子回答道:“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问的很大的。礼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丧礼,与其事事具备,不如发自内心的悲戚。”清明节有一首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儿女祭祀的时候带着悲戚的心情,转而回到家里又是在灯前嬉笑了。祭祀和丧礼并不在于奢侈和排场,而是能够发自内心的去思念和怀念逝去的亲人。当然生活还是得照过,不可过分悲戚,还是适当的,但起码需要庄重肃穆的。对于老子来说,礼之本归于道,也是更深层次了。仁义礼智信为枝叶,为用,而道德为根本。
【原文】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注释】孔子说:“夷狄偏远的小国虽然有君主,但不知礼法,还不如中原各国没有君主那么好管理呢。”前面讲的都是礼乐,这里也是讲礼法的重要性。偏远地方百姓还没有开化,即使有君主都很难去治理。虽然夏朝已经灭亡了,但是夏朝的礼法到了殷朝有所增减,殷朝到了周朝有所增减。但是还是不断的传承下来的。有了礼法,君臣百姓就会遵守,也就好治理了。如果不知道礼法的根本,而被礼法所束缚,还不如没有礼法了。秦穆公的时候,戎国有个贤臣由余来访。秦穆公问道:“中原各国本着礼法来治理,还是常有祸乱,现在戎夷没有这些,用什么治理呢,不是很难吗?”由余笑着说:“这正是中原各国常有祸乱的原因。自上古圣人黄帝创立礼乐法度,他亲自率先奉行。但是现在上位的人骄奢淫逸,依恃法度的威严,来责求百姓,使得百姓劳苦至极。百姓便怨恨责怪在上位者不行仁义,上下互相怨恨,彼此篡夺杀戮,都是由于这类原因。戎夷却不这样。上位的人怀着淳朴的德惠来对待他的臣民,下位的人本着忠信赤诚来事奉君上。一国的政事就好像一个人的事情那样治理得很好,却说不出治理得好的原因,这才真正是圣人的治理。”由余这么说怎么这么得老子的精髓。礼法本来是为了治理用的,如果歪曲了礼法反而使得社稷乱了,这也非礼法的本意。
【原文】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释】季氏准备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能否去阻止呢?”冉有回答道:“不能。”孔子说:“天哪!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我的弟子林放知礼吗?难道泰山之神会接受他们的无礼朝拜吗?”为什么孔子会提林放这个弟子不是其他的呢?因为那时林放刚好在泰山附近游学的。冉有为冉子,他辅佐季氏,这也是为什么孔子会让他去阻止季康子了。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泰山之神也不会接受季康子这种破坏礼乐的不臣之举的。前面也提到人祭祀各有各的名分,不该自己祭祀的就不要祭祀,要么是谄媚,要么是不臣之心。祭祀泰山为周天子和诸侯才能做得,而季康子去做了,这是不安分的。古人讲德要配位,如果德不配位也是坐不久的,反而也许会引来祸害。
【原文】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对什么事情都不争,要说君子的争也只有射箭比赛了吧。射箭有相应的礼仪规范。在比赛之前要相互作揖然后才上场比赛。下了赛场又在一起对饮。这才是君子之争了。”射箭在《礼记》中有解释,这里讲的是射礼。射为仁义之道。射箭首先的要求自己要正特别是心要安静专注。如果自己不正,射出去的箭也是歪的。身正不怕箭歪,正如身正不怕影斜。如果自己射不中,首先是要反求诸己,是由于自己的原因,而不能怨恨胜于自己的贤能的人。射也要见贤思齐,反思自己。射为君子六艺之一。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身体为规矩,如果不正,言行也不会正。《道德经》中也讲到,大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比如说射箭高者抑之,低者仰之。如果不正就要修正。君子也是如此,如果自己有缺点,也进行修正。
【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子夏为孔子的弟子。他曾提出了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做官好的也要求道做学问,学得好的也可以为政。他为政主张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子夏喜欢和比自己贤能的人在一起。这和有些人也许不同,可能容易妒忌比自己贤能的人。子夏问道:“诗经上说,乖巧的脸庞笑容灿烂啊,美丽的双眼水灵灵的左顾右盼,虽然比较朴素,没有华美的服饰,但是还是很绚丽而吸引人,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回答道:“就比如说绘画一样,要透过美丽的画面看到其背后的素美。”我们在绘画,用五彩缤纷的颜色,加上许多的绘画技巧,来画江山的美丽。但是也许绘画出来的,还远远不如江山本来的自然的多姿。美丽的女子,华美的服饰,不如本来的天生丽质,贤善的本质更能吸引人。子夏又问:“绘画背后有素美,华美的服饰背后有天生丽质,繁琐的礼法背后是什么呢?”子夏突然问到礼,这还是很有深度的。也难怪孔子回答道:“”孔子说:“子夏,你问的很好呀,这是你启发了我,可以开始同你谈诗了。”礼法背后为道德,道德为根本,而礼法为枝叶。如果礼法沦为上位压制百姓的工具,就失去了礼法的根本意义了。在上位的人追求物欲和权力,置礼法于不顾,如何能够使得百姓信服呢?
【原文】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证之矣。”
【注释】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够说的清楚是什么样的,杞国的礼法还不足以代表。殷朝的礼,我也能够说清楚是什么样子的,宋国的礼法也不足以代表。现在所留下来的文献资料还不够完整,不足以证明,要不我可以证明给你们看看的。”前面讲到夏朝的礼法到了殷朝有所增减,殷朝的礼法到了周朝也有所增减。但是孔子却可以知道百世之后如何。正所谓知一世而可以知万世。春秋战国,夏商开明的君主所指定的礼乐法度,到了杞国和宋国这里都变了样了。礼崩乐坏,先王的礼法都没有保存多少了。
【原文】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注释】 禘(帝)为天子的祭祖典礼,也就是行禘礼,这是很庄重,也很讲究的礼仪。以前是周天子祭祖的礼仪。诸侯国的国君祭祖又是不同的。由于周朝衰落,各诸侯国的君主本来为周天子的臣下,也都有了不臣之举。诸侯国首先带头不遵守礼法了,也难怪其它的王公大臣了。鲁哀公又如何能让其它的几个臣下忠诚于他呢?灌为禘中的第一次献酒,祭祖的时候把酒敬天然后洒在地上称之为溉。孔子说:“现在天子举行的祭祖典礼,行禘礼的时候,从一开始我就看不下去了。”孔子对礼崩乐坏的情况很不满,希望能够改变这一现状。
【原文】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注释】有人向孔子问天子行禘礼该如何去做呢?又有什么作用呢?孔子故意说他不知道的,他对现在的情况很不满意。孔子回答道:“我可不知道的。对于知道的人来说,如果让他们来治理天下,结果就好比这样。”他说着就指指手掌,意思是说掌握先王礼法的人来治理天下,简单的易如反掌的。当时在鲁国的禘祭活动中,存在着名分颠倒的现象,这让孔子很不舒服,却无能为力加以改变。孔子希望懂得先王礼乐法度的人来治理天下,恢复之前的秩序,避免发生现在这样的混乱。孔子说如果大家都遵守礼法,社稷就比较安定了。中国的法律源于礼法,近代按照西方的契约精神来完善法律制度。但西方的法律未必完全就适应东方人。东方的礼法也未必适用西方人。正如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并不是虚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西医西来适应于西人,未必适应于东方人。中医适应于东方人,未必完全适应于西方人。西方由万物而接近于道,东方由道而通于万物。西方精于分析,不管是科学还是其它,都专于唯物。西方崇尚一个个的独立个体,东方的哲学认为人人并无太大区别,而为相互联系的整体。西方的绩效考核和唯物的GDP考核方式未必适应东方。西方推崇一人一票的绝对的民主,但是却未必就能够代表着绝对的公平。苏格拉底就是被一人一票的判处死刑的。
【原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注释】祭祀鬼神和祖先首要的是恭敬和诚心。祭祖的时候,如同祖先就在面前一样。祭祀鬼神的时候,就像神灵就在面前。孔子说道:“如果我没有去参加祭祀,没有在祭祀现场,就相当于没有祭祀。”对父母祖先的孝,不光是他们在世的时候要孝敬,祭祀的时候也要孝敬。前面也说了,孝敬父母之道,当着父母的面要言行一致。不在父母跟前也不能胡作非为,让父母担心。父母去世之后,三年之后这样的恭敬言行也不会改变。如果能够做到三年也就基本定型了。
【原文】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注释】王孙贾是卫国的权臣,他辅佐卫灵公。卫灵公很偏宠美人南子。王孙贾问道:“‘与其祈祷尊贵的奥神的保佑,不如向更有实权的灶神祈祷赐福’,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道:“我不这么认为的。如果做了恶事,违背了天意,再怎么祈祷也是没有用的。”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因果报应,一点都不虚的。作恶的人没有马上得到报应,并不是没有报应,而是时候没有到的。种庄稼的人,努力去种了,可是也许遇见旱灾或者洪灾,还是不能免于灾难了。这是无妄之灾。不去做妄事,也不去妄想,这是无常。如果根本都没有去种,那没有收获这是肯定的。福祸在于心,在于自己的所言所行是否符合天道。如果不能诚心去祈祷,如果不能做善事,那么祈祷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前面天子行祭祖典礼,如果属于权臣而去行天子之礼,即使再怎么祈祷也没有什么用的。
【原文】子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注释】孔子说:“周礼借鉴了夏朝和殷朝这两朝的礼法。周礼使得周朝能够实现社稷的大治。我赞同周礼。”郁为有文采的样子。刘伯温在接近天命之年回到青田老家,写下了《郁离子》。他当时已经放弃了为政,只希望把这部书留给后世的明君,以通过它能够达到文明的大治。离为火,火有光明。郁离是指文明大治。周朝整个社会在周礼的引导下,都能够做到知书达理,弃恶从善,这就实现了社会的大治了。由此可见,孔子对于周礼的推崇,对贤明的君主的向往。
【原文】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陬(邹)这个地方是孔子的家乡。孔子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他进入太庙的时候,每件事情都要问。有人说:“谁说孔子知礼的呢?他进来太庙,每件事情都不懂,每件事情都要问。”孔子听说了就说道:“这就是礼了。”孔子在自己老家都如此谨慎对待礼仪,真可谓君子了。孔子生怕有违礼仪的事情,所以每件事情都问清楚再做。对礼有这样的态度,就是很有礼了。
【原文】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注释】这里说的是射礼。前面说射礼为君子之争,并不是真的争。射箭是验证自己是不是正,如果不正就要修正自己。孔子说道:“射礼并非要看谁能否穿透皮做的靶子。因为每个人的力量大小是不同的,射箭是看射得准不准。这是自古以来的射之道。”射箭并不是看射的准不准,而是通过射箭来修正自己,看自己是不是身正。如果身不正,发出去的箭如何能够准呢?
【原文】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 饩羊为祭祀用的活羊。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告朔为古代礼法,天子在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这样方便农耕,以便不误农时。子贡想在祭祀时,省去活羊。孔子说:“子贡啊,你爱惜活羊,我重视其礼。”礼乐法度虽然也要适时的变化,比如需要去掉不合理的殉葬,但是有些该有的礼仪还是不能省的。由此可见孔子重礼而不重财。
【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注释】孔子说道:“对待君主以周礼进行侍奉,别人还误以为谄媚呢。”这是需要发自内心来做的仪礼,恭敬忠诚于自己的君主。在整个礼崩乐坏的大环境下,如果还是遵从周礼,也许会被许多人当做笑话。觉得孔子这个人迂腐不化,和整个环境格格不入了。但是孔子知道礼法的重要,万不可乱掉了。不被人知不要紧,这也呼应了前面的,人不知而不愠。即使别人对自己有许多误解也没关系。
【原文】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鲁定公为鲁哀公的父亲。孔子辅佐鲁定公,从齐国手中讨回了汶阳这个地方。鲁定公更加器重孔子,让他当了大司寇。鲁定公问孔子说道:“君主应该怎么使用臣下呢?臣下应该怎么样侍奉君主呢?”孔子回答道:“君主对待臣下要以礼相待,臣下侍奉君主要以忠诚相待。”正如老子说,大国和小国相交,大国适合谦下待小国。大国无非想拉拢小国成为附属,小国无非想寻求靠山侍奉大国。君臣之道也是如此,君主相当于大国,臣下相当于小国。君主适合以礼谦下对待臣下,而臣下必感激涕零效忠于君主。但是君主不可丢掉应有的威严。
【原文】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释】《关雎》为《诗经》中的一篇,讲的是一个男子追求一位姑娘的情诗。写他在追求时的欢乐和求而不得的哀伤。孔子说道:“这篇诗,快乐而不淫秽,哀而不伤痛。”这里借助诗来说明礼法。即使男女美好的爱情也是要符合礼法的,符合礼法的事情是很美好的。凡事都要有限度。快乐但是不能淫秽,哀但是不要过于伤痛。求不得感情觉得哀,但是只是觉得遗憾罢了,不会过于伤痛而伤身或者采取不符合礼法的措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随便伤害的。
【原文】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注释】这里说的是祭祀土地神之礼仪。鲁哀公问宰我关于土地神庙事情。宰我说道:“夏朝在社种植松树,殷朝种植柏树,周朝种植栗树,种栗树是为了使得百姓战栗,胆战心惊。”周朝的时候在土地神庙那里种植了许多的栗树。在土地神庙前经常杀戮人,使得百姓都会感到战栗。鲁哀公问宰我是有隐意的,他想要除掉三桓。而宰我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但是还是暗示了鲁哀公去做这个事情。孔子听到了,他虽然没有正面直接的责怪宰我,但是听的出来他还是劝诫宰我的。孔子说道:“如果事情已经成定局了,就不必说了,再说也没有用。三桓在鲁国的根基已经足够稳了。”想当年孔子劝说鲁哀公的父亲隳三都的时候,鲁定公没有能够坚持下去。现在事情已经成定局了,再说也没用了。孔子接着说道:“已经过去的事情了,大势已去,就不必要去劝谏君主了。这时候权臣的根基已经很牢固了,无法去动了。如果动还会使得鲁国动乱。你跟鲁哀公说都那么说了,话已经说出口,我也不能叫你收回来。只是你也许让鲁哀公误解了立社的本意了,也许会让他为了立威而崇尚杀戮,这可就是大事了。”立社的本意为天子祭祀土地神,祈求上天恩泽百姓,土地神厚德载物。天子亦当效法天地的德行。
【原文】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孔子说道:“管仲的器量小。”如果不看历史背景,猛的一看这个,孔子怎么突然说管仲器量狭小呢?我们带着疑问去了解一下吧。管仲去世一百年后孔子出生。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中也有许多谈论管仲的。孔子对管仲的评论还是比较中肯的。他在其他场合中充分肯定管仲所作的贡献。他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成为一代霸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开放港口,货币流通,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等。也很重视道德建设。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坚持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如同国家的四根支柱,任何一根断了,国家都不稳定了。孔子对管仲的是非功过评断还是比较客观的。有人问:“为什么说管仲器量小呢?是不是因为管仲太俭朴的缘故呢?”孔子回答道:“据说他有三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佣人比较多,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个人又接着问道:“以你看来,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道:“国君的宫殿门口有照壁,他家门口也有。国君宴请的时候有放空杯的酒台,他家也有。管仲如果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照壁是在大门口的一面短墙,当做屏风用的。如此看来管仲虽然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但是他还是没有做的那么好的。这也是管仲把齐国带上了霸道而非王道的缘故吧。管仲的人品还是存在争议的。他的主公死去了,他即使没有能够跟着去死,但也不能够当主公敌人的丞相的。这也是孔子师徒之间探讨的最多的。
【原文】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注释】孔子跟鲁国的乐师谈论音乐。黄帝为了治理国家制定了礼乐法度。乐作为礼的辅助。这里孔子谈论乐的事情。乐也是君子需要掌握的六艺之一。古琴修身养性,许多得道的人很喜欢古琴。尺八作为修禅的乐器。古圣先贤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名曲。孔子说道:“奏乐之道也是可知的。刚开始的时候,和顺协调的样子。随后乐音纯正,节奏分明,余音缭绕绵绵不绝。直至演奏结束。”乐音也是以和为贵。有时纯正的音,有时和顺协调。尺八如果没有开孔就作为定音器来使用了。虽然只有一个纯正的音,但是这个音可称之为胎藏,如果细心的听的话,里面实质含有五音。如果开孔了,就会分出五音了。如同太阳光,看着是白光,但是经过棱镜就可以分出五色了。我们的心也是如此,看似为一心,但是面对外境和物欲的时候,可以分出七情六欲了。如果把很多支没有开孔的,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放在一起,可以称之为比竹。不同的纯正的音放在一起,再加以演奏就形成了美妙的音乐了。不同的乐器音色也是不同的,混合在一起美妙动听。人的贤善智慧程度深浅也有不同,有君子也有小人,要协同在一起和谐共事,才能演奏出华美的历史乐章。音乐有的单听一个音也许不好听,但是放在一起就很美妙了。如果要把所有小人都清除出去,历朝历代都是没有的事情。只是君子小人的比例不同罢了,开明的君子身边贤臣君子多,而小人少。如果没有君子也就没有小人了。小人自有小人的用处,中药有些也是比较猛竣的,但是面对某些重大疾病的时候,也可以以毒攻毒的。孔子本身也是精通音律的。
【原文】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注释】孔子来到卫国的仪县,其中有一个贤能的隐士,他是守边境的官。他去求见孔子说道:“只要有才德的人来到这里,我没有不亲自去登门拜访求教的。”由此可见,古人是很尊师重道的。这个隐士见了孔子之后,出来对孔子的随从说道:“诸位孔子的弟子,你们也许一路颠沛流离,非常的辛苦,但是又有什么忧愁的呢?天下大道不行也已经很久了。但是你们不要灰心的,你们的师父孔夫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圣人,他会带你们一起去传道,警醒世人,挽救天下苍生的。”铎大约起源于夏商,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警众的响器,也可以说就是一种铜质的铃铛。如果里面的舌头为木头的就是木铎。木铎为礼乐的器来的,这里还是讲礼乐。孔子为警醒世人的大器来的。也许大音希声,如何警醒世人都醒不来。如同飞蛾扑火。孔子大声疾呼,期待唤醒世人。但是如同在飞瀑下的鱼鸣,如同闹市中的人语,是很难听到的。孔子如同在世界透明似地,在看着世人,如同迷失方向的孩子,互相伤害,民不聊生。但是如何劝说都还是不能停止,由此可见圣人内心的痛苦和慈悲。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互相攻伐,而诸侯国内也异常混乱,民不聊生,而孔子却不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如何叫孔子不痛心。把夫子比喻成世上的木铎也是比较形象的了。警醒世人回心向道,恢复周礼,就能够实现社会的大治。寺庙里面晨钟暮鼓,也是在敲醒沉睡的世人。
【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韶》传说是舜帝的时候乐舞名。《武》:周武王时乐舞名。这里说的礼乐。孔子说道:“《韶》这首乐曲不仅是尽美,也是尽善的。而《武》这首乐曲只是尽美而不能尽善的。”尧帝把帝位禅让给了舜帝。这个事情也许很难让世人理解,也更难让春秋时诸侯王理解。尧帝为得道的圣帝,而舜帝也是得道的圣帝。尧帝希望把天下传给真正的上天之子。否则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德不配位,可能还会害了他。尧帝到了很大的岁数,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合适的继承人了。派出了长老四处寻访德行高远的人。为了考察舜,尧帝甚至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下嫁给他,以考察他是否能够做到慎独。舜帝驾崩后,舜的这两个妃子自沉湘江了,这也是有名的湘妃了。湘女多情也源于此了。舜帝由禅让立国,而武王虽然也讲德治,但是毕竟以武力开国。真正的王道不是纯武。武字上面是干戈,下面是止住,就是止息干戈的意思。武是为了不武。尽善尽美这个词语也是由此来的。
【原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注释】孔子说道:“身居上位的人对下面的人不够宽容。在上位的人只是利用礼法来压制下面的人。”对自己宽容而对别人很严厉。在上位的人追求物欲,穷奢极欲,如何能够做得好呢?孔子接着说道:“在上位的人对于礼仪不能恭敬的遵守。”回顾这一章关于礼仪的探讨,许多王公大臣都不能按照礼法去做,权臣去祭祀泰山等。在上位的人对下要以礼相待,而在下位的人要忠诚侍奉。孔子又接着说道:“在祭祀的时候,不能庄重悲哀,这是不能发自内心的去对死去的先人。这样的情况我怎么能够看得下去呢?”
【原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注释】孔子说道:“冉雍可以南面而为君主的。”这是孔子对自己的弟子少有的评价。冉雍也是周文王的后代来的,为人宽宏而大度。他曾经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为政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季氏对他的进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就辞去职务追随孔子了。冉雍以德行著称,孔子认为他的德行可以配君主之位了。
【原文】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仲弓就是冉雍,孔子赞其有君主之德。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呀。孔子回答道:“还不错的,简。”孔子以一个简字来进行评价。仲弓问道:“以恭敬自居而奉行简约,以简来面对百姓,不就可以了吗?以简自居而奉行简约,这岂不是太过于简单了?”孔子回答道:“你说的很对的。”孔子对弟子所说的,觉得很有道理。这里要仔细的看两句话有所不同,一个是居敬而行简,另外一个是居简而行简,虽然差一个字,但是还是很不一样的。居敬是以恭敬自居;居简是以简自居。以简自居,也许就会比较随性,不拘泥于繁文缛节,不拘泥于复杂的礼仪,不拘常理,这个还是不太好的。仲弓要求的是有简德,但是并不是说求简就把许多该有的礼给废除掉了。修身以恭敬自居,以简德对待百姓,老百姓要办什么事的时候,不要整得那么复杂,简单简化一点,这是很好的事。身居高位的人简约一些,物欲少一些,民风也会跟着变得淳朴了。这个简字如果在老子那里就会更进一层了。大道至简,大道为什么至简呢?大家可以考虑一下的。
【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鲁哀公问孔子道:“你的弟子当中谁好学呢?”孔子回答道:“我的弟子当中有个叫颜回的,他比较好学。他从来不会迁怒于人,也从来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可是很不幸,他很短命,已经死去了。现在就没有了,没听说谁好学的了。”孔子提到自己的学生,应该还是内心比较难过的,这么好学的弟子,这么早就离开了人世。颜回安贫乐道,不会像子贡那样能够为政和经商,为什么在孔子眼里这么重要呢?颜回年纪轻轻就可以跟孔子谈论易经,而孔子到了晚年对易经非常着迷,有韦编三绝的故事,可想而知颜回的水平了。孔子跟颜回说什么,他都会恭恭敬敬的在那里听,不会随便发脾气的。
【原文】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注释】孔子的弟子子华出使齐国,子华有出色的外交本领。冉子觉得子华的母亲可怜,自己的儿子出使他国,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吉凶如何。冉子还是很关心自己的同学的。冉子跟老师孔子请求说,能不能给子华母亲一些粟。孔子回答道:“给一百斤吧。”冉子觉得太少了吧,也许子华要出去很长时间呢。孔子说道:“那就再多给四十斤吧。”结果冉子给了足足有两千斤的粮食。孔子也没有阻拦。他说道:“子华这次出使齐国,做的是高头大马,穿的是名贵的衣服,这些我已经听说了的。君子一般来说只是救济穷人,而不会说锦上添花,又把财富给富人。”
【原文】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注释】原思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在鲁国做官的时候,这个弟子当孔子家的总管。孔子对自己的弟子还是很大方的,给他粮食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哪里好意思要老师的钱粮呢,如果要也不能要那么多呀。孔子就说道:“你就不要推辞了,如果你觉得多的,就给你老家的乡亲们吧。”这里跟前面说的周济穷人还是衔接的比较好的。
【原文】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注释】孔子对仲弓说道:“犁田的耕牛产下的小牛犊,也可能身上长满了红色的毛,犄角很端正。虽然不想使用它进行祭祀,但山神会介意吗?山神也不会舍得放弃它的。”古时候祭祀用的牛犊和耕牛是不同的。祭祀的牛犊毛为红色,犄角端正。这里孔子勉励自己的弟子,英雄莫论出处,只要修养自己的德行,就能够得到重用,总会有用武之地。春秋时候,英雄辈出,起于草莽也可为重用。
【原文】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注释】孔子在这里又评价自己的高徒颜回了。孔子说道:“颜回这个学生呀,他能够做到三个月不违背仁。其它的学生呀,有的做到一天,有的做到一个月半个月的,仅此而已。”这里虽然说是三个月,但是却代表着永久不变了。三个月天道就有小变,这是比方久。即使天道有变了,还是没有变化。不违仁,指的是没有丝毫的私欲。如果有私欲,就是不仁了。孔子这个学生,安贫乐道,却被孔子评价如此之高,是不是老师看错了呢?各位可以考虑一下。颜回年纪轻轻就和孔子谈论易经,能够和孔子谈论易经的人有多少呢?孔子晚年好易,晚年可以说是孔子的最高水平了。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的时候,推演周易,这部易经讲的是什么呢?让孔子如此着迷。
【原文】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注释】季康子问孔子道:“仲由(也就是子路)可以为政做官吗?”孔子也许心里在嘀咕,不想自己的弟子为权臣卖命,他没有正面进行回答。孔子说道:“仲由呀,比较勇猛果敢,做事不会有什么犹豫。但也许这样的人,做事不会拐弯,也许不易于和别人相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样的人也许还没有什么本事去做官的。”季康子又接着问道:“端木赐应该可以为政做官了吧?”孔子回答道:“端木赐呀,子贡为人处世可以说比较通达了,对为政的一切都看的比较透彻了,这样的人恐怕对为政不是很感兴趣。”端木赐不管是经商还是做什么都是一把好手来的。季康子估计还是盘算着孔子的这些弟子的,挨个的问。季康子问道:“那冉求怎么样呢?”说:“冉求才艺双全,也许比较清高一些吧,也许对做官没有多大兴趣了。”如果鲁国国君来问,也许孔子又是另外一番回答了。
【原文】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注释】闵子骞是孔子的弟子,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小时候他的母亲过世了,留下了两个孩子。父亲又娶回来个后妈,又生了两个孩子。后妈对他不是很好。有一次他帮父亲驾车,天气比较寒冷,父亲握住他的手发现手比较冰凉,穿着比较单薄。父亲又去摸摸后妈的那两个孩子,是比较暖和的,也穿的比较厚。父亲大发雷霆,让他后妈走。闵子骞劝阻自己的父亲,说如果把后妈留下来,家里面只有我受寒,但是假如把后妈赶走,四个孩子都会饥寒交迫了。后妈因为此时感到很后悔。闵子骞以孝行和德行而闻名。大家看看孝顺还是比较重要的吧?季氏想让闵子骞出任他费邑的长官。闵子骞说道:“请帮我妥善推辞掉吧。如果还有人再来找我,召我去做官的话,我已经逃离到了汶水边上了。”汶水为鲁国边境上的河流,闵子骞表明自己不为权臣卖命的决心。如果再来的话,我就从边境的汶水跑出国去了。大家看看孝顺的人,对君主也如此忠诚。古代举孝廉还是很有道理的吧,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原文】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孔子的弟子伯牛生病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疾病,是严重的传染病麻风病的。伯牛的父亲得了麻风病,医生劝说让其父亲一个人到山上去住。但是伯牛不忍心放弃父亲,就放在家中每天照料,还到处寻医问药。可是伯牛的父亲还是去世了,而且这个病还传给了伯牛。孔子跟其它弟子从齐国刚回来,听说伯牛病了,就跟子路他们一起过来看望伯牛。伯牛知道自己的老师过来了,非常的感动,连许多亲戚都不敢见他,自己的老师却亲自来看他。可是又怕传染给自己的老师和师兄弟。不管别人怎么劝说,伯牛始终不肯开门。孔子给伯牛带回来了邵乐的乐谱。伯牛很喜欢乐曲,他以后虽然一个人独处,但是可以自己弹琴了。孔子让他把手从窗户里伸出来,这样拉拉手当做见面了。孔子拉着伯牛的手伤心的说道:“让我失去这么好的学生,难道这是命里注定的吗?这么好的人,居然有这样的病了。这样的人,竟然得这样的病了。”孔子重复的说着同样的话,伤心到了极点。孔子得道之后,如果学中医也许就有希望能够救活自己的弟子了。也许由易经很好的契入中医的。古代有由玄通医者,也有由医通玄者。
【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释】孔子说道:“颜回真是贤德呀,住在很简陋的地方,饿了一箪饭,渴了一瓢水。别的人都很替他担忧,可是颜回却乐在其中。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他都安贫乐道,丝毫没有改变。颜回可真是贤德呀。”这样一个弟子,在众多优秀的弟子之中排首位,为何呢?
【原文】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划。”
【注释】冉求说道:“我并不是不欣赏老师您所传的道,只是我想学道,但是却力不从心的。”冉求有畏难的情绪了,看看老师孔子如何劝勉他的。孔子说道:“你这么说也许不对哦,如果是力不从心,那是在求道的半途,中途而废的,可是你现在还没有开始,就已经不愿意去求道了。”冉求多才多艺,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季氏把他召回来做官了。齐国侵犯鲁国的时候,冉求还亲自带兵击溃了齐国。趁机劝说把孔子迎接回来。孔子晚年在鲁国隐居的时候,得到了冉求的许多照顾。孔子这么说,我们求道也不要畏惧困难。还没开始呢,就说难,那也许不是真的难的。此道为天下最简易的事情,只是世人莫能知莫能行而已。
【原文】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注释】什么是儒呢?儒,柔也。儒在周朝的时候指的是术士,就是专门指贵族子弟的教师。术士教授弟子传道授业解惑,其首要是传道。什么君子儒,什么是小人儒呢?君子儒是自己求道明道,同时也教自己的弟子明道;小人儒则不同,只是为了功名而已,为了求取仕途。老子说上善若水,水接近于道,正是因为水柔。儒也是柔,接近于道。孔子去世以后,子夏在西河这个地方设教,而西河之人把他比作孔子。连吴起这样的人都是他的弟子可想而知了,魏文侯也尊他为师的。汉代儒家传经,都溯源于子夏,可以说子夏是不辱师门的了。孔子这里提醒子夏传承自己的学问,不要传了皮毛而核心的没有传下去了。子夏有些事情想不开,孔子也是看的比较准的,就提醒他了,也是关爱自己弟子的表现了。子夏儿子死了,把眼睛都哭瞎了。
【原文】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偿尝至于偃之室也。”
【注释】子游做了武城这个地方的官。孔子了解子游为政和选人用人的情况。孔子问道:“你在那里选用到了合适的人才了吗?”子游就回答道:“倒是有个人才叫做澹台灭明,他从来不走邪僻小道,都是走光明正道。如果不是为了公事,他从来不会主动来我的住处。”澹台灭明的字是子羽。这么看来子羽是个君子了,非奸佞小人,为了求得一官半职就牺牲自己德行的人。子羽本来一开始想投奔孔子的,但是此人相貌和身材都很丑陋,孔子认为没有什么前途,就不怎么待见人家。可是子羽更加刻苦的修学求道,他南渡长江讲学的时候,足足有三百多名弟子追随而去,由此可见其受到弟子的爱戴了。孔子后来追悔莫及,觉得自己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了。
【原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达也’。”
【注释】孔子说道:“孟之反从来都不喜欢自夸,也不喜欢争功。之前和齐国打仗的时候,鲁国大败而逃。孟之反也溃退的,但是他在最后给大家打掩护,将要跑入城门的时候,策马扬鞭说了一句:我并不是有那么大的胆量走在最后,而是马跑的不够快呀。”也许孟之反很幽默这么说,他也是一个知晓进退的人。即使是打败仗,也有立功的将领,他就是一个。他这么说不自夸,也不去争功劳。有许多人不去抢别人的功劳就好了,孟之反本来自己有功而让出去了,非常的难得。他这么低调幽默的处理,避免了许多其它将领的嫉妒。孔子对孟之反的做法非常的欣赏。有功不自居,有过不推诿,这也是君子的美德。
【原文】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祝鮀是卫国的大夫,由于很有口才,所以得到了卫灵公的重用。嘴巴会说漂亮话,文过饰非,这样的奸佞小人得到了重用了。宋朝为宋国的公子朝,这可是个美男子。由于貌美卫灵公也很宠着他,默许他和自己的夫人男子私通。后来公子朝和别人一起谋划叛乱,把卫灵公驱逐出卫国。卫灵公复国之后,公子朝逃走了。由于南子非常的思念公子朝,所以卫灵公还是把他给接了回来。孔子说道:“如果没有祝鮀那样巧舌如簧,也没有宋朝那样的美貌,要在这个世上混下去还真是不太容易的。”孔子在那里感叹,当下的情形,礼崩乐坏,如果不和这些人同流合污,还真是不太好混了的。孔子周游列国,处处都被排挤,也未能遇见明君,也没有合适的从政的机会。虽然孔子这样感叹,但是也是勉励自己和弟子,要做君子而非小人。再艰难都要坚持正道。
【原文】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注释】人平时起居习以为常的,都需要从门户中出入,可是却不知道人行必须要走此道。户为单扇,如果双扇才称之为门。这里不说门,而说户,可以说道之为一不为二。世人只知道有形的道路,而不知道无形的正道。并不是道刻意的远离世人,而是人不知道而远离它罢了。并不是道迷世人,而是世人迷道罢了。人生在世,都是由于合乎先王之道才能够通达,可是世人多违理背道,所以孔子以简明的譬喻来为世人指点迷津。孔子说道:“谁能出入不用从门户中走呢?又有谁不知道从门户出入呢?可是为什么世人都不知道从此道出入人生的枢机呢?”这一句话虽然很简短,但是孔子给世人指点迷津了的。
【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注释】孔子说道:“质朴胜于文饰就显得野了。”百姓如果没有经过礼法教化,质朴胜于文饰就显得野了。孔子接着说道:“文饰胜于质朴就过于虚饰了。”如果繁文缛节太多的话,也会使得假假的。孔子说道:“文饰和质朴都兼备,和谐统一可以称之为君子了。”文饰为后天的修饰,质朴为先天的,这两者互为阴阳的。先天和后天合二为一。许多得道的人也许隐居在山野之间,回归于纯朴。得道的人也许不拘泥于礼法,但可谓是文质彬彬的君子了。
【原文】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人刚初生的时候为正直的。正如人之初性本善。我觉得需要这么看这个事情,人刚初生的时候,其实并不能代表着人之初。人初生的时候已经遗传了父母的一些习性了。比如父母如果贪吝一些,生的小孩也是小小不用教的都贪心一些。俗话说三岁看老。康德也有个先天综合判断。这个是由父母祖宗那边沿袭过来的业。我们要一代一代往上追溯自己的祖先,可以找到我们的祖先是远古时期生活在海洋里面的一条鱼。人之初性本善,并不是说刚出生的时候,而是远古时期,人性比较淳朴的时候。当然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遗传了所有祖先所造的业,后天所造的业也很重要,也会有影响。如果比较正直,不去做恶事,就少了几分遭受灾难的风险了。如果不正直,去做了恶事,也能够很好的生存下来,那只能说是幸运了,也就是说幸免于难。君子没有说幸运的,只有说不幸。为什么这么说呢?君子所行的是正道,得到好的福报这个是理所应当的,并不会说是幸运。如果是得到了不好的果报,那只能是说不幸了。小人有幸而无不幸。小人做了许多恶事,如果得不到报应,那只能说是幸运了。得到报应是应该的,而没有得到,那就是幸运。如果得到报应了,不能称之为不幸。孔子说道:“人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这是由于他比较正直,符合正道罢了;如果不正直的人,做了恶事的人能够生存下来,没有得到报应,这只能说是幸运而免于灾难了。”人的命运有命,也有运。命是宿命,这个是先天注定的;运这个是外缘了,这个是运气,有点无常的。正如一首歌里所唱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命和运互为阴阳。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注释】这句话大家也是耳熟能详了。孔子说道:“知道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对于求道做学问,如果只是懂得道了,而不能够安贫乐道,那就不如好道的人了。好道的人不如乐道的人了。”对于所学的技艺也是如此的,爱好,乐此不疲这是最好的状态了。这里的解释不一定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只要能够把孔子的话外之音和余韵能够给大家尽量的解释清楚就好了。
【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孔子说道:“中等根器以上的人,可以说上等的学问的,也就是说道的。中等以下根器的人,不可以跟他说上等的学问的,也就是道的。”古人很尊师重道,注意这个道字,这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所在。也是每个人修身立命所在的。古代的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首要的就是要传道。老子也说过类似的一句话,上等根器的人闻道了,就会契入内心,勤勉而奉行;中等根器的人闻道,处于半信半疑之间,看似装进脑子了,又没有当一回事;下等根器的人闻道,就会觉得很荒谬了,就会哈哈大笑了。如果不被别人笑的事情,也许就不符合大道了。所以此部经典中,孔子很少直接说到性命、仁、道这些话题。孔子觉得说了也白说,时机未到会增加误解的。孔子很喜欢自己的弟子颜回,可以跟他有很好的共同语言。颜回甚至超越了自己的老师了,年纪轻轻就能够跟孔子探讨《易经》的。
【原文】樊迟问智,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樊迟在这里向自己的老师问智,也问仁。樊迟问智,孔子就回答道:“所谓的智者,也就是聪明人了。他在为政的时候,专门务于人道,务实的去帮老百姓解决实际的困难。对鬼神那些未知的事情保持恭敬,但是不会被其迷惑了,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会以鬼神这样的事情来治理百姓,也会使得百姓迷惑了。对于鬼神神明保持恭敬就可以了。”孔子这么说会不会是由于他有些迷信呢?樊迟问仁,仁者什么最难呢?其实战胜敌人容易,战胜自己是最难的。先难的事情就是克己了,前面也讲到了克己复礼了。首先要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如果一间屋子都没有能够扫干净,自己都没有办法修行好,如何去感化世人呢?如果能够克己,解决自己的物欲的问题,就可以称之为仁了。仁者先从难的做起,最难的就是克己了。如果能够克己就能够复礼了。需要克己的物欲。仁者先从难的做起,不问收获。先失去后得到,把自己的物欲都去掉了,就会得到智慧了。自性之中具足了一切智慧了。不计较收获,先不追求名利,而是修行积德,看似失去了许多,但是却会有很好的福报的。仁者是先舍后得,而非仁者是先得后失去。如果没有积德,德不配位的话,即使得到了也不会长久的。孔子接着回答道:“如果能够先难而不问收获,先舍后得,这样就可以称之为仁了。”
【原文】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注释】这句话比较有名的了。这里所说的智者可谓非智者,可以说是聪明人好了。聪明和有智慧是有区别的,有智慧的人看着也许是比较愚笨的,正所谓大智若愚的。老子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里的知是智慧的。有大智慧的人似乎不是很博学,并不是什么都去学,面面俱到的。先知先觉的人有大智慧,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孔子说道:“聪明人乐于接近水,仁者乐于接近山。聪明人好动,而仁者好静。聪明人好乐,也会享受天伦之乐;而仁者生活符合于天道,故而长寿。”聪明人乐于接近水,是由于聪明人妄念比较多,思维比较敏捷。水能够千变万化,可以变成气,可以变成冰,可以上天可以入地。在方的容器就变成方的,在圆的容器就变成圆的。仁者乐于接近山,古代许多仁者隐居在山野之中,不求功名,专心修道。在山里隐姓埋名,更能找到清净的修道场所。乌龟比较安静,动作缓慢,寿命也会长一些。仁者少思寡虑,入于静定,寿命自然就长了。仁者有真正的智慧。
【原文】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注释】在孔子眼里周朝比较符合圣人之治,符合天道的。齐鲁这个地方保存的相对来说相当好了。就像现在世界文明在东方中土保存的最为完备。西方的科学输入进来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在这里与古老的东方文明融合了。相对来讲,东学西渐还是比较困难一些,让老外来学习原汁原味的文言文有语言障碍。再加上此道非言语所及,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说东方文化代表着人类的文明了。在春秋战国时期,齐鲁文化代表着周朝的文化了。齐国的文化还比鲁国差一点,鲁国的文化还需要再变一变才能接近于道。世风日下,即是是鲁国也是不行了。君非君,臣非臣了。三桓的势力都远大于国君了。鲁国的国君失去民心也很久远了。孔子说道:“齐国一变,就可以有鲁国那样的水平了。这里是指传承圣人之治的程度,是符合天道的程度的。鲁国再一变就可以接近于道了。”
【原文】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前面一句孔子说的如果要接近于道,需要溯本归源。觚是古代装酒的器具,形状是上圆下方,容量大概有二升。可是后来的觚发生了变化了,所以孔子感叹觚不像觚了。在孔子来说,周礼所制定的是比较符合天道的,可是世风日下,逐渐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君臣秩序发生了改变,连喝酒的器具都发生了变化,物是人非。东方的齐鲁应该是保存周礼最完整的,正如当今的东方文明保存了世界的文明。可是连鲁国这里都是君非君,臣非臣了,孔子非常的伤心。孔子感叹道:“这个觚又不像觚,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原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这句话看起来可费劲了,翻看了不少以前的注解,这里大概能够得到它的意思了。宰我问孔子道:“对于一个仁者来说,如果跟他说,有个仁者掉到了井里了。作为仁者要不要跟着掉进井里面去呀。”宰我这么问真的有点难为老师了。这是以掉到井里来比喻有忧患灾难了。对于仁者来说,是不分在井里的是仁,还是不仁的。对于仁者来说,仁者爱人不分男女老幼的。所以这里孔子老师首先有点反问宰我的意思了。你就不该这么问,不管井里面的是仁者,还是不仁者,都还是需要去搭救的。宰我在求仁的时候,有这个疑问也是很正常的了。在历史上有许多人杀身成仁,明明无济于事,还把自己搭进去,这里孔子是不认可这个事情的。孔子回答道:“宰我你为什么要这么问呢?首先不管井里面是仁者,还是非仁者,都是要同等对待的呀。其次,你就这么傻乎乎的跟着掉下去吗?作为一个君子,作为一个仁者来讲,可以为了仁义牺牲自己这个没问题的,可是不可以自己把自己陷在井里面去。”言外之意孔子说,你不可以这么笨的,可以想想办法去救人的,不是傻乎乎的自己也跟着掉进去,不是两个人都死了吗?如果仁者遇见忧患,傻乎乎的把自己也陷进去,而不是先想想其它的解救的办法,而不是简单的就跟着去死。孔子也是劝诫自己的弟子,千万不要因为自己遇见了什么灾难,自己的所有弟子都跟着去死了。如果非得要牺牲去救仁者,那也是万不得已的事情了。孔子接着说道:“君子可以吃亏,可以被欺,但是不可以糊涂的,背离于仁的。”舜在辛苦的挖井,父亲和那个后娘生的弟弟趁他在弯腰挖土的时候,一起往井中填土,将井填死。幸好舜预先就做了防备了,已经挖好了另外一个通到地面的通道了,就逃了出来。真正孝顺的人,小杖就乖乖的承受了,大杖打就马上要跑了。如果父母拿着大的杖来打,正在气头上,打是打了,但是会让父母承受不慈爱的罪名了。打得严重了,父母气消了也会心疼了。舜跑掉了,这个也是一种孝顺的表现,而且是以德报怨的。
【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叛矣夫!”
【注释】孔子说道:“君子求道,对于载道的经文深入的考究,非常的博学;君子如果想要成为真的君子,需要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样就不会有背于道了。”经文中记载了古圣先贤的教化,君子要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去修学,重视研读经文。这里博学并不是对什么都学的。教之道,贵以专。如果太过于博,就宽泛不深入了。老子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专于求道,得道了就能够知晓天底下的许多道理了,也就博了。如果说博学是对天底下的文字,都无不考究,很博学的话,这样也许会适得其反的。格物致知并不是让学子去把天底下的书,一本一本的格完,这样毕生精力都不行的。反而如果能够格一本,比如《道德经》,就等于读了天底下的许多书了。如果能够格心,把心性给搞清楚,也就无师自通了。
【原文】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誓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注释】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这可是个有淫行的大美人,孔子去见她会惹来争议的。孔子到了卫国,南子请求要见一下这个贤德的君子,孔子婉言谢绝了。可是在古代有这样一个礼节,如果到了这个国家当官来了,需要见国君夫人。国君夫人也被称为小君,国君相当于大君了。子路看到自己的老师去见这个淫乱的人,就以为耻辱,就憋着嘴不高兴了。《史记》里面记载孔子见南子的时候,南子隔着薄布幔见到了孔子,连续拜了两拜,身上穿戴的玉珮饰物哗哗直响。可是估计会让各位读者失落了,没有记载更多的事情了。孔子就发誓说道:“我如果做了不合于礼的事情,如果做了不合于道的事情的话,就让上天弃绝我吧,那就让上天弃绝我吧。不要再眷顾我了,让老天来惩罚我好了。”孔子急忙发誓给自己的弟子,澄清自己的清白的。孔子是君子来的,是所有弟子的表率,他说这句话应该不是心虚吧。
【原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乎!民鲜久矣。”
【注释】此部经典中谈到中庸这个词的就这么短短的一句,回头在另外的经典中还会专门谈中庸。不偏不倚,没有过也没有不及,这样的就称之为中。平常称之为庸。我们说庸庸碌碌的过一辈子,这个庸就是平常的意思。可是有句禅语是平常心是道。这个平常果真如我们所说的那么平常吗?也许对于得道的人眼里看来,大道至简,再简单再平常不过的了。可是世人莫能知,莫能行,这是由于物欲的遮蔽,就看不到平常的道了。中医说健康的人为平人,不偏不倚,阴阳平衡。国家也是如此,天下太平,也是平常就好。国家也需要阴阳平衡,如果阴气太重,小人横行,就会乱了。这里说的中庸,实质是平常,但是要做到这个平常也许真的不那么简单的。对于佛家来讲有不二法门。世人喜欢区分好恶,而对于佛门智慧来说需要摆脱这种分别心。孔子说道:“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这是一种至德了,世人都很长时间不知道了,也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了。”
【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子贡问道:“如果广施恩德于百姓而能够扶贫济困,关心老百姓的疾苦,这样的人怎么样呢?可以称之为仁了吗?”孔子回答道:“何止是仁呢,简直可以称之为圣人了。即使是尧舜这样的圣人也还在担心有所不及呢。圣人都是想着四海之内都能够照顾得到自己的子民,可是天下之大,还有所顾及不到的。这里并不是贬低圣人的,相反也是在赞扬尧舜的仁德。要说仁,就是如果自己想立功立德立言,在天下立足,先有帮别人立足之心。如果自己想达成所愿而先帮助别人达成。设身处地的想自己所欲达成的,就可以知道别人想什么了。能够推己及人这样做,这样想,就离仁也不远了。”子贡虽然有志于仁,但是都是仰望高远。孔子勉励子贡要按照他所问的去做,踏踏实实去做就可以了。也给他多一些自信,尧舜这样的圣王也是想着这些的,也还没有做好。子贡你如果把这件事情做好的话,也就可以称之为仁了。子贡不知道仁在何方,也不知道如何达成仁。孔子教子贡从自己身上取,从近处着眼去入仁。孔子教世人如何求仁,从何处入手。从自己身上还远了一点,如果着眼于心更加直接且近了。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